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智能配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9767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智能配钞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币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智能配钞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外交往活跃,国人频繁的出国留学、旅游,使得国人对外汇的使用更加的频繁、更加的多样化。因此,银行的外汇服务也就更加的频繁和复杂。

以建行深圳分行为例,它在全市有100多个网点,需要处理15种以上的外汇货币,其中,每种外币又大概有5种左右的面额。外汇总额也不少,其中,日处理美元在200-300万左右,日处理港币在2500万左右。目前,银行金库的外币现金管理都是通过人工管理的,对于建行深圳分行金库来说,上述的处理量,会带来如下问题:1、统计处理量大,金库最大需要处理-100*15*5=7500种类型的现金,其中,美元、港元、日元等货币量还比较大。2、货币识别清点量大,金库员工需要识别15*5=75种类型的现金货币,这靠人力识别,工作压力特别巨大。3、纯手工处理,容易出错,不管是货币的识别,还是货币的清点,同时还要分配给不同的网点,目前都是纯手工作业,容易出错。4、人力和时间成本大,上述的工作难度,都带来了外币处理工作中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上述工作也是重复性的和枯燥的工作,导致了金库员工的流失和管理上的困难。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智能配钞系统,自动进行配钞并塑封,工作效率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智能配钞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岀钞模块,岀钞模块的岀钞口一侧设有循环输送机构,在循环输送机构上设有多个接钞盒,相邻两个接钞盒的间距与相邻两个岀钞模块的间距相同,在循环输送机构的末端设有塑封工位,在塑封工位内安装有推钞机构和塑封机,推钞机构和塑封机分别设置在循环输送机构的两侧,循环输送机构带动接钞盒依次经过各出钞模块和塑封工位。

所述接钞盒的数量是岀钞模块数量的两倍。

所述循环输送机构包括循环链条以及驱动循环链条运动的电机。

所述接钞盒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竖向的接钞盒插口,接钞盒插口向上贯通侧壁的上侧边,推钞机构包括机械手、带动机械手升降的机械手升降单元以及带动机械手水平移动的机械手平移单元,机械手由接钞盒插口插入接钞盒内。

所述接钞盒内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托板,接钞盒底部设有推动托板升降的托板升降单元,托板上开设有与接钞盒插口相对应的托板插口。

在所述塑封机的入口处设有接钞台,接钞台的前侧开设有接钞台插口,推钞机构包括机械手、带动机械手升降的机械手升降单元以及带动机械手水平移动的机械手平移单元,机械手经接钞台插口由上至下落入接钞台内侧。

所述机械手包括下夹手、上夹手和机械臂,下夹手固定设置在机械臂的前端下侧,上夹手升降设置在机械臂的前端上侧,上夹手连接有带动其升降的夹手升降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新颖的设计,利用接钞盒接收出钞模块根据需求配送好的货币,循环输送机构会带动接钞盒依次经过各个出钞模块,配钞完成后接钞盒被循环输送机构带动至塑封工位,推钞机构将塑封工位内接钞盒内的纸币送入塑封机内进行塑封,极大的提高了货币处理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人工重复劳动的问题,结合智能化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预测各网点在每个时间段对外币的需求量,做到金库外币管理零库存。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接钞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出钞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其中:1-出钞模块 2-出钞口 3-接钞盒 4-柜体 5-循环链条 6-塑封机 7-电机 8-塑封工位 9-推钞机构 10-接钞盒插口 11-托板 12-托板插口 13-下夹手 14-上夹手 15-机械臂 16-存钞箱 17-存钞盒 18-底板 19-遮钞板 20-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2,连续智能配钞系统包括并排固定在柜体4上的多个岀钞模块1,岀钞模块1的岀钞口2一侧设有循环输送机构,在循环输送机构上设有多个接钞盒3,相邻两个接钞盒3的间距与相邻两个岀钞模块1的间距相同,在循环输送机构的末端设有塑封工位8,在塑封工位8内安装有推钞机构9和塑封机6,推钞机构9和塑封机6分别设置在循环输送机构的两侧,循环输送机构带动接钞盒3依次经过各出钞模块1和塑封工位8,利用接钞盒3接收出钞模块1根据需求配送好的货币,循环输送机构会带动接钞盒3依次经过各个出钞模块1,配钞完成后接钞盒3被循环输送机构带动至塑封工位8,推钞机构9将塑封工位8内接钞盒3内的纸币送入塑封机6内进行塑封,极大的提高了货币处理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人工重复劳动的问题,结合智能化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预测各网点在每个时间段对外币的需求量,做到金库外币管理零库存。

