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式链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5934阅读:1332来源:国知局
皮带式链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带式链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吊挂生产流水线衣架从支轨进入主轨的并轨都是采用靠重力下滑的方法,即将出站支轨设置成带有一定角度的倾斜,衣架从高的一端沿着出站支轨向下滚动,通过支轨的弧形末端与主轨并轨。在此过程中衣架的运行状态及速度根据衣架所夹持对象的重量和体积不同而有所不同,衣架运行处于失控状态,如果相差较大,衣架在进入主轨时将出现双衣架、掉衣架现象,严重影响服装吊挂生产流水线的稳定性。由于衣架从支轨进入主轨的并轨过程中,衣架的运行轨迹有一个90度的变向动作,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能拐弯的驱动机构来驱动衣架出站并轨,使衣架一直处于受控状态。如果单纯采用皮带传动,存在打滑传动比不恒定、长度不可调问题;如果单纯采用链传动,又存在90度拐弯结构复杂,且在空间上不容易实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带式链传动机构,应用于服装生产吊挂线,将带传动和链传动的优点有机地融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带式链传动机构,包括皮带及驱动轮,所述皮带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皮带齿,所述皮带通过皮带齿首尾相扣形成环形;所述驱动轮沿周向均匀设有与皮带上的皮带齿相匹配的啮合穴。利用驱动轮带动环形皮带转动,驱动轮与皮带之间通过齿、孔直接的啮合传动,传动有效,不会打滑。

一般情况下,除了驱动轮外,还包括从动轮,环形皮带绕在驱动轮、从动轮上,本实用新型无需设置从动轮,而是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面开有皮带槽,所述皮带绕在皮带槽中,该皮带槽的宽度大于皮带齿最大宽度,使得皮带能灵活绕固定板转动;此外,还可以将驱动轮安装在固定板上。

为方便加工,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上中间部位具有支撑凸台,两支撑凸台相对设置,四周形成截面成C字形的皮带槽,两支撑凸台的高度之和即为皮带槽的宽度,皮带槽的宽度大于皮带齿的最大宽度,皮带绕在C字形的皮带槽内,利用皮带齿将皮带和支撑凸台侧面隔离,而皮带齿和支撑凸台都是用的高耐磨材料制成。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的其它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皮带上的皮带齿为圆柱齿,该圆柱齿包括啮合齿和扣位杆,所述啮合齿垂直设置于扣位杆的端部,所述扣位杆安装在皮带上;靠近啮合齿的一端,所述扣位杆上具有扣位槽。皮带上具有扣位孔,扣位杆穿过扣位孔,扣位槽位于扣位孔中,皮带一般采用尼龙片基带制成,具有适中的强度和弹性,圆柱齿扣位槽一旦进入扣位孔就不能再脱出。

为方便扣位杆穿进扣位孔,所述扣位杆远离啮合齿的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轮包括转轴和圆形基座,所述圆形基座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啮合穴。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带动其他装置移动,所述皮带的外侧安装有推杆,利用推杆推动其他装置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带式链传动机构,兼具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的优点,无需设置皮带张紧装置,不用设置被动轮,运行轨迹能实现拐弯,质量轻,可应用服装吊挂线领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形状的固定板,做成异形传动结构。本实用新型圆柱齿的扣位杆上具有扣位槽,一旦扣入皮带就很难从皮带中脱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皮带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皮带链安装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示例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示例二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分离驱动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分离驱动机构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分离驱动机构的驱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带齿;1-1、啮合齿;1-2、扣位槽;1-3、倒角;2、推杆;3、皮带;4、驱动轮;4-1、转轴;4-2、啮合穴;4-3、基座;5、下固定板;5-1、支撑凸台;5-2、凸台侧面;6、上固定板;6-1、支撑凸台;6-2、凸台侧面;A-紧边;B-松边。

21、底座;21-1、驱动杆支撑筋;21-2、齿轮避位孔;21-3、驱动杆转轴;21-4、驱动杆支撑面;21-5输出轴孔;22、驱动杆驱动组件;23、驱动杆;23-1、腰形驱动孔;23-2、离合齿轮转轴;23-3、变向齿轮转轴;23-4、驱动杆转轴孔;24、齿条组件;25、离合齿轮;26、变向齿轮;27、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带式链传动机构,包括皮带3、驱动轮4和固定板,皮带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皮带齿,皮带3的外侧安装有推杆2。

