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理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4509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式理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离心式理瓶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越来越趋向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现有的社会对于各种各样的包装瓶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而传统的生产线是通过人工将包装瓶依次排序,并通过传输带传送至下一个工位,但是由于是人工对齐,因此难免会出现操作失误和误差的现象产生,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但是现有的理瓶机需要通过传感器检测瓶子是处于开口向前的状态还是底部向前的状态,并针对不同的状态的瓶子通过矫正装置使得瓶子处于瓶口向上的站立状态,但是采用传感器和矫正装置使得整个理瓶机的结构较为复杂,影响了整个输送的效率和整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离心式理瓶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整理带凸缘的瓶子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离心式理瓶机,包括离心转盘,所述离心转盘的下方设有输送转盘,所述离心转盘和输送转盘均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输送转盘外周罩设有挡板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转盘外周罩设有可供瓶子的凸缘相抵靠的挡板二,所述挡板一的内侧设有可供瓶子的凸缘相抵靠的卡接板,所述挡板二、卡接板和输送转盘合围形成可供瓶子端部放置的容纳腔,所述挡板一上开设有可供瓶子出料的出料口。

工作原理:将瓶子放入离心转盘内,驱动电机驱动离心转盘运动,通过离心力将瓶子的一端甩到容纳腔内,瓶子的凸缘能与挡板二的上端面和卡接板的上端面相抵靠,由于在离心转盘转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瓶子较短的一端是位于容纳腔内,在瓶子的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发生翻转至瓶子较长的一端位于容纳腔内,进而不需要添加其他的结构,驱动电机驱动输送转盘转动,此时输送转盘带动容纳腔内的瓶子移动,至瓶子从出料口移出,进而实现了对瓶子的整理和输送,进一步的提高了整理带凸缘的瓶子的效率。

在上述的离心式理瓶机中,所述离心转盘倾斜设置,所述离心转盘的一侧的水平高度高于另一侧的水平高度,且离心转盘一侧的端面靠近挡板二的上表面。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离心转盘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容易将瓶子甩出离心转盘,并瓶子更容易位于容纳腔内,整理带凸缘的瓶子的效率能进一步的提高。

在上述的离心式理瓶机中,所述离心转盘倾斜设置,所述离心转盘的一侧的水平高度高于另一侧的水平高度,且离心转盘一侧的端面与挡板二的上表面平齐。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瓶子能顺畅的从离心转盘甩出并位于容纳腔内,保证了瓶子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瓶子卡在离心转盘内的情况,进一步的提高了整理带凸缘的瓶子的效率。

在上述的离心式理瓶机中,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设置在离心转盘的中部。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离心转盘在运转的过程中,离心转盘各部位受到的离心力较为均匀,进一步的提高了整理带凸缘的瓶子的效率。

在上述的离心式理瓶机中,所述挡板一和挡板二均呈筒状,所述挡板一的中心线与挡板二的中心线重合。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容纳腔的宽度相同,保证了位于容纳腔内的瓶子能通过输送转盘稳定的进行传动,不会出现瓶子卡住的现象。

在上述的离心式理瓶机中,所述挡板二的高度高于挡板一的高度,所述挡板二的高度高于卡接板的高度。

该结构的设置,保证了瓶子不会甩出理瓶机,使得整个瓶子的整理和输送更加的稳定。

在上述的离心式理瓶机中,本离心式理瓶机上还设有传动轨道,所述传动轨道的一端能穿过出料口嵌入挡板二内,所述传动轨道包括两竖直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均可供瓶子的凸缘抵靠。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从出料口传送出的瓶子,能通过传动轨道稳定的传送至下一个加工工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离心式理瓶机具有的优点:通过设置离心转盘和输送转盘,且挡板二、卡接板和输送转盘合围形成容纳腔,使得瓶子的凸缘抵靠在挡板二和卡接板的端面上,输送转盘能稳定的对容纳腔内的瓶子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离心式理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离心式理瓶机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离心式理瓶机的剖视图。

图中,1、离心转盘;11、挡板二;2、输送转盘;21、挡板一;22、卡接板;23、出料口;3、驱动电机;31、电机轴;4、容纳腔;5、瓶子;51、凸缘;6、传动轨道;6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离心式理瓶机包括离心转盘1,离心转盘1的下方设有输送转盘2。

具体的说,如图1-3所示,离心转盘1和输送转盘2均与驱动电机3连接,输送转盘2外周罩设有挡板一21,离心转盘1外周罩设有可供瓶子5的凸缘51相抵靠的挡板二11,挡板一21的内侧设有可供瓶子5的凸缘51相抵靠的卡接板22,挡板二11、卡接板22和输送转盘2合围形成可供瓶子5端部放置的容纳腔4,挡板一21上开设有可供瓶子5出料的出料口23,驱动电机3的电机轴31设置在离心转盘1的中部。

工作原理:将瓶子5放入离心转盘1内,驱动电机3驱动离心转盘1运动,通过离心力将瓶子5的一端甩到容纳腔4内,瓶子5的凸缘51能与挡板二11的上端面和卡接板22的上端面相抵靠,由于在离心转盘1转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瓶子5较短的一端是位于容纳腔4内,在瓶子5的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发生翻转至瓶子5较长的一端位于容纳腔4内,进而不需要添加其他的结构,驱动电机3驱动输送转盘2转动,此时输送转盘2带动容纳腔4内的瓶子5移动,至瓶子5从出料口23移出,进而实现了对瓶子5的整理和输送,进一步的提高了整理带凸缘51的瓶子5的效率。

进一步的说,如图1-3所示,离心转盘1倾斜设置,离心转盘1的一侧的水平高度高于另一侧的水平高度,且离心转盘1一侧的端面靠近挡板二11的上表面。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离心转盘1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容易将瓶子5甩出离心转盘1,并瓶子5更容易位于容纳腔4内,整理带凸缘51的瓶子5的效率能进一步的提高。

如图1-3所示,挡板一21和挡板二11均呈筒状,挡板一21的中心线与挡板二11的中心线重合。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容纳腔4的宽度相同,保证了位于容纳腔4内的瓶子5能通过输送转盘2稳定的进行传动,不会出现瓶子5卡住的现象。

如图1-3所示,挡板二11的高度高于挡板一21的高度,挡板二11的高度高于卡接板22的高度,本离心式理瓶机上还设有传动轨道6,传动轨道6的一端能穿过出料口23嵌入挡板二11内,传动轨道6包括两竖直设置的限位板61,限位板61的上端均可供瓶子5的凸缘51抵靠。

该结构的设置,保证了瓶子5不会甩出理瓶机,使得整个瓶子5的整理和输送更加的稳定,使得从出料口23传送出的瓶子5,能通过传动轨道6稳定的传送至下一个加工工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离心式理瓶机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离心转盘1倾斜设置,离心转盘1的一侧的水平高度高于另一侧的水平高度,且离心转盘1一侧的端面与挡板二11的上表面平齐。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瓶子5能顺畅的从离心转盘1甩出并位于容纳腔4内,保证了瓶子5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卡在离心转盘1内的情况,进一步的提高了整理带凸缘51的瓶子5的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