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的垃圾袋自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3020发布日期:2018-08-31 20:3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活垃圾收集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的垃圾袋自卸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高层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高层住宅小区(住宅楼的楼层数在20以上的)是人口集聚生活的区域,高层住宅小区中通常每层有10户左右人家,每家每天产生至少一袋的垃圾,这样算来,则每栋住宅楼每天至少要产生200袋垃圾,如不及时处理好这些垃圾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

目前,对于住宅小区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大致为以下步骤:首先,在各楼层的楼道处放置回收垃圾用的垃圾桶;随后,由清洁人员每日逐一将各层的垃圾桶转移至高层楼底的一个总的垃圾回收处倾倒垃圾(先将各个垃圾桶逐一搬进电梯运送至楼底,这样不仅占用电梯的运力,也容易污染电梯内密闭空间的空气);最后,再由清洁人员将空的垃圾桶运放回各楼层的楼道处。

但是,公知,上述由清洁人员来逐一将垃圾桶转移至垃圾回收处的工作不仅十分辛苦,还存在工作效率低,占用电梯并影响电梯运力(消耗电能)和污染电梯空气质量的不足之处。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该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考虑在住宅楼空余的平面外墙上的顶部和底部位置安装两个链轮,并在两轮链轮上套装链条,链条的链板上固定安装垃圾袋挂钩。这样,居民即可将自家的垃圾袋悬挂在链条上并利用垃圾袋的自重来自动下降至最低处。使得垃圾袋的汇集更为节能环保。

但如果下降至最低处的垃圾袋不卸下的话,则链条上新悬挂的垃圾袋要么不会下降,要么会因重力大于最低处的垃圾袋而重新带动最低处的垃圾袋上移,这样就影响垃圾袋的汇集。

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维持垃圾袋的顺畅汇集的技术方案,是需要首先考虑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更好维持垃圾袋的顺畅汇集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和垃圾袋挂钩;

其中,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包括链轮和链条,链轮为通过轴承和安装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住宅楼的阳台或窗口旁的平面外墙上同一竖直方向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的两个;链条为套装在两个链轮上的圈状结构,住宅楼上邻近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的阳台或窗口即构成垃圾袋挂放丢置处;垃圾袋挂钩为沿链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且每个垃圾袋挂钩均通过安装件挂装在链条的链板上。

上述垃圾袋自卸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在设置上述垃圾袋自卸结构后,即使得沿链条下落至最下端的垃圾袋挂钩上悬挂的垃圾袋能够被卸下用阻挡件横向阻挡,从而垃圾袋挂钩上悬挂的垃圾袋并使得垃圾袋从垃圾袋挂钩上脱离,实现垃圾袋从垃圾袋挂钩上的自动卸下,有效避免采用链条与链轮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需要时时有人守候在最低处来取走悬挂垃圾袋的情形(并使得后续高处链条上悬挂的垃圾袋才能够下落的情形),更好的保证垃圾袋汇集至最低处的自动化、可靠性和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采用了本发明的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方法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垃圾袋自卸结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采用优选的护罩结构的住宅搂示意图。

图5为护罩结构中顶盖和罩护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顶盖和罩护组件的拆开示意图。

图7为罩护组件中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罩护组件中遮挡件铺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800住宅楼:801阳台,802窗口;

900垃圾袋;

100垃圾袋挂钩;

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201链轮,202链条,203链板,204安装件;

垃圾袋自卸结构:301档杆;

400护罩结构:

401顶盖:4011安装支耳;

402支撑柱:4021插装用凸台,4022加强块,4023对接凹槽,4024插块;

403遮挡件:4031插接柱,4032卡接用圆柱,4033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汇集方法和汇集系统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

一种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汇集方法,在每栋住宅楼800中设置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该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包括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和垃圾袋挂钩100:其中,

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为沿该栋住宅楼的高度方向由顶层至底层延伸,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上设置有垃圾袋挂钩100;住宅楼的每层住户将垃圾袋挂至垃圾袋挂钩100后,垃圾袋挂钩100在垃圾袋的重力作用下沿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至上向下自动移动至最低处汇集,随后,即能够在最低处对垃圾袋集中统一收集。

