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生产线及其收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058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管材生产线及其收卷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管材生产线及其收卷机。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制品在生活、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人们对于塑料制品也是越来越关注。塑料制品的种类包罗万象,比如塑料盆、塑料碗、塑料管材、塑料管件等等。

其中,管材生产线是用于管材生产的流水线。主要配置有:自动上料机,单/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模具,真空定径喷淋箱,牵引机,切割机,堆料架等组成。当然,根据管材的材料、型号、形状等需求,生产线中所用到的单机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常见的管材生产线一般包括挤出机、真空定型装置、冷却装置、水循环装置、喷码机、牵引机、切割机、收料架和收卷机等。生产过程中,挤出机将塑胶原料挤出形成管材,然后进入真空定型装置中定型,再经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水循环装置为冷却装置提供循环水,管材进过冷却之后进行喷码,然后根据需求决定是否进行切割,如果是切割过的管材则被收集在收料架上;如果是未经切割的管材则被收卷在收卷机上,整个过程由牵引机提供动力带动管材移动。

其中,管材在收卷机上收卷之后需要用绳子将其捆扎起来,捆扎时,在卷状的管材的圆周方向上捆绑若干股绳子,但是,由于是人工捆扎,导致绳子捆绑在卷状管材的圆周上的分布均匀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卷机,其通过借助收卷机解决对管材捆绑均匀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收卷机,包括主架和位于主架侧面的收卷轮,所述收卷轮包括安装环、圆周阵列于安装环上的若干内侧板、与内侧板对应的若干底板以及与内侧板对应的若干外侧板,在底板的内侧还对用设置有若干驱动缸,外侧板的中部转动连接于底板的边沿,外侧板的内端与驱动缸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在内侧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线槽一,在底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线槽二,在外侧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线槽三,在内侧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绕线卷轴,所述绕线卷轴上绕卷有线绳,所述线绳依次穿设于所述线槽一、线槽二和线槽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收卷轮的内侧板、底板和外侧板是相对于安装环圆周阵列设置的,所以在对于的内侧板、底板和外侧板上开设线槽一、线槽二和线槽三,并在该处绕卷和铺设线绳,能够使线绳在捆绑至管材上的时候分布均匀,从而使得线绳对管材的捆绑更加稳定。

较佳的,所述外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绳端部的绕线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绳的端头可以缠绕在绕线柱上,避免线绳端头脱落或找不到。

较佳的,在外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以及内侧板靠近底板的一端均设置有卡线块,卡线块上设置有卡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线绳在由内侧板转向至底板以及由底板转向至外侧板的位置被限定得更加稳定,维持线绳的整体铺设轨迹。

较佳的,所述主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引导管材输送方向的导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管材在进入收卷轮的前端能够左右摆动,从而均匀的绕卷在收卷轮上。

较佳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主架顶部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无杆气缸、设置于两个无杆气缸上的连接杆和连接于连接杆上的导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无杆气缸滑移时,能够带动连接杆上的导向轮移动,从而带动管材摆动。

较佳的,所述绕线柱顶部带有球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防止线绳的端头脱离绕线柱,并且,绕线柱的端头不具有尖锐性,安全性更高。

较佳的,所述导向轮设置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两种管材进行同步绕卷。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生产线,其通过借助收卷机解决对管材捆绑均匀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材生产线,包括上述的收卷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管材的捆绑更具均匀性,从而提升对管材捆绑的稳定性;线绳的铺设路径更加稳定,从而更方便使用线绳对管材进行捆绑。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真空定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冷机构的爆炸图;

图5为水冷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冷却装置与水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冷却装置与水循环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8为图7的A部放大示意图即密封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9为水循环装置的原理图;

图10为过滤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11为喷码机的轴测图;

图12为固定块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夹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显示牵引机的上传送机构和下传送机构的正视图;

图15为牵引机和切割机的轴测图;

图16为收料架的轴测图;

图17为收料架的剖视图;

图18为收卷机的轴测图;

图19为收卷轮的轴测图;

