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置于地面装载垃圾的垃圾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7232发布日期:2018-06-29 20:3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放置于地面装载垃圾的垃圾集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愈发密集,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生活垃圾需要及时转运处理,因此,垃圾集装箱应运而生。通过将垃圾集装箱设置在小区内便可将居民零散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起来,进行临时性的集中堆放,当垃圾集装箱内的垃圾达到一定数量时,通过配套的勾臂车将垃圾集装箱运送到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现有的垃圾集装箱在装垃圾和卸垃圾的时候,通常都需要人工进行开门和关门,自动化程度低,费时费力,且后门翻转角度小,易影响倾卸垃圾。

另,有的集装箱的上部通过加盖雨布来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中的泄露,这种方法无法保证污水的泄露及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道路的颠簸而导致的垃圾掉落,增加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对行驶道路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置于地面装载垃圾的垃圾集装箱,液压启闭后门和顶盖,操作简单方便,且后门翻转角度大而不会卡住垃圾影响卸料,并保证在运输途中箱内垃圾不会散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放置于地面装载垃圾的垃圾集装箱,包括箱体、后门和顶盖,所述后门活动设置在箱体后侧的卸料口并由后门启闭机构控制开合,所述顶盖活动设置在箱体顶部的投料口并由顶盖启闭机构控制开合;

所述后门启闭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且分别连接后门左右侧与箱体左右侧板的旋转组件,各旋转组件包括缸体部分铰接在箱体侧板的支承座上的控门油缸以及一端与后门侧边固接且另一端与控门油缸的活塞杆相铰接的旋转臂,且所述旋转臂前部与箱体侧板之间通过转动副联接而作为后门的旋转支点,所述旋转支点与箱体后侧的垂直距离大于旋转支点与箱体顶端的垂直距离;

所述顶盖的左右方向一侧与投料口处的箱体相铰接,所述顶盖启闭机构包括至少两组控盖油缸,所述控盖油缸的缸体分别铰接在箱体顶板的靠近顶盖铰接侧的一侧,所述控盖油缸的活塞杆末端铰接在顶盖顶面左右方向中部。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前侧面设有吊钩,所述箱体底部的前后侧均设有行走轮。

优选地,所述旋转臂与箱体侧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臂的与后门相连接的部分呈其中一边对齐连接后门的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后门为由竖向下板及斜向上板组成的并与箱体的卸料口密封配合的异形结构,所述竖向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锁销,所述箱体的卸料口处分别转动连接有与同侧的所述锁销相配合的锁钩。

优选地,所述后门与箱体卸料口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顶盖在平行于其左右方向的断面底边呈折线状。

优选地,所述顶盖底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一尖峰,所述顶盖底面的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凸设有第二尖峰,所述第二尖峰的侧边末端与各第一尖峰的内侧边之间留有平底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配套勾臂车使用,可通过勾臂车拉到车上进行转运,装垃圾时可通过勾臂车将箱体放置于地面上。本实用新型控盖油缸可带动顶盖翻转,从而实现液压启闭动作,箱体放置于地面后,通过勾臂车液压系统控制,打开顶盖,可方便装载机将垃圾铲装入箱内,装满后可通过液压系统关闭顶盖,以防止运输过程中箱内垃圾散落,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控盖油缸设置在顶盖一侧而不是箱体侧板,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顶盖并不局限于整体覆盖箱体顶部长度方向,而是可在不影响集装箱装载垃圾的便利性前提下于箱体顶部留出一部分空间来安装其他附属功能部件。本实用新型后门通过控门油缸驱动,可实现液压启闭动作,同时后门翻转角度大,卸料时不会出现因被后门卡住箱内垃圾而无法卸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门启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启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盖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11、吊钩;12、锁钩;13、支承座;20、后门;21、锁销;30、顶盖;31、第一尖峰;32、第二尖峰;33、平底凹槽;40、旋转支点;41、控门油缸;42、旋转臂;50、控盖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放置于地面装载垃圾的垃圾集装箱,包括箱体10、后门20和顶盖30,所述箱体10的前侧面设有吊钩11,所述箱体10底部的前后侧均设有行走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门20活动设置在箱体10后侧的卸料口并由后门启闭机构控制开合,所述后门启闭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且分别连接后门20左右侧与箱体10左右侧板的旋转组件。

各旋转组件包括缸体部分铰接在箱体10侧板的支承座13上的控门油缸41以及一端与后门20侧边固接且另一端与控门油缸41的活塞杆相铰接的旋转臂42,且所述旋转臂42前部与箱体10侧板之间通过转动副(比如销轴)联接而作为后门20的旋转支点40,所述旋转支点40与箱体10后侧的垂直距离大于旋转支点40与箱体10顶端的垂直距离,这样在后门20完全打开状态下所述后门20由两侧的旋转臂42上撑至箱体10的上方,翻转角度可达90°以上。

优选地,所述旋转臂42的与后门20相连接的部分呈其中一边对齐连接后门20的三角形结构,这样使得所述旋转臂42与后门20相连接处具有足够长度的连接线,大大增强旋转臂42与后门20之间的连接强度及稳定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门20为由竖向下板及斜向上板组成的并与箱体10的卸料口密封配合的异形结构,所述竖向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锁销21,所述箱体10的卸料口处分别转动连接有与同侧的所述锁销21相配合的锁钩12,所述锁钩12的驱动方式可采用液压驱动,亦或手动操作即可。

所述后门20与箱体10卸料口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可采用软橡胶、磁性软橡胶、软塑料、磁性软塑料、聚氨酯等,所述密封结构提高了后门20与箱体10卸料口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垃圾存放于箱体10中,减少臭味散发出来,可防止箱内垃圾污水泄漏,改善了周围的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30活动设置在箱体10顶部的投料口并由顶盖启闭机构控制开合,所述顶盖30的左右方向一侧与投料口处的箱体10相铰接,所述顶盖启闭机构包括沿顶盖30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控盖油缸50,所述控盖油缸50的缸体分别铰接在箱体10顶板的靠近顶盖30铰接侧的一侧,所述控盖油缸50的活塞杆末端铰接在顶盖30顶面左右方向中部。

为避免集装箱满载或其内垃圾高度接近箱体10顶端时不易盖合顶盖30,可做如下进一步改进:即,所述顶盖30在平行于其左右方向的断面底边呈折线状,如图3所示,具体的:所述顶盖30底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凸设有第一尖峰31,所述顶盖30底面的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凸设有第二尖峰32,所述第二尖峰32的侧边末端与各第一尖峰31的内侧边之间留有平底凹槽33。本实施例利用顶盖30的异形底面大大增大了其与下方垃圾的接触面积,并可增强顶盖30下压的作用效果,对垃圾起到一定的压缩效果,同时也便于盖好顶盖30,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散落,避免二次污染环境。

本实施例垃圾集装箱与勾臂车配套使用,所述控门油缸41和控盖油缸50的动力源均取自勾臂车液压系统,可通过液压接头将集装箱的液压系统与勾臂车液压系统联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