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坯器驱动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559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储坯器驱动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储坯器驱动头组件。



背景技术:

储坯器是陶瓷行业普遍应用的一种工艺设备,主要用于窑前储坯,瓷砖生产线某一环节需要维修时,可使用之前存放在储坯器里的砖坯,或者将生产线上的砖坯放入储坯器中暂存,其作用在于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方便排产。

现有的储坯器包括用于放置砖坯的框架,该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有转管,转管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头组件。驱动头组件带动转管转动,用于将来自干燥线或施釉线的砖坯存入储坯器中,或将储坯器里的砖坯送入烧成窑里进行烧砖。

但是,现有的驱动头组件在驱动转管转动的过程中,驱动头组件容易发生断裂或卡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储坯器驱动头组件,以解决现有的驱动头组件在驱动转管转动的过程中,驱动头组件容易发生断裂或卡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储坯器驱动头组件,包括:可转动的中空传动轴、穿设在所述传动轴中的滑轴、与所述滑轴连接的连接头和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的轴承座,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轴承座中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滑轴上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件为与所述连接件适配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轴承座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隔离件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轴承上,所述隔离件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第二轴承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件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上,所述隔离件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平齐,所述隔离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平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件为中空的圆柱形隔离套,所述隔离套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中的最小内圈平齐。

可选的,所述隔离件为塑胶件。

可选的,所述隔离件为金属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件的外壁与所述轴承座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弹性圆柱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包括可转动的中空传动轴、穿设在传动轴中的滑轴、与滑轴连接的连接头和套设在传动轴上的轴承座,传动轴位于轴承座中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滑轴上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件,轴承座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隔离件,隔离件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本实施例的隔离件可以防止连接件与轴承座接触,进而避免连接件与轴承座接触摩擦产生碎屑积聚,造成传动轴断裂或卡滞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储坯器驱动头组件;

110:传动轴;

120:滑轴;

101:连接头;

130:轴承座;

111:第一连接孔;

121:第二连接孔;

140:连接件;

150:隔离件;

160:第一轴承;

170:第二轴承;

161:第一轴承的内圈。

171:第二轴承的内圈;

180:间隙;

102:弹性塑胶套;

103:链轮;

104:连接板;

105: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现有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100包括滑轴120、套设在滑轴120上的传动轴110和与滑轴120连接的连接头101,该连接头101与储坯器中的转管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传动轴110带动滑轴120转动,滑轴120带动连接头101转动,连接头101带动与其连接的转管转动,进而实现上料或下料。其中,为了连接传动轴110与滑轴120,则在传动轴110与滑轴120上设置连接件140。通常,为了储坯器驱动头组件100的整体结构紧凑,则连接件140位于轴承座130中。这样,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连接件140随着传动轴110一起转动,而轴承座130静止,当传动轴110的转速较高时,连接件140在传动轴110上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会产生摩擦,摩擦产生的碎屑会积聚在传动轴110与轴承座130之间。这样长时间的磨损会造成传动轴110的断裂或卡滞,无法继续带动转管转动,进而造成整个储坯器瘫痪,影响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之间设置隔离件150,以防止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发生干涉摩擦,进而提高了传动轴110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经济效益。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100包括:可转动的中空传动轴110、穿设在所述传动轴110中的滑轴120、与所述滑轴120连接的连接头101和套设在所述传动轴110上的轴承座130,所述传动轴110位于所述轴承座130中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1,所述滑轴120上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21,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21中设置有连接件140,所述轴承座130和所述连接件140之间设置有隔离件150,所述隔离件150与所述传动轴110同步转动。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100包括传动轴110、滑轴120、连接头101、轴承座130、连接件140和隔离件150。其中,轴承座130固定在工作台面上(例如地面上),滑轴120穿设在传动轴110中,将穿设有滑轴120的传动轴110放置到轴承座130中,滑轴120的一端与连接头101连接,连接头101与储坯器中的转管连接。为了实现滑轴120与传动轴110的连接,则在传动轴110位于轴承座130中的部分传动轴110上设置第一连接孔111,对应的,在滑轴120上与第一连接孔111正对的位置处设置第二连接孔121,连接件140穿过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进而实现传动轴110与滑轴120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件140位于轴承座130中,轴承座130对该连接件140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也位于轴承座130中,轴承座130对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也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灰尘等杂质通过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进入传动轴110与滑轴120的间隙中,影响传动轴110与滑轴120之间的传动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传动轴110转动,传动轴110通过该连接件140带动滑轴120转动,滑轴120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接头101转动,连接头101再带动与其连接的转管转动,进而实现将砖坯存入储坯器中,或将储坯器里的砖坯送入烧成窑里进行烧砖。

