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升降千斤顶及千斤顶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6341发布日期:2018-06-02 05:2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步升降千斤顶及千斤顶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千斤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同步升降千斤顶及千斤顶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飞机维护、检修和抢修等工作过程中,需要检查或更换机轮等工作,此时,需要使用机轮千斤顶预先将飞机顶起。目前通常使用的是传统柱式液压千斤顶,该类千斤顶体积小、额定载荷大,基本满足了现役各类机型的使用要求。但在个别机型上,其机轮结构较复杂,机轮上顶点的位置空间狭小,普通柱式千斤顶会与机轮产生干涉,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升降千斤顶,能够避免千斤顶与机轮之间产生干涉,使用范围更广。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同步升降千斤顶,包括底座、主作动筒组件、副作动筒组件、桥形顶杆组件、油箱和集成块组件;

集成块组件和所油箱均设置于底座,主作动筒组件包括主油缸和设置于主油缸内的主活塞杆,副作动筒组件包括副油缸和和设置于副油缸内的副活塞杆,主油缸和副油缸的一端设置于底座,桥形顶杆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油缸的远离底座的一端和副油箱的远离底座的一端,油箱与主油缸和副油缸均连通,集成块组件用于控制液压油在油箱、主油缸和副油缸之间相互流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作动筒组件还包括主顶杆垫块,副作动筒组件还包括副顶杆垫块,主顶杆垫块设置于主油缸的远离底座的一端,副顶杆垫块设置于副油箱的远离底座的一端,桥形顶杆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顶杆垫块和副顶杆垫块。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活塞杆与主油缸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与副活塞杆的横截面积一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作动筒组件还包括主单向阀,副作动筒组件还包括副单向阀,主单向阀选择性导通主油缸与油箱,副单向阀选择性导通副油缸与油箱。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单向阀包括阀体、带杆锥阀和弹簧,阀体设置于主油缸的下端部,带杆锥阀设置于阀体内且弹簧套设于带杆锥阀外,带杆锥阀选择性导通主油缸与油箱。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单向阀包括阀体、顶杆、球阀和弹簧,阀体设置于主油缸的下端部,顶杆设置于阀体内且弹簧套设于顶杆外,球阀设置于顶杆的上端并选择性导通主油缸与油箱。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集成块组件包括动力泵,动力泵设置于油箱与主油缸之间的管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集成块组件还包括单向节流阀、换向阀和油滤,油滤设置于油箱和动力泵之间,单向节流阀设置于动力泵和主油缸之间,换向阀设置于副油缸与油箱之间。

一种千斤顶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主作动筒组件、副作动筒组件、油箱和集成块组件,主作动筒组件包括主油缸和设置于主油缸内的主活塞杆,副作动筒组件包括副油缸和和设置于副油缸内的副活塞杆,油箱与主油缸的下腔连通,主油缸的上腔与副油缸的下腔连通,副油缸的上腔与油箱连通,集成块组件用于控制液压油在油箱、主油缸和副油缸之间相互流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集成块组件包括动力泵、单向节流阀、换向阀和油滤,油滤、动力泵和单向节流阀依次设置于动力泵和主油缸的下腔之间,换向阀选择性导通主油缸与动力泵或副油缸与动力泵。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升降千斤顶的有益效果是:集成块组件、油箱、主油缸的一端和副油缸的一端都设置在底座上,实现其安装。主活塞杆可以在主油缸内做活塞运动,副活塞杆可以在副油缸内做活塞运动,桥形顶杆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油缸的远离底座的一端和副油箱的远离底座的一端,使用同步升降千斤顶的时候,通过桥形顶杆组件将飞机顶起,通过集成块组件将油箱内的液压油打出,使液压油从油箱进入主油缸的下腔,推动主活塞杆上升,使主油缸的上腔的液压油进入副油缸的下腔,推动副活塞杆上升,使副油缸的上腔的液压油进入油箱中,从而实现液压油的循环流通,由于主活塞杆和副活塞杆均向上推动,使其通过桥形顶杆组件将飞机顶起。同时,同步升降千斤顶设置成龙门式结构,可以避开飞机机轮,横跨在机轮上方,顶起飞机,满足检查和更换机轮等工作,能够避免千斤顶与机轮之间产生干涉,使用范围更广。