图20为图19的B部放大示意图即卡线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挤出机;11、吸料管;12、挤出头;13、吸气管;14、气泵;15、物料桶;2、真空定型装置;21、定型箱;22、接水槽;23、放水管;24、水冷机构;241、固定环;2411、法兰盘;2412、固定片;2413、螺杆;2414、紧固螺母;242、调节环;2421、连接环;2422、环体一;24221、外周壁;24222、翻边一;24223、翻边二;24224、外接水嘴;2423、环体二;24231、内周壁;24232、翻边三;24233、翻边四;242331、喷淋孔;2424、螺钉;2425、环体密封圈;3、冷却装置;31、冷却槽;311、压管滚轮;32、密封机构;321、底盘;3211、滑槽;3212、扇形块;322、盖盘;323、橡胶片;324、铁块;325、推力弹簧;326、环形密封圈;4、水循环装置;41、水箱;42、冷水机;43、排水管;431、二位三通阀;432、凸环;4321、防漏水密封圈;433、外螺纹环;44、送水管;441、水泵;45、换水管;46、过滤机构;461、滤芯;462、外套筒;4621、挡环;4622、内螺纹;5、喷码机;51、三脚架;511、支腿;512、直杆;5121、安装叉;5122、限位平面一;51221、防滑凸棱一;52、喷码管;53、伸缩固定机构;531、固定块一;5311、穿孔一;53111、限位平面二;531111、防滑凸棱二;5312、穿孔二;5313、调节螺栓一;532、固定块二;5321、调节螺栓二;5322、夹持块一;5323、夹持块二;5324、夹持孔;5325、开口缝;5326、调节螺栓三;533、伸缩杆一;54、夹持机构;541、伸缩杆二;542、夹持环;5421、下半环;5422、上半环;5423、沟槽;5424、滚珠;5425、锁定板;5426、锁定螺栓;5427、锁定弹簧;5428、蝶形螺母;6、牵引机;61、机架;611、门体;612、挂环;613、挂钩;62、上传送机构;621、主动轮;622、从动轮;623、传送带;624、固定板;625、压紧气缸;626、压紧组件;6261、顶板;6262、前侧板;6263、辊子;63、下传送机构;64、矫直机构;641、竖直辊;642、横向辊;643、U型槽;6431、长条孔;644、滑块;645、螺纹杆;646、调节螺母;6461、长条形把手;7、切割机;8、收料架;81、接管部分;811、支撑架一;812、接料槽;813、气缸一;82、存管部分;821、支撑架二;822、存放槽;8221、橡胶缓冲垫;823、导料杆;8231、滑孔;824、伸缩组件;8241、伸缩套筒;8242、伸缩内杆;82421、滑杆;8243、伸缩弹簧;8244、压杆;8245、按压式计数器;9、收卷机;91、主架;92、收卷轮;921、安装环;922、内侧板;9221、线槽一;9222、绕线卷轴;9223、过线孔;923、底板;9231、线槽二;924、外侧板;9241、线槽三;9242、绕线柱;925、气缸二;926、卡线块;9261、卡线槽;927、线绳;93、导向组件;931、无杆气缸;932、连接杆;933、导向轮;10、管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管材生产线,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挤出机1、真空定型装置2、冷却装置3、喷码机5、牵引机6、切割机7、收料架8和收卷机9,冷却装置3并列连接有水循环装置4。生产过程中,挤出机1将塑胶原料挤出形成管材10,然后进入真空定型装置2中定型,再经过冷却装置3进行冷却,水循环装置4为冷却装置3提供循环水,管材10经过冷却之后进行喷码,然后根据需求决定是否进行切割,如果是切割过的管材10则被收集在收料架8上;如果是未经切割的管材10则被收卷在收卷机9上,整个过程由牵引机6提供动力带动管材10移动。

参见图2,在挤出机1的旁边放置有用于盛放塑胶原料的物料桶15,挤出机1包括吸料管11和挤出头12,并且挤出机1通过吸气管13连接有气泵14。工作时,气泵14启动将物料桶15内的塑胶原料吸入至挤出机1内,并通过挤出头12挤出管材10。

从挤出机1挤出的管材10进入到真空定型装置2中,参见图3,真空定型装置2包括定型箱21,定型箱21的前端设置有水冷机构24和位于水冷机构24下方的接水槽22,接水槽22的底部设置有放水管23。

