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食品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2072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拼装式食品包装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装式食品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在食品业普遍使用包装容器,市面上售卖的食品包装容器的外形大多为方形或圆形的结构,其虽然能大致满足包装要求,但是设计都不算巧妙,特别是应用在儿童食品包装上时,产品缺乏新鲜感,造型过于普通;并且打开包装食用完食品后,包装容器无再有其它用途,只能丢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造型新颖,外形美观,可以作为玩具的拼装式食品包装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拼装式食品包装容器,其包括下底壳、下中圈、下顶圈、上顶壳、上中圈和上底圈,所述下底壳的边缘内侧设有插柱,并在下中圈的下边缘内侧位置上设有与该插柱相适配的插孔,下中圈的上边缘内侧位置上设有插柱,并在所述下顶圈的下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该插柱相适配的插孔,所述下顶圈的上边缘内侧位置设有插孔,并在所述上底圈的下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该插孔相适配的插柱;所述上底圈的上边缘内侧位置上设有插孔,并在所述上中圈的下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该插孔相适配的插柱,该上中圈的上边缘内侧位置上设有插孔,并在所述上顶壳的下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该插孔相适配的插柱;所述下底壳、下中圈、下顶圈、上底圈、上中圈和上顶壳依次拼接形成一外形呈蛋状的壳体;其中下底壳和下中圈之间的配合面、下中圈和下顶圈之间的配合面、上底圈和上中圈之间的配合面以及上中圈和上顶壳之间的配合面均为波浪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顶圈和上底圈之间的配合面为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插柱为空心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底壳的底面中心位置为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整体外形呈蛋状,食品可以放在其内,实现包装的目的,而且拼装简易,包装效率高。而且其由下底壳、下中圈、下顶圈、上底圈、上中圈和上顶壳依次拼接而成,可以作为类似积木玩具进行自由拼接玩耍,娱乐性好;外整体结构简单,造型新颖,外形美观,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利于广泛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装式食品包装容器,其包括下底壳1、下中圈2、下顶圈3、上顶壳4、上中圈5和上底圈6,所述下底壳1的边缘内侧设有插柱7,并在下中圈2的下边缘内侧位置上设有与该插柱7相适配的插孔8,下中圈2的上边缘内侧位置上设有插柱7,并在所述下顶圈3的下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该插柱7相适配的插孔8,所述下顶圈3的上边缘内侧位置设有插孔8,并在所述上底圈6的下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该插孔8相适配的插柱7;所述上底圈6的上边缘内侧位置上设有插孔8,并在所述上中圈5的下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该插孔8相适配的插柱7,该上中圈5的上边缘内侧位置上设有插孔8,并在所述上顶壳4的下边缘内侧位置设有与该插孔8相适配的插柱7;所述下底壳1、下中圈2、下顶圈3、上底圈6、上中圈5和上顶壳4依次拼接形成一外形呈蛋状的壳体;其中下底壳1和下中圈2之间的配合面、下中圈2和下顶圈3之间的配合面、上底圈6和上中圈5之间的配合面以及上中圈5和上顶壳4之间的配合面均为波浪形,采用波浪形,拼装稳定性更好。所述下顶圈3和上底圈6之间的配合面为平面。

较佳的,所述插柱7为空心结构,在保证连接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少用料和减轻重量。为提升放置的稳定性,所述下底壳1的底面中心位置为平面。

使用时,将下底壳1、下中圈2、下顶圈3、上底圈6、上中圈5和上顶壳4依次拼接便可形成一外形呈蛋状的壳体,而食品可以放在壳体内,外形美观,造型新颖,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当食品取出后,壳体还可以分解成下底壳1、下中圈2、下顶圈3、上底圈6、上中圈5和上顶壳4进而玩耍,即可以作为类似积木玩具进行自由拼接玩耍,娱乐性高。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容器,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