如图2所示,皮带齿1为圆柱齿,皮带齿1由啮合齿1-1和扣位杆组成,啮合齿1-1成圆形,扣位杆的一端与啮合齿垂直连接(可一体成型设计),靠近啮合齿1-1的一端,扣位杆上具有扣位槽1-2,扣位杆的另一端设计有倒角1-3。皮带3上设有皮带齿安装孔,其直径稍小于皮带齿的扣位槽1-2的直径。皮带采用尼龙片基带制成,具有适中的强度和弹性,皮带齿扣位槽1-2一旦进入安装孔就不能再脱出。皮带首尾二端的扣位孔最后安装在同一个皮带齿上形成环形封闭状。

如图3所示,驱动轮4包括转轴4-1、基座4-3,转轴4-1与基座4-3垂直,圆形基座4-3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啮合穴4-2,啮合穴的圆周分布弧长等于皮带上二相邻皮带齿的间距,啮合穴要与啮合齿相适配。

如图4所示,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6和下固定板5,两固定板在皮带式链传动机构区域结构相同,其它区域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上固定板6的支撑凸台6-1与下固定板5的支撑凸台5-1相对设置,形成周边成C字形的皮带槽,环形皮带绕在C字形槽内,上、下固定板的凸台侧面(6-2、5-2)对皮带起到限位作用;两支撑凸台的高度之和稍大于皮带齿1的啮合齿1-1的直径;在上固定板、下固定板的支撑凸台的对应位置需设置螺柱和螺孔,方便将二件固定。驱动轮4可以安装在上固定板6上。

如图5所示,由于皮带材料的特性,可以将传动机构做成异形。此时需注意需将紧边A设置在外形凸出的一侧,松边B设置在外形凹进的一侧,这样机构才能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板限制皮带的运行轨迹,可以设计各种异形固定板,也可以使用常用的从动轮代替固定板。如图6所示,为普通环形的皮带式链传动机构。

如图7、8、9所示的是齿轮分离驱动机构,包括底座21、驱动杆驱动组件22、驱动杆23、离合齿轮25、变向齿轮26、驱动齿轮27。底座21的左端设计有驱动杆支撑筋21-1,右端设计有驱动杆转轴21-3,驱动杆转轴21-3上具有驱动杆支撑面21-4,驱动杆转轴21-3为空心轴,其内孔为输出轴孔21-5,底座后部设计有侧护板,侧护板上开设齿轮避位孔21-2。驱动杆23的左端具有腰形驱动孔23-1,从左至右还依次设置有离合齿轮转轴23-2、变向齿轮转轴23-3、驱动杆转轴孔23-4,驱动杆23左端下方靠在驱动杆支撑筋21-1上,驱动杆驱动组件22可采用气缸,安装在底座21上,驱动杆驱动组件22通过腰形驱动孔23-1与驱动杆23连接,驱动杆23右端的驱动杆转轴孔3-4套在驱动杆转轴21-3上,驱动杆支撑面形成对驱动杆23的支撑。离合齿轮25安装在离合齿轮转轴23-2上,离合齿轮25还穿过齿轮避位孔21-2,伸出底座外部,变向齿轮26安装在变向齿轮转轴23-3上,驱动齿轮27的转轴穿过底座21的驱动杆转轴21-3设置的输出轴孔21-5安装在底座21上,离合齿轮25、变向齿轮26、驱动齿轮27依次啮合。

如图7所示,齿轮分离驱动机构工作时,离合齿轮25与主轨驱动机构啮合,主轨驱动机构由齿条组件24拼接而成,齿条组件24采用申请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0462382.9、名称为“一种齿条组件及输送线组件”所提供的齿条组件,离合齿轮与齿条啮合。驱动杆驱动组件受控制器控制,当驱动杆驱动组件驱动驱动杆顺时针转动时,离合齿轮与齿条组件啮合,驱动杆的转动幅度不大,以两者能够啮合和分离即可,齿条组件带动离合齿轮转动,进而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的转轴带动相应负载转动;驱动齿轮与其转轴根据需要可设计为整体或分体结构。如果需要驱动齿轮停止带动负载,驱动杆驱动组件驱动驱动杆逆时针转动,离合齿轮与齿条组件分离,离合齿轮失去动力源,驱动齿轮停止运行,齿轮分离驱动机构停止工作。

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皮带式链传动机构的驱动轮与齿轮分离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的转轴连接,由齿轮分离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动力,无需再另外安装电机。驱动轮在齿轮分离驱动机构的驱动齿轮带动下转动,带动皮带3的转动,再由皮带3上的推杆2推动其他装置或衣架等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