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供热型矿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1181发布日期:2018-06-15 22:3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底部供热型矿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仓,尤其涉及一种底部供热型矿仓。



背景技术:

矿石等物料从地下开采出后含有一定的水,在寒冷严寒地区,由于地表气温低,存储于矿仓中的物料易冻结,影响矿山卸矿、出矿作业的连续性,甚至造成矿山冬季停产。目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矿仓的仓壁、仓底贴保温板,但是直接贴于矿仓的保温板无其它的保护措施,在物料的冲击下易损毁,并且由于没有其它的相应的保温措施,热量易自仓壁向矿仓外散失,保温效果差,使得只设置保温板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下并不能防止矿石冻结,不能满足矿山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且能够有效防止物料损毁供热系统的底部供热型矿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部供热型矿仓,包括仓体和供热系统,仓体的仓底中部设有卸料口,所述供热系统包括热源和与之连通的放热管,所述仓体的仓底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结构层、绝热层、保护层和面层,所述放热管敷设于绝热层上位于保护层内,所述热源设置于仓体外向放热管供热。

为了提高供热效果,使所述放热管自所述仓体的侧壁向中部呈蛇型、且关于卸料口对称设置,放热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仓体一侧的同一位置处。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使所述热源为热水源,所述供热系统还包括供水管、分水器、集水器和回水管,供水管的一端与热源连通、另一端与分水器的入口连通,分水器的出口与所述放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放热管的出水口与集水器的进水端连通,集水器的出水端通过回水管与热源连通。

为了便于调节,在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上均设有泄水旁路,泄水旁路上设有泄水阀。

为了便于调节供热时段,在所述放热管的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开关阀。

为了便于更换,使所述面层可拆卸连接于保护层上。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所述放热管通过U型锚筋锁紧于所述绝热层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仓体的仓底设置为结构层、绝热层、保护层和面层,并将放热管敷设于绝热层上位于保护层内。一方面利用保护层和面层来承受矿石的冲击,能够有效的防止放热管被损毁;另一方面能够利用绝热层来防止热量散发至仓外,提高保温效果,能够适应于温度过低的环境,能够有效的防止矿石冻结,以满足矿山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仓底的剖视示意图。

图示序号:

1—仓体,11—结构层、12—绝热层、13—保护层、14—面层、15—U型锚筋;

2—供热系统,21—热水源、22—供水管、23—分水器、24—放热管、25—

集水器、26—回水管、27—泄水阀、28—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底部供热型矿仓,包括仓体1和设置于仓体底部的供热系统2,其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水源21、供水管22、分水器23、放热管24、集水器25和回水管26,供水管的一端与热水源连通、另一端与分水器的入口连通,分水器的出口与放热管的进水口连通,放热管的出水口与集水器的进水端连通,集水器的出水端通过回水管与热源连通,形成一个供热回路,并且在供水管和回水管上均设有泄水旁路,在泄水旁路上设有泄水阀27,在放热管的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开关阀28以便于调控供热时段。放热管设置于仓体1的仓底中。

如图2所示,仓体1的仓底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结构层11、绝热层12、保护层13和面层14,结构层为钢筋混凝土底板,绝热层采用保温板,放热管敷设时自仓体的侧壁向中部呈蛇型、且关于卸料口对称设置,使放热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仓体一侧的同一位置处,放热管通过U型锚筋15锁紧于绝热层上,锁紧后填充抗渗混凝土作为保护层13,最后将面层通过螺栓连接于保护层上用以抵抗矿石的磨损和冲击。

在实际使用时,首先设置钢筋混凝土底板,然后在底板上设置保温板,接着将放热管呈自仓体的侧壁向中部呈蛇型、且关于卸料口对称设置敷设于保温板上,再用U型锚筋锁紧,锁紧后填充抗渗混凝土,再设置面层即完成仓底的设置,最后将放热管的进水口与分水器连通、出水口与集水器连通即可。使用时,热水从热水源流至分水器内,然后进入仓底的放热管内,热水在放热管内释放热量向矿仓内矿石加热后汇集至集水器内流至回水管。可见,本实施例具有施工过程简单、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泛、运营管理方便的优点,同时还可以调节温度,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矿仓保温供热需求;可以调节供热时段,可以随时开启解冻已冻结的矿石;特别是还将放热管由填充层和面层保护,使之免受矿石撞击及其他环境因素危害,无需维护检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