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塑料盛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902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塑料盛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容器,特别是一种高强度塑料盛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包装袋、口袋、塑料杯和塑料餐盒等在内的塑料材料制品由于其便携、使用简便和价格较为低廉等特点受到了消费者和制造商的青睐,并因此被广泛地使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当塑料材料制品应用于食用领域时,主要存在塑料杯、塑料餐盒等塑料装置,其被大量地使用为便携式和一次性的食品包装和存储装置。

但是,由于塑料材质的强度较低,在盛放食用品时或在运输时非常容易发生损坏,而一旦发生损坏,就会造成其内所盛放的食物或饮品泄漏,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因为塑料材质强度不高造成的盛放装置易破损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塑料盛放装置,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能够降低发生破损的风险,避免给使用者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强度塑料盛放装置,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上设有向底壁内侧凹陷的若干道凹条和凹盘,所述凹条沿凹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凹条的一端与凹盘接通,所述凹条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壁与侧壁的交界处。其中,底壁内侧是指底壁与侧壁所形成的盛放装置的用于容纳物品的一侧。凹盘向底壁内侧凹陷,形成一个凹陷的盘状结构,凹条向底壁内侧凹陷的同时以放射状的形式以凹盘为中心延伸至底壁与侧壁的交界。凹盘和凹条设置为向底壁内侧凹陷的结构后,相较于普通的底壁为平整结构的盛放装置就具有了更好的韧性,在承受较大的压力时,凹盘和凹条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吸收能量并承担来自所盛放的介质的应力,由于这种结构的凹盘和凹条韧性得到了加强,所以其抵抗形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因此,设置了凹盘和凹条的底壁具有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容器内部盛放较重的固体或液体介质时也具备了较好的抵抗能力,不易发生破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凹盘设置于底壁的中心处。将凹盘设置在底壁中心处能够使底壁各处和凹条更为平均地分担应力,进一步提升了底壁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条为向底壁内侧凹陷的倒U型结构。将凹条设置为倒U型结构后,凹条各处更为圆滑,从而具备了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更高的韧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条沿凹盘的周向均匀布置。将凹条沿凹盘的周向均匀布置后能够使底壁的结构保持对称,从而使底壁各向和各个凹条受力均匀,从而避免了因底壁各处受力不均而导致的破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凹条至少有6道。设置6道凹条能够有效地保证底壁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壁上还设有若干根加强条,所述加强条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凹条之间的间隔上。凹条之间的间隔上即是底壁上未设置凹盘或凹条的部分。在这一部位上设置加强条能够进一步增加底壁的强度,对为设置凹盘或凹条的部分进行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侧壁顶部外侧设有贴合在侧壁上的加固段。加固段设置在侧壁外侧,能够对侧壁进行保护并增加侧壁相应部位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固段上设有向位于侧部外的外檐。外檐能够便于使用者对容器进行取放,能够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檐为倒扣结构。倒扣结构是指外檐向下方弯折形成一个扣状结构,这样能够便于容器进行重叠放置,节省空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凹盘和凹条设置为向底壁内侧凹陷的结构后,相较于普通的底壁为平整结构的盛放装置就具有了更好的韧性,在承受较大的压力时,凹盘和凹条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吸收能量并承担来自所盛放的介质的应力,由于这种结构的凹盘和凹条韧性得到了加强,所以其抵抗形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因此,设置了凹盘和凹条的底壁具有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容器内部盛放较重的固体或液体介质时也具备了较好的抵抗能力,不易发生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时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标记:1-底壁,2-侧壁,3-凹条,4-凹盘,5-加强条,6-加固段,7-外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高强度塑料盛放装置,包括底壁1和侧壁2,所述底壁1上设有向底壁1内侧凹陷的若干道凹条3和凹盘4,所述凹条3沿凹盘4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凹条3的一端与凹盘4接通,所述凹条3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壁1与侧壁2的交界处。其中,底壁1内侧是指底壁1与侧壁2所形成的盛放装置的用于容纳物品的腔体一侧。凹盘4向底壁1内侧凹陷,形成一个凹陷的盘状结构,凹条3向底壁1内侧凹陷的同时以放射状的形式以凹盘4为中心延伸至底壁1与侧壁2的交界处。凹盘4和凹条3设置为向底壁1内侧凹陷的结构后,相较于普通的底壁1为平整结构的盛放装置就具有了更好的韧性,在承受较大的压力时,凹盘4和凹条3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吸收能量并承担来自所盛放的介质的应力,由于这种结构的凹盘4和凹条3韧性得到了加强,所以其抵抗形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因此,设置了凹盘4和凹条3的底壁1具有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容器内部盛放较重的固体或液体介质时也具备了较好的抵抗能力,不易发生破损。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凹盘4设置于底壁1的中心处。将凹盘4设置在底壁1中心处能够使底壁1各处和凹条3更为平均地分担应力,进一步提升了底壁1的强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凹条3为向底壁1内侧凹陷的倒U型结构。将凹条3设置为倒U型结构后,凹条3各处更为圆滑,从而具备了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更高的韧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凹条3沿凹盘4的周向均匀布置。将凹条3沿凹盘4的周向均匀布置后能够使底壁1的结构保持对称,从而使底壁1各向和各个凹条受力均匀,从而避免了因底壁1各处受力不均而导致的破损。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凹条3至少有6道。设置6道凹条3能够有效地保证底壁1的强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底壁1上还设有若干根加强条5,所述加强条5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凹条3之间的间隔上。凹条3之间的间隔上即是底壁1上未设置凹盘4或凹条3的部分。在这一部位上设置加强条5能够进一步增加底壁1的强度,对为设置凹盘4或凹条3的部分进行保护。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侧壁2顶部外侧设有贴合在侧壁2上的加固段6。加固段6设置在侧壁2外侧,能够对侧壁2进行保护并增加侧壁2相应部位的强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加固段6上设有向位于侧部2外的外檐7。外檐7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盛放装置进行拿取,能够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外檐为7倒扣结构。倒扣结构是指外檐7向下方弯折形成一个扣状结构,这样能够便于盛放装置进行重叠放置,节省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