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车及穿梭货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194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穿梭车及穿梭货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梭车及穿梭货架系统。



背景技术:

物流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仓储物流是物流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随着物流量越来越大,人工的仓储物流以被堆垛机及穿梭车等取代。虽然现如今的仓储物流已进入自动化时代,但依然面临很多问题。

以现比较常见的仓储物流为例,一种是通过将堆垛机放置在对应分类轨道上才能将货物通过穿梭车传至对应位置,这样的方式看似自动化,实际应用时却很是费时费力,操作人员需要根据货物分类将堆垛机移动至对应轨道,加大人力成本,效率不高;另一种则是通过子母穿梭车,但是安装子母穿梭车需要増设母穿梭车及母穿梭车对应的轨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梭车,以实现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梭货架系统,以实现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梭车,所述穿梭车应用于穿梭货架系统,一个所述穿梭车对应安装于穿梭货架系统中的一个传送轨道,所述穿梭车包括穿梭车体、滑轮组、识别模块、控制器及传送带;所述滑轮组安装于所述穿梭车体的两侧,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滑轮组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滑轮组带动所述穿梭车体在所述传送轨道上移动;所述识别模块嵌设于所述穿梭车体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货物的电子标签,以获取货物的分类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分类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传送带铺设于所述穿梭车体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所述传送带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分类信息控制所述传送带向相邻的所述传送轨道传动,以使所述货物传送到安装于相邻的所述传送轨道的所述穿梭车。

进一步地,所述穿梭车还包括重力传感器,所述识别模块包括条码扫描仪,所述电子标签包括条形码,所述条码扫描仪嵌设于所述穿梭车体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且与所述条形码位置相对应,所述重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穿梭车体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且邻近所述条码扫描仪,所述条码扫描仪与所述重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将感应到的重量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重量信息控制所述条码扫描仪进入工作状态或进入休眠状态,所述条码扫描仪用于获取货物的分类信息,并传递至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穿梭车还包括载物托盘放置于所述传送带之上,用于承载所述货物,所述载物托盘设有一通孔,以露出所述货物的条形码。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射频识别器,所述穿梭车还包括载物托盘,所述载物托盘放置于所述传送带之上,用于承载所述货物,所述射频识别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射频识别器用于获取货物的分类信息,并传递至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穿梭车包括至少一个嵌设于所述穿梭车体的伸缩块,所述载物托盘包括与所述伸缩块对应的凹槽,所述伸缩块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分类信息控制所述伸缩块伸出所述穿梭车体并卡入所述凹槽或退回所述穿梭车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托盘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设有磨砂防滑层,所述磨砂防滑层与所述货物接触,以增大所述货物与所述载物托盘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判断器、处理器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判断器与所述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判断器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传送带电性连接,以带动所述传送带传动,所述判断器用于比较所述分类信息与所述穿梭车对应的预设分类信息,并将比较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判断器、处理器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判断器与所述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判断器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滑轮组电性连接,以驱动所述滑轮组转动,所述判断器用于比较所述分类信息与所述穿梭车对应的预设分类信息,并将比较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穿梭货架系统,所述穿梭货架系统包括多个并行的传送轨道及与所述传送轨道对应的穿梭车。所述穿梭车包括穿梭车体、滑轮组、识别模块、控制器及传送带;所述滑轮组安装于所述穿梭车体的两侧,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滑轮组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滑轮组带动所述穿梭车体在所述传送轨道上移动;所述识别模块嵌设于所述穿梭车体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货物的电子标签,以获取货物的分类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分类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传送带铺设于所述穿梭车体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所述传送带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分类信息控制所述传送带向相邻的所述传送轨道传动,以使所述货物传送到安装于相邻的所述传送轨道的所述穿梭车。所述穿梭车设置于所述传送轨道之上,以使所述穿梭车可沿所述传送轨道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穿梭货架系统包括蜂鸣器,所述传送轨道的两侧分别安装多个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与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货物是否从所述传送轨道的两侧滑落,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蜂鸣器的工作状态。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梭车及穿梭货架系统。所述穿梭车应用于穿梭货架系统,一个所述穿梭车对应安装于穿梭货架系统中的一个传送轨道,所述穿梭车包括穿梭车体、滑轮组、识别模块、控制器及传送带;所述识别模块嵌设于所述穿梭车体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货物的电子标签,以获取货物的分类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分类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传送带铺设于所述穿梭车体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所述传送带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分类信息控制所述传送带向相邻的所述传送轨道传动,以使所述货物传送到安装于相邻的所述传送轨道的所述穿梭车。在不改进原有传送轨道的基础上,穿梭车自动识别放置于其上的货物,并对货物分类,更加经济、更加实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梭车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中穿梭车的方框示意图。