为了解决现有传动轴110在转动时,连接件140发生移位,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中伸出,与轴承座130的内壁接触摩擦,则本实施例在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之间设置一隔离件150。该隔离件150随传动轴110一起转动,可以对连接件140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连接件140发生位移与轴承座130发生干涉摩擦,进而提高了传动轴110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整个储坯器驱动头组件100的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10可以由外部的电机、链轮、齿轮或皮带等驱动转动。例如,传动轴110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电机的驱动下做旋转运动。或者,传动轴110的输入端与皮带轮连接,皮带轮驱动该传动轴110进行转动。本实施例对驱动传动轴110进行转动的驱动方式不做限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隔离件150可以与连接件140的外壁接触,以固定连接件140,防止连接件140发生位移,进而避免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接触摩擦。可选的,该隔离件150还可以设置在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之间的间隙中,即该隔离件150与连接件140和轴承座130均不接触。由于隔离件150和连接件140均随着传动轴110同步转动,因此在转动的过程中,隔离件150与连接件140转速相同,相对静止,这样即使连接件140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中伸出,连接件140与隔离件150之间也不会产生相对的摩擦。而隔离件150与轴承座130没接触,这样可以避免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接触摩擦,也可以避免隔离件150与连接件140或轴承座130产生摩擦,进而保证了储坯器驱动头组件100的稳定运行。即本实施例对隔离件150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制,只要保证设置在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之间,以使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之间不会发生摩擦即可。

同时,本实施例对隔离件150的结构不做限制,例如该隔离件150可以是套体、或者是其他结构的档位件。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隔离件150还可以是类似轴承的结构,例如该隔离件150具有内圈、外圈和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滚子,其中外圈静止,可以与轴承座130的内壁接触,也可以与轴承座13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内圈套设在连接件140上,例如可以固定在连接件140上,随着连接件140一起转动。这样内圈可以阻止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的接触,进而可以避免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摩擦产生碎屑积聚,造成传动轴110断裂或卡滞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传动轴110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连接件140可以是连接销、螺钉、螺栓等连接件140,对应的,当连接件140为连接销时,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为销孔,当连接件140为螺钉或螺栓等螺纹紧固件时,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为螺纹孔。

可选的,连接件140可以穿透整个滑轴120和传动轴110,或者,连接件140可以穿透部分滑轴120和传动轴110,或者,连接件140可以穿透整个滑轴120,穿透部分传动轴110。当连接件140穿透整个滑轴120和传动轴110时,第一连接孔111为在传动轴110的直径方向上穿透整个传动轴110,此时第一连接孔111为两个通孔,第二连接孔121为在滑轴120的直径方向上穿透整个滑轴120的通孔,连接件140穿设在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中。可选的,当连接件140部分穿透滑轴120和传动轴110时,第一连接孔111可以为在传动轴110的直径方向上穿透传动轴110一侧侧壁的通孔,即第一连接孔111为一个通孔,第二连接孔121为在滑轴120的直径方向上穿透部分滑轴120的非通孔,连接件140穿设在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中。可选的,当连接件140穿透整个滑轴120,穿透部分传动轴110时,第一连接孔111可以为在传动轴110的直径方向上穿透传动轴110一侧侧壁的通孔,即第一连接孔111为一个通孔,第二连接孔121为在滑轴120的直径方向上穿透整个滑轴120的通孔,连接件140穿设在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包括可转动的中空传动轴、穿设在传动轴中的滑轴、与滑轴连接的连接头和套设在传动轴上的轴承座,传动轴位于轴承座中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滑轴上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中设置有连接件,轴承座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隔离件,隔离件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本实施例的隔离件可以防止连接件与轴承座接触,进而避免连接件与轴承座接触摩擦产生碎屑积聚,造成传动轴断裂或卡滞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示例结构的隔离件150。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隔离件150为与所述连接件140适配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套设在所述连接件140上。

本实施例中,将隔离件150设置成隔离套,使得该隔离套直接套设在连接件140上,且该隔离套随着传动轴110同步转动,这样可以实现对连接件140的定位,防止连接件140在传动轴110转动时,产生移位从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中移出,与轴承座130的内部接触摩擦,产生碎屑的问题。且本实施例的隔离套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隔离件150可以为塑胶件,对应的图3中的隔离套为塑胶隔离套,在实现隔离连接件140与轴承座130的同时,还具有减震的作用,进而提高整个储坯器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隔离件150还可以为金属件,对应的图3中的隔离套为金属隔离套。该金属隔离套套设在连接件140上,可以直接与连接件140连接,还可以与滑轴120连接,或者与直接与传动轴110连接。

