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壁感温动态变化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207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侧壁感温动态变化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壁感温动态变化的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容器大体分为使用容器和装饰容器;使用容器比如杯子,餐具等大多以实用功能为主;装饰容器如花瓶等以图案和形状作为装饰,缺乏动感。目前有一种采用感温变色技术,可以根据容器温度不同显现不同的图片,参见专利(申请号201320150606.4)。但该容器依然存在形式单一的缺点,时间长后失去新鲜感。市面上还没有出现侧壁能产生烟雾效果的容器,目前可以产生烟雾效果的方式也仅限于舞台、园林或者家用的空气加湿雾化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的至少一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产生烟雾效果的侧壁感温动态变化的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侧壁感温动态变化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外壁、内壁和设于外壁与内壁之间的用于容纳固液混合液的密闭空腔;所述内壁的内部设有隔热层,所述内壁内部还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穿过隔热层与密闭空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穿过隔热层与密闭空腔的侧部连通,所述外壁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壁靠近外壁的一侧上印有图案或刻有浮雕。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导热底,导热底与侧壁连接,所述导热底设有用于向侧壁的密闭空腔注入固液混合液的注入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底还设有一个以上的导热片,导热片的一端靠近容器本体内部,导热片的另一端靠近密闭空腔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真空层。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材料层,所述隔热材料层采用气凝胶毡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固液混合液为可逆感温变色混合液。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液混合液为含有有色粉末的固液混合液。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壁感温动态变化的容器利用导热管和导热片在密闭空腔底部和密闭空腔中部产生对流效应,形成数个对流区域,在对流的作用下使含有有色粉末的固液混合液或可逆感温变色混合液产生翻腾和吞吐的动态效果;本实用新型内壁中的隔热层在起到了对容器本体内的热流体保温作用的同时增强了密闭空腔内的对流作用,从而本实用新型在满足了容器保温的同时实现了容器本体动态变化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侧壁感温动态变化的容器利用感温变色材料及流体对流原理,在容器上模拟出瀑布,云雾等动态效果,使容器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1-容器本体,2-内壁,3-外壁,4-密闭空腔,5-图案或浮雕,6-隔热层,7-导热管,8-导热片,9-注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完整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当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应当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在相互不矛盾的情况下,自由组合,组合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侧壁感温动态变化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包括外壁、内壁和设于外壁3与内壁之间的用于容纳固液混合液的密闭空腔;所述内壁的内部设有隔热层,所述内壁内部还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穿过隔热层与密闭空腔的底部连通,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穿过隔热层与密闭空腔的侧部连通,所述外壁采用透明材料制成。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侧壁感温动态变化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为方形或圆柱型结构,所述容器可以为保温杯,水杯或碗盆等;所述容器本体侧壁包括外壁、内壁和设于外壁与内壁之间的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内用于容纳固液混合液,所述固液混合液为固体和液体组成的悬浊液;沿着内壁内部的四周设有隔热层,用于将容器本体内的热量与密闭空腔内的热量隔开,从而在起到保温的同时,起到了防止容器本体的热量直接穿入密闭空腔;所述内壁2内部还设有导热管,其设在隔热层6和内壁远离密闭空腔的一侧之间,其结构优选地为“U”型结构,导热管7的上端穿过隔热层与密闭空腔的侧部连通,导热管的下端穿过隔热层与密闭空腔的下部连通,导热管与密闭腔室形成了循环通路,外壁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从而通过外壁可以观看到密闭空腔内的固液混合液的流动变化。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数根导热管,材料可以为铜、铝等导热材料,导热管管体在内壁靠近容器内热源物质,以获得更多热能,导热管下端与密闭空腔4下端溶液相通,导热管上端与密闭空腔中部或上端相通,由于固液混合液中的固体的密度大于或等于透明液体的密度,在重力的作用下,密闭空腔下端聚集的固体较多,当容器内倒入热水时,导热管内液体受热形成对流效应,将密闭空腔底部聚集的固体通过导热管从底部吸入而从密闭空腔的上端或中部排出,从而实现了随着温度的变化使固液混合液中的固体在对流的状态下的动态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底还设有一个以上的导热片,导热片的一端靠近容器本体内部,导热片的另一端靠近密闭空腔底部。

