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角件及应用该集装箱角件的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7967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角件及应用该集装箱角件的集装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和钢结构行业中使用的连接件,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角件及应用该集装箱角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装箱通常在箱体的四个角端处设置角柱,每个角柱的两端分别设置角件。角件为铸造角件,结构复杂、重量大,堆码后上下集装箱之间的连接需要借助扭锁。对特种集装箱、集装箱房屋、预制钢结构建筑等承载强度不大,堆码要求不高的集装箱,使用传统集装箱角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传统集装箱角件进行改进,在保证一定承载强度的同时,降低其结构重量和复杂性,同时提高其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集装箱角件,所述集装箱角件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装箱角件,包括矩形的内侧板和与其平行且外形一致的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设置有端板、端前板、侧前板和侧板;所述端板设置于内侧板和外侧板的一端,其与内侧板和外侧板垂直;所述侧前板设置于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另一端,其与内侧板和外侧板垂直,侧前板与端板平行;所述端前板设置于内侧板和外侧板的一侧,其与内侧板和外侧板垂直;所述侧板设置于内侧板和外侧板的另一侧,其与内侧板和外侧板垂直,侧板与端前板平行;所述侧前板和侧板间具有90°夹角;所述外侧板上设置长圆型通孔及连接孔,内侧板上设置有观察孔,端前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侧前板上还设置有箱体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内侧板、端板、外侧板、端前板、侧前板、侧板均为单块平板制作的整体构件,各板之间通过焊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端前板仅与端板或侧前板中的一个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该集装箱角件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上设置有角件和角柱组成的连接机构;所述角件上设置于角柱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角柱为方管式、钢板折弯或角钢结构。

本新型提供的角件,其外侧板上的长圆形通孔满足运输及码头吊装的基本要求,所述外侧板上的连接孔方便堆码后直接用螺栓连接,所述端前板上的第二连接孔可用螺栓直接连接固定箱与箱的横向堆放。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集装箱角件,组装过程便利,节省了传统角件的模具成本。解决了传统角件在堆码及连接时必须借助桥锁等连接器,连接器价格高结构复杂的问题。对于一些承载强度不大、堆码要求不高的集装箱,采用本新型中提供的角件可直接通过高强度螺栓实现堆码及集装箱之间的横向连接,降低了使用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集装箱角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集装箱的连接机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然而,对于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角件,包括矩形的内侧板11和与其平行且外形一致的外侧板13;所述内侧板11和外侧板13之间设置有端板12、端前板14、侧前板15和侧板16;所述端板12设置于内侧板11和外侧板13的一端,其与内侧板11和外侧板13垂直;所述侧前板15设置于内侧板11和外侧板13的另一端,其与内侧板11和外侧板13垂直,侧前板15与端板12平行;所述端前板14设置于内侧板11和外侧板13的一侧,其与内侧板11和外侧板13垂直;所述侧板16设置于内侧板11和外侧板13的另一侧,其与内侧板11和外侧板13垂直,侧板16与端前板14平行;所述侧前板15和侧板16间具有90°夹角;所述外侧板13上设置长圆型通孔及连接孔22,内侧板11上设置有观察孔23,端前板14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4。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角件,不同于实施例1的是,所述侧前板15上设置有箱体固定孔;所述内侧板11、端板12、外侧板13、端前板14、侧前板15、侧板16均为单块平板制作的整体构件,各板之间通过焊接相连;所述端前板14仅与端板12或侧前板15中的一个相接触。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该集装箱角件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上设置有角件1和角柱2组成的连接机构;所述角件1上设置于角柱2的上下两端;所述角柱2为方管式、钢板折弯或角钢结构。

以上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需要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进行的部分改进,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