本发明提供的千斤顶液压系统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集成块组件将油箱内的液压油打出,使液压油从油箱进入主油缸的下腔,推动主活塞杆上升,使主油缸的上腔的液压油进入副油缸的下腔,推动副活塞杆上升,使副油缸的上腔的液压油进入油箱中,从而实现液压油的循环流通,由于主活塞杆和副活塞杆均向上推动,使其通过桥形顶杆组件将飞机顶起,方便对飞机进行检查和更换机轮等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同步升降千斤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同步升降千斤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同步升降千斤顶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千斤顶液压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标:100-同步升降千斤顶;110-底座;120-主作动筒组件;130-副作动筒组件;140-桥形顶杆组件;150-油箱;160-集成块组件;111-第一安装部;112-第二安装部;113-连接部;171-前轮组件;172-后轮组件;173-拉杆组件;174-第一支撑杆;175-第二支撑杆;176-连接拉杆;181-卡座组件;182-通用手柄;183-卡座弹簧;121-主油缸;122-主活塞杆;131-副油缸;132-副活塞杆;123-主顶杆垫块;133-副顶杆垫块;161-动力泵;162-单向节流阀;163-换向阀;141-水平仪;124-主单向阀;134-副单向阀;164-油滤;165-第三单向阀;166-安全阀;167-第一单向阀;168-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升降千斤顶100的第一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同步升降千斤顶100包括底座110、主作动筒组件120、副作动筒组件130、桥形顶杆组件140、油箱150和集成块组件160。底座110用于安装主作动筒组件120、副作动筒组件130、油箱150和集成块组件160,桥形顶杆组件140安装在主作动筒组件120和副作动筒组件130,用于将飞机顶起。

底座110是同步升降千斤顶100的其他部件安装的基础。底座110设置成“U”字形结构,包括第一安装部111、第二安装部112和连接部113,连接部113连接于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的一端,以形成“U”字形结构。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升降千斤顶100的第二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的远离连接部113的一端设置有前轮组件171,前轮组件171上设置有“C”字形手柄,以便将前轮组件171锁紧或放开。连接部113的远离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后轮组件172和拉杆组件173,拉杆组件173包括第一支撑杆174、第二支撑杆175和连接拉杆176,第一支撑杆174和第二支撑杆175一端连接于连接部113的远离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的一侧,拉杆组件173的两端铰接与第一支撑杆174的远离连接部113的一端和第二支撑杆175的远离连接部113的一端。可以通过拉杆组件173、前轮组件171和后轮组件172的设置,移动同步升降千斤顶100,以满足使用需求。

连接部113与第一安装部111的连接处和连接部113与第二安装部112的连接处设置有卡座组件181,在不需要使用同步升降千斤顶100的时候,可以在卡座组件181中放置通用手柄182,以便通用手柄182的放置与取用。卡座组件181包括卡座弹簧183,卡座弹簧183的一端设置于连接部113和第一安装部111的连接处,以便通用手柄182的放置与取用,提高使用便利。

油箱150设置于底座110,本实施例中,油箱150设置于连接部113的一端,油箱150用于给液压系统提供液压油,即为油路、主作动筒组件120和副作动筒组件130提供液压油。

油箱150长时间使用以后,其中可能含有废油或杂质,底座110上的油箱150下部设置有放油口,放油口内设置有放油螺栓,放油螺栓与放油口之间设置有组合垫圈,通过组合垫圈的设置,避免漏油,通过放油螺栓的设置,方便将油箱150中的油从放油口放出,以便对其进行更换。

