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巾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0470阅读:2851来源:国知局
湿巾折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巾包装机,具体涉及一种湿巾包装机的湿巾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湿巾可以用于擦拭眼镜、鞋子等物品,也可以用于擦脸、嘴巴、手等身体部分。湿巾包装机就是一种包装湿巾的机器。由于湿巾因展开面积较大,在装入包装袋前需要将其多次折叠,而目前一般湿巾包装机的湿巾折叠装置都是连续的流水线结构,即湿巾在流水线上完成多次折叠。这种结构的折叠装置体积大,占地面积多,效率低,而且制造成本较高。

另外,目前制作湿巾的工艺是先将干燥的湿巾通过折叠装置折叠并装入包装袋中,然后再于包装袋内添加清洁液,最后封装成湿巾包装袋。这种工艺需要分两道工序才能完成湿巾包装的制作,因此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体积小,效率高的湿巾折叠装置。

该湿巾折叠装置包括有机架、以及与插纸动力源传动连接的插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上圆弧块、下圆弧块、上固定块、下固定块,所述上圆弧块与下圆弧块位于插纸板一侧,并形成弧形折叠道,所述上固定块与下固定块位于插纸板另一侧,并形成直线折叠道,直线折叠道与弧形折叠道相通,所述上圆弧块的一侧安装有主同步轮,所述主同步轮的外圆与弧形折叠道的弧度相匹配,所述上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副同步轮,所述副同步轮与主同步轮上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设有能进入弧形折叠道与直线折叠道的折纸条板,所述副同步轮或主同步轮与动力源传动连接。

所述主同步轮安装在主轴上,所述主轴安装在上圆弧块上;所述副同步轮安装在副轴上,所述副轴安装在上固定块上。

所述上圆弧块的两侧都设有直径相同的主同步轮,两个主同步轮安装在主轴上,上固定块的两侧都设有直径相同的副同步轮,两个副同步轮安装在副轴上,两侧的主同步轮与副同步轮上都设有同步带,折纸条板的两端对应连接在两条同步带上。

所述直线折叠道内固定设有限位件。

所述副同步轮通过轴承连接在副轴上,所述副轴可前后移动,所述副轴通过螺杆使副同步轮拉紧同步带。

所述下圆弧块的底部内侧边缘与下固定块的底部内侧边缘分别设有一个导板,两个导板形成瓶颈状。

所述插纸板上设有用于输液的输液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湿巾折叠装置,通过主同步轮与副同步轮的转动,驱使同步带带着折纸条板进入弧形折叠道与直线折叠道,由此完成湿巾的第一次折叠;再通过插纸板垂直插入,完成湿巾的第二次折叠,在第二次折叠的同时,插纸板将液体加注到湿巾上,同时将湿巾推到包装袋内。该湿巾折叠装置结构合理,动作平稳,效率高,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为插纸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2所示,该湿巾折叠装置包括有机架1、以及与插纸动力源传动连接的插纸板11(凡是涉及动力源的都包括电机、气缸等驱动装置);插纸动力源可驱动插纸板11上下移动,完成湿巾的二次折叠,同时将湿巾推入到包装袋中,当然在二次折叠之前,需要对湿巾进行一次折叠,下面就对如何完成折叠装置进行具体阐述。

