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合板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0276发布日期:2018-08-08 09:21阅读:18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胶合板托盘。



背景技术:

现有胶合板托盘材质韧性高,但强度不及木托盘,容易变形,液压车等工具运输、装卸及落放时胶合板托盘时,胶合板托盘自重大,长期承重或者落放过重,会造成胶合板托盘四周在承重过程中变形,会对胶合板托盘上放置的产品造成质量隐患。而且普通欧标托盘或者常见托盘只有一侧有拉撑,会导致托盘受力不均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合板托盘,均匀较为均匀,不易变形,且托盘面板下部四周增加厚度相同,方便使用叉车及液压车从胶合板托盘四侧的任一侧都可进行装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胶合板托盘,包括上端放置产品的长方体面板,面板下部设有与面板固定连接的底架,底架包括设在面板下表面上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过桥和与面板长度方向平行的上拉撑;过桥与面板宽度方向平行,过桥的长度等于面板的宽度,过桥的外侧与面板下表面长边边缘平齐;上拉撑沿面板长度方向设置,上拉撑的长度两端紧贴过桥设置,上拉撑至少为三个上拉撑,上拉撑沿面板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两外侧的两个上拉撑的外侧边缘与面板下表面宽度方向两端边缘平齐,上拉撑与过桥等高;过桥和上拉撑下表面上设置有与过桥平行的至少三个下拉撑,两外侧的两个下拉撑的外侧边缘与面板的过桥的长边外侧边缘平齐,下拉撑上端通过底脚与过桥和上拉撑分别连接,底脚在下拉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拉撑上的底脚分布与其它拉撑上的底脚分布一一对应,每一个过桥下表面上都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底脚,底脚与上拉撑、下拉撑、过桥之间形成方便叉车的叉臂通过的通道,分别为与面板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通道,与面板宽度方向平行的竖向通道;底脚的宽度方向与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底脚的长度方向与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过桥的宽度为底脚长度的1/2~3/5,上拉撑的宽度与底脚宽度相同,底脚的宽度与下拉撑的宽度相同,长度方向过桥宽度与底脚相同。

相邻两个下拉撑之间的距离等于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底脚之间的距离,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相邻两个底脚之间的距离相等。

每一个过桥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一个与过桥长度方向端部边缘平齐的底脚。

胶合板托盘还包括产品上部覆盖的上盖,胶合板托盘还包括产品上部覆盖的上盖,上盖的材质为胶合板。

上盖由多块胶合板拼接而成,上盖上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与拼接缝垂直。

上盖包括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为胶合板,加强筋设置在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

加强筋与下拉撑的设置方向、位置相一致。

底脚与上端的过桥、上拉撑之间用不少于3个螺纹钉排列成三角形进行固定连接,底脚与下拉撑之间用不少于3个螺纹钉排列成三角形进行固定连接,过桥、上拉撑与面板之间通过螺纹钉连接固定。

每一个过桥下表面上设置的底脚与上拉撑的个数对应。

底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都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防止胶合板托盘在运输及存放过程中,胶合板托盘落放过重导致的胶合板托盘四周变形,对胶合板托盘宽度方向增加拉撑,保证胶合板托盘四周较为均匀地增加厚度,使托盘受力较为均匀,不易变形,保证胶合板托盘上放置的物品质量。对胶合板托盘宽度方向增加过桥,过桥与上拉撑等高,保证托盘周均增加厚度,从而底脚与过桥之间,底脚与上拉撑之间形成上边面高度等高的穿过孔,方便叉车及液压车从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即胶合板托盘四面的任一侧面都可以托起托盘及托盘上的货物进行装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包括上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胶合板托盘,包括上端放置产品的长方体面板1,面板1下部设有与面板固定连接的底架,底架包括设在面板下表面上的长度方向两端的过桥2和与面板长度方向平行的上拉撑3;过桥2与面板1宽度方向平行,过桥的长度等于面板的宽度,过桥的外侧与面板下表面长边边缘平齐;上拉撑沿面板长度方向设置,上拉撑3的长度两端紧贴过桥设置,上拉撑至少为三个上拉撑,上拉撑沿面板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两外侧的两个上拉撑的外侧边缘与面板下表面宽度方向两端边缘平齐,上拉撑与过桥等高;过桥和上拉撑下表面上设置有与过桥平行的至少三个下拉撑4,如下拉撑4的个数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两外侧的两个下拉撑4的外侧边缘与面板1的过桥的长边外侧边缘平齐,下拉撑上端通过底脚5与过桥和上拉撑分别连接,底脚5在下拉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拉撑上的底脚分布与其它拉撑上的底脚分布一一对应,每一个过桥下表面上都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底脚,底脚与上拉撑、下拉撑、过桥之间形成方便叉车的叉臂通过的通道,分别为与面板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通道6,与面板宽度方向平行的竖向通道7;底脚的宽度方向与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底脚的长度方向与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过桥的宽度为底脚长度的1/2~3/5,上拉撑的宽度与底脚宽度相同,底脚的宽度与下拉撑的宽度相同,长度方向过桥宽度与底脚相同。

