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罩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9645发布日期:2019-02-10 13:2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泡罩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罩包装机,该泡罩包装机用于制造泡罩包装件,该泡罩包装件包括带有盖的容器和内盖膜,该带有盖的容器具有接纳规定的物品的容器部以及与容器部一体形成的外盖部,该内盖膜安装于容器部上。



背景技术:

作为接纳各种物品(比如食品、医疗用品等)的泡罩包装件,人们知道有下述的带有盖的容器,该带有盖的容器包括接纳上述物品的容器部与外盖部,该外盖部与该容器部一体形成,按照可使容器部的开口开闭的方式构成。另外,作为泡罩包装件,还具有下述的类型,其按照将容器部的开口封闭的方式安装内盖膜(密封盖),以便对接纳于上述容器部内部的物品进行密封(比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作为用于制造这样的泡罩包装件的泡罩包装机,人们提出有下述的类型,其包括:成形机构,该成形机构通过对带状的容器膜进行成形处理,形成与上述带有盖的容器相对应的部分(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运送机构,该运送机构在夹持成形后的容器膜的两端缘的状态运送该容器膜;接纳机构,该接纳机构将上述物品接纳于所运送的容器膜中的与容器部相对应的部分中;切割机构等,该切割机构从容器膜上切下上述带有盖的容器(比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切割机构沿其长度方向(纵向),切断在与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横向)具有切逢等的容器膜,该切割机构由旋转刃等构成,该旋转刃按照在上下而夹持容器膜的方式设置。另外,内盖膜比如可在物品的接纳后,在切割机构的切断之前,安装于容器膜上。

但是,在上述泡罩包装机中,可通过切割机构,仅仅呈直线状而切断容器膜。由此,考虑到安全性的方面等因素,在泡罩包装件(带有盖的容器)的角部分为带有圆弧的弯曲形状的场合,必须在上述切割机构的切断之前,按照呈弯曲形状的方式,冲压与该角部分相对应的部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5-1827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8-29700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具有在伴随冲压加工,容器膜的废料(另外,在与容器膜一起地,冲压内盖膜的场合,容器膜和内盖膜的废料)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大量地产生的危险。由此,产生在具有已制造的泡罩包装件的制品中混入废料的危险。另外,由于必须要求独立于切断机构的切断而进行冲压,故具有制造步骤增加,导致生产性降低的危险。

另一方面,在为了谋求废料的混入的防止和生产性的提高,仅仅通过切割机构的切断而获得泡罩包装件的场合,由于泡罩包装件(特别是带有盖的容器)的外缘部分呈直线形状,故涉及泡罩包装件的外缘形状的设计自由度低。另外,人们还考虑通过对泡罩包装件的外缘部分进行毛边清除加工,使泡罩包装件的外缘形状为所需的形状,但是在该场合,其结果是,具有导致废料的混入和生产性降低的情况的危险。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罩包装机,其可提高涉及泡罩包装件的外缘形状的设计自由度,并且可更加确实地防止废料混入具有泡罩包装件的制品中。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下面分项地对适合于解决上述目的的场合的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另外,根据需要,在对应的技术方案后面,附有特有的作用效果。

技术方案1.涉及一种泡罩包装机,该泡罩包装机用于制造泡罩包装件,该泡罩包装件包括:

带有盖的容器,该带有盖的容器具有用于接纳物品的容器部以及和该容器部一体形成的外盖部,该带有盖的容器按照通过该外盖部可使上述容器部的开口开闭的方式构成;

内盖膜,该内盖膜按照在上述容器部中接纳上述物品的状态,封闭上述容器部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容器部上;

其特征在于该泡罩包装机包括:

成形机构,该成形机构对所运送的带状的容器膜进行成形处理,形成与上述带有盖的容器相对应的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

接纳机构,该接纳机构在上述成形机构的下游,将上述物品接纳于上述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中的作为与上述容器部相对应的部位的容器对应部中;

安装机构,该安装机构在上述接纳机构的下游,按照至少在上述容器对应部上封闭其开口的方式安装上述内盖膜;

冲压机构,该冲压机构通过在上述安装机构的下游,将上述容器膜中的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与上述内盖膜一起地冲压,获得上述泡罩包装件;

