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底背心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1401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底背心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底背心袋。



背景技术:

包装袋是指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根据外形分类:包装袋可分为背心袋、直筒袋、立体袋、方底袋、封口袋、胶条袋、异形袋等。目前各市场和商场使用的购物袋多为背心袋,其优点是制作简单、工艺成熟、便携方便,缺点是底部容积比较少,用于家庭、餐馆或其他场合放置物品时由于袋底体积小,当放置方形物品时造成放置困难,当放置液体饮料杯时,底部非平面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倾倒导致饮料溢出,而且该种垃圾袋的最大缺点是袋底的拼缝处容易裂开,造成液体和细小的垃圾外漏,造成使用困扰并且对环境也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袋本体封边处下方设置粘合部,该粘合部将袋本体彼此分离的各部分之间进行完全的粘合,形成完全密封区域,从而在袋本体上形成两条用于封住袋本体开口处的结构,从而大大提高袋本体连接处的连接强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包装袋底部易裂开造成泄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底背心袋,包括袋本体,所述袋本体包括袋前部、袋后部和两侧各一个与所述袋前部和所述袋后部连为一体的内折袋侧部,其中:

所述袋本体下部设置有贯穿所述袋前部、所述袋后部和所述袋侧部的底封边;所述底封边通过热烫封口机采用热压的方式将所述袋前部的下侧和所述袋后部的下侧连接在一起;

所述底封边用于将所述袋本体下部的开口封住形成袋体底部,所述底封边到所述袋本体底部边缘轮廓线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内的所述袋前部、所述袋后部和所述袋侧部之间彼此分离;所述袋前部的左侧和所述袋后部的左侧通过左侧的所述袋侧部连接,所述袋前部的右侧和所述袋后部的右侧通过右侧的所述袋侧部连接,所述袋前部的下侧和所述袋后部的下侧通过所述袋体底部连接,为了提高袋体底部连接强度,防止所述底封边密封不好或裂开造成位于所述袋本体内的液体或其他食物从袋体底部流出去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所以我们采用了如下结构:

所述袋本体下部还设置有第一粘合部,所述第一粘合部位于所述底封边下方,用于将所述底封边下方的所述袋前部、所述袋后部和所述袋侧部之间进行互相粘合连接,所述第一粘合部为面连接结构用于提高所述袋本体底部连接强度;所述第一粘合部是通过在将连续的所述袋本体进行切割分离时采用热切的方式,通过热切时的热将所述底封边下方的所述袋本体进行热熔然后冷却从而形成粘合牢固的第一粘合部,第一粘合部内的所述袋前部、所述袋后部和所述袋侧部完全粘合连接,由于第一粘合部为整个区域内的连接,所述第一粘合部具有粘合强度高,不易开口的特点;