同现有住宅小区的垃圾汇集的方法相比较,上述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汇集方法具有的优点是:

一、避免垃圾产生的异味污染较为密闭的电梯空间

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独立于电梯设置,使得经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和垃圾袋挂钩100传输的垃圾袋不会进入电梯,进而不会垃圾袋的气味不会污染较为密闭的电梯空间,更好的维持好电梯内的空气质量。

二、无需占用电梯的运力资源,节省电梯运力和电能

采用上述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汇集方法后,使得高层的住宅楼的各层居民,能够将垃圾袋悬挂至垃圾袋挂钩100上后,使得垃圾袋挂钩100能在垃圾袋自重下沿着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至上向下自动移动至最低处汇集,该过程进在垃圾袋自重下就能够完成,无需耗费电能且节能环保。

三、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住宅楼的居民依然是在所居住的楼层方便地倒出垃圾袋,轻松居民扔垃圾袋的同时,垃圾袋最终自行汇集至住宅楼的最底层供小区物业清洁人员集中收集清理,这样也大幅降低了清洁人员的劳动工作量,提高了小区垃圾处理的效率。

此外,本技术方案的采用,还能够避免垃圾袋在各层的较长时间的停留(例如,前一天下午倒至楼层垃圾桶内的垃圾袋要到隔天上午才会被搬走),避免垃圾袋挥发出的异味污染各层楼的空间(供装垃圾袋的垃圾桶通常放置在消防通道的各层楼处),更好的维护好居住环境。

其中,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包括链轮201和链条202,其中,链轮201为通过轴承和安装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住宅楼的阳台801或窗口802旁的平面外墙上同一竖直方向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的两个;链条202为套装在两个链轮201上的圈状结构,住宅楼上邻近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的阳台或窗口即构成垃圾袋挂放丢置处;垃圾袋挂钩100为沿链条2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且每个垃圾袋挂钩100均通过安装件204挂装在链条202的链板203上。

实施时,安装轴(图中未示出)为垂直固定于平面外墙面安装,链轮201通过轴承套装在安装轴上。

实施时,还包括垃圾缓降控制结构(图中未示出),该垃圾缓降控制结构有两种实施结构,其中,垃圾缓降控制结构的第一种实施结构为:垃圾缓降控制结构包括直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的转轴与任一链轮201传动相连(优选两个链轮201中位于低处的链轮201,该链轮201上固定安装有同轴的齿轮,该齿轮与直流发电机转轴上的齿轮啮合相连)。

垃圾缓降控制结构的第二种实施结构为:任意一个链轮201同轴向固定套装在直流发电机的转轴上。

采用上述垃圾缓降控制结构后,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直流发电机的扭矩来降低垃圾袋下降的速度,提高垃圾袋下降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够利用直流发电机来发电,并可便捷且环保的利用该电力产生电力来点亮电驱动的安全警示灯。

上述包括链轮201和链条202的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整体在住宅楼的阳台或窗口旁的空余的平面外墙上安装即可,且安装时在该平面外墙的同一竖直方向上的顶部位置和底部位置(也可是顶层和底层)安装两个链轮201,随后,在两个链轮201上套装好链条202即可。故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安装起来较为便利。

此外,采用上述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后,能够在垃圾袋挂钩100上挂置垃圾袋后,垃圾袋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且链轮201和链条202的结构能够减缓垃圾袋的下落速度(相较于垃圾袋自由下落而言,现有的建筑中有设置专用且较为封闭的丢垃圾袋的竖向通道,其中的垃圾袋为自由落体式的掉落,使得下方收集处理垃圾的工作人员工作起来较为危险),更好的确保垃圾袋能够缓降至最低处汇集,随后,方便小区垃圾处理人员对最低处对垃圾袋集中统一收集。

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汇集方法还包括采取垃圾袋自卸结构,该垃圾袋自卸结构包括上述垃圾袋挂钩100和卸下用阻挡件;

其中,该垃圾袋挂钩100的开口朝上且该开口能够邻近垃圾袋挂放丢置处;

