一种井道随行电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86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道随行电缆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道随行电缆架。



背景技术:

在电梯上,随行电缆用于向轿厢输送各种电信号,随行电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井道壁和轿厢上,随行电缆的一端可随着轿架或轿厢的升降而上下移动,随行电缆里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钢丝绳,用于增强随行电缆的抗拉强度,随行电缆在固定时,将随行电缆两端的钢丝绳剥离出,被剥离出的钢丝绳穿过挂架上的固定孔,弯成圆圈后,用钢丝绳夹固定,这样轿厢在升降时,钢丝绳的末端会受到较大的牵拉力,钢丝绳夹需要牢固地夹紧住钢丝绳,一旦长时间使用造成钢丝绳夹对钢丝绳的夹持松动后,容易发生钢丝绳脱落,从而造成随行电缆从轿架或井道上的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绳不易脱料且随行电缆具有较好稳定性的井道随行电缆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井道随行电缆架,包括横梁、电缆固定架和随行电缆,随行电缆一端与电缆固定架连接,电缆固定架安装在横梁上,所述横梁下方安装有背板,背板上设有固定件,且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在背板上,随行电缆另一端与轿厢固定架连接。

所述背板上加工有弧形凸起。

所述固定件上加工有凸沿。

所述弧形凸起与凸沿相对设置。

所述背板上还安装有磁铁。

所述随行电缆上安装有与背板磁铁相对应的磁片。

所述随行电缆包括壳体、钢丝绳和缆线,钢丝绳安装在由PVC材质制成的壳体内,壳体中部安装有缆线。

本实用新型的随行电缆设有两根钢丝绳,且分开夹持,能有效的避免由于钢丝绳脱落造成的电缆顺坏,随行电缆上安装的磁片与磁铁相互吸附,避免了轿厢在移动过程中随行电缆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板与固定件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随行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横梁、2-电缆固定架、3-背板、31-弧形凸起、32-磁铁、4-随行电缆、41-壳体、42-钢丝绳、43-缆线、44-磁片、5-固定件、51-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梁1、电缆固定架2和随行电缆4,随行电缆4的一端与电缆固定架2连接,电缆固定架2安装在横梁1上,所述横梁1下方安装有背板3,背板3上设有固定件5,且固定件5通过螺栓固定在背板3上,随行电缆4的另一端与轿厢固定架连接;背板3上加工有弧形凸起31,固定件5上加工有凸沿51,弧形凸起31与凸沿51相对设置,用于夹紧随行电缆4;背板3上还安装有磁铁32,随行电缆4上安装有与背板3上的磁铁32相对应的磁片44;随行电缆4包括壳体41、钢丝绳42和缆线43,钢丝绳42安装在由PVC材质制成的壳体41内,壳体41中部安装有缆线4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背板3上的弧形凸起31和固定件5上的凸沿51卡住随行电缆4,提高连接处随行电缆4的抗折能力,通过钢丝绳42提高随行电缆4的稳定性,在轿厢上下移动过程中,背板3上的磁铁32对随行电缆4的磁片44吸附,使随行电缆4不易晃动,从而延长随行电缆4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