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局部升降的输送中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0339发布日期:2018-07-13 18:0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能够局部升降的输送中转平台。



背景技术:

生产活动中对物料、成品(比如水泥砖)等进行码垛后,一般采用叉车进行运输,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途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

叉车在装卸堆垛时,其货叉需要与托盘配合使用,当运输批次多,叉车数量大时,托盘使用很难调度管理;再者,搬运过程中托盘受压摩擦耗损严重,需要不断的更换维修,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费用。

目前,企业厂区内短距离物料搬运、成品装卸多采用流水链式传输,其目的是提高传送效率,节省人工,然而不同的生产环节间无法用传送带直接连通,因此物料堆垛后必须使用叉车运输,所以托盘成为堆垛装卸运输中制约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适合无托盘叉车装卸物料的能够局部升降的输送中转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够局部升降的输送中转平台,用于无托盘叉车的装卸物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平台本体、设置于所述平台本体内的若干自由升降的面板以及感应物料位置的传感器构成,其中,所述面板下部连接动力伸缩臂,所述传感器向电控箱发送物料置于平台本体的信号,由所述电控箱向所述动力伸缩臂发出伸长或收缩指令。

构成上述一种能够局部升降的输送中转平台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所述动力伸缩臂为均匀设置在所述面板下面的若干竖直油缸或气缸;

——所述动力伸缩臂为由倾斜动力缸带动的剪式伸缩臂;

——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中转平台一侧的挡料板上;

——所述平台本体为若干托辊轴并排组成的,所述面板上也设置若干并排的托辊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能够局部升降的输送中转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该输送中转平台主要由平台本体、设置于平台本体内的若干自由升降的面板以及感应物料位置的传感器构成,装置设计紧凑,易于加工制造,构成器件少,具有构造简单的特点;其二,由于升降面板下部连接动力伸缩臂,传感器向电控箱发送物料置于装料平台的信号,由电控箱向动力伸缩臂发出伸长或收缩指令,及时反馈感知物料位置,自动实现平台局部的面板的升降,为叉车的货叉插入或抽出提供足够的空间,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其三,由于动力伸缩臂为均匀设置在面板下面的若干竖直油缸或气缸,动力伸缩臂也可以为由倾斜动力缸带动的剪式伸缩臂,使平台局部的升降面板活动更加均衡稳定;其四,由于平台本体1为若干托辊轴并排组成的,面板上也设置若干并排的托辊轴,便于物料滑动,节省机械工作输出,适于与流水式传送带衔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局部升降的输送中转平台在局部面板降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输送中转平台的动力伸缩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输送中转平台的升降面板升起缓冲卸货压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能够局部升降的输送中转平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能够局部升降的输送中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构成该输送中转平台的结构主要由平台本体1、设置于平台本体1内的若干自由升降的面板2以及感应物料位置的传感器3构成,其中,面板2下部连接动力伸缩臂4,传感器3向电控箱6发送物料置于中转平台的信号,由电控箱6向动力伸缩臂4发出伸长或收缩指令。

其工作原理为:输送物料靠近或远离中转平台的传感器3时,传感器3向电控箱6反馈信号,电控箱6收到后向动力伸缩臂4发送收缩或伸长的指令,其中,动力伸缩臂4收缩后,输送中转平台局部的面板2下降,为叉车放置物料后抽出货叉提供空间,动力伸缩臂4伸长后,输送中转平台局部的面板2上升,使中转平台再次形成一个水平传送面,方便与流水输送链衔接。

在构成上述一种能够局部升降的输送中转平台的结构中,

——为了更好的实现输送中转平台面板2升降活动,上述动力伸缩臂4为均匀设置在面板2下面的若干竖直油缸或气缸41,其同步抬升面板2,便于统一指挥操作;

——优选的,如图2所示,上述动力伸缩臂4还可以为由倾斜动力缸41’带动的剪式伸缩臂42,使面板2的升降更加平稳;

——上述传感器3为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中转平台一侧的挡料板5上,易于及时感知物料在中转平台的位置变化,自动向电控箱6反馈信号;

——为了实现输送中转平台与流水式传送链衔接,上述平台本体1为若干托辊轴7并排组成的,面板2上也设置若干并排的托辊轴7,方便物料滑动,节省了机械输出。

如图3所示,上述由动力伸缩臂4带动的升降面板2,还可以在叉车卸料时升出输送中转平台的表面,为输送中转平台承载物料提供了缓冲,减小了对平台本体1的冲击压力,保护了中转平台,可以延长中转平台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