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刺机的收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62386发布日期:2018-08-24 21:59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刺机的收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针刺机是针刺非织造材料的主要设备,现有的针刺机的收卷装置存在以下缺点:在材料加工完毕后,需要对材料进行收集,将材料收成卷状,在每次收卷的开始时,需要人工用手将材料卷到卷辊上,增加工作量,耗费时间,耗费人工,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刺机的收卷装置,包括针刺机主机、针刺机主机出料口的主支架、副支架、传送带、两根或多根传送辊,所述主支架与所述副支架分别设置在针刺机主机出料口的两边,所述传送带以及所述传送辊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与所述副支架之间,所述传送带以及所述传送辊向外传送经针刺后的工业毡,所述针刺机的收卷装置还包括卷辊、助卷辊以及控制器;所述传送辊、所述卷辊以及所述助卷辊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传送辊以及卷辊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副支架上,所述卷辊设置在所述传送辊的上方,所述助卷辊可从所述传送辊下方从外侧绕过所述卷辊的上方地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送辊、所述卷辊转动,及驱动所述助卷辊移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传送辊转动的电机一,以及驱动所述助卷辊移动的电机二。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卷辊升降的升降电机。

进一步地,设置在最内侧的所述传送辊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尾端下方,其余的所述传送辊依次向外排列设置,所有的所述传送辊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卷辊位于最外侧的两根所述传送辊上方,由所述传送带向外传送的工业毡从所述卷辊与所述传送辊中间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助卷辊设置在最外侧的所述传送辊的外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上还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轨迹为弧形,所述导轨在所述主支架上从外侧绕过所述卷辊上方,所述导轨的终点处于所述卷辊的圆心的下方,所述助卷辊可沿着所述导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助卷辊下方还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卷辊上设置有计数器。

另一方面,还提供所述的针刺机的收卷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工业毡经针刺机主机的针刺区进行针刺操作后,所述传送带将其从针刺机(1)出料口传送出来;

2)从所述出料口传送出来的所述工业毡从所述卷辊与所述传送辊中间穿过,经所述传送辊继续往外传送,所述工业毡的头部经过最外侧的那根所述传送辊后,继续传向所述助卷辊;

3)当工业毡传送到所述助卷辊,并超过所述助卷辊的工业毡长度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主支架内设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助卷辊从所述传送辊的下方从外侧绕过所述卷辊的上方移动,并承托着所述工业毡翻到所述卷辊上;

4)步骤3)进行的同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卷辊向内侧转动。。

本发明的一种针刺机的收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本发明能简单容易的实现材料的自动收卷,增加了助卷辊,能够将针刺后的工业毡等需要收卷的无纺织布翻到卷辊上,卷辊再转动收卷,高效地实现工业毡等无纺织布的自动收卷,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传统需要人工手动收卷,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收卷装置的左视截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针刺机主机;2-主支架;3-副支架;4-传送带;5-传送辊;6-卷辊;7-助卷辊;8-导轨;9-工业毡;10-升降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针刺机的收卷装置,包括针刺机主机1、针刺机主机1出料口的主支架2、副支架3、传送带4、两根或多根传送辊5,所述主支架2与所述副支架3分别设置在针刺机主机1出料口的两边,所述传送带4以及所述传送辊5设置在所述主支架2与所述副支架3之间,所述传送带4以及所述传送辊5向外传送经针刺后的工业毡9,所述针刺机的收卷装置还包括卷辊6、助卷辊7以及控制器;所述传送辊5、所述卷辊6以及所述助卷辊7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主支架2上,所述传送辊5以及卷辊6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副支架3上,所述卷辊6设置在所述传送辊5的上方,所述助卷辊7可从所述传送辊5下方从外侧绕过所述卷辊6的上方地移动。

所述主支架2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送辊5、所述卷辊6转动,及驱动所述助卷辊7移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传送辊5向外侧转动的电机一,以及驱动所述助卷辊7移动的电机二。

设置在最内侧的所述传送辊5设置在所述传送带4的尾端下方,其余的所述传送辊5依次向外排列设置,所有的所述传送辊5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卷辊6位于最外侧的两根所述传送辊5上方,由所述传送带向外传送的工业毡从所述卷辊6与所述传送辊5中间穿过。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卷辊6向内侧转动的电机三。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所述卷辊6升降的升降电机。当所述电机一驱动所述卷辊6转动时,所述升降电机同时驱动所述卷辊6下降到指定位置。