上述容器膜和上述内盖膜中的在上述冲压机构的冲压后残留的废料部按照沿上述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的方式构成。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泡罩包装件通过冲压而获得。于是,可提高涉及泡罩包装件(特别是带有盖的容器)的外缘形状的设计自由度。另外,在获得泡罩包装件时,由于可仅仅通过冲压而使泡罩包装件的外缘形状为所需形状,故不必要求单独地进行使角为圆弧用的处理等作业,可提高生产性。

另外,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冲压后残留的废料部处于沿容器膜的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即,按照上述技术方案1,可防止多个废料以相互分离的状态产生的情况。由此,可更加确实地防止在具有泡罩包装件的制品中混入废料部的情况。

技术方案2.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泡罩包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形机构按照在上述容器膜上,沿其运送方向而并列的状态,形成上述容器对应部的方式构成;

上述安装机构按照在于上述运送方向而并列的上述容器对应部上,依次安装沿上述运送方向而延伸的带状的上述内盖膜的方式构成;

上述容器膜中的在上述冲压机构冲压后残留的容器废料部处于沿上述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并且,

上述内盖膜中的在上述冲压机构冲压后残留的内盖废料部按照仅仅在其宽度方向一端缘侧,沿上述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的方式构成。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2,由于在冲压后残留的内盖膜的废料(内盖废料部)处于仅仅在其宽度方向一端缘侧,沿上述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故可防止大量地排出内盖废料部的情况。其结果是,可有效地谋求生产成本的增加的抑制。

技术方案3涉及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罩包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以上述容器膜中的构成上述容器废料部的部位和上述内盖膜中的构成上述内盖废料部的部位处于非安装状态的方式,在上述容器膜上安装上述内盖膜。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3,内盖废料部沿上述运送方向而连续,并且处于不安装于在冲压后残留的容器膜的废料(容器废料部)上的状态。由此,由于可快速地卷取而回收仅仅内盖废料部,故更加高速的生产是可能的,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另外,分别回收容器废料部和内盖废料部的动作容易,可提高回收后的各种处理的方便性。

技术方案4.涉及技术方案1所述的泡罩包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形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上述容器膜上,在沿其运送方向间隔开的状态,形成上述容器对应部,并且在上述容器膜中的位于上述各容器对应部之间的部位,形成高度与上述容器对应部中的安装上述内盖膜的部位相同的废料安装部;

上述安装机构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在沿上述运送方向而交替地并列的上述容器对应部和上述废料安装部上,依次安装带状的上述内盖膜;

上述容器膜中的在上述冲压机构的冲压后残留的容器废料部处于沿上述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

上述废料安装部位于上述容器废料部,并且

该废料安装部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上述内盖膜中的在上述冲压机构的冲压后残留的内盖废料部处于安装于上述废料安装部上的状态。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4,内盖废料部处于安装在废料安装部上的状态,该废料安装部设置在沿上述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的容器废料部上。于是,可更加确实地防止内盖废料部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发生的情况,可更加有效地谋求防止废料部混入制品中。

技术方案5.涉及技术方案4所述的泡罩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沿与上述运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上述带状的上述内盖膜的宽度与沿与上述运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上述容器对应部中的安装上述内盖膜的部位的宽度相同。

另外,“相同”不仅指严格的相同,还包括存在若干(比如,数mm左右)的差的情况。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5,可谋求内盖废料部的排出量的降低,可有效地抑制生产成本的增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泡罩包装件的立体图;

图2为泡罩包装件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泡罩包装机的外观结构的模式图;

图4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形成有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的容器膜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内盖膜重合于容器膜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冲压后残留的废料部的俯视图;

图7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泡罩包装机的外观结构的模式图;

图8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形成有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和废料安装部的容器膜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内盖膜重合于容器膜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为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冲压后残留的废料部的俯视图;

图11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泡罩包装件的立体图;

图12为还一实施方式的泡罩包装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泡罩包装件1包括带有盖的容器2与内盖膜6。另外,为了方便,各图中的带有盖的容器2和内盖膜6以比实际大的壁厚而示出。

带有盖的容器2由比如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等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构成。另外,带有盖的容器2包括:接纳部3,该接纳部3具有用于接纳规定的物品w(比如食品、医疗用品等)的接纳空间3a;外盖部4,该外盖部4与该接纳空间3a一体地形成;铰接部5,该铰接部5的截面呈弯曲状,其将接纳部3和外盖部4这两者连接。外盖部4可以铰接部5为旋转轴,相对接纳部3进行旋转,接纳部3的开口可通过外盖部4进行开闭。

