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1092发布日期:2018-09-21 22:34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属于智能垃圾回收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1402718.4的一种智能垃圾桶。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包括可移动底座、桶体、桶盖、主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及自主导航模块的智能垃圾桶,在智能垃圾桶开始工作后,由主控模块控制智能垃圾桶按照预设路径循环移动;由人体感应模块在感应到人体靠近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由主控模块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智能垃圾桶停止移动,且控制桶盖打开;由人体感应模块在感应到人体离开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由主控模块根据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桶盖闭合,且控制智能垃圾桶继续沿预设路径移动;从而使得只需一个智能垃圾桶便可收集预设区域内的垃圾,提高了垃圾桶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浪费的情况,且解决了行人想扔垃圾却找不到垃圾桶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在打开垃圾桶时,垃圾桶内的异味会散发出来,导致细菌等物质的传播,使得人体身心健康受到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打开垃圾桶时,垃圾桶内的异味会散发出来,导致细菌等物质的传播,使得人体身心健康受到负面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下桶体、防护膜、内桶、提手、上桶体、左盖、智能感应窗、旋转式感应头、右盖、垃圾投入口、内槽、LED紫外线灯带、脚垫,所述的下桶体的外壁上均匀的铺设有与之相连接的防护膜,所述的下桶体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的底面设有脚垫,所述的内桶贯穿于下桶体的内部并且与之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内槽开设在内桶内并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提手的两端底部与内桶的两内壁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的下桶体的顶部与上桶体活动连接,所述的上桶体的内壁面与LED紫外线灯带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桶体的中间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垃圾投入口,所述的垃圾投入口的位置与内槽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两者相通,所述的上桶体上安装有旋转式感应头,所述的旋转式感应头的正面上内嵌有与上桶体电连接的智能感应窗,所述的智能感应窗与旋转式感应头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旋转式感应头的一侧与左盖一端进行铰链连接,所述的旋转式感应头的另一侧铰链连接于右盖的一端,所述的右盖位于左盖的一侧并且两者均设置在与两者活动连接的上桶体的上面,所述的左盖可与半圆形结构的右盖构成一个圆形结构,所述的右盖的内端面与左盖的内端面贴合设置,所述的右盖的顶面与左盖的顶面呈相切设置;

