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导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85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导轨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导轨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物也被建设的越来越高,电梯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由于建筑成本的不断提高,现全混凝土的电梯井道正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框架结构或圈梁布置的井道,而现场的圈梁布置也因建筑结构本身,圈梁间距不是很合理,总有圈梁间距超过2.5米,或圈梁数量为奇数,使现场安装电梯导轨时无法满足国标要求单根导轨至少需要导轨支架固定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按照规定尺寸智能调节的导轨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调节的导轨支架,包括L型固定架和调节架,调节架安装在L型固定架上,所述调节架上安装有导轨压板和红外发射器或红外接收器。

进一步的,所述L型固定架的一个工作面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固定安装调节架;另一个工作面上设置有膨胀螺栓孔,用于将L型固定架固定在墙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的平行工作面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用于与L型固定架固定连接;垂直工作面上设置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圆形通孔,第一固定孔用于固定安装导轨压板,第二固定孔用于固定安装红外发射器或红外接收器,圆形通孔用于通过红外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孔有2个,对称位于调节架上,对应固定安装两个导轨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还设置有一个U型固定架,U型固定架内安装有红外发射器或红外接收器。

进一步的,所述U型固定架上设置有4个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孔也设置4个,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安装红外发射器或红外接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轨支架实现了导轨安装位置可以随电梯机型的变换而调整,实现了同一电梯井道对应安装不同型号的电梯,并且通过在导轨支架设置有红外接收器或红外发射器,是轨道之前的距离更加精确,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L型固定架,2—调节架,3—红外发射器或者红外接收器,4—导轨压板,11—膨胀螺栓孔,12—螺栓孔,21—第一螺栓孔,22—第一固定孔,23—第二固定孔,24—圆形通孔,5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的导轨支架包括L型固定架1、调节架2、红外发射器或者红外接收器3和导轨压板4,所述L型固定架1的一个工作面上开有膨胀螺栓孔,通过膨胀螺栓可将L型固定架1固定在墙体上,L型固定架1另一个工作面上设置有螺栓孔12,调节架2的平行的两个工作平面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21,螺栓穿过螺栓孔12和第一螺孔21将调节架2固定在L型固定架1上;调节架2的垂直的工作面上开有第一固定孔22、第二固定孔23和一个圆形通孔24,第一个固定孔22有8个,并呈平面中心对称设置,上下对称的第一个固定孔22用于固定一个导轨压板4;第二固定孔23设置有4个,用于固定红外发射器或者红外接收器3,圆形通孔24位于4个第二固定孔23的中央,使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的红外线用过。

所述红外发射器或红外接收器3通过一个U型固定架固定,U型固定架的上设置有4个固定孔51,螺栓通过固定孔51和第二固定孔23将红外发射器或红外接收器3固定。

在具体的使用中,本实用新型的导轨支架需要成对使用,一个导轨支架安装红外发射器,另一个导轨支架安装红外接收器。通过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清楚显示两个导轨之间的距离,并且还可以调节导轨之间的平行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