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标带的分切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918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标带的分切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标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商标带的分切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商标带在成型之后,需要进行分切后进行使用,然而在传统的分切过程中,对于一些尺寸比较窄的商标带,普通切刀容易存在碰刀的情况,从而导致分切的效果变差或不能分切的情况发生。此外,在较窄的商标带分切的过程中,商标带容易发生皱褶,导致商标收卷后出现压痕,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商标带的分切收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商标带的分切收卷装置,包括:放卷部、张力调整部和分切收卷部,所述放卷部、张力调整部以及分切收卷部分别设置在相互独立的放卷机架、张力调整机架和分切收卷机架上;

所述张力调整部包括,输入压紧辊组、张力调节辊组以及输出压紧辊组;

所述分切收卷部包括,收卷架以及至少两组的分切刀组,所述分切刀组包括设置有若干分切刀,相邻分切刀组的分切刀在商标带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

独立设置的三个机架,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情景的选择上更加方便灵活。通过张力调整部以及多组设置的分切刀能更好的完成对狭窄商标带分切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张力调节辊组包括,浮动调节辊、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和张力测量辊,所述张力测量辊上设置有张力传感器,所述浮动调节辊通过调节拉杆与所述张力调整机架相连,所述调节拉杆为汽缸或伺服电机与螺杆组,所述第一导辊设置在所述输入压紧辊组与所述浮动调节辊之间,所述第二导辊、第三导辊和张力测量辊设置在所述输出压紧辊组与所述浮动调节辊之间,其中所述张力测量辊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辊和第三导辊之间,并且三者呈水平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分切收卷部包括,第一分切刀组和第二分切刀组,所述第一分切刀组和第二分切刀组设置有第一压皱组,用以将切割后的商标带压平,保证分切后收卷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分切刀组与所述收卷架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皱组,进一步保证分切后收卷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皱组与第二压皱组均包括,滑杆和压皱台,所述压皱台在所述滑杆上滑动调位,所述压皱台包括,压轮、压杆、压杆弹簧和压台,通过压杆弹簧带动压杆上的压轮将分切后的商标带压平,防止褶皱。

作为优选,所述分切收卷机架底部设置有纠偏台,所述张力调整部和分切收卷部之间设置有光栅定位器,所述纠偏台包括纠偏底座、和纠偏电机、纠偏螺杆和纠偏滑轨,所述收卷机架通过纠偏滑轨与所述纠偏底座相连,所述光栅定位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纠偏电机相连。通过上述结构,起到实时纠偏的作用,保证输送方向的切割准确性,提高商标成品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分切刀通过滑动杆固定在所述分切刀组内,并且具有在所述滑动杆上滑动调位置的功能。通过自由调位的方式,实现各种尺寸商标带的分切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放卷部设置有,压杆和压杆汽缸,用于直接连接在定型流水线后进行直接分切工序。

作为优选,所述放卷部设置有放卷辊,用于对卷材放卷分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商标带的分切收卷装置,通过调节张力,实时纠偏,保证了商标带在输送方向上切割的品质。

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商标带的分切收卷装置,通过多组分切刀组以及压皱组,保证了在分切狭窄商标带的过程中,商标不会起皱并且能防止刀具之间的碰撞。

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商标带的分切收卷装置,通过设置独立工作台,可以适配多种不同的生产线,可以直接连接热定型流水线也可以对成型卷材进行放卷分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分切收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商标带的分切收卷装置,包括:放卷部1、张力调整部2和分切收卷部3,放卷部1、张力调整部2以及分切收卷部3分别设置在相互独立的放卷机架101、张力调整机架201和分切收卷机架301上。

根据图1所示,放卷部1设置有,压杆11和压杆汽缸12。

张力调整部2包括,输入压紧辊组21、张力调节辊组22以及输出压紧辊组23,张力调节辊组22包括,浮动调节辊221、第一导辊222、第二导辊223、第三导辊224和张力测量辊225,张力测量辊225上设置有张力传感器,浮动调节辊221通过调节拉杆226与张力调整机架201相连,调节拉杆226由伺服电机与螺杆组成并且通过数据线与张力传感器相连,第一导辊222设置在输入压紧辊组21与浮动调节辊221之间,第二导辊223、第三导辊224和张力测量辊225设置在输出压紧辊组23与浮动调节辊221之间,其中张力测量辊225设置在第二导辊223和第三导辊224之间,并且三者呈水平设置。

根据图2所示,分切收卷部3包括,收卷架35、第一分切刀组31和第二分切刀组32,第一分切刀组31和第二分切刀组32设置有第一压皱组33,第二分切刀组32与收卷架35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皱组34,分切刀组包括设置有若干分切刀302,相邻分切刀组的分切刀302在商标带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

第一压皱组33与第二压皱组34均包括,滑杆331和压皱台332,压皱台332在滑杆331上滑动调位,压皱台332包括,压轮3321、压杆3322、压杆弹簧3323和压台3324,分切刀302通过滑动杆303固定在分切刀组内,并且具有在滑动杆303上滑动调位置的功能

分切收卷机架301底部设置有纠偏台4,张力调整部2和分切收卷部3之间设置有光栅定位器5,纠偏台4包括纠偏底座41、和纠偏电机42、纠偏螺杆43和纠偏滑轨44,收卷机架301通过纠偏滑轨44与纠偏底座41相连,光栅定位器5通过信号线与纠偏电机42相连。

本实施例的使用情景为,收卷分切装置直接连接在热定型生产线之后,直接将定型后的商标带进行分切、收卷。具体工作方式为,带材首先通过放卷部1的压杆11后,进入张力调整部2,在张力测量辊225的张力传感器测量下,通过调节拉杆226驱动浮动调节辊221控制带材的张力,之后经过输出压紧辊组23输送到分切收卷部3。

由于商标带上所印刷的商标尺寸比较小,传统的分切机的使用传统的分切会出现相互碰撞的问题,本方案中,将分切刀片分成两组,两组的刀片之间错位排列,使得商标的分切工作通过两步分切来完成,并且在每组切刀组后均设置压皱组,来保证商标带在分切后不会出现皱折的情况,分切过程中,通过纠偏台4和光栅定位器5实时调整切刀的位置,保证了商标带的分切效果。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图3所示,放卷部1设置的为放卷辊13,本实施例的使用情景是,热定型后的商标带,首先收卷成大卷筒后,在通过放卷辊13放卷的方式进行分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