另外,接纳部3包括环状的被密封部3b和内嵌部3c,该被密封部3b从接纳空间3a的开口端伸出而形成于外侧,该内嵌部3c从该被密封部3b的最外周下垂直。另一方面,外盖部4包括环状的外嵌部4a,该外嵌部4a呈与上述内嵌部3c相对应的形状。另外,在通过外盖部4,封闭接纳部3的开口时,通过使外嵌部4a嵌入内嵌部3c的外周,可更加确实地维持锁闭状态。

内盖膜6通过具有与带有盖的容器2的相容性的热塑性树脂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按照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方式构成。内盖膜6按照封闭容器部3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于上述被密封部3b上。

下面对用于制造上述泡罩包装件1的泡罩包装机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那样,在泡罩包装机10中,从卷状的原料卷抽出的带状的容器膜7通过规定的输送器11(比如,链条夹式输送器等),朝向下游侧间歇地运送,容器膜7为带有盖的容器2的材料。

在容器膜7的原料卷的下游侧,首先,设置加热装置12和形成装置13。通过加热装置12和形成装置13构成成形机构。

加热装置12包括上模12a和下模12b,该上模12a和下模12b夹持容器膜7,上下而设置,加热装置12按照可部分地对容器膜7中的带有盖的容器2的形成范围进行加热的方式构成。

形成装置13包括上模13a和下模13b,该上模13a具有与带有盖的容器2的形状大致相似的较小的压头,该下模13b具有与带有盖的容器2的形状相对应的凹凸部。另外,在容器膜7通过加热装置12加热,处于较柔软的状态,通过上模13a和下模13b,在容器膜7的规定位置,对与带有盖的容器2相对应的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2f进行成形(参照图4)。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2f包括与容器部3相对应的容器对应部3f、与外盖部4相对应的外盖对应部4f以及与铰接部5相对应的铰接对应部5f。

此外,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2f的成形在容器膜7的运送动作之间的间歇时进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装置13,在相对容器膜7沿其运送方向而并列的状态,形成容器对应部3f。

还有,在形成装置13的下游侧,设置作为接纳机构的接纳装置14,通过该接纳装置14,在容器对应部3f中的与上述接纳空间3a相对应的空间中接纳物品w。

另外,呈带状的内盖膜6的原料卷独立于上述容器膜7,呈卷状卷绕而设置。从该原料卷抽出的内盖膜6导向给设置于接纳装置14的下游侧的支承辊15。内盖膜6导向到支承辊15,由此如图5所示那样,在沿容器膜7的运送方向而延伸的状态,按照封闭容器对应部3f的开口的方式与容器膜7重合。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沿与容器膜7的运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内盖膜6的宽度大于沿与上述运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容器对应部3f中的作为与被密封部3b相对应的部位的被密封部对应部3g(在图5中,带有斜线的部位)的宽度。接着,在内盖膜6重合于容器膜7上的状态,内盖膜6的宽度方向一端缘在上述被密封部对应部3g中的容器膜7的宽度方向一端缘侧露出,另一方面,内盖膜6的宽度方向另一端缘与被密封部对应部3g的外缘基本重合。

返回到图3,在支承辊15的下游,设置作为安装机构的密封装置17。密封装置17包括上模17a和下模17b。

上模17a设置于2个膜6、7的运送线路的上方,可通过在图中没有示出的驱动机构而上下移动。另外,上模17a包括呈与上述被密封部3b相对应的形状,并且包括可通过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加热器等而可发热的发热部17c。

下模17b包括凹部17d,该凹部17d接纳在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2f中的朝向下方而突出的部位,可通过在图中没有示出的驱动机构而上下移动。另外,下模17b中的从上述凹部17d的开口而延伸到外周的平坦面在其与上述上模17a的发热部17c之间,构成夹持容器膜7和内盖膜6的按压面。