该卸下用阻挡件固定安装在两个链轮201中下方链轮201的正下方的后侧位置,该卸下用阻挡件的上端低于沿链条202移动至最低处的垃圾袋挂钩100的下端位置,且该卸下用阻挡件能够横向阻挡沿链条202移动至最低处的垃圾袋挂钩100上悬挂的垃圾袋并使得垃圾袋从垃圾袋挂钩100上脱离。

实施时,两个链轮201中位于下方的一个链轮201的正下方的前侧与后侧以链条202的移动方向为准,以链轮201的圆心处的铅锤线为分界处,链条202上任意处先靠近链轮201的一侧为链轮201的前(半)侧(如图2所示)。

实施时,卸下用阻挡件可为下端固定于地面的挡板结构(图中未示出),还可为垂直于墙面固定安装的档杆301。优选卸下用阻挡件为档杆301(如图2和图3所示),该档杆301整体呈横向设置的u型杆状结构,该u型杆状结构的开口端固定在墙面;该u型杆状结构围成的区域位于前侧的链条202上的垃圾袋挂钩100悬挂的垃圾袋在竖向上的投影。这样一来,不仅可使得卸下用阻挡件的结构最简易于安装,最节省材料;还能够通过档杆301的结构来形成围栏,围挡住较为危险的区域,阻拦人们进入该区域,避免未被妥善挂稳的垃圾袋自由下落砸伤人,起到更好的安全保护作用。

上述垃圾袋自卸结构,不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在设置上述垃圾袋自卸结构后,即使得沿链条202下落至最下端的垃圾袋挂钩100上悬挂的垃圾袋能够被卸下用阻挡件横向阻挡,从而垃圾袋挂钩100上悬挂的垃圾袋并使得垃圾袋从垃圾袋挂钩100上脱离,实现垃圾袋从垃圾袋挂钩100上的自动卸下,有效避免采用链条202与链轮201垃圾袋导引支撑系统需要时时有人守候在最低处来取走悬挂垃圾袋的情形(并使得后续高处链条202上悬挂的垃圾袋才能够下落的情形),更好的保证垃圾袋汇集至最低处的自动化、可靠性和经济性。

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汇集方法还包括采取护罩结构400,该护罩结构400包括罩体,该罩体固定安装在住宅楼的平面外墙上且罩住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罩体上设置有供垃圾袋穿过并挂到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的垃圾袋挂钩100上的穿孔。

上述护罩结构400的设置,将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整体罩住,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的外部显得更为美观,还能够通过护罩结构400来包围住节能环保的住宅小区用垃圾袋汇集系统,防止高楼层住户因意外没有悬挂好的垃圾袋因没有护罩结构400的围挡而砸伤人的情形发生。

实施时,罩体包括顶盖401和若干套罩护组件,其中,顶盖401整体呈下端具有开口的箱体状结构,该顶盖401的侧向具有一个用于与墙面贴合相连的竖直安装平面,该竖直安装平面四周设置有多个安装支耳4011,安装支耳4011通过螺钉与墙面固定相连;

其中,每套罩护组件包括一对支撑柱402和一个遮挡件403;其中,每根支撑柱402均呈竖条状,每根支撑柱40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贯穿设置有沉头孔,每根支撑柱402的长度方向上位于两端的沉头孔之间的表面两端(沿沉头孔的贯穿方向)外凸形成有两个插装用凸台4021,该两个插装用凸台4021上在支撑柱402的长度方向上正对的表面设置有一对的插接孔;遮挡件403整体为由tpe材料制得的矩形平板状结构,该矩形平板状结构的宽度(也可以理解为高度)与每根支撑柱402上两个插装用凸台4021之间的距离相匹配,该矩形平板状结构在宽度方向背对的两个侧端面为装配面,该装配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位置分别外凸形成一个插接柱4031,该插接柱4031用于插接限位于插接孔内;遮挡件403的矩形平板状结构的板面上邻近长度方向的边缘处贯穿设置有供垃圾袋穿过用的穿孔。