所述的LED紫外线灯带由电源座、LED紫外灯、铜板、防护网、双面胶贴、防水堵头组成,所述的铜板上均匀的分布有间距相等的LED紫外灯,所述的LED紫外灯的上方设有与铜板相连接的防护网,所述的铜板的一端与电源座相连接,所述的LED紫外灯与电源座通过电连接,所述的铜板的另一端连接于防水堵头,所述的铜板的底面固定有双面胶贴,所述的双面胶贴的一端面与上桶体的内壁相粘接,所述的电源座电连接于上桶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提手的形状呈半圆形结构,所述的提手的直径数值略小于内桶的直径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的LED紫外灯设有颗及以上并且大小及形状形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脚垫设有4个并且呈等距式分布设置,4个所述的脚垫构成一个正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LED紫外线灯带的宽度数值小于上桶体的高度数值,所述的LED紫外线灯带的长度数值小于上桶体的内周长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桶体采用403不锈钢材质,使得桶体能有效的防锈、防蚀、防水、防火。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桶体采用ABS塑料材质,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的有益效果:该设备设有LED紫外线灯带,具有杀菌除臭的功能,在垃圾桶感应后自动打开时不会散发出异味,能够有效避免细菌等物质的传播,使得人体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LED紫外线灯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下桶体-2、防护膜-3、内桶-4、提手-5、上桶体-6、左盖-7、智能感应窗-8、旋转式感应头-9、右盖-10、垃圾投入口-11、内槽-12、LED紫外线灯带-13、脚垫-14、电源座-1301、LED紫外灯-1302、铜板-1303、防护网-1304、双面胶贴-1305、防水堵头-13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底座1、下桶体2、防护膜3、内桶4、提手5、上桶体6、左盖7、智能感应窗8、旋转式感应头9、右盖10、垃圾投入口11、内槽12、LED紫外线灯带13、脚垫14,所述的下桶体2的外壁上均匀的铺设有与之相连接的防护膜3,所述的下桶体2的底面与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底座1的底面设有脚垫14,所述的内桶4贯穿于下桶体2的内部并且与之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内槽12开设在内桶4内并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提手5的两端底部与内桶4的两内壁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的下桶体2的顶部与上桶体6活动连接,所述的上桶体6的内壁面与LED紫外线灯带13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桶体6的中间开设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垃圾投入口11,所述的垃圾投入口11的位置与内槽12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两者相通,所述的上桶体6上安装有旋转式感应头9,所述的旋转式感应头9的正面上内嵌有与上桶体6电连接的智能感应窗8,所述的智能感应窗8与旋转式感应头9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旋转式感应头9的一侧与左盖7一端进行铰链连接,所述的旋转式感应头9的另一侧铰链连接于右盖10的一端,所述的右盖10位于左盖7的一侧并且两者均设置在与两者活动连接的上桶体6的上面,所述的左盖7可与半圆形结构的右盖10构成一个圆形结构,所述的右盖10的内端面与左盖7的内端面贴合设置,所述的右盖10的顶面与左盖7的顶面呈相切设置;所述的LED紫外线灯带13由电源座1301、LED紫外灯1302、铜板1303、防护网1304、双面胶贴1305、防水堵头1306组成,所述的铜板1303上均匀的分布有间距相等的LED紫外灯1302,所述的LED紫外灯1302的上方设有与铜板1303相连接的防护网1304,所述的铜板1303的一端与电源座1301相连接,所述的LED紫外灯1302与电源座1301通过电连接,所述的铜板1303的另一端连接于防水堵头1306,所述的铜板1303的底面固定有双面胶贴1305,所述的双面胶贴1305的一端面与上桶体6的内壁相粘接,所述的电源座1301电连接于上桶体6。

所述的提手5的形状呈半圆形结构,所述的提手5的直径数值略小于内桶4的直径数值,所述的LED紫外灯1302设有20颗及以上并且大小及形状形同,所述的脚垫14设有4个并且呈等距式分布设置,4个所述的脚垫14构成一个正方形结构,所述的LED紫外线灯带13的宽度数值小于上桶体6的高度数值,所述的LED紫外线灯带13的长度数值小于上桶体6的内周长数值,所述的外桶体采用403不锈钢材质,使得桶体能有效的防锈、防蚀、防水、防火,所述的内桶体采用ABS塑料材质,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

本专利所说的LED紫外灯1302一般指发光中心波长在400nm以下的LED,但有时将发光波长大于380nm时称为近紫外LED,而短于300nm时称为深紫外LED。因短波长光线的杀菌效果高,因此紫外LED常用于冰箱和家电等的杀菌及除臭等用途。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智能垃圾回收设备的时候,第一步,事先检查装置的各个部件的组装是否牢固,检测装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第二步,在装置能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智能感应窗8在感应到人体靠近时上桶体6时,智能感应窗8控制旋转式感应头9,使得左盖7、右盖10同时向外135度打开,人通过垃圾投入口11将垃圾投入内槽12,当人离开一定时间内,左盖7、右盖10同时向内关闭。LED紫外灯1302具有杀菌除臭的功能,能够对内桶4内的垃圾进行杀菌除臭,使得每次盖子打开时不会散发出异味,能够有效避免细菌等物质的传播,使得人体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打开垃圾桶时,垃圾桶内的异味会散发出来,导致细菌等物质的传播,使得人体身心健康受到负面影响,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具有杀菌除臭的功能,在垃圾桶感应后自动打开时不会散发出异味,能够有效避免细菌等物质的传播,使得人体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