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石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3231发布日期:2019-01-29 18:3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晶石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晶石供料机构。



背景技术:

晶石由于外观漂亮,在织物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晶石多通过手工上料或机械手拾取相应圆盘上的晶石,在晶石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准确持续输送特定数量的晶石,而现有的设备无法满足此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连续快速准确输送相应数量晶石供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晶石供料机构,包括筛选晶石的底盘、容纳晶石的料盘、驱动料盘旋转的驱动器、可通过晶石的输送管,所述的底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可通过晶石的传输孔,所述的料盘可旋转的设置于底盘上,所述的旋转的料盘底面与传输孔对应处设有至少一个存储孔,所述的存储孔随旋转的料盘逐一与传输孔相配合,所述的传输孔连接输送管,所述的输送管管体上端口与晶石外轮廓相适应,所述的输送管管体内设有导向晶石翻转竖立的斜面,所述的斜面至管体出口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存储孔设有若干、均布于底面、与旋转轴心同心的圆周上与传输孔相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料盘倾斜设置,所述的料盘的旋转轴与水平线呈一定夹角。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送管管体出口端设有容纳定向晶石的输送槽。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输送管管体出口端或输送槽出口端控制晶石通过数量、往复滑移的通过器及与通过器配合的插槽,所述的通过器包括可通过插槽插入输送槽的上插片、下插片及固定连接上、下插片的框架,所述的上、下插板随通过器的往复滑移交替插入或离开输送槽,所述的上、下插片距离为晶石直径的整数倍或大致整数倍,所述的通过器还设有驱动通过器框架往复滑移的第一驱动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输送槽出口与通道配合的晶石转送块,所述的转送块上设有与输送槽相对应的转送通道。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送块可滑行设置,所述的转送块设有驱动转送块趋近或远离输送槽出口的第二驱动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驱动结构包括可扭转的曲柄,所述的曲柄一端与转送块相配合,驱动转送块趋近或远离输送槽出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驱动结构包括滑板,驱动滑板的滑插及驱动电机,所述的滑插底部设有驱动凸块,所述的第二驱动结构的曲柄设有与驱动凸块相配合的驱动臂,所述的驱动凸块与驱动臂相配合驱动曲柄扭转。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转送通道上端设有喇叭状的导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盘上设置驱动器驱动的旋转料盘,料盘上设有与底盘传输孔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存储孔,旋转的料盘上的存储孔会筛选定向晶石于存储孔内,待存储孔与传输孔相配合释放传送晶石,其有益效果是连续旋转的料盘可有效快速筛选并输送晶石。通过设置一可容纳通过晶石的输送管,输送管挂体内设置斜面导向定向晶石竖立满足后续工作的需求,输送管可连续快速的输送定向的晶石,可通过连接连续的供料机构实现连续的晶石定向和供料。

进一步的,在输送槽上设置控制晶石通过数量、往复滑移的通过器,通过器的上插片、下插片通过插槽插入输送槽来控制和选取输送槽内相应数量的晶石并隔断其他晶石,使准确选取相应数量的晶石能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通过器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施案例包括筛选晶石的底盘1a、容纳晶石的料盘2a、驱动料盘2a旋转的驱动器3a、通过晶石的输送管1b,底盘1a上设有至少一个可通过晶石的传输孔11a,料盘2a可旋转的设置于底盘1a上,旋转的料盘2a底面21a与传输孔11a对应处设有至少一个存储孔22a,存储孔22a随旋转的料盘2a逐一与传输孔11a相配合。

存储孔22a设有若干,均布于底面21a、与料盘旋转轴心同心的圆周上,与传输孔11a相配合。传输孔11a数量及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于任意位置上,本实施案例中,传输孔11a设置为一个,传输孔11a连接输送管1b,用于输送筛选的晶石。

驱动器3a为安装于底盘1a上的驱动电机。

料盘2a倾斜设置,以便于料盘2a的旋转轴与水平线呈一定夹角。夹角通常为15°-82°,最好为20°-60°。这样便于若干存储孔22a上的保持一定的速度顺利落入传输孔11a内。

输送管1b管体上端口2b与晶石外轮廓相适应,输送管1b可垂直或倾斜设置。输送管1b管体内设有导向晶石翻转竖立的斜面3b,斜面3b至管体出口端4b。输送管1b管体出口端4b设有容纳定向晶石的输送槽1,以便于存储更多定向的晶石。

输送管1b为通体可容纳晶石外轮廓的管体,管体可采用透明材质,管体内设有斜面块以构成斜面3b,斜面块至管体出口端4b。

输送槽1上设有镂空的视口51b,以便于观察晶石的输送状况。

输送槽1与输送管1管体之间设有固定连接输送槽1与输送管1的连接块11。

输送径向排列晶石11输送槽1,晶石11最好单排排列,输送槽11可垂直或倾斜放置,以便于晶石仅仅依靠自身重力,在不通过外力的状况下能输送。可根据需要在输送管1b管体出口端4b或输送槽1出口端设置控制晶石通过数量、往复滑移的通过器2及与通过器配合的插槽3,通过器2包括可通过插槽3插入输送槽1的上插片、下插片4、5及固定连接上、下插片4、5的框架6,上、下插板4、5随通过器2的往复滑移交替插入或离开输送槽1,上、下插片4、5距离为晶石直径的整数倍或大致整数倍,通过器2还设有驱动通过器框架6往复滑移的第一驱动结构21。本实施案例中上、下插片4、5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晶石的直径,以便于一次可送出一个晶石11。

参见图3,通过器2滑动,上插片4从插槽3插入,由于上、下插片4、5距离为晶石直径的整数倍或大致整数倍,即可允许上下有少许的偏差,即不影响到上、下插片4、5快速的分离晶石,上插片4刚好位于两个晶石11的空隙之间,插入后的上插片4可有效分离位于插片处的上、下晶石11,恰好下插板5离开输送槽1,位于上、下插板4、5之间的晶石滑落处输送槽1达到准确数量的输送。参见图4,通过器2反向滑动,下插片5开始插入输送槽1,上插片4开始离开输送槽1,下插片5完全插入,作为止挡板。上插片4将完全离开,位于上插片4上的晶石进入位于上、下插板4、5之间的通道,作为一个工作流程。可重复图3-4的流程,以实现连续输送。

还包括设置于输送槽1出口与通道配合的晶石转送块7,转送块7上设有与输送槽1相对应的转送通道71。转送通道71上端设有喇叭状的导入口。输送槽11上设有视口。

转送块7可滑行设置,转送块7设有驱动转送块7趋近或远离输送槽1出口的第二驱动结构。

第二驱动结构包括可扭转的曲柄8,曲柄8一端与转送块7相配合,驱动转送块7趋近或远离输送槽1出口。

第一驱动结构21包括滑板22,驱动滑板22的滑插23及驱动电机,滑插23底部设有驱动凸块24,第二驱动结构的曲柄8设有与驱动凸块24相配合的驱动臂81,驱动凸块24与驱动臂81相配合驱动曲柄8扭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