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内部运输、安装、检修及巡检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1205发布日期:2018-09-05 00:4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综合管廊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内部运输、安装、检修及巡检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道路下建造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热力、排水等市政公用管线集中敷设在同一构筑物内,并通过设置专门的投料口、通风口、检修口和监测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营。市政公用管线的检修、维护都是在综合管廊廊道内进行的。受空间限制,市政公用管线的检修、敷设比较困难。一般综合管廊内管线都是从管廊投料口下放至综合管廊舱室内,采用吊环进行运输、检修及安装。吊环运输一般可解决竖向运输及安装问题,水平运输全靠人力进行运输,运输极为不便。

综合管廊内部监控系统一般均采用固定式监控系统。虽然摄像头角度及像素目前都很高,但是总存在部分死角无法检测,有可能对管廊的整体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内部运输、安装、检修及巡检一体化装置,解决了存在部分死角无法检测,有可能对管廊的整体安全造成影响等问题。结合综合管廊运输、安装、检修及巡检等功能需求,采用共用梁式起重机的方式,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内部运输、安装、检修、巡检的装置,改善综合管廊运输、安装、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条件,以人为本;同时解决综合管廊各舱室动态监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单轨轨道1、梁式起重机(含走行系统)2、蓄能式监控系统3、蓄能式监控系统充电系统4。单轨轨道1架设在管廊顶部,梁式起重机2安装在单轨轨道1上走行,蓄能式监控系统3 连接在梁式起重机2的下部,蓄能式监控系统充电系统4安装在单轨轨道1的末端车档。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管廊主体为矩形、圆形或马蹄形等断面的任意一种;适用于管廊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薄壁波纹管结构、预制拼装结构等任意一种;适用于管廊主体为单舱、双舱、三舱、四舱等舱型任意一种;适用于管廊舱体为强电舱,燃气舱,电、信混合舱,水、电混合舱,水、信混合舱等舱型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点是:

1、采用单轨梁式起重机系统,改善综合管廊内部运输、安装的工作条件,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

2、移动式监控系统安装在梁式起重机上,提高轨道及梁式起重机的利用效率;

3、梁式起重机采用手动和电动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工作状态要求。电动模式下,作为移动式监控系统的动力来源,进行廊内动态巡检;手动模式下,通过外力进行廊内管线或设备的运输、安装等运营维护。

4、采用蓄能式可移动监控系统,满足综合管廊内部的动态巡检,解决滑线在廊内太长的弊端;

5、在轨道末端车档处设置固定式充电装置,满足可移动监控系统动力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的综合管廊内部运输、安装、检修、巡检装置布置示意图。其中,单轨轨道1、梁式起重机(含走行系统) 2、蓄能式监控系统3、蓄能式监控系统充电系统4。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单轨轨道1、梁式起重机(含走行系统)2、蓄能式监控系统3、蓄能式监控系统充电系统4。单轨轨道1架设在管廊顶部,梁式起重机2安装在单轨轨道1上走行,蓄能式监控系统3 连接在梁式起重机2的下部,蓄能式监控系统充电系统4安装在单轨轨道1的末端车档。

管廊内部进行管线安装、设备运输及检修等工况时,管线从投料口进入舱室内后,将梁式起重机上的吊钩、拉链等设施安装好后,通过梁式起重机吊起管线或设备后,进行纵向运输。将管线或设备运输至需要进行安装的地方,进行安装。

管廊内部进行管廊内部巡检工况时,管廊主控中心通过有线加无线的方式下发指令,管廊移动监控系统接收指令后,通过自带蓄电系统提供动力,驱动梁式起重机沿轨道系统进行纵向移动,进行定点、动态监控。当管廊蓄能式监控系统走完本身所在防火分区后,折返返回至安装在轨道车档处的充电系统,进行对位。待对位完成1分钟后,充电系统电源打开,蓄能式监控系统进入充电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