该折叠装置包括有安装在机架1上的上圆弧块2、下圆弧块3、上固定块4、下固定块5。其中,上圆弧块2与下圆弧块3位于插纸板11一侧,并形成弧形折叠道30;上固定块4与下固定块5位于插纸板11另一侧,并形成直线折叠道50;直线折叠道50与弧形折叠道30相通,这里的“相通”指的是连贯性的相通,或者说直线折叠道50与弧形折叠道30在一条跑道形的线路上;另外在上圆弧块2的一侧安装有主同步轮6,该主同步轮6的外圆与弧形折叠道30的弧度相匹配,在上固定块4的一侧安装有副同步轮7,该副同步轮7与主同步轮6上绕有同步带8,在同步带8上设有折纸条板10,副同步轮7或主同步轮6与动力源传动连接。当副同步轮7与主同步轮6同步转动,并带动同步带8转动时,设置在同步带8上的折纸条板10能依次进入弧形折叠道30与直线折叠道50。由于折纸条板10在弧度段的运动轨迹要完全在弧形折叠道30内,而折纸条板10的运动轨迹是由主同步轮6决定的,因此主同步轮6的外圆与弧形折叠道30的弧度要相匹配。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下面具体说明湿巾折叠的工作原理。首先湿巾从平台14上输送过来,从图3上,湿巾从右边往左边输送,当输送到位时,湿巾停止输送;接下来就开始第一次折叠,电机驱动副同步轮7或者主同步轮6转动(只要驱动一个即可),由于副同步轮7与主同步轮6上绕有同步带8,因此两者同步转动,同步带8转动就带动同步带8上的折纸条板10移动,折纸条板10首先进入弧形折叠道30,在进入弧形折叠道30的同时,折纸条板10就将湿巾往下刮,湿巾就被刮入到弧形折叠道30内,这样湿巾完成一次对折;之后湿巾继续往前移动,并进入到直线折叠道50内,当湿巾到达合适位置时,折纸条板10停止移动,这里可以通过控制电机停止折纸条板10移动,当然为了保证折纸条板10不过度往前移动,可以在直线折叠道50内设置限位件15,该限位件15可以挡住折纸条板10往前移动;当湿巾完成一次折叠后,电机驱动同步带8反转,同步带8就带着纸条板10往回移动,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折叠,而完成一次对折的湿巾就置于直线折叠道50内;然后就开始二次折叠,由于上圆弧块2与下圆弧块3位于插纸板11一侧,上固定块4与下固定块5位于插纸板11另一侧,因此,上圆弧块2与上固定块4之间、下圆弧块3与下固定块5之间形成有二次折叠通道60(如图3所示),插纸板11经插纸动力源的驱动就插入该二次折叠通道60内,这样位于直线折叠道50内的湿巾就被往下插,湿巾由此完成二次折叠,最后湿巾被插入到位于二次折叠通道60下方的包装袋内,由此完成全部折叠工作。位于包装袋内的湿巾就是两次对折的湿巾。

主同步轮6可以安装在位于一侧的牌坊上,也可以安装在上圆弧块2;副同步轮7同样可以安装在位于一侧的牌坊上,也可以安装在上固定块4上;而为了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更加合理,本实用新型采用后者的方式:将主同步轮6安装主轴上,该主轴安装在上圆弧块2上;将副同步轮7安装在副轴上,该副轴安装在上固定块4上。

为了使折纸条板10能够稳定动作,本实用新型在上圆弧块2的两侧都设有直径相同的主同步轮6,如图3与4所示,两个主同步轮6都安装在主轴上,在上固定块4的两侧都设有直径相同的副同步轮7,两个副同步轮7都安装在副轴上,两侧的主同步轮6与副同步轮7上都绕有同步带8,折纸条板10的两端就对应连接在两条同步带8上。通过上述结构,折纸条板10的两端都有了连接点,这样折纸条板10在折叠过程中能更加平稳,不会出现抖动、偏移等现象。

由于同步带8绕在主同步轮6与副同步轮7上,因此在安装时需要考虑同步带8绷紧的问题,为了使同步带8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本实用新型将副同步轮7通过轴承连接在副轴上,这样副同步轮7可以在副轴上转动,而该副轴不能转动,只能前后移动(从图3看为左右移动),通过螺杆使该副轴向左移动并固定在某处,由于副同步轮7远离主同步轮6,因此同步带8就能得以绷紧,螺杆可以安装在上固定块4上的左侧(相对于副轴而言),这样螺杆与副轴螺纹连接后就能使副轴往左移动;而如果螺杆安装在上固定块4上的右侧,通过螺杆顶到副轴上,也能使副轴向左移动。上述两种方式能起到使同步带8绷紧的作用。

为了在第二次折叠时能同时加注清洁液,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插纸板11上设有用于输液的输液管80,当然该输液管80与清洁液箱相连,当该插纸板11插在湿巾上时,通过泵的输送,输液管80就将清洁液加注到湿巾上。通过这种结构,在插纸板11进行折纸的同时,输液管80能将清洁液添加到湿巾上,从而提供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成本。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湿巾能更平整、更平稳地进入到包装袋内,本实用新型在下圆弧块3的底部内侧边缘与下固定块5的底部内侧边缘分别设有一个导板15,两个导板15形成瓶颈状。当插纸板11往下插时,湿巾就经左右两个导板15进入到下方的包装袋内。由于两导板15能使下滑的湿巾保持平整,湿巾进入包装袋后能更加平坦,不会起皱,包装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