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的防挂液嘴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4423发布日期:2018-06-30 07:5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密封性的防挂液嘴口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容器的嘴口,具体为一种高密封性的防挂液嘴口。



背景技术:

目前,容器一般会带有一个嘴口,通过该嘴口将容器内的液体倒出,如油瓶、洗衣液瓶、热水瓶等。

为了避免瓶口在倒液时出现挂液的现象,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嘴口,该嘴口在外壁上设置了集液斗,且集液斗上设置了通道连通回嘴口内;且嘴口内壁设置了可浮于液体上,并在倒液时随液体高度变化实现向上翻转关闭通道的封板,封板上设置了薄膜,通过薄膜的形变来实现对通道的密封。

但该种结构下,薄膜与封板之间的连接效果较差,从而使得薄膜与封板之间容易出现脱离,影响对通道的密封效果,使得嘴口在倒液时,液体将从通道处向外漏出,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挂液、薄膜与封板逼疯效果好的高密封性的防挂液嘴口。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封性的防挂液嘴口,包括管壁和导流口,所述导流口设于管壁开口的端部;所述导流口下方设有集液斗,所述集液斗与管壁贴合;集液斗内设有用于收集导流口内流出多余液体的集液腔,管壁上开设有回流通孔,所述回流通孔连通管壁内侧与集液腔,所述管壁内侧还设有用于启闭回流通孔的封闭装置;所述封板左右两侧上分别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一封闭薄膜,封板对应于两封闭薄膜之间设有开口;当封板向上翻起贴合回流通孔时,所述封闭薄膜与回流通孔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为设于所述开口外侧的一圈连接凸起,所述封闭薄膜上设有包覆于该连接凸起上的弯曲部;连接时,弯曲部整体包覆至连接凸起上,极大程度的增大了薄膜与封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薄膜与连接凸起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实现薄膜与封板之间的牢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与所述连接凸起为粘接配合;直接在薄膜和连接凸起上涂覆胶水即可,操作简便,避免其他连接方式对薄膜造成损坏,延长嘴口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起外表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用于容纳胶水的连接凹槽;通过连接凹槽的设置,使得连接凸起上可以容纳更多的胶水,从而使得薄膜与连接凸起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其次,由于连接凹槽的存在,使得薄膜与连接凹槽之间的摩擦里增大,有效避免薄膜在与连接凸起连接时出现打滑的情况,保证薄膜实现与连接凸起的良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与所述封板粘接配合;通过延伸部与封板的连接,进一步增加薄膜与封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薄膜与封板的连接更为牢固,长期使用亦不会发生脱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封闭装置包括封板,所述封板底部翻转连接于管壁内表面,封板顶部设有可随液体流动向上翻转的漂浮腔,所述漂浮腔中空设置或设有密度小于液体的物质,所述液体经过封板时带动封板向上翻转以封闭回流通孔。

优选的,所述漂浮腔内填充有发泡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高密封性的防挂液嘴口,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发明的高密封性的防挂液嘴口,其集液斗可以对导流口处的溶液进行收集,避免溶液流散出去,对管口外壁上的溶液进行集中,多出的溶液全都集中在集液斗内的集液腔中。

二、回流通孔则是连通集液腔和管壁内侧,使得集液腔中的溶液可以重新回到容器内部,使溶液回去,避免集液腔内溶液堆积溢出。

三、封闭装置的作用在于:溶液倒出时,溶液接触整个封闭装置,使得漂浮腔向上漂起,封板向上翻转将回流通孔封闭,避免溶液从管壁内侧流到集液腔内,防止溶液在正常倾倒时溢出;而当容器摆正时,漂浮腔不再受到浮力作用,封板随重力或集液腔内溶液推挤作用,封板自动向下翻转,使得回流通孔不再受到封板阻碍,集液斗内溶液可以回流进来;通过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薄膜与封板之间的连接牢固,长期使用亦不易发生脱离,密封效果良好;且薄膜在封板上设置为左右侧各一个;进而在对回流通孔进行密封时,两薄膜实现双重密封,即使其中一层薄膜与封板之间出现了脱离的情况,另一层薄膜也可以对回流通道进行良好的密封,延长嘴口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密封性的防挂液嘴口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高密封性的防挂液嘴口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封闭装置剖视图(倾倒出溶液状态)。