在密封装置17中,上模17a和下模17b接近容器膜7和内盖膜6,由此,在发热部17c和下模17b的上述平坦面之间,夹持容器对应部3f中的被密封部对应部3g和内盖膜6。其结果是,在被密封部对应部3g上,按照封闭容器对应部3f的开口的方式安装(热熔接)内盖膜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装置17按照仅仅在容器对应部3f中的被密封部对应部3g上安装内盖膜6的方式构成。即,密封装置17按照容器膜7中的构成后述的容器废料部7s的部位和内盖膜6中的构成后述的内盖废料部6s的部位处于非安装状态的方式,在容器膜7上安装内盖膜6的方式构成。此外,内盖膜6的安装在容器膜7的运送动作之间的间歇期进行,通过密封装置17,在容器对应部3f上依次安装内盖膜6。

在密封装置17的下游侧,设置作为冲压机构的冲压装置18。冲压装置18包括冲压头,该冲压头在图中没有示出,该冲压头的形状与容器对应部2f的外缘形状相对应,通过该冲压头,与内盖膜6一起地冲压容器膜7中的容器对应部2f,由此获得泡罩包装件1。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带有盖的容器2的外缘部分中的角部呈圆形的方式设定该冲压头的形状。

另外,在冲压装置18的下方,设置输送器20。经过冲压的泡罩包装件1通过输送器20移向下游侧。在移送中途或移送后,通过规定的关闭装置(在图中没有示出),外盖部4处于关闭状态。

此外,在内盖膜6和容器膜7的冲压后,如图6所示那样,残留有废料部8s。废料部8s由容器膜7中的在冲压后残留的容器废料部7s以及内盖膜6中的在冲压后残留的内盖废料部6s构成,容器废料部7s和内盖废料部6s分别处于沿容器膜7的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即,废料部8s处于沿容器膜7的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多个废料不会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盖废料部6s处于仅仅在其宽度一端缘侧,沿上述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

还有,如上所述,由于通过密封装置17,仅仅在被密封部对应部3g上安装内盖膜6,故容器废料部7s和内盖废料部6s处于非安装的状态(已分离的状态)。

还有,内盖废料部6s通过设置于冲压装置18的下游的回收装置21,一边卷取,一边回收。

另一方面,容器废料部7s运送给设置于冲压装置18的下游的裁减装置,并且通过该裁减装置而按照规定尺寸而裁减,贮存于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废料用料斗中。

像以上具体描述的那样,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可通过冲压而获得泡罩包装件1,故可提高涉及泡罩包装件1(带有盖的容器2)的外缘形状的设计自由度。另外,在获得泡罩包装件1时,由于可仅仅通过冲压,使泡罩包装件1的外缘形状为所需形状,故不必要求单独地进行使角呈圆弧状用的处理等作业,可提高生产性。

另外,由于在冲压后残留的废料部8s处于沿容器膜7的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故可防止发生多个废料以相互分离的状态而产生的情况。其结果是,可更加确实地防止在具有泡罩包装件1的制品中混入废料部8s的情况。

此外,由于内盖废料部6s处于仅仅在其宽度方向一端缘侧,沿上述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故可防止大量地排出内盖废料部6s的情况。其结果是,可有效地谋求生产成本的增加的抑制。

还有,由于内盖废料部6s处于没有安装于容器废料部7s上的状态(已分离的状态),故可快速地卷取而回收内盖废料部6s。其结果是,更加高速的生产是可能的,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再有,可分别回收容器废料部7s和内盖废料部6s,可提高回收后的各种处理(比如,废弃前的分别处理等)的方便性。

[第2实施方式]

下面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为中心而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上述第1实施方式按照通过泡罩包装机10,在容器膜7上形成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2f的方式构成。相对该情况,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按照通过泡罩包装机30,在容器膜7上不但形成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2f,而且形成废料安装部7g的方式构成。废料安装部7g呈四棱锥台状,其按照本身的顶端面和被密封部对应部3g为同一高度的方式构成。另外,容器对应部3f和废料安装部7g在沿容器膜7的运送方向而交替地并列的状态设置。

为了形成这样的废料安装部7g,本第2实施方式的形成装置33包括:上模33a,该上模33a具有与废料安装部7g的形状相对应的凹部;下模33b,该下模33b具有与废料安装部7g的形状相对应的凸部。另外,在容器膜7中的带有盖的容器2和废料安装部7g的形成范围通过加热装置12加热,处于较柔软的状态,通过上模33a和下模33b,对容器膜7进行成形,由此,在容器膜7上形成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2f和废料安装部7g。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加热装置12和形成装置33,构成成形机构。

