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7144发布日期:2018-08-21 18:36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散料输送行业的发展,斗轮机作为传统散料输送机械,其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性能也不断提升。但在斗轮机运行过程中,尾车上的传送带空载时容易起翘,从而导致传送带跑偏。现有技术采用车轮型的压轮装置,两个轮子分别压在传送带两边防止其起翘,但这种型式的压轮与传送带接触面小,对传送带压力大,所以对传送带造成的损害也较大。并且当传送带发生跑偏时没有纠正跑偏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降低压轮对传送带的损害,同时对传送带的跑偏起到纠正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该装置包括:

滚筒,其设于传送带的上下两侧,所述滚筒两端通过螺栓将所述滚筒固定于两侧对应的支架上;

托辊,其竖直设于所述传送带与托辊支架之间,且所述托辊的上下两端均与所述支架滚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筒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滚筒均匀分布于整个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辊与所述滚筒配套设置,每个所述滚筒对应设置两个所述托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个调节螺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筒两端为锥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筒与所述传送带之间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首先,增大了压轮与传送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压轮对传送带的损伤;其次,增加了纠偏装置,对出动带的跑偏起到纠正作用;最后,滚筒在支架上的位置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滚筒表面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需要保证负载状态的物料顺利通过,又能防止传送带起翘时高度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滚筒;2、调节螺栓孔;3、支架;4、托辊支架;5、托辊;6、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是一种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该装置包括:

滚筒1,其设于传送带的上下两侧,滚筒1两端通过螺栓将滚筒1固定于两侧对应的支架3上;本实用新型用滚筒1替代了传统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中的压轮6,在传送带输送过程中,滚筒1与传送带之间的接触面积,明显大于压轮6与传送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滚筒1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传送带的损害,提高了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托辊5,其竖直设于传送带与托辊支架4之间,且托辊5的上下两端均与支架3滚动连接。相较于传统的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斗轮机尾车传送带压轮装置增加了托辊5设置。托辊5位于传送带的左右两侧,可以对传送带的两侧起到一定支承作用;本实用新型中托辊5用作纠偏装置,当传送带发生跑偏现象时即可对其予以纠正;同时,托辊5与传送带之间为滚动摩擦,可以对传送带的损害降到最低。

进一步的,滚筒1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滚筒1均匀分布于整个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上。由于滚筒1本身设置长度有限,所以要对整个传送带起到支承作用,即需要增加滚筒1的设置数量,在具体工况中则应根据整个传送带的长度来确定滚筒1的数量。将滚筒1均匀分布即可保证每个滚筒1受力均匀,同时保证每段传动带也能够受力均匀,不至于某段传送带出现较大形变,影响物料输送过程。

进一步的,托辊5与滚筒1配套设置,每个滚筒1对应设置两个托辊5。

进一步的,支架3上设有若干个调节螺栓孔2。滚筒1通过调节螺栓孔2与支架3进行连接。调节螺栓孔2沿支架3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滚筒1通过不同高度的调节螺栓孔2即可实现滚筒1表面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滚筒1两端为锥形。当传送带由于传送物料的原因,两端发生起翘情况时,滚筒1两端的锥形能够更好地与传送带起翘时的形状吻合,有效防止传送带起翘高度过高。

进一步的,滚筒1与传送带之间不接触。滚筒1与传送带之间设有一定距离,此距离具体根据传送带上输料的高度决定,该距离既要保证传送带上的物料能够顺利通过,同时还要防止传送带起翘高度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