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货用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4688阅读:2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货用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

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货用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系统已被证实用于在建筑物的不同楼层之间运送乘客和货物。能够获得各种不同的电梯系统构型。基于轿厢和对重的绕绳布置。机器驱动使绕绳部件移动以引起电梯轿厢的期望移动的牵引滑轮。

在本行业中已知各种绕绳布置。最直接的绕绳布置被认为是1:1绕绳布置,其中,绕绳部件的移动与电梯轿厢的对应量的移动为相同的。在2:1绕绳布置中,绕绳部件移动是电梯轿厢的对应移动的两倍之多。4:1绕绳布置已被提出,并且包括为电梯轿厢的对应移动的近似四倍之多的绕绳部件移动。

在引入曳引带悬挂部件代替曳引线的情况下,实现不同绕绳布置的能力更加复杂的,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CN103370271A (申请号CN201180068246.7)提出了一种包括4:1挂绳布置的电梯系统,该发明提出至少一个导轨,多个扁带和多个第一滑轮共同引导轿厢移动的方式,这种装置存在以下缺点:第一、曳引带绕轿厢多周,虽然可以稳定轿厢,但曳引带会发生扭曲,受力更加复杂;第二、在货用电梯领域,最大化轿厢面积,达到最大载货量是电梯行业内的持续挑战,这种装置对重块十分占用空间,轿厢面积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滑动稳定,轿厢面积大,安全可靠,对突发情况可有效控制的货用电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简易货用电梯,包括轿厢、对重和曳引装置,所述对重设置于所述轿厢侧面远离轿厢门的一侧,所述曳引装置包括曳引机、轿厢曳引轮组、对重曳引轮组和曳引带,所述轿厢曳引轮组包括2个轿厢吊轮和2个轿厢反绳轮,所述对重曳引轮组包括2个对重吊轮和1个对重反绳轮,所述曳引装置以4:1绕绳方式悬吊所述轿厢和对重,所述轿厢吊轮、所述轿厢反绳轮、所述对重吊轮和所述对重反绳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轿厢的重心位于该平面的垂直投影上。

优选地,所述轿厢吊轮、所述轿厢反绳轮、所述对重吊轮和所述对重反绳轮均由曳引轮支架固定。由定式支架代替链头固定,减小轿厢和对重的晃动距离,使电梯运行过程更加平稳安全。

优选地,所有所述曳引轮支架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曳引带和支架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曳引带不会发生扭曲,所有压力也均处于同一线,也处于轿厢和对重的中心轴上,轿厢升降过程不会发生晃动,安全可靠性更高。

优选地,所述轿厢曳引轮组和对重曳引轮组使所述曳引带悬吊时沿竖直方向延伸。曳引带受到拉力稳定,对曳引带的磨损更小。

优选地,所述曳引带包括位于内部的钢丝层和位于外部的皮索层。不仅拉伸强度高,而且韧度更佳。

优选地,所述轿厢设有用于连接导轨并在导轨上移动的轿厢导轨槽,在所述轿厢导轨槽上间隔设有安全扣。

优选地,所述轿厢内侧壁设有控制所述安全扣弹出的紧急按钮。当紧急坠落时,按下紧急按钮,安全口弹出,反卡在轿厢导轨上,降低跌落速度甚至卡在井道上等待救援。

优选地,所述对重上方设有对重安全感应器。当对重出现滑动或出现滑动前兆时,对重吊轮受到压力会异常,安全感应器发出警报,或控制轿厢的安全扣弹出,有效防止意外发生,对重设置于轿厢后方,能够有效减小对重对轿厢面积的影响,轿厢面积更大,载货量最大化。

优选地,所述曳引机设置于顶部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曳引机、所述轿厢吊轮、所述轿厢反绳轮、所述对重吊轮和所述对重反绳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货用电梯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轿厢面积大,滑动稳定,安全可靠,对突发情况可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货用电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货用电梯的侧视图;

