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机起重臂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9708发布日期:2018-08-17 20:2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塔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塔机起重臂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塔机起重臂是由多节臂架相互连接组成的格构式焊接件,臂架包括一根上弦、两根下弦和连接各弦杆的腹杆,各弦杆为角钢拼方焊接的空心结构,上弦杆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现有技术中起重臂的销轴连接存在以下技术不足:销轴连接对上弦杆铰接孔的加工精度要求高,耳板焊接稍有变形或位置偏差,安装销轴时即会出现销轴难以打进销轴孔的现象;安装过程需要高空作业,不易操控,操作工在高空用铜锤敲打销轴时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机起重臂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简单、新颖,在安装、拆卸过程中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塔机起重臂连接结构,包括在第一上弦杆端部成对设置的外耳板和在第二上弦杆端部成对设置的内耳板,外耳板和内耳板上设有条形孔,销轴安装在条形孔内以将外耳板和内耳板连接,外耳板的外侧固设有防止销轴产生轴向移动的轴向限位部,第一上弦杆和销轴中间设有防止销轴产生径向移动的径向限位部。

进一步,所述条形孔为开放式通孔,靠近上弦杆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半圆形的闭口端。

进一步,所述条形孔为U形或V形开放式通孔。

进一步,所述轴向限位部为L形板体,固设于条形孔闭口端的外侧,与外耳板构成供销轴端部嵌入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径向限位部为U形板体,U形开口端卡固在销轴外壁上,另一端抵压在第一上弦杆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耳板结构的改进,使起重臂的上弦杆间的销轴连接更为便捷,安装方便省力,降低了对销轴孔的加工精度要求,增大了耳板的焊接变形和加工误差的容限值,能有效降低生产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外耳板和内耳板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径向限位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上弦杆,12-第二上弦杆,21-外耳板,22-内耳板,3-销轴,4-轴向限位部,5-径向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属于塔机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塔机起重臂连接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在第一上弦杆11端部成对设置的外耳板21和在第二上弦杆12端部成对设置的内耳板22,外耳板21和内耳板22上设有条形孔,销轴3安装在条形孔内以将外耳板21和内耳板22连接,外耳板21的外侧固设有防止销轴3产生轴向移动的轴向限位部4,第一上弦杆11和销轴3中间设有防止销轴3产生径向移动的径向限位部5。

进一步,所述条形孔为开放式通孔,靠近上弦杆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半圆形的闭口端。优选地,所述条形孔可以为U形或V形开放式通孔。

进一步,所述轴向限位部4为L形板体,固设于条形孔闭口端的外侧,与外耳板21构成供销轴3端部嵌入的卡槽。

进一步,所述径向限位部5为U形板体,U形开口端卡固在销轴3外壁上,另一端抵压在第一上弦杆11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对齐外耳板21和内耳板22上的条形孔,条形孔明显比传统的圆形销轴孔大,可较为容易地将销轴3插入条形孔内;第一上弦杆11和第二上弦杆12分别向两侧拉紧时,销轴3端部卡入轴向限位部4的卡槽内,可限制销轴3在轴向产生位移、防止销轴3从条形孔内脱出;再将U形板体的开口端卡固在销轴3外壁上,另一端抵压在第一上弦杆11端部,可限制销轴3在径向产生位移,使销轴3紧紧地卡在条形孔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