循环输送机构包括循环链条5以及驱动循环链条5运动的电机7,循环链条5设置为长方形,接钞盒3在循环链条5的带动下循环运转。本实施例中的出钞模块1有十五个,而接钞盒3则为三十个。

结合图3,接钞盒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竖向的接钞盒插口10,接钞盒插口10向上贯通侧壁的上侧边,在接钞盒3内设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托板11,接钞盒3底部设有推动托板11升降的托板升降单元(图中未画出),接钞盒3未接钞之前,托板11是在接钞盒3的上半部分,随着货币的量逐渐下降,保证纸币落下的距离一定,不至于纸币飘落的距离过大,防止纸币林乱。托板11上开设有与接钞盒插口10相对应的托板插口12,推钞机构9包括机械手、带动机械手升降的机械手升降单元(图中未画出)以及带动机械手水平移动的机械手平移单元(图中未画出),机械手由接钞盒插口10插入接钞盒3内并夹取纸币,防止夹伤纸币,然后机械手升降单元带动机械手上升,由接钞盒插口10退出接钞盒3,机械手平移单元进一步带动机械手水平移动至塑封机6,机械手将纸币送入塑封机6内进行塑封。在塑封机6的入口处设有接钞台,接钞台的前侧开设有接钞台插口,机械手经接钞台插口由上至下落入接钞台内侧,机械手松开纸币后水平退出接受台,避免纸币被机械手带出塑封机6。

结合图4,机械手包括下夹手13、上夹手14和机械臂15,下夹手13固定设置在机械臂15的前端下侧,上夹手14升降设置在机械臂15的前端上侧,上夹手14连接有带动其升降的夹手升降单元(图中未画出)。

结合图5,出钞模块1包括存钞箱16,在存钞箱16内固定有多个存钞盒17,存钞盒17竖向设置,存钞盒17的底板18升降设置,存钞箱16内或者存钞盒17内设有推动底板18上升的底板升降单元,底板升降单元可以采用电机。存钞箱16在每个存钞盒17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水平移动的遮钞板19,存钞箱16的出钞口2设置在存钞箱16的上部,存钞箱16的上部内侧还设有水平的推杆20,一个存钞盒17内的纸币被底板18推动上升,遮钞板19打开该存钞盒17上部开口,其他存钞盒17的上部开口被相应的遮钞板19关闭,以防止纸币掉落至其他存钞盒17内,推杆20将上升的纸币推送至出钞口2并向下掉落至接钞盒3内。

工作过程:十五个出钞模块1按平均每天出钞量来排位,出钞量少的排在第一工位,出钞量多的排在第十五工位,如港币每天出钞量对多,港币出钞模块1放在第十五工位。系统根据收到的各个网点提出的需求量的多少来排队,需求量少的排在前,需求量多的排在后,生成网点需要接钞盒3的数量及对应的接钞盒3的数据,如网点一由第一个接钞盒3来接钞,网点二由第二个接钞盒3接钞…,依次排序,同时生成网点的各个配钞工位点。

下达开始配钞指令后,第一个接钞盒3位于第一工位上,接收到配钞指令后,如果需要第一工位配钞,接钞盒3不动,开始配钞,如果第一工位不需配钞则开始向前运动,第一个接钞盒3向第二工位运动,此时第二个接钞盒3向第一工位运动,检测第一个接钞盒3在第二工位上和第二个接钞盒3在第一工位上是否需要配钞,如需要走一个工位后停止运动,开始配钞,如不需要则继续向前运动…,当第一个接钞盒3运动到第十六工位时(即塑封工位8)停止运动,推钞机构9将钞票从接钞盒3中夹出,送到塑封机6内开始塑封,塑封完成后,在包装外形成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装入押运箱内押运到网点。

结合图6,出钞模块1可设计为背面装钞,出钞模块1在循环链条5的两侧分两排排列,接钞盒3改成双筒,配钞效率可提高,并减少塑封机6的等待时间,提高整个封装的效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