包括上端放置产品的胶合板面板1,面板下表面上设有与面板下表面长度方向两端边缘平齐的过桥2,过桥的长度为与面板宽度等长,面板下表面上还设有沿面板长度方向设置的且两端紧贴过桥的至少三个上拉撑3,上拉撑沿面板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两端部的两个上拉撑的外侧边缘与面板下表面宽度方向两端边缘平齐,上拉撑3与过桥2等高;过桥和上拉撑下表面上设置有与过桥2平行的至少三个下拉撑4,长度方向上两端的两个下拉撑的外侧边缘与下拉撑的外侧边缘平齐,下拉撑4上端通过底脚5与过桥2和上拉撑3分别连接,底脚在下拉撑上均匀分布,每一个拉撑上的底脚分布与其它拉撑上的底脚分布一一对应,每一个过桥下表面上都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底脚,底脚与上拉撑、下拉撑、过桥之间形成方便叉车的叉臂通过的通道,分别为与面板长度方向平行的横向通道6,与面板宽度方向平行的竖向通道7。

在胶合板托盘材质韧性高,强度不及木托盘容易变形的情况下,面板下表面上设有与面板下表面长度方向两端边缘平齐的过桥,面板宽度方向两端部的两个上拉撑与面板下表面宽度方向两端边缘平齐,上拉撑与过桥等高;使面板四周受力较为均匀,使液压车、叉车等工具运输、装卸及落放胶合板托盘时,胶合板托盘落放过重,避免托盘四周承重过程中变形,对产品造成的质量隐患。从而长期存放均匀受力不易变形,保证产品质量。而且上拉撑和下拉撑垂直设置,进一步保证面板受力较为均匀。

对胶合板托盘宽度方向增加过桥,过桥与上拉撑等高,保证托盘周均增加厚度,从而底脚与过桥之间,底脚与上拉撑之间形成上边面高度等高的叉臂通过的通道,方便叉车及液压车从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即胶合板托盘四面的任一面都可以托起托盘及托盘上的货物进行装卸。

相邻两个下拉撑之间的距离等于长度方向上相邻两个底脚之间的距离,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相邻两个底脚之间的距离相等。均匀分布,使面板上受力更加均匀。

每一个过桥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一个与过桥长度方向端部边缘平齐的底脚。此处底脚同时与过桥和上拉撑固定在一起,使过桥和上拉撑固定更加牢靠,也使底脚的固定更加牢靠。

胶合板托盘还包括产品上部覆盖的上盖2,上盖的材质为胶合板,若上盖尺寸较大,由于胶合板材质最宽为1220mm,需要用多块胶合板拼接时,上盖上可以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与拼接缝24垂直。

可以通过螺纹钉把面积比较小的胶合板拼接成可以覆盖住产品的上盖。

为了减少上盖的加强筋对下部面板增加重量,导致面板易变形,加强筋的设置方向与下拉撑一致,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使托盘上盖对产品形成了一层防水抗压的保护。

进一步地,上盖2包括上托板21和下托板22,上托板和下托板为胶合板,加强筋23设置在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上托板和下托板为胶合板,两胶合板之间设有加强筋23,可以减轻胶合板面板的重量,同时加强上盖的强度。

加强筋的长度等于上托板的宽度,面板、上托板和下托板的长度、宽度分别相等,横梁的长度等于面板的宽度。

加强筋的宽度、位置及个数与下拉撑相对应。

过桥下表面设置的底脚与上拉撑位置对应,底脚的宽度等于上拉撑的宽度,底脚的长度大于过桥的宽度,底脚的宽度方向与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底脚的长度方向与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过桥与上拉撑的交界处都设置有底脚,此处的底脚同时与过桥和上拉撑固定在一起,使过桥和上拉撑固定更加牢靠,也使底脚的固定更加牢靠。

每一个过桥下表面上设置的底脚与上拉撑的个数对应。

底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都相等。

上盖与加强筋之间,面板与过桥、上拉撑之间,上拉撑与过桥之间,过桥、上拉撑与底脚之间,底脚与下拉撑之间的连接通过热压胶合的方式固定连接起来,或者通过木工中常规的钉子固定方式固定连接起来。

具体可以为,如图1所示,上拉撑和下拉撑各为三个,每个下拉撑上面在宽度方向均匀三个底脚,面板下方的四角各设有一个底脚,底脚平均分布在托盘长、宽托盘两个方向,长3排,宽3排共9个底脚。

过桥的宽度为20mm-60mm,厚度为14mm -18mm,上拉撑的宽度为40mm-80mm,厚度为14mm -18mm。下拉撑:宽度为100(±3)mm,宽度与底脚宽度一致,厚度为14-18mm。过桥、上拉撑和下拉撑也可以都为胶合板。

底脚为正立方体,边长为50 mm-100mm,底脚为刨花材质,是经过正方形的模具高温高压连续挤压成形成。免熏蒸、防水且价格低。底脚平均分布在面板长、宽两个方向,底脚与上端的过桥、上拉撑之间用不少于3个螺纹钉排列成三角形进行固定连接,保证稳定不易变形,底脚与下拉撑之间用不少于3个螺纹钉排列成三角形进行固定连接,保证稳定不易变形。过桥、上拉撑与面板之间通过螺纹钉连接固定。

本方案较原有的木托盘包装,胶合板托盘较实木托盘每套降低成本45%,且不需要熏蒸,也无需担心接触托盘底面的产品因承重变形从而对使产品安全造成隐患,因为我们底部四周采取上拉撑和过桥的方式,加强托盘四周的承重强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