同理,在容器底部设有数个导热片8,导热片由于与容器材质的吸散热效果不同,通过导热片将容器本体内的热量传导至密闭空腔的底部,从而密闭空腔底部的固液混合液随着温度的变化在密闭空间底部形成数个对流效应,使聚集在容器底部的固体产生翻腾的动态效果。

两者结合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内壁和外壁之间产生底部翻腾中部动态流动的云雾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本体包括导热底,导热底与侧壁连接,所述导热底设有用于向侧壁的密闭空腔注入固液混合液的注入孔。

为了能够及时根据个人的喜好填充固液混合液,又不影响整体的外观的观察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注入孔9设置在导热底上,使用者可根据个人喜好更换不同颜色的感温变色材料,从而便于固液混合液的填充;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与注入孔相匹配的盖体。

进一步的,所述内壁靠近外壁的一侧上印有图案或刻有浮雕。

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的观赏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内壁靠近外壁的一侧上设有图案或浮雕5,优选地,内壁采用玻璃、陶瓷或紫砂制成,为了增强其夜间的观赏性,所述内壁靠近外壁的一侧上附有荧光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真空层。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隔热材料层,所述隔热材料层采用气凝胶毡制成。

为了增强隔热层的隔热效果,从而使密闭空腔内的固液混合液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对流更加的明显,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层为真空层,从而有效防止热量的传递;考虑到真空层对工艺的要求较高,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将隔热层采用气凝胶毡制成,从而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固液混合液为可逆感温变色混合液;

如图1和2所示,所述固液混合液为可逆感温变色混合液,所述可逆感温变色混合液由透明液体和可逆感温变色材料组成,所述可逆感温变色混合液充满密闭空腔,所述可逆感温变色材料为颗粒状或粉状,所述可逆感温变色材料的密度大于或等于透明液体的密度,所述可逆感温变色材料的粒度为2000目以上。

当固液混合液为可逆感温变色混合液时,其由透明液体和可逆感温变色材料组成,透明液体可以为水,油或者其它不与可逆感温变色材料互溶的透明的液体;可逆感温变色材料以固体颗粒或者粉状的形式与透明液体组成混合液,两者的比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更佳的云雾吞吐效果,选用密度略大于或等于透明液体的可逆感温变色材料,为了增强对云雾的模拟的效果,优选地,所述可逆感温变色材料为由无色变为白色的可逆感温变色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可逆感温变色材料为三苯甲烷类、吩噻嗪类、席夫碱类、螺环类、双蒽酮类或生物大分子类可逆感温变色材料。为了使可逆感温变色混合液具有更耐用,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的可逆感温变色采用从上述有机材料中选择。

使用时,可逆感温变色混合液在底部导热片和内壁中的导热管的作用下产生对流效应,使密闭空腔底部的可逆感温变色材料温度升高而变色,由密闭空腔的底部进入密闭空腔的中部形成流动的动态效应,密闭空腔的底部受到导热片的热量从而使底部形成多个对流点,产生翻腾的效果,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从整体上随着温度变化产生了色彩变化,从密闭空腔上端排出时形成流动效果同时底部的翻腾效应产生了云雾翻腾的效果,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产生了云雾翻腾动态流动的效果。考虑到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在透明液体中的悬浮的效果,将可逆感温变色材料的粒度为2000目以上,考虑到实际的粒度的情况以及成本,将逆感温变色材料的粒度优选为2-7微米,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可逆感温变色材料的粒度为2000目以上;优选地,可逆感温变色材料的粒度为4000目,6000目或8000目。

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固液混合液为含有有色粉末的固液混合液,所述含有有色粉末的固液混合液由有色粉末和透明液体组成,所述含有有色粉末的固液混合液充满密闭空腔,所述有色粉末密度大于或等于透明液体的密度,所述有色粉末的粒度为5000目以上。

将固液混合液选用含有有色粉末的固液混合液,该混合液由有色粉末和透明液体组成;透明液体同样为与有色粉末不互溶的液体物质。有色粉末可以为单种颜色或者各种颜色的混合的塑料粉末,根据透明液体的密度选择合适的有色粉末以使有色粉末在透明溶液中有更好的悬浮性能为准。为了使有色粉末就有更好的悬浮性能,产生更佳的动态效果,本实施例选用粒度为5000目以上的有色粉末。

本实施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即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