所述主支架上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卷辊6由所述升降电机驱动在所述导轨槽范围内升降。

所述助卷辊7设置在最外侧的所述传送辊5的外下方。

所述主支架2上还设置有导轨8,所述导轨8的轨迹为弧形,所述导轨8在所述主支架上从外侧绕过所述卷辊6上方,所述导轨8的终点处于所述卷辊6的圆心的下方,所述助卷辊7可沿着所述导轨8移动,所述所述导轨8的起点为所述助卷辊7的原始位置,即在最外侧的所述传送辊5的外下方。

所述助卷辊7下方还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器可感应测量超过所述助卷辊7的工业毡9的长度。

所述卷辊6上设置有计数器。可计算卷绕在所述卷辊6上的工业毡9的米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副支架3上还设置有副导轨,所述副导轨的轨迹与所述导轨8的轨迹一致,两者对称设置,所述助卷辊7处于所述导轨8与所述副导轨之间,可沿着所述导轨8与所述副导轨移动。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卷辊6上设有推料圈,所述推料圈套在所述卷辊6靠近所述主支架2的侧边,所述推料圈与所述主支架2之间设有伸缩杆,所述主支架2内设有液压电机,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液压电机连接。

所述副支架3上设有升降架10,所述升降架10支撑着所述卷辊6,所述卷辊6可在所述升降架10与所述主支架2之间转动,所述升降架10可缩进所述副支架3内。

当所述卷辊6完成工业毡9的收卷后,所述升降架10缩进所述副支架内,再由所述液压电机驱动所述伸缩杆伸长推动推料圈移动,将收卷完成的工业毡9推出。

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助卷辊7的移动以及返回起点,可以控制所述传送辊5、所述卷辊6的启停;对于设有升降电机以及导轨槽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卷辊6的升降;对于设有推料圈以及升降架10的针刺机的收卷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所述推料圈的推出以及收回、可以控制所述升降架10升降。

采用所述的针刺机的收卷装置,可完成自动收卷工业毡的操作。而所述的针刺机的收卷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工业毡9经针刺机主机1的针刺区进行针刺操作后,所述传送带4将其从针刺机1出料口传送出来;

2)从所述出料口传送出来的所述工业毡9从所述卷辊6与所述传送辊5中间穿过,经所述传送辊5继续往外传送,所述工业毡9的头部经过最外侧的那根所述传送辊5后,继续传向所述助卷辊7;

3)当工业毡9传送到所述助卷辊7,所述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并测量超过所述助卷辊7的工业毡9长度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主支架2内设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助卷辊7从所述传送辊5的下方从外侧绕过所述卷辊6的上方移动,并承托着所述工业毡9翻到所述卷辊6上;

4)步骤3)进行的同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卷辊6向内侧转动。所述卷辊6相对于所述传送辊5反向转动,有效将工业毡9进行收卷。

在完成步骤4)后,即完成自动收卷动作后,所述助卷辊7回到所述导轨8的起点。

对于有升降电机以及导轨槽的针刺机的收卷装置的实施例中,使用方法的步骤4)还包括: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卷辊7向内侧转动的同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卷辊6下降到位于最外侧的两根所述传送辊5的上面,让最外侧的两根所述传送辊5直接承托着所述卷辊6,所述驱动机构释放所述卷辊6,在没有驱动机构驱动的情况下,所述卷辊6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着最外侧的两根所述传送辊5转动而转动。

对于设有推料圈以及升降架10的针刺机的收卷装置的实施例中,在完成所有所述步骤,且所述卷辊6收卷工业毡完成以后,所述升降架10缩进所述副支架内,再由所述液压电机驱动所述伸缩杆伸长,推动推料圈移动,将收卷完成的工业毡推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使用方法可以用于实现上述针刺机的收卷装置的实施例中的全部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一种针刺机的收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简单容易的实现材料的自动收卷,增加了助卷辊,能够将针刺后的工业毡等需要收卷的无纺织布翻到卷辊上,卷辊再转动收卷,高效地实现工业毡等无纺织布的自动收卷,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传统需要人工手动收卷,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