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胶管盘管的进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8855发布日期:2018-08-08 09:0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管包装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胶管盘管的进管结构。



背景技术:

胶管大量用于医疗、食品、汽车等行业,每年仅仅汽车行业用胶管长度就长达数十亿米,为方便运输,胶管在出厂前必须进行盘管,在盘管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一根管缠绕在转盘上,最后采用塑料膜封装。

在盘管长度较长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必须采用多台盘管机同时进行,而目前的盘管机都是一体化的,价格昂贵,购买多台盘管机必然耗费大量资金,因此,为降低生产成本,可以采用多台简易式盘管机,同样能达到同样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同时多线进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胶管盘管进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胶管盘管的进管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间横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方依次叠加有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第三压块,所述固定块上方与第一压块下方分别开有两个半圆凹槽,第一压块上方一侧与第二压块下方一侧开有一个半圆凹槽,第二压块上方一侧与第三压块下方一侧开有一个半圆凹槽,所述第三压块上方设有槽钢,所述槽钢通过螺栓将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第三压块和固定块紧固在一起;底座端部两侧设有两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压杆、第二压杆和第三压杆,所述第三压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柱顶部。

所述的第一压杆、第二压杆和第三压杆上包覆有防磨垫。

所述的第三压块与第二压块构成的通孔和第二压块与第一压块构成的通孔交错排列,通孔开向为斜向设置,胶管交错通过通孔。

所述的第一压块与固定块构成的两个通孔开向为正向。

所述的支撑柱与固定块之间的距离根据底座宽度确定,保障胶管不于支撑柱摩擦。

所述的第一压杆下方通过两根胶管,第一压杆与第二压杆之间通过一根胶管,第二压杆与第三压杆之间通过一根胶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层通孔,实现盘管前的胶管多线进入,压杆的设计使胶管绷直而不发生翘起,提高了胶管盘管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第二压块;3-槽钢;4-第三压块;5-第三压杆;6-支撑柱;7-第二压杆;8-第一压杆;9-防磨垫;10-通孔;11-半圆凹槽;12-固定块;13-第一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胶管盘管的进管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中间横跨设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上方依次叠加有第一压块13、第二压块2和第三压块4,所述固定块12上方与第一压块13下方分别开有两个半圆凹槽11,第一压块13上方一侧与第二压块2下方一侧开有一个半圆凹槽11,第二压块2上方一侧与第三压块4下方一侧开有一个半圆凹槽11,所述第三压块4上方设有槽钢3,所述槽钢3通过螺栓将第一压块13、第二压块2、第三压块4和固定块12紧固在一起;底座1端部两侧设有两根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上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压杆8、第二压杆7和第三压杆5,所述第三压杆5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柱6顶部。

所述的第一压杆8、第二压杆7和第三压杆5上包覆有防磨垫9。

所述的第三压块4与第二压块2构成的通孔10和第二压块2与第一压块13构成的通孔10交错排列,通孔10开向为斜向设置,胶管交错通过通孔10。

所述的第一压块13与固定块12构成的两个通孔10开向为正向。

所述的支撑柱6与固定块12之间的距离根据底座1宽度确定,保障胶管不于支撑柱6摩擦。

所述的第一压杆8下方通过两根胶管,第一压杆8与第二压杆7之间通过一根胶管,第二压杆7与第三压杆5之间通过一根胶管。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