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楼板围框固定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1261发布日期:2018-10-02 20:1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楼板围框固定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扶梯及人行道的安装和使用越来越普及,其设备部件的使用及维护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是否方便调节及更换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多数公共场所使用的自动扶梯、人行道围框固定方式都是外侧固定,其围框位于上弦杆外侧,围框支撑架也位于上弦杆外侧。采用这种安装方式,不仅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同时扶梯安装完成后,楼层板外侧地板装潢做好以后,后期围框的拆装调节不好操作,特别是两台扶梯或人行道紧靠在一起安装,装于外侧的围框支承架很难拆装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楼板围框固定支承装置,其能够减小安装空间,且后期便于拆装调节,有效提高实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楼板围框固定支承装置,包括围框,所述围框上安装有楼层板,楼层板下方的所述围框与围框支撑架相连,所述围框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与围框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1个以上的安装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螺栓穿过安装通孔后与上弦杆相连。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第一支撑板后与上弦杆抵紧安装。

所述围框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垂直相连;所述第一挡板与楼层板侧壁抵紧安装,所述第二挡板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一支撑板相连。

所述第二挡板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嵌条,所述嵌条的上表面与楼层板底面抵触安装。

所述嵌条的高度大于凹槽的高度深度。

所述围框支撑架和上弦杆均位于第一挡板的一侧,且所述围框支撑架和上弦杆均位于楼层板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梯楼板围框固定支承装置,其能够减小安装空间,且后期便于拆装调节,有效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楼板围框固定支承装置,包括围框1,所述围框1上安装有楼层板2,楼层板2下方的所述围框1与围框支撑架3相连,所述围框支撑架3包括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5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4与围框1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5上开设有1个以上的安装通孔6,所述第二支撑板5通过第一螺栓7穿过安装通孔6后与上弦杆8相连。

所述第一支撑板4上安装有锁紧螺栓9,所述锁紧螺栓9穿过第一支撑板4后与上弦杆8抵紧安装。

所述围框1包括第一挡板10、第二挡板11,所述第一挡板10与第二挡板11垂直相连;所述第一挡板10与楼层板2侧壁抵紧安装,所述第二挡板11通过第二螺栓12与第一支撑板4相连。

所述第二挡板11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安装有嵌条14,所述嵌条14的上表面与楼层板2底面抵触安装。所述嵌条14的高度大于凹槽13的高度深度。嵌条14的设置避免楼层板2与第二挡板11摩擦损伤,及时更换摩擦损坏的嵌条14即可重复使用。

所述围框支撑架3和上弦杆8均位于第一挡板10的一侧,且所述围框支撑架3和上弦杆8均位于楼层板2的正下方。由于围框支撑架3和上弦杆8均位于楼层板2的正下方,因此能够减小安装空间。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楼板围框固定支承装置在安装时,首先根据楼层板2的位置调节围框支撑架3与上弦杆8的安装位置,第二支撑板5通过第一螺栓7穿过安装通孔6后与上弦杆8相连;接着旋转锁紧螺栓9,通过锁紧螺栓9使第一支撑板4与上弦杆8固定;然后将第一支撑板4通过第二螺栓12与围框1相连;最后在嵌条14上放置楼层板2,且使楼层板2的侧壁抵紧第一挡板10。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梯楼板围框固定支承装置,其能够减小安装空间,且后期便于拆装调节,有效提高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