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工件分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9661发布日期:2018-06-19 21:3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工件分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拣装置,具体涉及自动化工件分检系统。



背景技术:

在零部件的生产的时候需要进行零部件的分拣,在分拣零部件的时候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传统的人力进行零部件的分拣,消耗的很长的工作时间,同时分拣的工作效率也不是很高,造成生产零部件的人力成本上升,所以很多的企业采用分拣系统进行零部件的分拣,这样的分拣系统能够快速的将零部件分拣,零部件的分拣不需要使用到人力,让零部件分拣降低了制造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分拣快速的自动化工件分检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自动化工件分检系统,设置有分拣盘,分拣盘下设有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分拣盘,分拣盘下设有旋转架,在所述的旋转架上端与分拣盘相互的连接,在所述的旋转架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电机相互的连接,电机转动带动旋转架进行旋转,分拣盘上设有容置腔,分拣盘旁边设置有输送架,在输送架和分拣盘之间设有隔离杆,隔离杆的与分拣盘之间形成出料口。

所述的出料口与输送架相互的连接,输送架与出料口斜接。

所述的分拣盘上端为开口状结构,容置腔为圆弧状开口结构。

所述的隔离杆为不锈钢细杆,所述的隔离杆安装在高度调节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分拣系统内设有分拣盘,能够将零部件进行分拣,零部件在分拣盘转动的时候,零部件遇到出料口就离开分拣盘起到了零部件分拣的作用,让零部件的分拣更加的高效,分拣盘为开口结构,可以放置大批量的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容置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槽示意图。

图中:1为分拣盘,2为机架,3为旋转架,4为旋转轴,5为电机,6为容置腔,7为输送架,8为隔离杆,9为出料口,10为高度调节槽,11为调节孔,12为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自动化工件分检系统,设置有分拣盘1,分拣盘1下设有机架2,所述的机架2上设置有分拣盘1,分拣盘1下设有旋转架3,在所述的旋转架3上端与分拣盘1相互的连接,在所述的旋转架3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轴4,旋转轴4与电机5相互的连接,电机5转动带动旋转架3进行旋转,分拣盘1上设有容置腔6,分拣盘1旁边设置有输送架7,在输送架7和分拣盘1之间设有隔离杆8,隔离杆8的与分拣盘1之间形成出料口9。

所述的出料口9与输送架7相互的连接,输送架7与出料口8斜接。

所述的分拣盘1上端为开口状结构,容置腔6为圆弧状开口结构。

所述的隔离杆8为不锈钢细杆,所述的隔离杆8安装在高度调节槽10内。

实施例2

自动化工件分检系统,设置有分拣盘1,分拣盘1下设有机架2,所述的机架2上设置有分拣盘1,分拣盘1下设有旋转架3,在所述的旋转架3上端与分拣盘1相互的连接,在所述的旋转架3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轴4,旋转轴4与电机5相互的连接,电机5转动带动旋转架3进行旋转,分拣盘1上设有容置腔6,分拣盘1旁边设置有输送架7,在输送架7和分拣盘1之间设有隔离杆8,隔离杆8的与分拣盘1之间形成出料口9。

所述的出料口9与输送架7相互的连接,输送架7与出料口8斜接。

所述的分拣盘1上端为开口状结构,容置腔6为圆弧状开口结构。

所述的隔离杆8为不锈钢细杆,所述的隔离杆8安装在高度调节槽10内。

在所述的高度调节槽10内设有调节孔11,所述的调节孔11内挤入调节块12。

实施例3

自动化工件分检系统,设置有分拣盘1,分拣盘1下设有机架2,所述的机架2上设置有分拣盘1,分拣盘1下设有旋转架3,在所述的旋转架3上端与分拣盘1相互的连接,在所述的旋转架3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轴4,旋转轴4与电机5相互的连接,电机5转动带动旋转架3进行旋转,分拣盘1上设有容置腔6,分拣盘1旁边设置有输送架7,在输送架7和分拣盘1之间设有隔离杆8,隔离杆8的与分拣盘1之间形成出料口9。

所述的出料口9与输送架7相互的连接,输送架7与出料口8斜接。

所述的分拣盘1上端为开口状结构,容置腔6为圆弧状开口结构。

所述的隔离杆8为不锈钢细杆,所述的隔离杆8安装在高度调节槽10内。

在所述的高度调节槽10内设有调节孔11,所述的调节孔11内挤入调节块12。

所述的调节块12前端为尖头状结构,调节块12进入到调节孔,随着位置的升高可以通过调节块12插入不同的调节孔使得隔离杆8高度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