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装置及膜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53318发布日期:2018-09-15 00:2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搬运装置及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锂离子电池所使用的隔膜的领域中,从提高制造工序中的加工性及其特性这样的观点出发,从聚烯烃、液体石蜡等流动性的增塑剂制造隔膜的湿式方式的隔膜的制造方法受到注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60789(1999年3月5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48088(2000年9月12日公开)

在湿式方式的隔膜的制造工序等中,必然产生将包含液体石蜡等流动性增塑剂的膜经由多个辊进行搬运的工序。

图9是说明湿式方式的隔膜的制造方法所包含的各工序的图。

如图9所图示那样,在混炼成形冷却工序中,将聚烯烃与流动性增塑剂的组成物向双轴挤压机100供给,在混炼之后,从双轴挤压机100挤出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膜)。包含挤出的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由冷却用辊101及搬运用辊102等一边冷却一边向接下来的工序搬运。

另外,湿式方式的隔膜的制造工序中包括: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的纵向延伸工序(片状基材的长度方向的延伸工序);该膜的横向延伸工序(片状基材的宽度方向的延伸工序);沿着双轴方向延伸的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的卷取工序;以及从沿着双轴方向延伸的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清洗去除流动性增塑剂的工序(流动性增塑剂的提取工序)等。在上述的各工序中,也使用搬运用辊等辊。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省略上述膜的卷取工序。

然而,在利用冷却用辊101、搬运用辊102等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的各种辊来搬运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时,由于该膜所包含的流动性增塑剂的原因,会产生以下那样的问题。

图10是用于说明在利用如冷却用辊101、搬运用辊102等那样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的辊200来搬运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膜)的情况下产生的问题的图。

如图示那样,在与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接触的辊200的曲面部分的平坦的表面,由于从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转印来的流动性增塑剂成分而容易形成流动性增塑剂层。因此,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在辊200上滑动,在辊的长度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上蜿蜒行进或不被赋予足够的张力。因此,存在在片状基材s1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这样的问题。

另外,认为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在辊200的长度方向上这样蜿蜒行进的原因之一在于,由于形成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的挤压机的排出口的略微的应变、延伸工序中的温度不均等所引起的不均匀延伸等,在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中产生厚度不均,使得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倾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基材(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基材(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搬运装置及膜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搬运装置经由多个辊来搬运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所述搬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辊中的一个以上的辊具有所述膜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以上的长度,且具备抑制所述膜在所述辊上滑动的滑动抑制机构。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搬运装置。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经由多个辊来搬运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的搬运工序,所述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搬运工序中,使用如下辊来搬运所述膜,该辊是所述多个辊中的一个以上的辊,具有所述膜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以上的长度,且具备抑制所述膜在所述辊上滑动的滑动抑制机构。

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膜的制造方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能够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表示混炼成形冷却工序中的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的搬运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图,(b)是表示搬运装置所具备的辊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图示的搬运装置所具备的多个辊的另一配置例的图。

图3是表示与图1所图示的搬运装置所能够具备的辊上的多孔质材料接触的挤压辊的配置例的图。

图4是表示如下搬运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图,该搬运装置具备夹持并搬运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的夹持辊、使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延伸的延伸辊、以及按压辊。

图5是表示在曲面部分的表面形成有凹凸的辊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将以覆盖露出面整体的方式形成有多孔质材料的辊用作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的卷取部的接触辊的搬运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7的(a)是表示如下搬运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图,在该搬运装置中,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地形成且在该表面未形成多孔质材料的多个搬运用辊中的一部分的辊配置为相对于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的包角为150度以上且270度以下,(b)是表示相对于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的包角为150度以上且270度以下的搬运用辊的图。

图8是表示在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地形成且在该表面未形成多孔质材料的多个搬运用辊中的一部分的辊中,以相邻的两个搬运用辊的表面间的最短距离成为1cm以上且30cm以下的方式配置搬运用辊的搬运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9是说明湿式方式的隔膜的制造方法所包含的各工序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仅由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的辊进行搬运的情况下产生的问题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搬运装置

