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刷机生产的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4598发布日期:2018-07-04 10:2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印刷机生产的进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印刷机生产的进料结构。



背景技术:

印刷机在对纸片进行印刷时,需要通过进料结构将纸片送至成型机内,目前的进料结构包括基面板及置于基面板上的两条传动带,纸片随传动带传动方向而移动,传动带在基面板上运动时容易磨损,而且纸片在被传动带传送至其容易出现打滑的状况,大大影响了生产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性强,纸片进料稳定的用于印刷机生产的进料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印刷机生产的进料结构,包括基面板及置于基面板上的两条传动带,纸片随传动带传动方向而移动,基面板上对应传动带的安装位置上开设有吸附孔组,传动带包括中心段及置于中心段两侧的边料段,中心段上均布有若干通孔,吸附组孔包括置于中心段正下方的若干吸附孔、置于两边料段正下方的若干排气孔,吸附孔的孔径大于排气孔的孔径,所述基面板下方对应吸附孔设置有吸气管道,对应排气孔设置有吹气管道,吸气管道外接有抽气泵,吹气管道外接有吹气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动带传动的过程中,抽气泵驱动将吸气管道内的空气抽出,在吸附孔上方运行的纸片会被牢牢吸附在传动带,避免打滑的状况。吹气泵对吹气管注入空气,空气会经排气孔对其上方的边料段吹风,使得边料段和基面板之间产生间隙,降低传动带的磨损度,也提高了传动带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带由吸附层、中间层及耐磨层依次叠合构成,所述吸附层的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减震颗粒,该减震颗粒包括球体及和吸附层连接的柱体,所述中间层包括上开设有若干导通孔,导通孔内填充有减震体,减震体的周壁上设有减震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层上的减震颗粒增大了吸附层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提高了对纸片的吸附能力,而且减震颗粒的结构设置具有缓冲减震的效果,在其支撑纸片时,降低传动带受重力影响而产生的变形效果。

中间层当中的减震体进一步提高了传动带的抗压及减震的能力,特别是在传动带受力时,减震体上的减震螺纹会产生极强的内力来抵消外力,当其受外力越大时其产生的内力也就越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内设置有机织网布,该机织网布由若干经纱及若干纬纱交织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织网布的设置大大提高了耐磨层的耐磨能力,进而提高传动带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传动带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纱为涤纶线,纬纱为丙纶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线及丙纶线均具有极强的耐磨、物理及化学能性能,故而机织网布采用两种材料机织构成,提高了耐磨层的物理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孔和排气孔均呈锤形状,吸附孔的锥口方向和排气孔的锥口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锤形构造起到提高吸气和吹气的效率及传动带产生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面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面板单组吸附孔组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传动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传动带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减震颗粒和吸附层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具体结构:包括基面板1及置于基面板1上的两条传动带2,纸片随传动带2传动方向而移动。

基面板1上对应传动带2的安装位置上开设有吸附孔101组,传动带2包括中心段21及置于中心段21两侧的边料段22,中心段21上均布有若干通孔20,吸附组孔包括置于中心段21正下方的若干吸附孔101、置于两边料段22正下方的若干排气孔102,吸附孔101的孔径大于排气孔102的孔径,所述基面板1下方对应吸附孔101设置有吸气管道4,对应排气孔102设置有吹气管道3,吸气管道4外接有抽气泵,吹气管道3外接有吹气泵。

在传动带2传动的过程中,抽气泵驱动将吸气管道4内的空气抽出,在吸附孔101上方运行的纸片会被牢牢吸附在传动带2,避免打滑的状况。吹气泵对吹气管注入空气,空气会经排气孔102对其上方的边料段22吹风,使得边料段22和基面板1之间产生间隙,降低传动带2的磨损度,也提高了传动带2的运行效率。

传动带2由吸附层201、中间层202及耐磨层203依次叠合构成,所述吸附层201的外表面上均布有若干减震颗粒5,该减震颗粒5包括球体51及和吸附层201连接的柱体52,所述中间层202包括上开设有若干导通孔20,导通孔20内填充有减震体2a,减震体2a的周壁上设有减震螺纹200。

吸附层201上的减震颗粒增大了吸附层201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而提高了对纸片的吸附能力,而且减震颗粒的结构设置具有缓冲减震的效果,在其支撑纸片时,降低传动带2受重力影响而产生的变形效果。

中间层202当中的减震体2a进一步提高了传动带2的抗压及减震的能力,特别是在传动带2受力时,减震体2a上的减震螺纹200会产生极强的内力来抵消外力,当其受外力越大时其产生的内力也就越大。

耐磨层203内设置有机织网布204,该机织网布204由若干经纱及若干纬纱交织构成,经纱为涤纶线,纬纱为丙纶线。

机织网布204的设置大大提高了耐磨层203的耐磨能力,进而提高传动带2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传动带2的结构强度及结构稳定性。涤纶线及丙纶线均具有极强的耐磨、物理及化学能性能,故而机织网布204采用两种材料机织构成,提高了耐磨层203的物理性能。

吸附孔101和排气孔102均呈锤形状,吸附孔101的锥口方向和排气孔102的锥口方向相反。吸附孔101的孔径由基面板1上表面至其厚度方向呈递减状,在对吸附孔101吸气时,增大了空气进入的体积。排气孔102的孔径由基面板1上表面至其厚度方向呈递增状,在排气孔102吹出空气时,增大了吹出空气的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