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纱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275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织纱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纺织设备中,纺织纱管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的纱管都是通过轴承与转轴联接,而纺织车间的环境一般比较恶劣,尘杂、花毛等较多,所以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出现卡顿、转不动等现象,一般只能采取更换轴承的方法来解决,这就大大增加了纺织成本,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纺织纱管,结构简单,成本低,自润滑性能好,使用寿命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纺织纱管,包括中空的纱管本体、转轴、挡环,所述转轴与纱管本体内孔同心设置,所述转轴外壁沿轴向等间隔设有若干个半球体组,所述半球体组包括圆周分布的多个半球体,所述半球体与纱管本体内孔相切配合,所述转轴顶部圆心位置设有螺纹盲孔,所述挡环底面圆心位置设有螺柱与螺纹盲孔配合联接,所述挡环底面外缘圆周均布设有多个第一半球形凸起与纱管本体顶面相切配合,所述转轴外壁靠近底部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上表面圆周均布设有多个第二半球形凸起与纱管本体底面相切配合,所述纱管本体外壁从上到下等间隔设有多个环形凹槽。

所述转轴和挡环均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纱管本体内壁、顶面以及底面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所述半球体数量为3-6个。

所述第一半球形凸起数量为3-6个。

所述第二半球形凸起数量为3-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省去了轴承部件,大大降低了成本,纱管本体内壁与转轴之间通过球面相切配合,纱管本体顶面、底面也均为球面相切配合接触,从而大大降低了摩擦,并且转轴和挡环均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纱管本体内壁、顶面以及底面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聚四氟乙烯摩擦系数极小,自润滑性能好,进一步降低摩擦力,纱管本体外壁从上到下等间隔设有多个环形凹槽并且顶部设有挡环,可以有效防止纱线打滑或脱离纱管,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安装拆卸方便,易维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纺织纱管,包括中空的纱管本体1、转轴2、挡环3,所述转轴2与纱管本体1内孔同心设置,所述转轴2外壁沿轴向等间隔设有若干个半球体组,所述半球体组包括圆周分布的多个半球体22,所述半球体22与纱管本体1内孔相切配合,所述转轴2顶部圆心位置设有螺纹盲孔21,所述挡环3底面圆心位置设有螺柱31与螺纹盲孔21配合联接,所述挡环3底面外缘圆周均布设有多个第一半球形凸起32与纱管本体1顶面相切配合,所述转轴2外壁靠近底部设有凸环23,所述凸环23上表面圆周均布设有多个第二半球形凸起231与纱管本体1底面相切配合,所述纱管本体1外壁从上到下等间隔设有多个环形凹槽11。

所述转轴2和挡环3均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所述纱管本体1内壁、顶面以及底面均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所述半球体22数量为3-6个。

所述第一半球形凸起32数量为3-6个。

所述第二半球形凸起231数量为3-6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