2搬运装置

3搬运装置

4搬运装置

5搬运装置

100双轴挤压机

102搬运用辊

103延伸辊

104搬运用辊

105搬运用辊

110卷取部

110a带有倾斜的装夹件

110b带有倾斜的装夹件

210卷芯

r1辊

r2挤压辊

r3夹持辊

r4夹持辊

r6辊

s1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为了便于说明,针对具有与特定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同一功能的结构,标记同一附图标记并有时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的(a)是表示混炼成形冷却工序中的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的搬运装置1的简要结构的图,图1的(b)是表示搬运装置1所具备的辊r1的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有时将“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片状基材s1”仅称作“片状基材s1”。

如图1的(a)所图示那样,在湿式方式的隔膜的制造工序中搬运片状基材s1,因此使用具备多个辊的搬运装置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在湿式方式的隔膜的制造工序中的混炼成形冷却工序中使用搬运装置1的情况作为一例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

作为流动性增塑剂的例子,可举出液体石蜡等饱和烃、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壬酯等邻苯二甲酸酯类、油醇等不饱和高级醇。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将向聚乙烯混合物20wt%添加液体石蜡80wt%而成的组成物供给到双轴挤压机100的情况作为一例来予以说明,其中,所述聚乙烯混合物通过将重均分子量(mw)为100万~3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5~30wt%与重均分子量(mw)为30万~80万的聚乙烯95~70wt%混合而得到,但聚乙烯混合物的组成比、以及聚乙烯混合物与液体石蜡的组成比不限定于此。

在双轴挤压机100中,聚乙烯混合物与液体石蜡的组成物在被充分混炼之后,作为包含流动性增塑剂(液体石蜡)的片状基材s1而被挤出。从双轴挤压机100挤出的片状基材s1具有搬运方向即长边方向的长度比宽度方向长的形状。

并且,片状基材s1由搬运装置1所具备的多个辊101、r1、102一边进行冷却一边向接下来的工序搬运。

如图1的(b)所图示那样,在搬运装置1所具备的辊r1中,其表面由规定的厚度的多孔质材料覆盖。并且,图1的(b)中的箭头的方向为片状基材s1的搬运方向,并且表示片状基材s1的长边方向。

搬运装置1所具备的辊r1的长度(图中左右方向的长度)优选具有片状基材s1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以上的长度。

上述多孔质材料优选为从硬质聚氨酯、软质聚氨酯、聚氨酯橡胶、聚氨酯弹性体、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中选择出的一个。

另外,上述多孔质材料的厚度优选形成为5mm以上且1cm以下。

在辊r1上以覆盖辊r1的曲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软质聚氨酯以厚度成为7mm的方式,在与片状基材s1发生接触的辊r1的曲面部分整体和不与片状基材s1发生接触的辊r1的侧面部分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与片状基材s1发生接触的辊r1的曲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

如图1的(b)所图示那样,在与片状基材s1接触的辊r1的曲面部分的表面形成有上述多孔质材料,因此不容易形成以流动性增塑剂为主成分的流动性增塑剂层,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在辊r1上滑动。即,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向辊r1的长度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滑动而蜿蜒行进,因此能够抑制在片状基材s1上产生褶皱等不良情况。另外,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沿着搬运方向滑动,因此能够一边对该片状基材s1施加足够的张力一边进行搬运。

需要说明的是,搬运装置1所具备的冷却用辊101及搬运用辊102与片状基材s1发生接触的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地形成,在该表面未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从双轴挤压机100挤出的片状基材s1最初接触的辊即冷却用辊101的曲面部分的表面未设置上述多孔质材料的原因在于,考虑到了向熔融状态的片状基材s1转印上述多孔质材料的形状的情况、上述多孔质材料因片状基材s1的热量而劣化的情况、以及上述多孔质材料的热传导差而不适于片状基材s1的冷却的情况。

