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PCB板贴膜的气涨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756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PCB板贴膜的气涨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贴膜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PCB板贴膜的气涨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PCB板的生产流水线上大部分采用的是使用刀子切断缠绕的废弃胶膜,然后沿着刀切得痕迹,抠下胶膜,从而达到取下废弃胶膜的目的。对于这类设计,都是在胶膜使用完毕之后,停机许久,人工取下胶膜的。在人工取下废弃胶膜整个过程持续时间长,且取下废弃胶膜,贴上新膜这一过程,人工操作起来没有稳定性,导致后续工位对胶膜的切割达不到预期的误差以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好和定位精度高的应用于PCB板贴膜的气涨轴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放料机构和设置于放料机构一端的收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直线模组上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放料气涨轴座、设置于所述放料气涨轴座一端的张紧杆一和与所述放料气涨轴座相连接的放料气涨轴,所述放料气涨轴上盘绕有新胶膜,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气涨轴座、设置于所述收料气涨轴座上的收料电机和设置于所述收料气涨轴座上且与所述收料电机相连接的收料气涨轴,所述收料气涨轴上盘绕有废弃胶膜,所述收料电机和所述收料气涨轴之间设置有计圈器。

进一步的,所述计圈器包括安装板、光电感应器、计数片和张紧杆二,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收料气涨轴座的端面上,所述光电感应器和所述计数片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端面上,所述计数片在转动时循环通过所述光电感应器,所述张紧杆二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面上且与所述计数片相连接,所述新胶膜从所述放料气涨轴输出后依次通过所述张紧杆一和所述张紧杆二后,粘贴于所述收料气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放料气涨轴和所述收料气涨轴均包括气涨轴和纸套管,所述纸套管套设固定于所述气涨轴的轴面上。

进一步的,放料气涨轴座的端面上设置有磁阻尼器。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模组包括直线电机、直线导轨和导轨滑块,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导轨滑块与所述直线导轨相连接,所述直线电机与所述导轨滑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放料机构和设置于放料机构一端的收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直线模组上的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放料气涨轴座、设置于所述放料气涨轴座一端的张紧杆一和与所述放料气涨轴座相连接的放料气涨轴,所述放料气涨轴上盘绕有新胶膜,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气涨轴座、设置于所述收料气涨轴座上的收料电机和设置于所述收料气涨轴座上且与所述收料电机相连接的收料气涨轴,所述收料气涨轴上盘绕有废弃胶膜,所述收料电机和所述收料气涨轴之间设置有计圈器,所以本实用新型是对各种PCB板生产流水线上的贴膜工位的机构进行改进,对胶膜的上料,以及下料这两个环节进行了改善,并且利用所述放料气涨轴和所述收料气涨轴的标准件,在这个环节上进行了优化,缩短更换胶膜时间,而且更换的胶膜定位准确稳定,后续操作精度可以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计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底板上的放料机构和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底板上且位于所述放料机构一端的收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直线模组1、设置于所述直线模组1上的连接板2、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上的放料气涨轴座3、设置于所述放料气涨轴座3一端的张紧杆一4和与所述放料气涨轴座3相连接的放料气涨轴5,所述放料气涨轴5上盘绕有新胶膜6,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收料气涨轴座7、设置于所述收料气涨轴座7上的收料电机8和设置于所述收料气涨轴座7上且与所述收料电机8相连接的收料气涨轴9,所述收料气涨轴9上盘绕有废弃胶膜61,所述收料电机8和所述收料气涨轴9之间设置有计圈器10,所述计圈器10包括安装板11、光电感应器12、计数片13和张紧杆二14,所述安装板11安装于所述收料气涨轴座7的端面上,所述光电感应器12和所述计数片13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1的端面上,所述计数片13在转动时循环通过所述光电感应器12,所述张紧杆二14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1的另一端面上且与所述计数片13相连接,所述新胶膜6从所述放料气涨轴5输出后依次通过所述张紧杆一4和所述张紧杆二14后,粘贴于所述收料气涨轴9上,当完成对胶膜的切割及取下切割后的胶膜,所述收料电机8开始转动,所述收料电机8转动时带动胶膜缠绕在所述收料气涨轴9上,而所述张紧杆二14则会被带动,随着胶膜的卷绕而转动,可以由所述张紧杆二14的直径算出所述张紧杆二14转一圈的长度,与之对应胶纸也就转动了多长的距离;所以使用该设计,可以控制所述收料电机8每次收料的距离,以及度量一卷胶膜的总长度,当所述计圈器10转动一定的圈数后,提醒操作者及时更换新的胶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料气涨轴5和所述收料气涨轴9均包括气涨轴和纸套管,所述纸套管套设固定于所述气涨轴的轴面上,此设计中使用特制的充气管,使所述气胀轴与所述纸套管的分离与放置只需 3 秒钟就可完成充气与放气,无需分解轴端侧的任何零件就能紧密的使所述气胀轴与所述纸套管咬合,而且所述纸套管放置简单,以充气与放气的动作,可移动及固定所述纸套管在所述气涨轴的轴面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由于所述气涨轴的承载重量大,且适应性强,对厚、薄、宽、窄的各种所述纸套管皆能全部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放料气涨轴座3的端面上设置有磁阻尼器1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模组1包括直线电机16、直线导轨17和导轨滑块18,所述连接板2通过所述导轨滑块18与所述直线导轨17相连接,所述直线电机16与所述导轨滑块18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在本实用新型动作之前,将上一个所述新胶膜6用完后剩下的所述纸套管套在所述收料气涨轴9的所述气涨轴上,然后移动所述纸套管套到所述气涨轴上合适位置,接着通过所述充气管充气,张紧所述收料气涨轴9,将废弃的所述纸套管固定,将一卷新的所述新胶膜6套在所述放料气涨轴5上,移动至合适位置充气固定,撕开所述新胶膜6,并依次绕过所述张紧杆一4和所述张紧杆二14,将其贴在所述收料气涨轴9的的套筒上,准备工作完毕,首先对所述张紧杆一4和所述张紧杆二14之间的完好胶膜进行所需要的加工,并且取走加工所得到的胶膜之后(类似激光切割,再用吸盘吸走胶膜),接下来是收料过程,再这一过程中,首先所述收料电机8开始工作,带动所述收料气涨轴9上的所述纸套管一起转动将已经切割过剩下的所述废弃胶膜61卷绕在所述收料气涨轴9上的所述纸套管上,在这一过程中,所述直线模组1也同时往收料方向同步移动,以保证残缺的所述废弃胶膜61在卷绕的过程中受力尽量小,待残缺胶膜全部卷绕在所述收料气涨轴9的所述纸套管上上时,所述收料电机8和所述直线模组1同时停止动作,所述直线模组1开始往反方向拉胶膜,在所述计圈器10的作用下,拉到适当位置,所述直线模组1停止动作,等待后续动作对胶膜进行加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巧,装配简单且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廉。且经过验证后,此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生产中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对比传统的刀切剥拿,本实用新型执行效率极高,稳定性好,定位精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节约生产工时。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PCB板贴膜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