主作动筒组件120和副作动筒组件130均设置于底座110,即主作动筒组件120的一端设置于底座110的第一安装部111,副作动筒组件130的一端设置于底座110的第二安装部112,主作动筒组件120包括主油缸121和设置于主油缸121内的主活塞杆122,主油缸121的一端设置于底座110的第一安装部111上,副作动筒组件130包括副油缸131和和设置于副油缸131内的副活塞杆132,副油缸131的一端设置于底座110的第二安装部112上,实现主作动筒组件120和副作动筒组件130的安装。

桥形顶杆组件140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主作动筒组件120的远离底座110的一端和副作动筒组件130的远离底座110的一端,即桥形顶杆组件1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油缸121的远离底座110的一端和副油箱150的远离底座110的一端。桥形顶杆组件140用于将飞机顶起,通过“U”字形结构的底座110、主作动筒组件120、桥形顶杆组件140和副作动筒组件130的组合,形成了龙门式结构,桥形顶杆组件140可以进入飞机机轮顶点的狭小空间,可以避开飞机机轮,横跨在机轮上方,顶起飞机,满足检查和更换机轮等工作,能够避免千斤顶与机轮之间产生干涉,使用范围更广。

为了使桥形顶杆组件140的安装效果更好,主作动筒组件120还包括主顶杆垫块123,副作动筒组件130还包括副顶杆垫块133,主顶杆垫块123设置于主油缸121的远离底座110的一端,副顶杆垫块133设置于副油箱150的远离底座110的一端,桥形顶杆组件1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主顶杆垫块123和副顶杆垫块133。主顶杆垫块123和副顶杆垫块133的设置,使桥形顶杆组件140的顶杆凸台可以在主顶杆垫块123和副顶杆垫块133内作小范围的移动,避免因桥形顶杆组件140受力后将力直接作用在主作动筒组件120和副作动筒组件130上,对其进行保护。

集成块组件160设置于底座110,油箱150与主油缸121和副油缸131均连通,集成块组件160用于控制液压油在油箱150、主油缸121和副油缸131之间相互流通,通过集成块组件160将油箱150内的液压油打出,使液压油从油箱150进入主油缸121的下腔,推动主活塞杆122上升,使主油缸121的上腔的液压油进入副油缸131的下腔,推动副活塞杆132上升,使副油缸131的上腔的液压油进入油箱150中,从而实现液压油的循环流通,由于主活塞杆122和副活塞杆132均向上推动,使其通过桥形顶杆组件140将飞机顶起。

再通过控制集成块组件160将油箱150内的液压油打出,使液压油从油箱150进入副油缸131的上腔,推动副活塞杆132下降,使副油缸131的下腔的液压油进入主油缸121的上腔的,推动主活塞杆122下降,使主油缸121的下腔的液压油进入油箱150中,从而实现液压油的循环流通,由于主活塞杆122和副活塞杆132均下降,使其将飞机放下。

本发明中,同步升降千斤顶100的主油缸121和副油缸131之间可以通过刚性连接形成整体,也可以分成单独的两个油缸,可以通过底座110上内设的油管连接,也可以通过外接油管连接,只要能够实现主作动筒组件120和副作动筒组件130的同步升降即可。且本发明中,不仅可以设置主作动筒组件120和副作动筒组件130,也可以扩展至多个作动筒组件进行同步升降功能,只要能够达到将飞机顶起的效果即可。