然而,不限定于此,在双轴挤压机100和与从双轴挤压机100挤出的片状基材s1最初接触的辊之间具备足够的冷却机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与从双轴挤压机100挤出的片状基材s1最初接触的辊的曲面部分的表面设置上述多孔质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在搬运装置1所具备的多个辊中的一个辊r1的表面形成有上述多孔质材料的情况作为一例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两个以上的辊或全部的辊的表面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以提高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以覆盖搬运装置1所具备的辊r1的露出面整体的方式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的情况作为一例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上述多孔质材料也可以形成为覆盖搬运装置1所具备的辊r1的曲面部分的表面的一部分。

在图1所图示的搬运装置1所具备的多个辊101、r1、102的情况下,例举多个辊101、r1、102沿着图中的左右方向配置、在辊101与辊r1之间、辊r1与辊102之间及相邻的辊102彼此之间以规定间隔配置的情况作为一例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冷却用辊101以后的多个辊r1、102的配置设为以下的图2所示那样的配置。

图2是表示图1所图示的搬运装置1所具备的多个辊r1、102的另一配置例的图。

图2的(a)是表示在露出面(表面)形成有上述多孔质材料的辊r1配置于图中上侧、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地形成且在表面未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的搬运用辊102配置于图中下侧的情况下,由辊r1及搬运用辊102搬运片状基材s1的情况的图。

图2的(b)是表示以使形成为覆盖辊r1的表面的上述多孔质材料上的片状基材s1与搬运用辊102的曲面部分的表面接触的方式配置辊r1和搬运用辊102的情况的图。在辊r1和搬运用辊102这样配置的情况下,在片状基材s1通过辊r1与搬运用辊102之间时,能够挤掉流动性增塑剂成分。另外,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和搬运用辊102的曲面部分的表面配置为将片状基材s1夹于之间,因此换言之,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隔着片状基材s1与搬运用辊102的曲面部分的表面接触,因此也能够从吸收了流动性增塑剂成分的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挤掉流动性增塑剂成分。

图2的(c)是表示以相邻的两个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彼此将片状基材s1夹于之间且相邻的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与搬运用辊102的曲面部分的表面也将片状基材s1夹于之间的方式,配置两个辊r1和一个搬运用辊102的情况的图。换言之,图2的(c)是表示以相邻的两个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彼此隔着片状基材s1接触并且相邻的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与搬运用辊102的曲面部分的表面也隔着片状基材s1接触的方式,配置两个辊r1和一个搬运用辊102的情况的图。

在片状基材s1通过辊r1与搬运用辊102之间时,能够挤掉流动性增塑剂成分。另外,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与搬运用辊102的曲面部分的表面配置为将片状基材s1夹于之间,因此换言之,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与搬运用辊102的曲面部分的表面隔着片状基材s1接触,因此也能够从吸收了流动性增塑剂成分的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挤掉流动性增塑剂成分。

在片状基材s1通过两个辊r1之间时,也能够挤掉流动性增塑剂成分。另外,两个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彼此配置为将片状基材s1夹于之间,换言之两个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彼此隔着片状基材s1接触,因此也能够从吸收了流动性增塑剂成分的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挤掉流动性增塑剂成分。

如以上那样,例举在图2的(b)及图2的(c)的情况下,作为与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一起将片状基材s1夹于之间的接触构件、即作为与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隔着片状基材s1接触的接触构件,而使用了片状基材s1的搬运用辊即搬运用辊102或辊r1的情况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以下的图3所示那样,不参与片状基材s1的搬运,作为与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直接接触的接触构件而另外设置挤压辊r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用于将附着于辊r1的流动性增塑剂成分除掉的去除机构。

图3是表示与图1所图示的搬运装置1所能够具备的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接触的挤压辊r2的配置例的图。

图3的(a)是表示搬运用辊102、辊r1、以及与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接触的挤压辊r2的配置例的图。在采用这样的配置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与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接触的挤压辊r2来挤掉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所吸收的流动性增塑剂成分。

