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瓶剔瓶传输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2329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输液瓶剔瓶传输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瓶传输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瓶剔瓶传输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输液瓶在输送带上进行传输时,一般当输液瓶发生倾倒时,都是通过操作工人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倾倒的输液瓶从输送带上移除,这样就会导致如果忘了将一些倾倒的输液瓶剔除时就会影响后续输液瓶装箱的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的方式将倾倒的输液瓶移除存在影响或许输液瓶装箱的工序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将输送带上输液瓶剔除的输液瓶剔瓶传输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瓶剔瓶传输带,它包括若干条间隔设置的传输带,在若干条传输带中相邻的两条传输带的间隔处设置有剔瓶机构,所述剔瓶机构包括设置在间隔处上方的剔瓶传输带和设置在间隔处下方的接料框,所述剔瓶传输带包括第一剔瓶传输带和第二剔瓶传输带,所述第一剔瓶传输带和第二剔瓶传输带分别位于传输带的两侧,且第一剔瓶传输带和第二剔瓶传输带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剔瓶传输带和第二剔瓶传输带之间的宽度与输液瓶瓶身横截面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剔瓶传输带和传输带之间的距离与输液瓶瓶身横截面的直径相同。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传输带的数量为两条,两条传输带分别为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接料框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间隔设置若干条传输带,并在传输带之间的间隔处设置剔瓶机构,剔瓶机构由设置在间隔处上方的剔瓶传输带和设置在间隔处下方的接料框组成,通过剔瓶传输带对竖直摆放的输液瓶的夹持传输,以及通过传输带直接将倾倒的输液瓶输送到间隔处,从而使倾倒的输液瓶掉落到接料框中,从而实现对传输带上倾倒的输液瓶的自动提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输带间隔设置,以及在间隔处设置自动剔瓶机构,从而保证将传输带上倾倒的输液瓶自动剔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输液瓶剔瓶传输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如图所示,其中对应的附图标记名称为:

1输液瓶,2剔瓶机构,3第一传输带,4接料框,5第二传输带,6第一剔瓶传输带,7第二剔瓶传输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输液瓶剔瓶传输带,它包括两条间隔设置的传输带,两条传输带分别为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5,在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5之间的间隔处设置有剔瓶机构2,剔瓶机构2包括设置在间隔处上方的剔瓶传输带和设置在间隔处下方的接料筐4,剔瓶传输带包括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分别位于传输带(第一传输带3或第二传输带5)两侧,并且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之间的宽度与输液瓶瓶身横截面的直径相同(例如,输液瓶瓶身横截面的直径为10cm,则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之间的宽度为10cm,上述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的之间的宽度可以根据输液瓶瓶身横截面的直径再安装过程对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之间的宽度进行调整),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传输带之间的距离与输液瓶瓶身横截面的直径相同,(例如,输液瓶瓶身横截面的直径为10cm,则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传输带之间的距离就为10cm,同时由于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位于同一水平面,所以第二剔瓶传输带7和传输带之间的距离也为10cm,上述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传输带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剔瓶传输带7和传输带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输液瓶瓶身横截面的直径再安装过程对其进行调整),第一传输带3、第二传输带5、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均是由电机进行驱动。

本实施例中首先将整条传输带进行分割,例如分割成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5,然后将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5进行间隔设置,通过在其间隔处的上方设置有剔瓶传输带,在其间隔处的下方设置有接料筐4,这样就可以实现将传输带上传输过程中倾倒的输液瓶1进行剔除,具体如下,输液瓶1在第一传输带3上进行传输,在输液瓶1没有发生倾倒时,当输液瓶1输送到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5的间隔处时,由于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之间的宽度与输液瓶1瓶身横截面的直径相同,这时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就将输液瓶1夹持在它们之间,然后平稳的将输液瓶1从间隔处传输至第二传输带5上,由于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的夹持传输作用,所以就能保证在传输带上没有发生倾倒的输液瓶1顺利传输到下一工序,在输液瓶1发生倾倒时,当输液瓶1输送到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5的间隔处时,由于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传输带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二剔瓶传输带7和传输带之间的距离与输液瓶1输液瓶1瓶身横截面的直径相同,所以当倾倒的输液瓶1传输到间隔处时,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就不会对倾倒的输液瓶1产生夹持传输的作用,所以倾倒的输液瓶1输送到间隔处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接料框,通过上述第一剔瓶传输带6和第二剔瓶传输带7的作用就可以实现将传输线传输过程中发生倾倒的输液瓶1自动剔除,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人工提出传输线上倾倒的输液瓶1的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避免输液瓶掉落到接料框内时发生损坏,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接料框4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而易见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进行许多改进和修饰,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进和修饰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