所述袋本体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条斜封边,每条所述斜封边均用于使所述袋侧部分别与所述袋前部和所述袋后部连接在一起,四条所述斜封边均从所述袋本体底部的所述第一粘合部斜向上延伸形成,使所述袋本体底部被撑开时形成方形底部。四条所述斜封边和一条所述底封边形成方形底部的对称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袋侧部与所述袋前部和所述袋后部连接处均形成一条外折线,每个所述袋侧部中间平行于所述外折线形成一条内折线,所述斜封边下端起始点位于所述内折线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斜封边下端均向所述袋本体外侧弯曲形成弧形,所述斜封边上端与所述底封边之间夹角为45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封边弧形段下端与所述底封边夹角为150-180度。所述斜封边与所述底封边之间夹角越接近180度从而所述斜封边分担的力越多,从而能够有效分担施加在所述底封边上的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前部左右两侧顶部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两条第一提带,所述袋后部左右两侧顶部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两条第二提带,两个所述袋侧部分别与所述袋前部和所述袋后部连接处顶部均向上延伸形成两条第一内提带和两条第二内提带,两条所述第一提带和两条所述第一内提带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两个第一提手部,两条所述第二提带和两条所述第二内提带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两个第二提手部,两个所述第一提手部自由端和两个所述第二提手部自由端一一对应并分别通过一条顶封边连接在一起形成两个提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内提带和所述第一提带、所述第二内提带和所述第二提带均为无缝连接,所述第一内提带和所述第一提带、所述第二内提带和所述第二提带连接处形成的折线与所述外折线为同一直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封边到所述第一提手部或所述第二提手部自由端之间留有间距,两个所述提手上均设置有第二粘合部,所述第二粘合部位于所述顶封边上部,所述第二粘合部将位于所述顶封边上部的所述第一提带、所述第一内提带、所述第二提带和所述第二内提带进行互相粘合连接,所述第二粘合部为面连接结构用于提高所述提手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二粘合部也是采用热切的方式形成的,所以处于所述第二粘合部内的提带均为完全粘接在一起,可大大提高所述提手的连接强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被扯断,造成包装袋的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本体底部长度小于所述袋本体其他部位长度,所述袋本体左右两侧下部为斜边结构。为了能够节约原材料,节约生产成本,可将所述袋本体下侧左右角均切掉,既实现包装袋的装物功能又因为节约了用料从而成本降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边与所述袋本体底部之间夹角为45度。通过将所述斜边与所述斜封边设为平行结构,使袋本体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封边与所述斜边之间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内所述袋侧部与所述袋前部或所述袋后部之间通过第三粘合部形成整体面粘合连接用于提高所述斜封边处连接强度。所述第三粘合部也采用热切方式加工成型,通过所述第三粘合部大大提高所述斜封边处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袋本体底部的连接强度,防止袋体底部被撕开造成破坏或泄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本体采用可降解的塑料薄膜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本体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且所述垫板规格与所述袋本体撑开后的所述袋体底部规格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粘合部,粘合部内的各部件之间均为面粘合连接结构,相比线连接或点连接具有连接区域大,连接强度大,不宜裂开的特点,与封边一起形成双重密封效果,大大提高袋本体各部分连接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斜封边使袋本体底部形成方底,大大增加包装袋的储物空间,而且方便进行包装盒或饮料杯的放置,不易出现倾斜、漏液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袋本体两角部去除,并在斜封边下方设置第三粘合部,在保证袋本体斜封边处连接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袋本体,具有低碳环保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拆卸的硬质材料的垫板,可进一步提高袋本体底部的平整性,方便进行物品放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方底背心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部撑开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视图;

图4是图1中BB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方底背心带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底部被撑开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袋前部;11-外折线;2-袋后部;3-袋侧部;31-内折线;4-提手;41-第一提带;42-第二提带;43-第一内提带;44-第二内提带;5-底封边;51-第一粘合部;6-斜封边;61-第三粘合部;7-顶封边;71-第二粘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底背心袋,包括袋本体,袋本体包括袋前部1、袋后部2和两侧各一个与袋前部1和袋后部2连为一体的内折袋侧部3,其中:袋本体下部设置有贯穿袋前部1、袋后部2和袋侧部3的底封边5;底封边5通过热烫封口机采用热压的方式将袋前部1的下侧和袋后部2的下侧连接在一起形成袋体底部,袋体底部用于承载被装物品,袋体底部的强度决定包装袋的强度;底封边5用于将袋本体下部的开口封住形成袋体底部,底封边5到袋本体底部边缘轮廓线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内的袋前部1、袋后部2和袋侧部3之间彼此分离;袋前部1的左侧和袋后部2的左侧通过左侧的袋侧部3连接,袋前部1的右侧和袋后部2的右侧通过右侧的袋侧部3连接,袋前部1的下侧和袋后部2的下侧通过袋体底部连接,为了提高袋体底部连接强度,防止底封边5密封不好或裂开造成位于袋本体内的液体或其他食物从袋体底部流出去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所以我们采用了如下结构:

袋本体下部还设置有第一粘合部51,第一粘合部51位于底封边5下方,用于将底封边5下方的袋前部1、袋后部2和袋侧部3之间进行互相粘合连接,第一粘合部51为面连接结构用于提高袋本体底部连接强度;第一粘合部51是通过在将连续的袋本体进行切割分离时采用热切的方式,通过热切时的热将底封边5下方的袋本体进行热熔然后冷却从而形成粘合牢固的第一粘合部51,第一粘合部51内的袋前部1、袋后部2和袋侧部3完全粘合连接,由于第一粘合部51为整个区域内的面连接,第一粘合部51具有粘合强度高,不易开口的特点;

如图2所示,袋本体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条斜封边6,每条斜封边6均用于使袋侧部3分别与袋前部1和袋后部2连接在一起,四条斜封边6均从袋本体底部的第一粘合部51斜向上延伸形成,使袋本体底部被撑开时形成方形底部。四条斜封边6和一条底封边5形成方形底部的对称线。每个袋侧部3与袋前部1和袋后部2连接处均形成一条外折线11,每个袋侧部3中间平行于外折线11形成一条内折线31,斜封边6下端起始点位于内折线31外侧。

优选的,为了能过将施加在底封边5上的压力集中消除,所有的斜封边6下端均向袋本体外侧弯曲形成弧形,为了形成方形袋体底部,斜封边6上端与底封边5之间夹角为45度。为了能够更好地消除应力集中,优选角度为斜封边6弧形段下端与底封边5夹角为150-180度。

如图4所示,袋前部1左右两侧顶部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两条第一提带41,袋后部2左右两侧顶部分别向上延伸形成两条第二提带42,两个袋侧部3分别与袋前部1和袋后部2连接处顶部均向上延伸形成两条第一内提带43和两条第二内提带44,两条第一提带41和两条第一内提带43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两个第一提手部,两条第二提带42和两条第二内提带44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两个第二提手部,两个第一提手部自由端和两个第二提手部自由端一一对应并分别通过一条顶封边7连接在一起形成两个提手4。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内提带43和第一提带41、第二内提带44和第二提带42均为无缝连接,第一内提带43和第一提带41、第二内提带44和第二提带42连接处形成的折线与外折线11为同一直线。

为了提高提手4的连接强度,顶封边7到第一提手部或第二提手部自由端之间留有间距,两个提手上均设置有第二粘合部71,第二粘合部71位于顶封边7上部,第二粘合部71将位于顶封边7上部的第一提带41、第一内提带43、第二提带42和第二内提带44进行互相粘合连接,第二粘合部71为面连接结构用于提高提手4的连接强度。第二粘合部71也是采用热切的方式形成的,所以处于第二粘合部71内的提带均为完全粘接在一起,可大大提高提手4的连接强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被扯断,造成包装袋的损坏。

为了能够使包装袋具有更加低碳环保的特点,所以袋本体采用可降解的塑料薄膜制成。为了能够使袋体底部更加平整,方便放置物品,防止物品倾倒,可在袋本体底部设置可拆卸的垫板,垫板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且垫板规格与袋本体撑开后的袋体底部规格相同。

实施例2:

如图5和图6,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袋本体底部长度小于袋本体其他部位长度,袋本体左右两侧下部为斜边结构。为了能够节约原材料,节约生产成本,可将袋本体下侧左右角均切掉,既实现包装袋的装物功能又因为节约了用料从而成本降低。斜边与袋本体底部之间夹角为45度。通过将斜边与斜封边6设为平行结构,使袋本体美观。

斜封边6与斜边之间具有一距离,该距离内袋侧部3与袋前部1或袋后部2之间通过第三粘合部61形成整体面粘合连接用于提高斜封边6处连接强度。第三粘合部61也采用热切方式加工成型,通过第三粘合部61大大提高斜封边6处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袋本体底部的连接强度,防止袋体底部被撕开造成破坏或泄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