上述顶盖401的结构,使得顶盖401在墙面的固定安装能够较为便捷。

上述各套罩护组件在安装时,首先将一对支撑柱402竖直且等高的固定安装在链条202横向宽度方向的两侧。随后,再将遮挡件403弯折并包围住链条202(这里,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知晓遮挡件403的长度应大于一对支撑柱402之间的间距),通过插接柱4031插装到一对支撑柱402上对应的插接孔内即可,装配简便且高效。且插装好且弯折后的遮挡件403所产生的弯折弹力能够增加插接柱4031插接至插接孔内的抵紧力,确保遮挡件403插装的可靠性。因为遮挡件403是由tpe(thermoplasticelastomer)材料制得,具有tpe材料的高弹性,高强度,高回弹性,优良的着色性,触感柔软,耐候性,抗疲劳性,耐温性、易加工和可回收循环利用等多种优良性能,使得该罩护组件能够在弯折后用于包围住不同直径的链轮201(等同于不同宽度的链条202),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并且,遮挡件403在使用前,也是矩形平板状结构,占用空间小,收纳性好,利于批量装箱与运输。

此外,采用tpe材料制得遮挡件403还能够利用自身的弹力来减缓大风力,避免被大风力吹走。

实施时,每个插装用凸台4021上固定设置有加强块4022,加强块4022固定连接在插接孔旁边的插装用凸台4021与相邻支撑柱402的柱体之间,且每个插装用凸台4021上的加强块4022为在插接孔的两旁设置的两块;每根支撑柱402上两个插装用凸台4021上加强块4022该支撑柱402的长度方向上彼此正对。

在插接用凸台上设置上述加强块4022结构后,不仅能够通过加强块4022来提升插装用凸台4021的结构强度,确保遮挡件403能够更为可靠地插装在插装用凸台4021上。此外,单个插装用凸台4021上设置的两块加强块4022还能够起到供遮挡件403上的插接柱4031导向插入(易于快速对准)并插入后抵挡限位的作用(有效避免遮挡件403上设置插接柱4031之处扭转变形)。

实施时,每根支撑柱402均为长条形的矩形立柱状结构,且每根支撑柱402的上设置有插装用凸台4021的侧面上方处内凹形成有一个整体呈矩形体状的对接凹槽4023,该对接凹槽4023的槽底贯穿设置有一个装配孔;每根支撑柱402的下端面上邻近插装用凸台4021所在侧的边缘下凸形成有插块4024,该插块4024恰能够完全插塞入对接凹槽4023内,且该插块4024上设置有能够与对接凹槽4023上的装配孔相对应的沉头孔。

上述在每根支撑柱402上设置对接凹槽4023与插块4024的结构后,竖向上上下相邻的两根支撑柱402能够将上方的支撑柱402下端的插块4024插入下方支撑柱402上端的对接凹槽4023,随后,采用一颗螺钉即能够固定两根支撑柱402,确保竖向上上下相邻的两根支撑柱402更好对准与定位的同时,也帮助大幅提高支撑柱402在墙面的固定安装的效率。

实施时(如图5所示),遮挡件403的矩形平板状结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根卡接用圆柱4032,该卡接用圆柱4032为与矩形平板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一致的长条形;遮挡件403的矩形平板状结构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开口朝下的卡接槽4033,该卡接槽4033为与卡接用圆柱4032长度方向一直的长条形,且卡接用圆柱4032能够卡接并限位在卡接槽4033内。顶盖401的箱体状结构的下端远离竖直安装平面的横向边固定连接有上述卡接槽4033。

上述遮挡件403上的卡接槽4033与卡接用圆柱4032的设置,使得竖向上上下相邻的两个遮挡件403在装配时,当上方的遮挡件403插装到位后,将下方的遮挡件403顶部的卡接用圆柱4032横向卡入上方的遮挡件403的卡接槽4033内(防止因插装不慎从手中脱离并从高空掉落的情形,确保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限位并完成初始定位,随后,再将下方的遮挡件403插接柱4031对应插入相应的插孔内。这样的好处是,使得竖向上上下相邻的两个遮挡件403在连接处,不仅可通过卡接槽4033与卡接用圆柱4032来提升连接强度,增强护罩整体结构的可靠性;还能够使得竖向上上下相邻的两个遮挡件403在连接处留有供风进出的间隙,进而利于罩体内部通风换气,也能够进一步减缓大风力吹至罩体表面的冲击力(风力经间隙进入后从其他间隙或孔吹出)。

实施时,优选上述顶盖401箱体状结构的顶面为倾斜状泄水面。

以上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