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栓落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3218发布日期:2019-01-29 18:34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防水栓落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栓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防水栓落料机构。



背景技术:

防水栓需要排列成固定姿态,让拿取机构在指定的位置进行拿取,并进行穿线作业。但是现有的防水栓排列落料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到整体防水栓穿线作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防水栓落料效率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栓落料机构,通过滚筒的翻滚,将防水栓翻滚掉落到流道内,并通过流道传送到取料工位,提高了落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栓落料机构,包括滚筒、转动电机、转杆、机架、流道和电磁振动器,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转动电机和流道,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杆,转动电机的转轴与转杆互相平行,滚筒的弧面贴合在转动电机的转轴和转杆上,流道一端置于滚筒内,流道外侧固定有电磁振动器。

具体地,所述流道的滑槽一侧设有吹气孔,流道的滑槽另一侧设有排料口,吹气孔与排料口相对设置。

具体地,所述流道侧端固定有用于检测流道上是否有防水栓的激光检测仪一,流道的取料位固定有用于检测防水栓是否传动到位的激光检测仪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栓落料机构,通过滚筒的翻滚,将防水栓翻滚掉落到流道内,并通过流道传送到取料工位,提高了落料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滚筒,2.转动电机,3.转杆,4.机架,5.流道,6.电磁振动器,7.吹气孔,8.排料口,9.激光检测仪一,10.激光检测仪二。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防水栓落料机构,包括滚筒1、转动电机2、转杆3、机架4、流道5和电磁振动器6,所述机架4上固定有转动电机2和流道5,机架4上转动连接有转杆3,转动电机2的转轴与转杆3互相平行,滚筒1的弧面贴合在转动电机2的转轴和转杆3上,流道5一端置于滚筒1内,流道5外侧固定有电磁振动器6。所述流道5的滑槽一侧设有吹气孔7,流道2的滑槽另一侧设有排料口8,吹气孔7与排料口8相对设置。所述流道5侧端固定有用于检测流道5上是否有防水栓的激光检测仪一9,流道5的取料位固定有用于检测防水栓是否传动到位的激光检测仪二10。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将需要加工的防水栓从滚筒1的开口处放入,然后将流道5的入料端穿入滚筒1的开口,使得流道5的入料端置于滚筒1内,而此时滚筒1放置在转动电机2的转轴和转杆3之上。

首先启动转动电机2,转动电机2的转轴旋转会利用摩擦带动滚筒1转动,而支撑滚筒1的转杆3,会在滚筒1转动的摩擦带动下旋转,从而在支撑滚筒1的同时减少摩擦。

当滚筒1旋转时,滚筒1内的防水栓会跟着翻滚,当防水栓翻滚到最上端并往下掉落时,就会掉落到流道5内。流道5的滑槽宽度大于防水栓的底部柱体,滑槽宽度小于防水栓的头部,因此只有当防水栓的柱体部分掉入流道5的滑槽内,才会整齐的排列在流道5内。而当防水栓的非柱体部分掉落到流道5上时,就无法进入到流道5的滑槽内,这样就可以保证流道5内的防水栓以同样的姿态整齐排列。

当防水栓不以设定姿态落到流道5上后,与流道5相连通的吹气装置启动,吹气装置产生的气流通过流道5上的吹气孔7吹出,这样就会将未进入滑槽的防水栓从流道5另一侧的排料口8处吹落。被吹落的防水栓继续被滚筒翻滚,然后再次翻滚到顶端后掉落到流道5上,直到防水栓全部以设定姿态排列在流道5的滑槽呢。

当流道5上的激光检测仪一9检测到流道5上有防水栓时,就通过控制主机来暂停转动电机2。当检测到流道5上没有防水栓,就启动转动电机2驱使滚筒1转动。

流道5侧端的电磁振动器6振动流道5,从而使得流道5上排列的防水栓往取料端滑动,直到最前端的防水栓滑动到流道5尽头。此时流道5尽头的激光检测仪二10检测到该位置有防水栓之后,就通过控制主机来启动取料机构,从流道尽头的位置,将防水栓取出。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