参见图4,水冷机构2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水环,分别为固定于定型箱21前端的固定环241以及通过螺杆2413固定于固定环241上的调节环242。固定环241通过法兰盘2411和若干螺栓固定连接于定型箱21前端,固定环241的外周上设置有固定片2412,固定片2412上圆周阵列固定有若干的螺杆2413,每根螺杆2413上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螺母2414,调节环242上设置有连接环2421,调节环242通过螺杆2413穿过连接环2421并通过紧固螺母2414对连接环2421夹紧实现固定,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螺杆2413上的两颗紧固螺母2414的位置而调节固定环241与调节环242的相对距离。由于固定环241与调节环242均是喷淋冷水对管材10起冷却作用的,两者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以调节环242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5,调节环242包括环体一2422和环体二2423,环体一2422和环体二2423通过螺钉2424相互连接形成中间带孔的调节环242,管材10能够从调节环242中间的孔穿过。环体一2422包括外周壁24221和设置在外周壁24221两侧且向内翻折的翻边一24222和翻边二24223,翻边一24222的内孔径小于翻边二24223的内孔径;环体二2423包括内周壁24231和设置在外周壁24221两侧且向外翻折的翻边三24232和翻边四24233,翻边三24232的外径大于翻边四24233的外径,且,翻边四24233的外径大于翻边一24222的内孔径而小于翻边二24223的内孔径。这样,在组装环体一2422和环体二2423的时候,将环体二2423插接在环体一2422内侧,此时,翻边一24222和翻边四24233贴合,翻边二24223和翻边三24232贴合,为了保证环体一2422和环体二2423连接的密封性好达到防漏水的效果,在翻边一24222和翻边四24233之间以及翻边二24223和翻边三24232之间均设置了环体密封圈2425。

在环体一2422的外周壁24221上设置了外接水嘴24224,在环体二2423的翻边四24233上设置了一圈喷淋孔242331,使得水流能够从外接水嘴24224进入调节环242,从喷淋孔242331喷出。从喷淋孔242331喷淋出的水流呈环状能够对管材10进行更加充分的冷却,并且,固定环241和调节环242相对设置,使得从固定环241和调节环242喷淋出来的水流相对对管材10进行冲刷冷却,从而使得冷却效果更好。喷淋出来的水流入至接水槽22内并通过放水管23排出。

经过水冷机构24冷却后的管材10进入定型箱21内进行定型,然后传送至冷却装置3中进一步冷却。参见图6,冷却装置3包括冷却槽31、设置在冷却槽31两端的密封机构32以及接水槽22,冷却槽31内设置有若干的压管滚轮311,管材10从冷却槽31内经过的时候能够被压管滚轮311限定,从压管滚轮311的下方经过。

结合图7和图8,密封机构32包括固定于冷却槽31端面上的底盘321和贴合于底盘321外侧的盖盘322,底盘321与盖盘322之间通过若干螺栓连接。在底盘321的外侧面开设有若干矩形的滑槽3211,本实施例中为四个,相邻的滑槽3211之间形成扇形块3212,每一个滑槽3211内滑移连接有橡胶片323,橡胶片323的内侧为弧边,外侧为直边,且外侧连接有铁块324或其他硬质块状物。铁块324的外侧壁与滑槽3211的外端之间通过推力弹簧325连接,则四块橡胶片323内侧弧边所围成的孔洞能够供管材10穿过,并且该孔洞能够在推力弹簧325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与管材10的外壁贴合。在底盘321的外端面的外缘设置有一个环形密封圈326,底盘321与盖盘322之间通过该环形密封圈326密封。在安装时,先将环形密封圈326粘接在底盘321的外端面上,再将盖盘32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盘321的外侧,使得环形密封圈326位于底盘321与盖盘322之间。

如图6和图7所示,该冷却装置3的边上即为水循环装置4,水循环装置4包括水箱41和冷水机42,结合图9,接水槽22通过排水管43连接至水箱41,水箱41通过送水管44连接至冷却槽31的底部,并且,在送水管44上设置水泵441提供上水动力。排水管43端部连接有一个二位三通阀431(可以为手动阀或电磁阀),二位三通阀431的另外两个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水箱41和冷水机42,冷水机42通过换水管45连接至水箱41。冬天使用时,排水管43内的水直接排至水箱41内,然后水箱41内的水再由水泵441和送水管44输入到冷却槽31内;而夏天使用时,排水管43内的水排至冷水机42内,经由冷水机42冷却,然后经换水管45输送至水箱41内再被冷却槽31利用。