图3的(b)是表示两个辊r1、以及与两个辊r1各自的上述多孔质材料接触的两个挤压辊r2的配置例的图。在采用这样的配置的情况下,吸收了流动性增塑剂成分的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与挤压辊r2接触,因此能够从上述多孔质材料挤掉流动性增塑剂成分。而且,两个辊r1各自的上述多孔质材料彼此配置为将片状基材s1夹于之间,即两个辊r1各自的上述多孔质材料彼此隔着片状基材s1接触,因此也能够从吸收了流动性增塑剂成分的辊r1上的上述多孔质材料挤掉流动性增塑剂成分。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的(b)、图2的(c)、图3的(a)及图3的(b)所图示那样,在采用与挤压辊r2直接接触的辊r1或配置为与搬运用辊102一起将片状基材s1夹于之间的辊r1的情况下,即在采用与挤压辊r2、搬运用辊102直接或隔着片状基材s1接触的辊r1的情况下,辊驱动的负荷上升。因此,在使这样的辊r1为自由辊的情况下,若不增大片状基材s1的张力,则辊r1不旋转。因此,这样的辊r1优选为辊r1自身具备进行驱动的机构的辊、即被驱动而旋转的辊。在像这样驱动辊r1旋转的情况下,搬运装置1至少具备用于驱动辊r1旋转的驱动电路(未图示)及旋转驱动机构(未图示)。

另外,作为用于将附着于辊r1的流动性增塑剂成分除掉的去除机构,除了上述挤压辊r2等接触构件以外,还使用刮板或空气刀。即,通过将上述接触构件替换为刮板或空气刀,也能够得到与挤压辊r2等接触构件同等的功能。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在混炼成形冷却工序中使用片状基材s1的搬运装置1的情况作为一例而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片状基材s1的搬运装置1也能够用于延伸工序、卷取工序、片状基材s1所包含的流动性增塑剂的清洗去除工序中的任一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抑制片状基材s1在辊r1上滑动的滑动抑制机构是在与片状基材s1发生接触的辊r1的曲面部分设置的多孔质材料。

〔实施方式2〕

接着,基于图4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片状基材s1的纵向延伸工序(片状基材的长度方向的延伸工序)中使用的搬运装置2进行了说明,这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其他如在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那样。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附图所示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4是表示具备夹持并搬运片状基材s1的夹持辊r3、r4、使片状基材s1延伸的延伸辊103、以及按压辊r5的搬运装置2的简要结构的图。

夹持并搬运片状基材s1的夹持辊r3、r4分别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辊r1同样,是以覆盖夹持辊r3、r4各自的曲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有上述多孔质材料的辊。使片状基材s1延伸的延伸辊103的与片状基材s1发生接触的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地形成,在其表面未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而且,延伸辊103能够将延伸辊103的表面温度设定为规定温度,以便能够在将温度提高到规定温度的状态下进行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与延伸辊103相邻地配置且对延伸辊103上的片状基材s1进行按压的按压辊r5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的辊r1同样,是以覆盖按压辊r5的曲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有上述多孔质材料的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夹持辊r3、r4及按压辊r5的表面设置有上述多孔质材料,在延伸辊103的表面未设置上述多孔质材料。这是因为,在延伸工序中的主辊即延伸辊103的表面设置有上述多孔质材料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高温、高张力所引起的辊变形、热传导不良(由于延伸辊103为加热辊)等不良情况。

如图4所图示那样,在夹持辊r3、r4的表面形成有上述多孔质材料,因此不容易形成以流动性增塑剂为主成分的流动性增塑剂层,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在夹持辊r3、r4上沿着夹持辊r3、r4的长度方向及搬运方向滑动,因此能够对片状基材s1施加足够的张力,并且能够抑制在片状基材s1产生褶皱等不良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在夹持辊r3、r4分别形成有上述多孔质材料的情况作为一例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以覆盖夹持辊r3、r4中的任一方的辊的曲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用于将在夹持辊r3、r4及按压辊r5中的至少一个辊上附着的流动性增塑剂除掉的去除机构。

