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车生产线上的车体移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053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车生产线上的车体移动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挂车车辆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车生产线上的车体移动工具。



背景技术:

挂车是一种常见的公路运输车辆,特点是自身没有动力驱动装置,需要依靠主车牵引才能正常行驶;为了装载尽量多的货物,挂车的规格尺寸通常制造得较大,因此整备质量较重;挂车的生产过程包含零部件制造,车体拼装,打磨喷漆,管线布置等多道工序,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加工环境和加工设备;现有的挂车生产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普遍是根据生产工序在生产车间中布置不同的加工工位,在不同的加工工位处布置对应的加工环境,并将加工设备设置在加工工位上,从而形成挂车生产线,使得挂车生产能够连续进行;生产车间中,普遍使用行车移动车体,当前的工序完成后,使用行车将车体从当前的加工工位上吊起来,移动到下一个加工工位处,再将车体放置对应的加工工位上,进行下一道工序;使用行车移动车体,需要将车体频繁吊起、放下,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挂车生产线上使用行车移动车体所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挂车生产线上的车体移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移动支架,垫块;所述的导轨为柱形,水平设置生产车间的地面上,其顶面为圆弧面;所述的导轨有两根,相互平行设置,其间距等于移动支架上的轮子间距;所述的移动支架放置在导轨上,能够沿着导轨移动,其顶面通过垫块或者直接顶在车体的底面上;所述的移动支架有多个,包括支架,轮子,轮轴;所述的支架包括横杆,竖杆,轮架,横杆支架,竖杆支架;所述的横杆为长方体,水平设置,与竖杆垂直,其两端各与一个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杆为长方体,竖直设置,其上端与横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其下端与轮架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杆有两个,相互平行,其间距等于横杆的长度;所述的竖杆与横杆垂直,并且与轮架垂直;所述的轮架为长方体,水平设置,与竖杆垂直;所述的轮架底面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轮子安装位,轮子安装位的形状尺寸与轮子的外形相适应;所述的轮架有两个,其顶面中部各与一根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杆支架为长方体,其上端与横杆底面固定连接,其下端与竖杆侧面固定连接,并且其上端到与其下端固定连接的竖杆上端的距离小于横杆长度的一半;所述的横杆支架有两个,分别位于横杆两端下侧;所述的竖杆支架为长方体,其上端与竖杆侧面上部固定连接,其下端与轮架顶面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竖杆支架有四个,分别位于两个竖杆的两侧;所述的轮子包括轮面,轮边,轴孔;所述的轮面为圆弧面,其形状尺寸与导轨顶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的轮边为圆柱体,其直径大于轮面的直径;所述的轮边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分别位于轮面两侧,其间距等于导轨的宽度;所述的轴孔位于轮边中部,其方向与轮边垂直,其直径等于轮轴直径,其宽度大于两个轮边的间距;所述的轮轴将支架和轮子铰接在一起,其直径等于轮子的轴孔直径,其长度与轮子的宽度相匹配;所述的垫块放置在移动支架上,其宽度与车体的宽度相匹配,其高度与移动支架顶面到车体底面的距离相匹配。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效率高,安全隐患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1.导轨;2.移动支架;3.垫块;4.车体。

图2是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1.支架;22.轮子;23.轮轴。

图3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11.横杆;212.竖杆;213.轮架;214.横杆支架;215.竖杆支架。

图4是轮子的结构示意图

221.轮面;222.轮边;223.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本例中选用市售的直径150毫米的普通圆钢,选取长度80毫米,使用车床在其中部加工出一个直径118毫米,宽60毫米的圆弧形凹槽,作为轮面221;本例中选用在轮面221两侧各加工出一个直径150毫米,宽5毫米的圆柱,作为轮边222;本例中选用在轮边222外侧各加工出一个直径64毫米,高5毫米的圆柱,在圆柱的中部加工出一个与圆柱同心的直径48毫米的通孔,作为轴孔223;这就完成了轮子22的实施。

如图3,本例中选用市售的截面长100毫米,宽50毫米的普通方钢,选取长度2460毫米,作为横杆211;将横杆211水平设置;本例中选用市售的截面长100毫米,宽60毫米的普通方钢,选取长度400毫米,作为竖杆212;将竖杆212竖直设置,与横杆211垂直;本例中选用的竖杆212的数量为两个,将两个竖杆212的上端分别焊接在横杆211底面的两端;本例中选用市售的截面长100毫米,宽60毫米的普通方钢,选取长度1000毫米,作为轮架213;在轮架213底面的两端个设置一个轮子安装位,轮子安装位是两块相互平行的矩形钢板,钢板长180毫米,宽145毫米,厚10毫米,在钢板上距离底面45毫米,距离侧面90毫米的位置加工一个直径48毫米的通孔;本例中选用轮架213的数量为两个,间距2300毫米,两个轮架213的顶面中部分别焊接在两个竖杆212的下端;本例中选用市售的截面长60毫米,宽40毫米的普通方钢,选取长度582毫米,作为横杆支架214;将横杆支架214的两端加工成斜面,其上端焊接在横杆211的底面上,与竖杆的距离为450毫米,其下端焊接在竖杆212的侧面下端;本例中选用横杆支架21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焊接在横杆211底面两端,能够加固横杆211与竖杆212的连接;本例中选用市售的截面长60毫米,宽40毫米的普通方钢,选取长度594毫米,作为竖杆支架215;将竖杆支架215的两端加工成斜面,其上端焊接在竖杆212侧面上端,其下端焊接在轮架顶面端部;本例中选用竖杆支架215的数量为四个,分别焊接在两个竖杆212的两侧,能够加强竖杆212与轮架213的连接;这样就完成了支架的实施。

如图2,本例中选用轮子2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放置在支架21的四个轮子安装位中,将轮子22的轴孔223对准轮子安装位上的通孔;本例中选用市售的直径48毫米的普通圆钢,选取长度100毫米,作为轮轴23;轮轴23一端设置有凸边,另一端设置有销孔;本例中选用轮轴2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安装在四个轮子安装位的通孔中,将轮子22与支架21铰接在一起,从而支架21能够依靠轮子22移动;这样就完成了移动支架2的实施。

如图1,本例中选用市售的截面长60毫米,宽48毫米的普通方钢,选取长度12000毫米,作为导轨1;将导轨1的顶面加工成直径118毫米的圆弧面;本例中选用的导轨1的数量为两根,相互平行设置在生产车间的地面上,间距2300毫米;本例中选用移动支架2的数量为三个,并排设置在导轨1上,相互之间距离4000毫米;本例中选用市售的截面长150毫米,宽100毫米,厚15毫米的普通方钢管,选取长度2460毫米,作为垫块3;本例中选用的垫块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放置在车体后部下方的两个移动支架2的横杆211上,能够与其余一个移动支架2相配合定在车体的底面上;这样就完成了本发明的实施。

应用时,本例中选用本行业通用的半挂车的半成品车体作为车体4,将车体4放置在移动支架2上,从而移动支架2的顶面直接或者通过垫块3顶在车体4的顶面上;当前的工序完成后,可以手动或者使用机械推动车体4,使移动支架2沿着导轨1移动,从而将车体4移动到下一个加工工位处,进行下一道工序;使用本发明移动车体4,避免了频繁将车体4频繁吊起、放下,不仅工作效率高,还减少了安全隐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