结合图7和图10,在排水管43上设置有过滤机构46,排水管43中间截断,过滤机构46包括位于截断处的滤芯461以及套设于排水管43上的外套筒462,其中,排水管43一端设置有凸环432,凸环432的外侧面贴合套设有防漏水密封圈4321,排水管43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环433,外套筒462的原型为直筒状的圆柱筒体,其一端设置有挡环4621,另一端设置有内螺纹4622。在安装时,将滤芯461的两端分别抵设在排水管43两段的两个端部上,外套筒462套设在排水管43具有凸环432的一段上,将外套筒462向外螺纹环433的一端移动,使外套筒462与外螺纹环433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紧密后,挡环4621的内侧能够与防漏水密封圈4321抵设,使得挡环4621与凸环432共同对防漏水密封圈4321实现夹持。

管材10经过冷却装置3冷却后,由喷码机5对其进行喷码,参见图11,喷码机5包括三脚架51、喷码管52、用于固定喷码管52的伸缩固定机构53和用于供管材10穿过的夹持机构54。三脚架51包括三根支腿511和一根直杆512,直杆512的顶端设置有一个U型的安装叉5121,喷码管52能够绕过该安装叉5121。伸缩固定机构53包括固定块一531、固定块二532和伸缩杆一533。直杆512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平面一5122,限位平面一5122上压纹形成防滑凸棱一51221,与直杆512该位置配合的固定块一531的结构参见图12,固定块一531的上下面设置有贯穿的穿孔一5311,前后面设置有贯穿的穿孔二5312,且在固定块的后端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一5313,调节螺栓一5313的侧面位于穿孔一5311内能够与直杆512的限位平面一5122抵设,且穿孔一5311内设置有限位平面二53111,限位平面二53111上设置有防滑凸棱二531111能够与限位平面一5122的防滑凸棱一51221配合。伸缩杆一533与固定块一531的配合相同于直杆512与固定块一531的配合,故此处不再赘述。

伸缩杆一533的另一端插接于固定块二532并通过调节螺栓二5321锁死,固定块二532的两个侧面分别焊接有夹持块一5322和夹持块二5323,夹持块一5322和夹持块二5323均设置有夹持孔5324,夹持块一5322和夹持块二5323上均设置有与夹持孔5324连通的开口缝5325,且夹持块一5322和夹持块二5323上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开合开口缝5325的调节螺栓三5326,喷码管52的端部穿设过夹持块一5322上的夹持孔5324。

夹持机构54包括伸缩杆二541和夹持环542,伸缩杆二541的一端穿过夹持块二5323上的夹持孔5324,夹持环542包括固定连接于伸缩杆二541另一端的下半环5421和铰接于下半环5421上的上半环5422,上半环5422与下半环5421配合形成供管材10穿过的孔洞。参见图13,在上半环5422和下半环542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两条沟槽5423,沟槽5423内圆周阵列有若干滚珠5424。上半环5422和下半环5421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端均伸出一块锁定板5425,从下半环5421的锁定板5425的底面伸出一颗锁定螺栓5426,锁定螺栓5426的头部抵设在下半环5421的锁定板5425的底面上,且锁定螺栓5426穿过上半环5422的锁定板5425并套设有一根锁定弹簧5427,锁定螺栓5426的尾部螺纹连接有一颗蝶形螺母5428。当然,此处,为了使上半环5422与下半环5421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量,也可以在上半环5422与下半环5421铰接位置设置扭簧来实现。

管材10经过喷码机5后,进入牵引机6,参见图14和图15,牵引机6包括机架61、设置于机架61上的上传送机构62和下传送机构63以及位于牵引机6前端和后端的矫直机构64。机架61上还设置有门体611,门体611一侧通过合页铰接于机架61的下侧,门体611的另一侧设置有挂环612,机架61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与挂环612扣合的挂钩613。

上传送机构62和下传送机构63为上下对称结构,管材10能够从上传送机构62和下传送机构63之间传送过,前端和后端的矫直机构64也为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以上传送机构62和前端的矫直机构64为例进行说明,首先,上传送机构62包括主动轮621、从动轮622和绕在主动轮621与从动轮622上的传送带623,传送带623的上下边之间设置有固定板624,固定板624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压紧气缸625,压紧气缸625的缸体与固定板624固定连接,压紧气缸625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压紧组件626,压紧组件626包括顶板6261、前侧板6262、后侧板以及连接于前侧板6262与后侧板之间的若干辊子6263,传送带623的下边的内侧与辊子6263抵设。

