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扣式撕拉铝盖及医用瓶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3347发布日期:2018-07-04 09:12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卷扣式撕拉铝盖及医用瓶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瓶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扣式撕拉铝盖及医用瓶子。



背景技术:

铝盖式瓶装药品在消费者手中需要对铝盖进行打开,撕拉铝盖类药品需要用镊子将铝盖撕拉带进行撕裂,才能完成药品瓶口的开启,在开启过程中,会存在不易开启和开口处划伤手现象。传统的撕拉铝盖均是在盖子的端面上设置撕拉部分,在将瓶子的端面部分暴露后,其铝盖部分有很多尖刺部分,对使用者造成威胁,现开发设计卷扣式撕拉铝盖,消费者用手开启盖子过程中易于进行撕拉开启,防止出现划伤手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卷扣式撕拉铝盖及医用瓶子,能够在保证现有医用瓶子的情况下,避免在撕裂时及撕裂后对操作者造成划伤,且结构简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卷扣式撕拉铝盖,由铝质材料制成,其包括顶板和侧板,且所述侧板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形;

所述侧板上设有撕拉带,且所述撕拉带的首尾两端之间有间隔,形成一个未封闭的环形;

所述撕拉带将所述侧板分割为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和所述下侧板均各自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形。

效果,通过在侧板上设置撕拉带,在开瓶时,从撕拉带的首尾端将撕拉带撕掉即可,且撕掉后,其不会在剩下的顶板和上侧板上形成尖锐体,从而达到操作方便,且不会划伤操作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撕拉带的首尾两端中,至少有一端设有卷扣部,所述卷扣部由所述撕拉带的端部向内侧弯折形成。

效果,卷扣部的设置,使得撕拉时,撕拉带的一端没有尖锐的棱角,操作者的手不会被划伤。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所述侧板和所述撕拉带的外表面设有防氧化层。

效果,避免顶板和所述侧板被氧化,当铝被氧化后其硬度变大不易撕扯,此处的防氧化层使得撕拉带在撕扯时能够更容易被撕扯下来。

一种医用瓶子包括卷扣式撕拉铝盖,还包括瓶体和胶塞,所述胶塞将所述瓶体的瓶口密封,所述顶板内壁和所述胶塞顶部接触,所述侧板内壁和所述瓶体的瓶口位置的外周面接触。

效果,其既可以适用现有的瓶子,其推广成本低,胶塞将瓶体封闭,卷扣式撕拉铝盖再将胶塞和瓶体和外界隔离,保证了密封效果同时还实现了胶塞的二次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胶塞的顶部开有第一凹槽。

效果,一方面减少胶塞的体积,其次让胶塞和顶板配合时,顶板不会被顶出,如果不设置第一凹槽,胶塞容易膨胀挤压顶板,从而发生变形,影响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胶塞的底部开有第二凹槽。

效果,第二凹槽的作用在于减少胶塞的制造成本,其次让胶塞更易变形,当胶塞塞入瓶体时,胶塞侧壁可以往第二凹槽内收缩,让胶塞更易塞入瓶口。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为玻璃瓶。

效果,有效的将药品和外界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通过卷扣部的设置,撕拉时不易刮伤操作者;

二、撕拉带将所述侧板分割为上侧板和下侧板,撕拉后不易留下尖锐体;

三、撕拉带不易被氧化,且容易撕掉;

四、胶塞的耗原材料少,且容易塞入瓶口,且不会因为膨胀对顶板造成积压,影响固定效果;

五、可以完美匹配现有的瓶体和胶塞,推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撕拉铝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卷扣式撕拉铝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带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瓶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现有的撕拉铝盖的撕拉部分a设置在盖子的端面上,端面上,且在将a撕下后,还余下盖体其他部分b,容易形成尖锐体,割伤使用者。

如图2-4所示,一种医用瓶子,卷扣式撕拉铝盖,还包括瓶体6和胶塞5,所述胶塞5将所述瓶体6的瓶口密封;所述胶塞5的顶部开有第一凹槽51。所述胶塞5的底部开有第二凹槽52。所述瓶体6为玻璃瓶。

如图2-3所示,一种卷扣式撕拉铝盖,由铝质材料制成,其包括顶板1和侧板2,且所述侧板2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形;所述顶板1、所述侧板2和所述撕拉带3的外表面设有防氧化层。

如图2-3所示,所述顶板1内壁和所述胶塞5顶部接触,所述侧板2内壁和所述瓶体6的瓶口位置的外周面接触。所述侧板2上设有撕拉带3,且所述撕拉带3的首尾两端之间有间隔4,形成一个未封闭的环形;

如图2-3所示,撕拉带3的制造方法为,将侧板2通过滚花工艺制成。所述撕拉带3将所述侧板2分割为上侧板21和下侧板22,所述上侧板21和所述下侧板22均各自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形。在所述撕拉带3的首尾两端中,至少有一端设有卷扣部31,所述卷扣部31由所述撕拉带3的端部向内侧弯折形成。

撕掉撕拉带3的方法为,用镊子伸入卷扣部31内,然后夹住撕拉带3的一端将其撕扯掉,使得上侧板21和下侧板22分离,上侧板21可以直接取下,未留下尖锐体,避免了划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