图5为本实施例中封闭装置剖视图(容器摆正状态)。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封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封闭装置;10、封板;11、漂浮腔;12、封闭薄膜;13、限位台;2、回流通孔;3、集液斗;4、导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7所示的高密封性的防挂液嘴口,包括管壁和导流口4,导流口4设于管壁开口的端部;导流口4下方设有集液斗3,集液斗3与管壁贴合,集液斗3内设有用于收集导流口4内流出多余液体的集液腔,管壁上开设有回流通孔2,回流通孔2连通管壁内侧与集液腔,管壁内侧还设有用于回流通孔2启闭的封闭装置1,封闭装置1包括封板10,封板10底部翻转连接于管壁内表面,封板10顶部设有随液体流动向上翻转的漂浮腔11,漂浮腔11中空设置或设有密度小于液体的物质,液体经过封板10时带动封板10封闭回流通孔2。

其集液斗3可以对导流口4处的溶液进行收集,避免溶液流散出去,对管口外壁上的溶液进行集中,多出的溶液全都集中在集液斗3内的集液腔中。

回流通孔2则是连通集液腔11和管壁内侧,使得集液腔11中的溶液可以重新回到容器内部,使溶液回去,避免集液腔内溶液堆积溢出。

溶液倒出时,溶液接触整个封闭装置1,使得漂浮腔11向上漂起,封板10向上翻转将回流通孔2封闭,避免溶液从管壁内侧流到集液腔内,防止溶液在正常倾倒时溢出。

而当容器摆正时,漂浮腔11不再受到浮力作用,封板10随重力或集液腔内溶液推挤作用,封板10自动向下翻转,使得回流通孔2不再受到封板10阻碍,集液斗3内溶液可以回流进来。

为了避免漂浮腔11破损而进入溶液降低其浮力,因此本实施例中漂浮腔11内填充有发泡塑料,有效阻止溶液进入漂浮腔11中;优选的,所述漂浮腔11为柱形结构设置,且漂浮腔的直径设置为所述封板10厚度的2-3倍;漂浮腔的体积设置的较大,从而保证漂浮腔有足够的浮力带动封板发生翻转,保证倒液过程中封板能够始终漂浮在液面上方,跟随液面的高度变化实现上翻。

如图4所示,所述封板10左右两侧上分别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一封闭薄膜12,封板10对应于两封闭薄膜12之间设有开口102;具体的,所述连接结构为设于所述开口外侧的一圈连接凸起103,该连接凸起103与封板为一体成型,由所述封板的表面直接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封闭薄膜12上设有弯曲部121,该弯曲部121包覆于该连接凸起103上,且与所述连接凸起103为粘接配合;为了使得弯曲部与连接凸起的连接更为牢固,我们在所述连接凸起103上设置了多个连接凹槽1031,这些连接凹槽1031沿所述连接凸起的外表面上间隔均匀的分布,当弯曲部与连接凸起粘接时,所述连接凹槽1031内可容纳较多的胶水,从而提高粘接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121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延伸部122,该延伸部122与所述封板10粘接配合,增强薄膜与封板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当封板10向上翻起贴合至处回流通孔2时,所述封闭薄膜12的位置与回流通孔2对应;由于封板10不变形,因此通过增设封闭薄膜12,在封板10贴合管壁内表面后,通过溶液挤压迫使封闭薄膜12朝向回流通孔2突出并变形,使得封闭薄膜12可以带动封板10朝向回流通孔2贴紧,达到更良好的密封性效果。

如图5所示,封板10一侧表面设有防止封板10向下翻转时完全贴合管壁内表面的限位台13,限位台13支靠于管壁内表面,封板10与管壁内表面之间留有夹角,防止封板10和管壁捏表面完全贴合,同时避免滞留液体后将间隙填充,使得封板10紧紧贴合管壁,因此增设限位台13后,使得间隙变大,避免溶液滞留,防止封板10贴合内壁表面,使得封板10在接触溶液后可以快速有效的向上翻起,而非向下紧贴内壁表面;优选的,所述封板10下部靠近封板与管壁内表面连接处的位置上设有漏液缝隙101;封板向上翻转的过程中,若封板上残留有液体时,液体也在封板上翻呈倾斜状态后由漏液缝隙中向下漏出,从而有效避免液体堆积在封板与管壁内壁的连接处,避免封板无法完全贴合至管壁内表面,保证封板完全贴合至管壁内壁上,使得封闭薄膜对回流通道进行良好密封 。

限位台13位于封闭薄膜12和封板10与管壁的连接处之间, 限位台13靠近翻转处,溶液首先接触漂浮腔11和封闭薄膜12,最后才接触限位台13,降低限位台13对溶液流动的影响。

回流通孔2倾斜向下设置,便于集液斗3内液体向下流动。

以上所述使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