矫直机构64包括两个竖直辊641和一个横向辊642,横向辊64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机架61上,机架61上设置有U型槽643,U型槽643的侧壁上开设有长条孔6431,U型槽643内滑移连接有滑块644,竖直辊641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滑块644上,长条孔6431内穿设有螺纹杆645,螺纹杆64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644的侧面,另一端伸出长条孔6431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646,调节螺母646带有长条形把手6461。管材10穿过该矫直机构64时,管材10的底侧抵设于横向辊642上,两侧抵设于两个竖直辊641之间,并且能够根据管材10的直径大小调节两个竖直辊641的间距。由于牵引机6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矫直机构64,能够保持管材10在上传送机构62和下传送机构63之间始终是直线传输。

管材10经由牵引机6的输送之后进入切割机7,切割机7的下游是收料架8,参见图16和图17,收料架8包括两部分,分别是用于接收来自切割机7的管材10的接管部分81和用于存放管材10的存管部分82。接管部分81包括支撑架一811、V型的接料槽812和气缸一813,接料槽812的一侧通过若干合页铰接于支撑架一811上,气缸一813的缸体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一811上,气缸一813的活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于接料槽812的外侧面,这样,气缸一813的伸缩就可以带动接料槽812围绕铰接边翻转,从而实现接收管材10和释放管材10。

存管部分82包括支撑架二821、L型的存放槽822和导料杆823,导料杆823的一端铰接于支撑架二821的侧边,另一端位于接料槽812的下方并通过伸缩组件824实现支撑。伸缩组件824包括伸缩套筒8241、伸缩内杆8242和位于伸缩套筒8241内的伸缩弹簧8243,伸缩内杆8242滑移连接于伸缩套筒8241内并抵设于伸缩弹簧8243的顶端,伸缩内杆8242的底端还设置有直径小于伸缩弹簧8243内径的压杆8244,在伸缩套筒8241的内底部设置有按压式计数器8245。伸缩内杆8242的顶端设置有横向的滑杆82421,导料杆823的端部设置有长条形的滑孔8231,滑杆82421滑移连接于滑孔8231内。当气缸一813收缩使接料槽812翻转卸料时,接料槽812的外边底部能够压下导料杆823的端部,使得伸缩内杆8242克服伸缩弹簧8243的弹力向下移动,此时,管材10能够顺着导料杆823滑落至存放槽822内,并且在存放槽822的侧壁处设置有横截面为L型的橡胶缓冲垫8221,减小管材10的撞击。而伸缩内杆8242向下移动的时候能够带动压杆8244向下移动并抵触按压计数器实现计数。

在收料架8的下游是收卷机9,参见图18和图19,收卷机9包括主架91、位于主架91侧面的收卷轮92和位于主架91顶部的导向组件93。其中,导向组件93包括固定设置于主架91顶部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无杆气缸931、设置于两个无杆气缸931上的连接杆932和连接于连接杆932上的导向轮933。

收卷轮92包括安装环921、圆周阵列于安装环921上的若干内侧板922、与内侧板922对应的若干的底板923以及与内侧板922对应的若干外侧板924,在底板923的内侧还对用设置有若干气缸二925,外侧板924的中部转动连接于底板923的边沿,外侧板924的内端与气缸二925的活塞杆的端部铰接,通过气缸二925驱动外侧板924的翻转。在内侧板92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线槽一9221,在底板92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线槽二9231,在外侧板924的内侧面设置有线槽三9241。在内侧板922的外侧面设置有绕线卷轴9222,在内侧板922还设置有对应于线槽一9221共线绳927穿过的过线孔9223。另外,在外侧板924的顶端设置有带球头的绕线柱9242。参见图20,在外侧板924靠近底板923的一端以及内侧板922靠近底板923的一端均设置有卡线块926,卡线块926上设置有卡线槽9261。

使用时,将线绳927绕卷在绕线卷轴9222上,并将线头穿过过线孔9223,沿线槽一9221、线槽二9231和线槽三9241铺设,并且,将线绳927卡入卡线槽9261内,然后将线头绕制在绕线柱9242上,之后手动转动收卷轮92或者收卷轮92由电机驱动其转动。待管材10绕卷完成后,将线头从绕线柱9242上接下,然后用线绳927将卷材捆绑起来,再之后,气缸二925动作翻转外侧板924,此时可以卸下管材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