此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装置33,在容器膜7上,在沿其运送方向而间隔开的状态,形成容器对应部3f,并且在容器膜7中的位于各容器对应部3f之间的部位,形成废料安装部7g。

另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导向给接纳辊15的内盖膜6的宽度窄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盖膜6。具体来说,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沿与容器膜7的运送方向相垂直的的方向的内盖膜6的宽度α与沿和上述运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被密封部对应部3g的宽度相同(参照图9)。由此,在内盖膜6重合于容器膜7上的状态,内盖膜6的宽度方向一端缘和宽度方向另一端缘分别与被密封部对应部3g的外缘基本重合。

再有,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安装机构的密封装置37相对沿容器膜7的运送方向而交替而并联的容器对应部3f(被密封部对应部3g)和废料安装部7g的相应部分,依次安装带状的内盖膜6。另外,密封装置37包括:上模37a,该上模37a具有与废料安装部7g相对应的废料用的发热部;下模37b,该下模37b具有可在其与上述废料用的发热部之间夹持废料安装部7g和内盖膜6的按压面。另外,通过一边借助上述废料用的发热部和下模37b的上述按压面夹持废料安装部7g和内盖膜6,一边对其进行加热,在废料安装部7g上安装(热熔接)内盖膜6。

另外,如图10所示那样,在于内盖膜6和容器膜7的冲压后残留的废料部8s中,容器废料部7s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处于沿容器膜7的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相对该情况,内盖废料部6s不同于上述第1实施方式,处于沿上述运送方向而切断的状态,但是,切断的内盖废料部6s的各片部分别处于安装于废料安装部7g上的状态。于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废料部8s处于沿容器膜7的运送方向而连续的状态,多个废料处于不相互分离的状态。

此外,在本第2实施方式中,废料部8s通过比如上述裁剪装置而以规定尺寸进行裁剪,然后,其贮存于上述废料用料斗中。

以上,按照本第2实施方式,基本上,可实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内盖废料部6s处于安装于设置在容器废料部7s上的废料安装部7g上的状态。于是,可更加确实地防止内盖废料部6s以相互分离的状态产生的情况。可更加有效谋求防止废料部8s混入制品中。

另外,由于带状的内盖膜6的宽度与容器对应部3f中的安装内盖膜6的部位(被密封部对应部3g)的宽度相同,故可谋求内盖废料部6s的排出量的降低,可有效抑制生产成本的增加。

另外,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也可比如像下述那样实施。显然,在下面没有列举的其它的应用例、变型例也当然是可能。

(a)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泡罩包装件1的形状、结构是列举性的,泡罩包装件1的形状、结构也可适当变更。也可比如像图11所示那样,通过使外盖部4中的外缘部分的一部分为突出形状,形成在使外盖部4旋转(使接纳部3的开口开闭)时可利用的持握部4b。另外,由于即使在像这样,带有盖的容器2中的外缘部分为较复杂的形状的情况下,仍可仅仅通过冲压,使带有盖的容器2中的外缘部分为所希望的形状,故可获得良好的生产性。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的带有盖的容器2(容器膜7)、内盖膜6的材料、式样是列举性的,也可适当变更它们的材料。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物品w仅仅接纳于容器部3中,但是也可像图12所示那样,将物品w接纳于容器部103和外盖部104这两者中。此外,在此场合,也可使接纳于容器部3中的物品w与接纳于外盖部104中的物品w不同。还有,在此场合,也可按照将其开口封闭的方式将内盖膜6安装于容器部103和外盖部104的相应部分上。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照通过上述关闭装置,使通过冲压而获得的泡罩包装件1中的外盖部4处于关闭状态的方式构成,但是,也可省略关闭装置。另外,还可通过人手而使外盖部4处于关闭状态。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泡罩包装件;标号2表示带有盖的容器;标号2f表示带有盖的容器对应部;标号3表示容器部;标号3f表示容器对应部;标号4表示外盖部;标号6表示内盖膜;标号6s表示内盖废料部;标号7表示容器膜;标号7g表示废料安装部;标号7s表示容器废料部;标号8s表示废料部;标号10表示泡罩包装机;标号12表示加热装置;标号13表示形成装置;标号14表示接纳装置(接纳机构);标号17表示密封装置(安装机构);标号18表示冲压装置(冲压机构);标号w表示物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