〔实施方式3〕

接着,基于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表面形成有凹凸的辊r6,这点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不同,其他如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所说明的那样。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附图所示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5是表示在曲面部分形成有凹凸的辊r6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5的(a)是表示片状基材s1由在曲面部分形成有凹凸的辊r6进行搬运的情况的图,图5的(b)是表示形成于辊r6的曲面部分的凹凸的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在辊r1的曲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的多孔质材料作为片状基材s1向辊r1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抑制机构而发挥作用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的情况是,在辊r6的曲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的凹凸作为片状基材s1向辊r6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抑制机构而发挥作用。

在与片状基材s1接触的辊r6的曲面部分形成有凹凸,因此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在辊r6上沿着辊r6的长度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及搬运方向滑动。即,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向辊r6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蜿蜒行进,因此能够抑制在片状基材s1产生褶皱等不良情况。另外,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沿着搬运方向滑动,因此能够一边对该片状基材s1赋予足够的张力一边进行搬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举在除辊r6的两侧面以外的表面整体设置凹凸的情况作为一例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仅在辊r6的曲面部分的表面的一部分设置凹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用于将附着于辊r6的流动性增塑剂除掉的去除机构。

〔实施方式4〕

接着,基于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片状基材s1的卷取工序中使用的搬运装置3进行说明,这点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不同,其他如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所说明的那样。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附图所示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6的(a)是表示以覆盖曲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有上述多孔质材料的辊r1用作片状基材s1的卷取部110的接触辊的搬运装置3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6的(b)是表示将卷芯210嵌于卷取轴的方式的卷取部110的图,图6的(c)是表示利用带有倾斜的装夹件110a、110b将卷芯210夹入的方式的卷取部的图。

如图6的(a)所图示那样,用作安装有卷芯210的卷取部110的接触辊的辊r1是以覆盖曲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有上述多孔质材料的辊,搬运用辊104及嵌于卷取部110的卷芯210的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地形成,在其表面未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图6的(a)所图示的安装有卷芯210的卷取部110能够通过图6的(b)所图示的将卷芯210嵌于卷取轴的方式、图6的(c)所图示的利用带有倾斜的装夹件110a、110b将卷芯210夹入的方式来实现,但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如图6的(a)所图示那样,在安装于卷取部110的卷芯210上卷绕的片状基材s1与辊r1的曲面部分的表面以接触的方式配置。在辊r1与卷绕于卷芯210的片状基材s1这样配置的情况下,能够从卷绕于卷芯210的片状基材s1挤出流动性增塑剂成分。

这样,通过将辊r1用作片状基材s1的卷取部110的接触辊,由此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在安装于卷取部110的卷芯210上卷绕的片状基材s1之上滑动。即,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沿着卷绕于卷芯210的片状基材s1的宽度方向滑动而蜿蜒行进,因此能够抑制在片状基材s1产生褶皱等不良情况。另外,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在开始卷绕时在卷芯210上滑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用于将附着于辊r1的流动性增塑剂除掉的去除机构。

〔实施方式5〕

接着,基于图7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以多个搬运用辊105中的一部分的辊的相对于片状基材s1的包角成为150度以上且270度以下的方式配置多个搬运用辊105的搬运装置4进行说明,这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不同,其他如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中所说明的那样。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的附图所示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7的(a)是表示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地形成且在表面未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的多个搬运用辊105中的一部分的辊以相对于片状基材s1的包角成为150度以上且270度以下的方式配置的搬运装置4的简要结构的图。图7的(b)是表示相对于片状基材s1的包角成为150度以上且270度以下的搬运用辊105的图。

如图示那样,搬运用辊105是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地形成且在该表面未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的辊。

对于这样的搬运用辊105,也使多个搬运用辊105中的一部分的辊的相对于片状基材s1的包角成为150度以上且270度以下,由此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在辊105上滑动。即,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向辊105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蜿蜒行进,因此能够抑制在片状基材s1产生褶皱等不良情况。另外,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沿着搬运方向滑动,因此能够一边对该片状基材s1赋予足够的张力一边进行搬运。