图3示出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穿梭车的载物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控制器的方框示意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梭车货架系统的部分方框示意图。

图标:100-穿梭车;10-穿梭车体;20-滑轮组;30-识别模块;40-传送带;50-载物托盘;51-磨砂防滑层;52-通孔;60-伸缩块;70-控制器;71-判断器;72-处理器;73-第一驱动电机;74-第二驱动电机;75-第三驱动电机;200-穿梭货架系统;201-蜂鸣器;202-红外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梭车100。穿梭车100应用于穿梭货架系统(图未标),一个所述穿梭车100对应安装于穿梭货架系统中的一个传送轨道(图未标),所述穿梭车100通过传送轨道将货物(图未标)送至穿梭货架系统中的对应位置。货物由穿梭货架系统中的堆垛机(图未标)送到穿梭车100上。所述穿梭车100包括穿梭车体10、滑轮组20、识别模块30、传送带40、伸缩块60及控制器70。

所述滑轮组20、识别模块30、控制器70、传送带40及伸缩块60均安装于所述穿梭车体10。所述穿梭车体10朝向货物的一侧可以是平面。

滑轮组20装于所述穿梭车体10的两侧。滑轮组20与所述控制器70电性连接,滑轮组20与所述传送轨道接触,以使滑轮组20在控制器70的控制下带动穿梭车体10沿传送轨道位移。可选地,滑轮组20包括多个滑轮。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四个,并分别位于穿梭车体10的前后和两侧。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滑轮组20的滑轮也可以为其他数量,比如六个等。

识别模块30嵌设于所述穿梭车体10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70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模块30用于识别货物的电子标签,以获取货物的分类信息,并将所述分类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器70。分类信息可以是分类编号,例如,食品编号是1,工艺品编号是2。在本实施例中,识别模块30可以是条码扫描仪,所述电子标签可以是条形码。所述条码扫描仪嵌设于所述穿梭车体10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且与所述条形码位置相对应。条码扫描仪与控制器70电性连接。条码扫描仪通过扫描位置对应的条形码获取货物的分类信息,并传递至所述控制器70。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30还可以是射频识别器,所述电子标签可以是射频标签,射频标签相对于射频识别器平行。所述射频识别器与所述控制器70电性连接,所述射频识别器用于识别货物上的射频标签以获取货物的分类信息,并传递至所述控制器70。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穿梭车100还包括所述重力传感器(图未标)。所述重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穿梭车体10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且邻近所述条码扫描仪。所述重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70电性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将感应到的重量信息传送至所述控制器70。所述控制器70根据所述重量信息控制所述条码扫描仪进入工作状态或进入休眠状态。具体地,当重量信息超过预设重量阈值时,则表明此时有货物放置于穿梭车100上,这时控制条码扫描仪进行工作;低于所述预设重量阈值时,则表明此时穿梭车100上没有货物,这时控制条码扫描仪进入休眠状态,减少电量损耗。

所述传送带40铺设于所述穿梭车体10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所述传送带40与所述控制器7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70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分类信息控制所述传送带40向相邻的所述传送轨道传动,以使所述货物传送到安装于相邻的所述传送轨道的所述穿梭车100上。在本实施例中,穿梭货架系统中位于两侧的两个传送轨道对应的穿梭车100分别为上货穿梭车和下货穿梭车。即存货物时,货物统一通过堆垛机放上上货穿梭车传;取货时,堆垛机统一从下货穿梭车处取走货物。所有穿梭车100的传送带40的传动方向由上货穿梭车向下货穿梭车的方向。