集成块组件160包括动力泵161、单向节流阀162、换向阀163和油滤164,动力泵161设置于油箱150与主油缸121之间的管路128,动力泵161可以将液压油从油箱150中吸出,再将液压油打出。本实施例中,动力泵161为手摇泵,也可以是电动泵或气动泵,只要是能够将油箱150中的液压油吸出,并将液压油打出的动力泵161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油滤164设置于油箱150和动力泵161之间,可以对油箱150内流出的液压油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主油缸121或副油缸131进行流通,单向节流阀162设置于动力泵161和主油缸121之间,使液压油只能以动力泵161向主油缸121的方向流动,换向阀163选择性导通主油缸121与动力泵161或副油缸131与动力泵161,即上升时,通过控制换向阀163使动力泵161与主油缸121的下腔导通,下降时,通过控制换向阀163使动力泵161与副油缸131的上腔导通。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升降千斤顶100的部分剖视图。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主活塞杆122与主油缸121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与副活塞杆132的横截面积一致,即主油缸121上腔的截面积与副油缸131下腔的截面积相等,两者通过油管连接,形成主油缸121上腔和副油缸131下腔的串联式液压系统。主油缸121的下腔与副油缸131的上腔分别连接换向阀163的两个油口,在手摇泵的作用下,通过换向阀163上升和下降位置的切换,实现主活塞杆122和副活塞杆132的上升和下降功能。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千斤顶液压系统的原理框图。请参阅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在上升时,手摇泵打出的液压油进入主油缸121的下腔,推动主活塞杆122往上升,此时主油缸121上腔的液压油沿着油管流进副油缸131下腔,推动副活塞杆132同步往上升,由于主活塞杆122与主油缸121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与副活塞杆132的横截面积一致,所以两者所需的液压油油量相等,实现了主活塞杆122和副活塞杆132的同步升降功能。

本实施例中,桥形顶杆组件140上还安装有水平仪141,方便校准桥形顶杆组件140上升以后是否水平,以便将飞机平稳顶起。如果桥形顶杆组件140没有设置水平,则需要设置位移误差自动消除结构进行消除误差,以便将飞机平稳顶起。

理论上主活塞杆122与主油缸121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积与副活塞杆132的横截面积一致,但是由于加工精度等因素影响,两者实际上肯定存在细微的差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形成累积误差,导致主活塞杆122和副活塞杆132升降的高度差越来越大,从而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所以,需要设置位移误差自动消除结构进行消除误差,优选地,主作动筒组件120还包括主单向阀124,副作动筒组件130还包括副单向阀134,主单向阀124选择性导通主油缸121与油箱150,副单向阀134选择性导通副油缸131与油箱150,主单向阀124和副单向阀134的结构一致,安装位置不同。

在下降状态,换向阀163至“降”位,单向节流阀162打开,若主活塞杆122先下降到底,主活塞杆122会将主单向阀124压开,而反向导通,液压油流经第一单向阀167、主单向阀124、主活塞杆122与主油缸121底部间隙,继续往副油缸131上腔补充液压油直至副活塞杆132下降至底部,从而消除主活塞杆122与副活塞杆132的同步误差;若副活塞杆132先下降到底,副活塞杆132会将副单向阀134压开,而反向导通,液压油流经第二单向阀168、副单向阀134、副活塞杆132与副油缸131底部间隙,继续往主油缸121上腔补充液压油直至主活塞杆122下降至底部,从而消除主活塞杆122与副活塞杆132的同步误差。

本实施例中,主单向阀124包括阀体、带杆锥阀和弹簧,阀体设置于主油缸121的下端部,带杆锥阀设置于阀体内且弹簧套设于带杆锥阀外,带杆锥阀选择性导通主油缸121与油箱150。当主活塞杆122向下压的过程中,会将带杆锥阀向下压,从而使主油缸121与油箱150导通,如果主活塞杆122未与带杆锥阀接触的时候,由于弹簧的作用,带杆锥阀会返回,将主油缸121与油箱150截止。

类似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主单向阀124包括阀体、顶杆、球阀和弹簧,阀体设置于主油缸121的下端部,顶杆设置于阀体内且弹簧套设于顶杆外,球阀设置于顶杆的上端并选择性导通主油缸121与油箱150。当主活塞杆122向下压的过程中,会将球阀向下压,从而使主油缸121与油箱150导通,如果主活塞杆122未与带杆锥阀接触的时候,由于弹簧的作用,球阀会返回,将主油缸121与油箱150截止。

主单向阀124和副单向阀134还包括O形圈和密封垫圈,避免发生漏油现象。本发明中,主单向阀124和副单向阀134的具体结构不受到限制,只要主单向阀124能够选择性导通主油缸121与油箱150,副单向阀134能够选择性导通副油缸131与油箱150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千斤顶液压系统,在实施例1提供的同步升降千斤顶100中进行使用。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实施例1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经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千斤顶液压系统。