当然,本实施方式中的搬运用辊105的配置形态也能够适用于上述的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中的辊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搬运装置4能够适宜用在从片状基材s1清洗去除液体石蜡的工序(液体石蜡的提取工序)中,但不限定于此,也能够用在混炼成形冷却工序、延伸工序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片状基材s1在搬运用辊105上滑动的滑动抑制机构是使多个搬运用辊105中的一部分的辊的相对于片状基材s1的包角成为150度以上且270度以下的搬运用辊105的配置形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用于将在多个搬运用辊105中的至少一个辊上附着的流动性增塑剂除掉的去除机构。

〔实施方式6〕

接着,基于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以使相邻的两个搬运用辊105的曲面部分的表面间的最短距离成为1cm以上且30cm以下的方式配置搬运用辊105的搬运装置5进行说明,这点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不同,其他如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所说明的那样。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的附图所示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图8是表示在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地形成且在该表面未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的多个搬运用辊105中的一部分中,以使相邻的两个搬运用辊105的曲面部分的表面间的最短距离成为1cm以上且30cm以下的方式配置搬运用辊105的搬运装置5的简要结构的图。

如图示那样,搬运用辊105是曲面部分的表面平坦地形成且在该表面未形成上述多孔质材料的辊。

对于这样的搬运用辊105,也使多个搬运用辊105中的一部分的辊中的相邻的两个搬运用辊105的曲面部分的表面间的最短距离成为1cm以上且30cm以下,由此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在辊105上滑动。即,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向辊105的长度方向滑动而蜿蜒行进,因此能够抑制在片状基材s1产生褶皱等不良情况。另外,能够抑制片状基材s1沿着搬运方向滑动,因此能够一边对该片状基材s1赋予足够的张力一边进行搬运。

当然,本实施方式中的搬运用辊105的配置形态也能够适用于上述的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的辊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搬运装置5能够适宜地用在从片状基材s1清洗去除液体石蜡的工序(液体石蜡的提取工序)中,但不限定于此,也能够用在混炼成形冷却工序、延伸工序、卷取工序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片状基材s1在搬运用辊105上滑动的滑动抑制机构是使多个搬运用辊105中的一部分的辊中的相邻的两个搬运用辊105的曲面部分的表面间的最短距离成为1cm以上且30cm以下的搬运用辊105的配置形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具备用于将在多个搬运用辊105中的至少一个辊上附着的流动性增塑剂除掉的去除机构。

〔总结〕

本发明的方案1的搬运装置经由多个辊来搬运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所述搬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辊中的一个以上的辊具有所述膜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以上的长度,且具备抑制所述膜在所述辊上滑动的滑动抑制机构。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搬运装置。

在上述的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2的搬运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滑动抑制机构包括在所述一个以上的辊的曲面部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的多孔质材料。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滑动抑制机构是在所述一个以上的辊的曲面部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的多孔质材料,因此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搬运装置。

在上述的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3的搬运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滑动抑制机构包括在所述一个以上的辊的曲面部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的凹凸。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滑动抑制机构是在所述一个以上的辊的曲面部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的凹凸,因此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搬运装置。

在上述的方案1至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4的搬运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滑动抑制机构包括相对于所述膜的包角为150度以上且270度以下的辊。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滑动抑制机构是相对于所述膜的包角成为150度以上且270度以下的辊,因此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搬运装置。

在上述的方案1至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5的搬运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滑动抑制机构设置为,相邻的两个辊的曲面部分的表面间的最短距离为1cm以上且30cm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滑动抑制机构是相邻的两个辊的表面间的距离为1cm以上且30cm以下的结构,因此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搬运装置。

在上述的方案1至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6的搬运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一个以上的辊中包括使所述膜延伸的延伸辊、与所述膜接触的接触辊及夹持并搬运所述膜的夹持辊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辊。

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具备多种多样的辊的搬运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上产生褶皱等不良情况的搬运装置。

在上述的方案2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7的搬运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多孔质材料为从硬质聚氨酯、软质聚氨酯、聚氨酯橡胶、聚氨酯弹性体、乙烯丙烯橡胶及乙烯丙烯二烯橡胶中选择出的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具备具有多种多样的特性的多孔质材料的搬运装置。