穿梭车100还包括如图3所示的载物托盘50。所述载物托盘50放置于穿梭车体10远离所述传送轨道的一侧,且位于所述传送带40之上。所述载物托盘50面向所述传送带40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凹槽(图未标)。载物托盘50用于承载所述货物。会先放在载物托盘50上后,再由堆垛机放上对弈的穿梭车体10上。载物托盘50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设有磨砂防滑层51,所述磨砂防滑层51与所述货物接触,以增大所述货物与所述载物托盘50之间的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载物托盘50设有一通孔52,位置与所述条码扫描仪相对应,以露出所述货物的条形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穿梭车100包括至少一个伸缩块60,所述伸缩块60嵌设于所述穿梭车体10面向所述载物托盘50的一侧。且与载物托盘50上的凹槽一一对应。所述伸缩块60与所述控制器7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70根据所述分类信息控制所述伸缩块60伸出所述穿梭车体10并卡入所述凹槽或退回所述穿梭车体10内。伸缩块60伸出所述穿梭车体10并卡入所述凹槽时,使所述载物托盘50固定于所述穿梭车体10上,防止滑落;退回所述穿梭车体10,以便所述传送带40将所述载物托盘50连带货物传送至相邻的穿梭车100上。

如图4所示,控制器70设置于穿梭车体10内。控制器70包括判断器71、处理器72、第一驱动电机73、第二驱动电机74及第三驱动电机75。所述判断器71与所述识别模块30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72分别与所述判断器7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3、第二驱动电机74及第三驱动电机75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3与所述传送带40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传送带40的工作状态。具体为,第一驱动电机73启动工作时,驱动所述传送带40传动;停止工作则传送带40停止传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4与所述滑轮组20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滑轮组20的工作状态。具体为,第二驱动电机74启动工作时,驱动所述滑轮组20转动;停止工作则滑轮组20不转动。第三驱动电机75与伸缩块60电性连接,以控制所述伸缩块60的状态。具体为,第三驱动电机75正向驱动时,所述伸缩块60伸出所述穿梭车体10并卡入所述凹槽;反向驱动时,退回所述穿梭车体10内。所述判断器71用于比较所述分类信息与所述穿梭车100对应的预设分类信息,并将比较结果发送至所述处理器72。可选地,判断器71可以是数值比较器电路。所述处理器72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控制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3、第二驱动电机74及第三驱动电机75的工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存放货物过程中,判断器71比较所述分类信息对应的分类编号与所述穿梭车100对应的预设分类信息的预设分类编号是否相同,当二者相同时,处理器72先控制第三驱动电机75正向驱动及处理器72再控制第二驱动电机74启动工作;当二者相同时,处理器72仅控制第一驱动电机73启动工作。在取货物过程中,穿梭车100还包括红外传感器(图未标),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器70电性连接,接收到取货指令的穿梭车100通过传送轨道将货物从存放处带到穿梭车100的初始位置后,启动红外传感器感应相邻传送轨道上是否有穿梭车100,当感应到存在,控制第三驱动电机75反向驱动,再启动第一驱动电机73工作。具体地,红外传感器的发射端及接收端分别安装于相邻的穿梭车100相对的两侧。安装了发射端的穿梭车100对应的接收端安装在靠近下货穿梭车的那一侧相邻的穿梭车100上。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5,图5示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梭货架系统200的部分方框示意图。所述穿梭货架系统200包括蜂鸣器201、多个红外感应器202、多个并行的传送轨道(图未标)及多个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穿梭车100。每个传送轨道对应安装一台穿梭车100。所述穿梭车100设置于所述传送轨道之上,以使所述穿梭车100可沿所述传送轨道位移,所有的穿梭车100在未载货的状态下均位于传送轨道的一端,以使所有穿梭车100,并排排列。传送轨道的两侧分别安装至少一个红外感应器202,所述红外感应器202与所述蜂鸣器201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202用于检测所述货物是否从所述传送轨道的两侧滑落,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蜂鸣器201的工作状态。具体为,当货物从传送轨道一侧滑落时,将被位于该侧的红外感应器202检测到,红外感应器202将检测到的滑落结果发送至蜂鸣器201,以启动蜂鸣器201发出声音进行报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梭车及穿梭货架系统,所述穿梭车应用于穿梭货架系统,一个所述穿梭车对应安装于穿梭货架系统中的一个传送轨道,所述穿梭车包括穿梭车体、滑轮组、识别模块、控制器及传送带;所述识别模块嵌设于所述穿梭车体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货物的电子标签,以获取货物的分类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分类信息传递至所述控制器;所述传送带铺设于所述穿梭车体面向所述货物的一侧,所述传送带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分类信息控制所述传送带向相邻的所述传送轨道传动,以使所述货物传送到安装于相邻的所述传送轨道的所述穿梭车。再不改进原有传送轨道的基础上,穿梭车自动识别放置于其上的货物,并对货物分类,更加经济、更加实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