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玻璃基片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4188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成像玻璃基片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玻璃基片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高新产品层出不穷,如开发出成像玻璃基片,但成像玻璃基片生产过程中控制要求很高,会有大量玻璃因质量要求高而落板进入碎玻璃系统,该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需要进行技术上优化,也是不可缺少的生产环节。

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包括将主线落板以及掰边落板两部分碎玻璃输送到熔窑的过程。请参看图1,现有的成像玻璃基片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掰边落板产生的掰边溜子与主线落板产生的不合格玻璃基片共同使用1#碎玻璃皮带机5’运输至熔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掰边溜子持续往1#碎玻璃皮带机5’输送碎玻璃,1#碎玻璃皮带机5’需要保持持续运行状态;而主线落板处的不合格玻璃基片则是呈不定时的掉落。

由于实际生产中出现不合格玻璃基片的不确定性,生产状况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即从退火窑出来的玻璃基片都为合格产品时,主线落板无需动作,此时主线落板处的接板辊道、破碎机、搅碎机以及A段碎玻璃皮带机将一直处于空载运行状态,设备利用率低,电能损耗较大;生产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从退火窑出来的玻璃基片存在不合格产品,若采用人工控制这部分设备的启停,则需要专门配置一名操作人员定点守候在主线落板处,不仅增加人力成本,同时还增加操作失误频率。

在浮法玻璃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电能是浮法玻璃生产中的主要能耗之一。电能损耗是影响成本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因此如何降低生产设备能耗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成为众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通过以冷端碎玻璃系统为实施技术创新与实践,对成像玻璃生产过程中,进行自动化控制节能改造达到最终目标。现有的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具有设备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又带有电能损耗较大的缺陷的特点,进而造成生产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成像玻璃基片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设备利用率低、电能损耗较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成像玻璃基片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包括冷端辊道、落板处理组件、传送组件和PLC控制单元;

所述落板处理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冷端辊道下方的用于处理主线落板的第一处理装置和用于处理掰边落板的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接板辊道、破碎机、主线碎玻璃仓以及阀门;所述主线碎玻璃仓内设有称重传感器;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装置下方;

所述PLC控制单元与所述落板处理组件和传送组件电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的开闭和第一传送带的启停。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接板辊道上设有传感器,用于将成像玻璃基片生产过程中的发生主线落板动作转化为电信号反馈至PLC控制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阀门底部的搅碎机,所述搅碎机将破碎机处理后的碎玻璃进行二次破碎。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单元包括可预设重量限值和延时时间的控制面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沿冷端辊道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至少一掰边碎玻璃仓,所述掰边碎玻璃仓底部设置有搅碎机,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于所述掰边碎玻璃仓下方,用于传送掰边碎玻璃仓中下落的碎玻璃。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掰边碎玻璃仓为两个。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两条独立的传送带,通过PLC控制单元分别控制,减少空载,增加设备使用率;

(2)称重传感器向PLC控制单元发送实时信号,再通过PLC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处理装置的启停,优化控制,减小能耗;

(3)接板辊道反馈信息至PLC控制单元,保证第二处理装置运行状态合理,尤其在成像玻璃基片合格率稳定时,节能效果尤为明显;

(4)控制面板人工预设延时时间及重量限值,有效节约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背景技术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其中,KA1为接板辊道电机开关

KA2为破碎机控制开关

KA3为阀门控制开关

KA4为第一处理装置中搅碎机控制开关

KA5为第一传送带控制开关

KA6为第二传送带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请参看图2,成像玻璃基片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包括冷端辊道1、落板处理组件、传送组件和PLC控制单元7;

所述落板处理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冷端辊道1下方的用于处理主线落板的第一处理装置33和用于处理掰边落板的第二处理装置31;所述第一处理装置33包括顺序设置的接板辊道331、破碎机333、主线碎玻璃仓335以及阀门337;所述主线碎玻璃仓335内设有称重传感器;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传送带53和第二传送带51,所述第一传送带53设置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33下方,所述第二传送带51设置于所述第二处理装置31下方;

所述PLC控制单元7与所述落板处理组件和传送组件电信号连接,成像玻璃基片生产过程中称重传感器将所述主线碎玻璃仓335内的实时重量转化为电信号反馈至PLC控制单元7,所述PLC控制单元7根据实时重量电信号控制所述阀门337的开闭和第一传送带53的启停。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板辊道331上设有传感器,当成像玻璃基片生产过程中的主线落板发生落板动作时,所述接板辊道331上的传感器将该动作转化为电信号反馈至PLC控制单元7,所述PLC控制单元7控制接板辊道331和破碎机333开始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装置3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阀门337底部的搅碎机35,所述搅碎机35将破碎机333处理后的碎玻璃进行二次破碎。

在所述冷端辊道1、接板辊道331和破碎机333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主线碎玻璃仓335内重量不断增加,所述称重传感器将实时重量转化为电信号反馈至PLC控制单元7;当所述称重传感器传输的重量电信号达到PLC控制单元7预设的重量限值时,所述PLC控制单元控制7所述阀门337开启、所述搅碎机35和第一传送带53运行。

所述PLC控制单元7包括可预设重量限值和延时时间的控制面板,在阀门337开启、所述搅碎机35和第一传送带53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主线碎玻璃仓335内碎玻璃向外排出,重量不断减小,当所述称重传感器传输的重量电信号低于PLC控制单元7预设的重量限值时,所述PLC控制单元7控制所述阀门337经过预设的延时时间后关闭、所述搅碎机35和第一传送带53经过预设的延时时间后停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装置31包括沿冷端辊道1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两个掰边碎玻璃仓315,所述掰边碎玻璃仓315底部均设置有搅碎机35,所述第二传送带51设置于所述掰边碎玻璃仓下方,用于传送掰边碎玻璃仓中下落的碎玻璃。

请参看图3,利用上述系统实现的传输方法,预先在控制面板中人工设定延时时间和重量限值,当冷端辊道1运行,PLC控制单元7开始工作,控制KA6开启并持续运行。

当主线落板下落时,接板辊道331上设置的传感器将该下落动作转化为电信号反馈至PLC控制单元7,PLC控制系统控制KA1、KA2开启,主线落板经破碎机333破碎为碎玻璃后落入阀门337为关闭状态的主线碎玻璃仓335内。

称重传感器监控主线碎玻璃仓内重量情况,将实时重量转化为电信号反馈至PLC控制单元7;当反馈的电信号超过预设重量限值时,PLC控制单元7控制KA3和KA4开启,将主线碎玻璃仓335中的碎玻璃进行二次破碎;同时,PLC控制单元7开始计时,经过预设的延时时间后,控制KA5开启,将二次破碎的碎玻璃通过第一传送带53运输至熔窑。当反馈的电信号低于预设重量限值时,PLC控制单元7控制KA3、KA4和KA5关闭。

当冷端辊道1停止运行,PLC控制单元7控制KA1-KA6关闭,整个成像玻璃基片冷端碎玻璃输送系统停止运行。

为保证能耗降低成果显著,PLC控制单元7选用西门子S7-200系列,型号为CPU 224,相关配置有KA1-KA6共6个开关继电器,每一条线路上同步设置有相应的接触器、断路器和热接触器。同时设备选型方面,第一传送带53配置3KW电机;第二传送带51配置11KW电机;比图1背景技术中1#碎玻璃皮带机(18.5KW)降低了4.5KW的功率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