在隔离件150的一种固定方式中,继续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轴承座1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60,所述轴承座13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170,所述隔离件150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轴承160上,所述隔离件150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第二轴承170上。

具体的,如图3所示,传动轴110穿设在轴承座130中,由于传动轴110做旋转运动,因此在轴承座130与传动轴110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为了方便隔离件150的安装,则将隔离件150抵接在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之间,具体是将隔离件150的第一端抵接在第一轴承160上,将隔离件150的第二端抵接在第二轴承170上。由于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均与传动轴110固定,随着传动轴110转动,这样当隔离件150抵接在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之间时,在抵接力的作用下,隔离件150随着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一起转动,进而实现与传动轴110的同步转动。即本实施例的结构,通过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实现对隔离件150的固定,不需要单独设置其他的固定件来固定隔离件150,进而简化了隔离件150的安装过程,节约了隔离件150的安装成本。同时,当隔离件150抵接在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之间时,隔离件150对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提高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与传动轴110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整个储坯器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均包括外圈、内圈和设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的滚子。其中外圈固定在轴承座130上,保持静止不动,内圈固定在传动轴110上,随着传动轴110一起转动。因此,为了实现隔离件150随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的内圈转动,本实施例可以将隔离件150的第一端抵接在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上,将隔离件150的第二端抵接在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上,以使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和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带动隔离件150转动,进而实现隔离件150与传动轴110的同步转动。

在上述描述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离件150与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的连接可靠性,可选的,所述隔离件15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平齐,所述隔离件15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平齐。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隔离件150的尺寸由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尺寸和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尺寸确定。具体是,隔离件150的第一端与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的尺寸相同,即隔离件150的第一端与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平齐,隔离件150的第二端与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的尺寸相同,即隔离件150的第一端与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平齐。该结构的隔离件150的两端与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的内圈的接触面积最大,对应的相互挤压力增大,使得隔离件150与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之间的抵接更加可靠,进而实现对隔离件150的稳定固定,提高了隔离件150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和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可以处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可选的,如图2所示,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高于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这样使得隔离件150的第一端高于隔离件150的第二端。当隔离件150为隔离套时,本实施例的隔离套为锥形隔离套。

可选的,为了方便加工隔离件150,本实施例的隔离件150为中空的圆柱形隔离套,该隔离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尺寸相同,该隔离套的尺寸由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和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中的最小内圈尺寸确定,即隔离套与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和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中的最小内圈平齐。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高于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为了保证隔离件150随传动轴110的转动稳定性,则隔离件150与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平齐。这样可以保证隔离件150抵接在第一轴承160的内圈161和第二轴承170的内圈171之间时,可以随着第一轴承160和第二轴承170的内圈转动。且圆柱形的隔离套加工方便,使用材料少,进而降低了储坯器驱动头组件100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隔离件150中,隔离件150与轴承座13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180,这样可以防止隔离件150在转动的过程中与轴承座130接触产生摩擦,摩擦产生的碎屑积聚在轴承座130与传动轴110之间,使得传动轴110出现断裂或卡滞的问题。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连接件140可以为弹性圆柱销,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为与所述弹性圆柱销适配的圆柱销孔,该弹性圆柱销设置在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21中。

继续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100还包括弹性塑胶套102、链轮103和连接板104,其中链轮103套设在传动轴110上,链轮103与外部的链条连接,在链条的带动下,链轮103转动,链轮103带动传动轴110转动,传动轴110再带动滑轴120转轴,滑轴120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接头101转动。本实施例的连接头101可以是锥头,该锥头方便与储坯器中的转管连接,带动转管转动,进而实现上料和下料。弹性塑胶套102套设在滑轴120上,且设置在连接头101与传动轴110之间,启动减震的作用,防止连接头101振动,引起转管振动,造成砖坯的损坏。连接板104设置在滑轴120的另一端,便于与其他外部结构连接。其中,本实施例的链轮103与传动轴110通过键105和/或螺钉连接,以使链轮103带动传动轴110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坯器驱动头组件,通过将隔离件设置成套设在连接件上的隔离套,该结构的隔离件加工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进一步的,将隔离件的第一端抵接在轴承座中的第一轴承上,将隔离件的第二端抵接在轴承座中的第二轴承上,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实现对隔离件的固定,不需要单独设置其他的固定件来固定隔离件,进而简化了隔离件的安装过程,节约了隔离件的安装成本。同时,当隔离件抵接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时,隔离件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提高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传动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整个储坯器的结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