请继续一并参阅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千斤顶液压系统包括主作动筒组件120、副作动筒组件130、油箱150和集成块组件160,主作动筒组件120包括主油缸121和设置于主油缸121内的主活塞杆122,副作动筒组件130包括副油缸131和和设置于副油缸131内的副活塞杆132,油箱150与主油缸121的下端连通,主油缸121的上端与副油缸131的下端连通,副油缸131的上端与油箱150连通,集成块组件160用于控制液压油在油箱150、主油缸121和副油缸131之间相互流通。

通过集成块组件160将油箱150内的液压油打出,使液压油从油箱150进入主油缸121的下腔,推动主活塞杆122上升,使主油缸121的上腔的液压油进入副油缸131的下腔,推动副活塞杆132上升,使副油缸131的上腔的液压油进入油箱150中,从而实现液压油的循环流通,由于主活塞杆122和副活塞杆132均向上推动,使其通过桥形顶杆组件140将飞机顶起,方便对飞机进行检查和更换机轮等工作。

集成块组件160包括动力泵161、单向节流阀162、换向阀163和油滤164,油滤164、动力泵161和单向节流阀162依次设置于动力泵161和主油缸121的下端之间,换向阀163选择性导通主油缸121与动力泵161或副油缸131与动力泵161。

上升:关闭单向节流阀162,换向阀163至“升”位,动力泵161使液压油从油箱150中吸出,沿着油路经过油滤164,过滤后到达动力泵161泵体内,动力泵161将液压油打出,经过第三单向阀165后到达主油缸121的下腔推动主活塞杆122上升,同时主油缸121的上腔的液压油经油路被压至副油缸131的下腔,推动副活塞杆132上升,副油缸131的上腔的液压油经换向阀163流回油箱150。在高压油路上装有安全阀166(如:液压溢流阀),在顶升时,如果负载达到额定载荷的105%~110%,动力泵161打出的液压油将卸荷,以防千斤顶过载引起事故。

下降:换向阀163至“降”位,在有负载情况下,通过调节单向节流阀162的开度控制活塞杆的下降速度;无负载时,动力泵161使液压油从油箱150中吸出,沿着油路经过油滤164,过滤后到达动力泵161泵体内,动力泵161将液压油打出,经过单向节流阀162后到达副油缸131的上腔推动副活塞杆132下降,同时副油缸131的下腔的液压油经油路被压至主油缸121的上腔,推动主活塞杆122下降,主油缸121的下腔的液压油经换向阀163流回油箱150。

千斤顶的使用如下:

1、千斤顶使用状态

使用时,按拉杆组件173及后轮组件172收拢,将前轮组件171锁紧,并取下通用手柄182。

2、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a)确认单向节流阀162关闭、换向阀163为“升”状态;

b)确认桥形顶杆组件140无异常倾斜;

c)检查油箱150油量,液面不低于液位指示器中线。

3、顶起飞机

a)单向节流阀162关闭、手动换向阀163至“升”位状态;

b)启动动力泵161,使千斤顶顶头与飞机上的支承点接触,如果有偏差,须校正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c)启动动力泵161使主活塞杆122和副活塞杆132缓慢升起,注意摇动的频率均匀。

4、放下飞机

a)首先将换向阀163调至“降”位,缓慢打开单向节流阀162,使飞机平稳地下降;确定飞机下降完毕后,启动动力泵161,使活塞杆强制下降,飞机和千斤顶脱离接触;

b)使用完毕后将活塞杆降至最低位置。

5、移动千斤顶

展开拉杆组件173和后轮组件172,并用插销锁定,可完成千斤顶的移动工作。

6、存放千斤顶

短期存放千斤顶时,收拢拉杆组件173和后轮组件172,集成块组件160区域和主、副作动筒区域盖上防尘罩,注意防水、防砂等。

长期贮存千斤顶时,需放入包装箱中,并注意防潮、防水、防腐蚀等。

7、运输千斤顶

将千斤顶装入包装箱,并捆扎牢固,必要时,用气垫膜包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