图中:1、轿厢,11、轿厢门,12、轿厢导轨槽,13、安全扣,14、紧急按钮,2、对重,21、对重安全感应器,3、曳引装置,30、曳引轮支架,31、曳引机,311、顶部平台,32、轿厢曳引轮组,321、轿厢吊轮,322、轿厢反绳轮,33、对重曳引轮组,331、对重吊轮,332、对重反绳轮,34曳引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一种简易货用电梯,包括轿厢1、对重2和曳引装置3,所述对重2设置于所述轿厢1侧面远离轿厢门11的一侧,所述曳引装置3包括曳引机31、轿厢曳引轮组32、对重曳引轮组33和曳引带34,所述轿厢曳引轮组32包括2个轿厢吊轮321和2个轿厢反绳轮322,所述对重曳引轮组33包括2个对重吊轮331和1个对重反绳轮332,所述曳引装置3以4:1绕绳方式悬吊所述轿厢1和对重2,所述轿厢吊轮321、所述轿厢反绳轮322、所述对重吊轮331和所述对重反绳轮33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轿厢1的重心位于该平面的垂直投影上。

对重2设置于轿厢1后方,能够有效减小对重2大小对轿厢1面积的影响,轿厢1面积可以更大,通过4:1绕绳方式悬挂轿厢1和对重2,电梯轿厢1的对应移动的近似四倍之多的曳引带34移动,轿厢1载货量更大。

实施例2:如附图1、2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一种简易货用电梯,包括轿厢1、对重2和曳引装置3,所述对重2设置于所述轿厢1侧面远离轿厢门11的一侧,所述曳引装置3包括曳引机31、轿厢曳引轮组32、对重曳引轮组33和曳引带34,所述轿厢曳引轮组32包括2个轿厢吊轮321和2个轿厢反绳轮322,所述对重曳引轮组33包括2个对重吊轮331和1个对重反绳轮332,所述曳引装置3以4:1绕绳方式悬吊所述轿厢1和对重2,所述轿厢吊轮321、所述轿厢反绳轮322、所述对重吊轮331和所述对重反绳轮33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轿厢1的重心位于该平面的垂直投影上。

轿厢吊轮321、轿厢反绳轮322、对重吊轮331和对重反绳轮332均由曳引轮支架30固定,由定式支架代替链头固定,减小轿厢和对重的晃动距离,使电梯运行过程更加平稳安全。所有曳引轮支架30中心轴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曳引带和支架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曳引带不会发生扭曲,所有压力也均处于同一线,也处于轿厢和对重的中心轴上,轿厢升降过程不会发生晃动,安全可靠性更高,轿厢曳引轮组32和对重曳引轮组33使所述曳引带34悬吊时沿竖直方向延伸1曳引带受到拉力稳定,对曳引带的磨损更小,所述曳引带34由皮索和钢绞线编织而成,不仅拉伸强度高,而且韧度更佳。

曳引机31设置于顶部平台311上,曳引机31、轿厢吊轮321、轿厢反绳轮322、对重吊轮331和对重反绳轮33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

实施例3:如附图1、2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一种简易货用电梯,包括轿厢1、对重2和曳引装置3,所述对重2设置于所述轿厢1侧面远离轿厢门11的一侧,所述曳引装置3包括曳引机31、轿厢曳引轮组32、对重曳引轮组33和曳引带34,所述轿厢曳引轮组32包括2个轿厢吊轮321和2个轿厢反绳轮322,所述对重曳引轮组33包括2个对重吊轮331和1个对重反绳轮332,所述曳引装置3以4:1绕绳方式悬吊所述轿厢1和对重2,所述轿厢吊轮321、所述轿厢反绳轮322、所述对重吊轮331和所述对重反绳轮33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轿厢1的重心位于该平面的垂直投影上。

轿厢1具有用于贴合导轨的轿厢导轨槽12,在轿厢导轨槽12上间隔设有安全扣13,轿厢1内侧壁设有控制所述安全扣12弹出的紧急按钮14,当紧急坠落时,按下紧急按钮,安全口弹出,反卡在轿厢导轨上,降低跌落速度甚至卡在井道上等待救援,所述对重2上方设有对重安全感应器21,当对重出现滑动或出现滑动前兆时,对重吊轮受到压力会异常,安全感应器发出警报,便于检查维修,有效防止意外发生。

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货用电梯结构简单,滑动稳定,轿厢面积大,安全可靠,对突发情况可有效控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