在上述的方案2或7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8的搬运装置优选构成为,所述多孔质材料的厚度为5mm以上且1cm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具备形成为适当的厚度的多孔质材料的搬运装置。

在上述的方案1至8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9的搬运装置可以构成为,搬运装置具备去除机构,该去除机构用于从具备所述滑动抑制机构的辊除掉附着于具备所述滑动抑制机构的辊上的所述流动性增塑剂。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去除机构减少附着于具备所述滑动抑制机构的辊上的所述流动性增塑剂。

在上述的方案2、7、8中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10的搬运装置可以构成为,搬运装置具备接触构件,所述接触构件以与所述多孔质材料直接接触的方式配置,或者所述接触构件以在该接触构件与所述多孔质材料之间夹持所述膜的方式配置。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接触构件减少所述多孔质材料所包含的流动性增塑剂的量。

在上述的方案10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11的搬运装置可以构成为,所述接触构件是所述多个辊中的未设置所述多孔质材料的辊或者设置有所述多孔质材料的辊。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未设置所述多孔质材料的辊或设置有所述多孔质材料的辊来减少所述多孔质材料所包含的流动性增塑剂的量。

在上述的方案10或11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12的搬运装置优选构成为,设置有所述多孔质材料的辊是被驱动而旋转的辊。

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具备所述接触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对辊的旋转不产生障碍的搬运装置。

本发明的方案13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经由多个辊来搬运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的搬运工序,所述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搬运工序中,使用如下辊来搬运所述膜,该辊是所述多个辊中的一个以上的辊,具有所述膜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以上的长度,且具备抑制所述膜在所述辊上滑动的滑动抑制机构。

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膜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的方案13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14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设计成,在所述搬运工序中,使所述膜与在所述一个以上的辊的曲面部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的多孔质材料接触来进行搬运。

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膜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的方案13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15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设计成,在所述搬运工序中,使所述膜与在所述一个以上的辊的曲面部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的凹凸接触来进行搬运。

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膜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的方案13至1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16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设计成,在所述搬运工序中,使用相对于所述膜的包角为150度以上且270度以下的所述一个以上的辊来搬运所述膜。

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膜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的方案13至1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17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设计成,在所述搬运工序中,使用相邻的两个辊的曲面部分的表面间的最短距离配置为1cm以上且30cm以下的辊来搬运所述膜。

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实现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的膜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的方案14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18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设计成,在所述搬运工序中,使用接触构件来减少所述膜所包含的所述流动性增塑剂的量,所述接触构件以与所述多孔质材料直接接触的方式配置,或者所述接触构件以在该接触构件与所述多孔质材料之间夹持所述膜的方式配置。

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实现能够利用接触构件减少所述多孔质材料所包含的流动性增塑剂的量的膜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的方案18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19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设计成,所述接触构件为所述多个辊中的未设置所述多孔质材料的辊或设置有所述多孔质材料的辊。

根据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可利用未设置所述多孔质材料的辊或设置有所述多孔质材料的辊来减少所述多孔质材料所包含的流动性增塑剂的量的膜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的方案18或19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20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设计成,驱动设置有所述多孔质材料的辊进行旋转。

根据上述方法,即便在具备所述接触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对辊的旋转不产生障碍的膜的制造方法。

在上述的方案13至20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方案21的膜的制造方法可以设计成,所述搬运工序是所述膜的冷却工序、所述膜的向长边方向延伸的延伸工序、所述膜的向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延伸工序、所述膜的卷取工序及所述膜所包含的流动性增塑剂的清洗去除工序中的任一方所包括的工序。

根据上述方法,在所述膜的冷却工序、所述膜的向长边方向延伸的延伸工序、所述膜的向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延伸工序、所述膜的卷取工序及所述膜所包含的流动性增塑剂的清洗去除工序中的任一工序中,能够抑制包含流动性增塑剂的膜在辊上滑动而导致在膜的搬运等中产生不良情况。

〔附记事项〕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而且,能够通过将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组合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搬运装置及膜的制造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