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仪器用升降台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53709发布日期:2018-09-15 00:34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教学仪器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教学仪器用升降台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教育经济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以往,而相应的教育硬件设施也不断的被完善;在现有的教学中,教学仪器大多摆放在讲桌上,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演示,但此方式不能够使全部同学清晰的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且实验仪器占据一定的讲桌面积对教师上课或摆放教学物品存在一定的影响。

现有的教学仪器用升降台高度调节不够精细化,其升降空间具有局限性,不能够根据教师的身高以及学生的观察视角做相应的高度调节,且现有的教学仪器用升降台占据讲桌面积不可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仪器用升降台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升降机构来实现顶板和底板的高度调节,以及通过支撑板上的滑块与底板上滑道的滑动配合实现升降机构底部的空间调节,解决了现有教学仪器用升降台高度调节不够精细化以及占据讲桌空间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教学仪器用升降台,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对称安装有两个升降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面开有一组滑道;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斜板、支撑杆和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的相近面上分别开有长方形凹槽,靠近所述底板的支撑板的底面上固定有一组与滑道相适配的滑块,另一所述支撑板的顶面通过若干转动体与顶板的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斜板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长方形凹槽的不同端侧壁相铰接,所述斜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分别开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两侧壁对称开有若干卡槽;所述支撑杆与条形凹槽相适配,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长方形凹槽的一端相铰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与卡槽相适配的卡杆。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体包括连接杆和球体,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球体;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球壳,靠近所述顶板的支撑板的顶面上固定有若干第二球壳,所述第一球壳和第二球壳分别与球体形成球面副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长方形凹槽的两端侧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斜板的端部分别开有与固定杆间隙配合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斜板的任一端开有贯穿长方形凹槽的“u”型卡口,所述“u”型卡口的中轴线与通孔的中轴线平行,且所述“u”型卡口与固定杆的周侧面相适配。

一种教学仪器用升降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手拖住顶板的底面,并用力使底板和顶板相互分离,直至底板和顶板之间的高度满足实际使用高度;

步骤二:转动支撑杆,并分别将两个支撑杆端部的卡杆与条形凹槽上的卡槽相卡接;

步骤三:控制靠近底板的两个支撑板沿着滑道同时向底板的中部滑动,直至升降机构底部满足讲桌的空间需求,此时可在顶板的顶面放置教学仪器;

步骤四:使用完毕后,控制靠近底板的两个支撑板沿着滑道同时滑动,使升降机构处于竖直状态;

步骤五:向下压顶板的同时,并将两个支撑杆分别收在条形凹槽内;继续向下压顶板,最后将斜板收在长方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讲桌的空间需求是指讲桌放置教学物品的需求空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斜板和支撑杆来对上下不同高度的底板和顶板进行支撑,并通过卡杆和卡槽的卡接实现顶板和底板不同高度的调节,可有效的根据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仪器用升降台的高度调节,便于老师进行教学演示和学生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本发明通过将底板和顶板相互靠近,并将支撑杆收在条形凹槽内,斜板收在长方形凹槽内来实现升降台的收叠,便于老师进行携带和演示,提高了教学仪器用升降台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3、本发明通过靠近底板的支撑板滑块与底板顶面上滑道的滑动连接,以及转动体分别与顶板上的第一球壳和支撑板上的第二球壳的转动连接,可实现两升降机构的底部相对靠近,节省升降机构底部的占用空间,可便于教师使用讲桌,保证教师的正常教学效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教学仪器用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教学仪器用升降台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支撑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斜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转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2-顶板,3-支撑板,4-斜板,5-支撑杆,6-转动体,201-第一球壳,301-长方形凹槽,302-滑块,303-第二球壳,304-固定杆,401-条形凹槽,402-卡槽,403-通孔,404-“u”型卡口,501-卡杆,601-连接杆,602-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两端”、“内”、“周侧面”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教学仪器用升降台,包括底板1和顶板2,底板1和顶板2之间对称安装有两个升降机构,底板1的顶面开有一组滑道。

升降机构包括斜板4、支撑杆5和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板3,两支撑板3的相近面上分别开有长方形凹槽301,靠近底板1的支撑板3的底面上固定有一组与滑道相适配的滑块302,另一支撑板3的顶面通过若干转动体6与顶板2的顶面转动连接,通过滑块302与滑道的滑动连接,可实现升降机构的底部的两支撑板3向底板1的中部滑动,节省升降机构底部占用讲桌的面积,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演示,而升降机构的顶部的两支撑板3通过转动体6与顶板2,则不会对底部的支撑板3滑动造成影响。

斜板4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两长方形凹槽301的不同端侧壁相铰接,即斜板4倾斜着与上下两长方形凹槽301的相铰接,保证斜板4能够收叠在长方形凹槽301内,斜板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分别开有条形凹槽401,条形凹槽401的两侧壁对称开有若干卡槽402。

支撑杆5与条形凹槽401相适配,支撑杆5的一端与长方形凹槽301的一端相铰接,支撑杆5的另一端固定有一与卡槽402相适配的卡杆501,通过支撑杆5端部上的卡杆501与长方形凹槽301上的不同卡槽402的配合,可使的底板1和顶板2的高度可调节,且支撑杆5可收叠在长方形凹槽301内,便于人们携带,提高教学仪器用升降台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其中,如图7所示,转动体6包括连接杆601和球体602,连接杆60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球体602;

顶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球壳201,靠近顶板2的支撑板3的顶面上固定有若干第二球壳303,第一球壳201和第二球壳303分别与球体602形成球面副配合,通过第一球壳201和第二球壳303与球体602的转动配合,从而实现了升降机构顶部的支撑板3相对顶板2的倾斜。

其中,长方形凹槽301的两端侧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4,斜板4的端部分别开有与固定杆304间隙配合的通孔403。

其中,斜板4的任一端开有贯穿长方形凹槽301的“u”型卡口404,“u”型卡口404的中轴线与通孔403的中轴线平行,且“u”型卡口404与固定杆304的周侧面相适配,在将斜板4收叠在长方形凹槽301内时,“u”型卡口404与固定杆304的配合可便于斜板4收叠在长方形凹槽301内。

一种教学仪器用升降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手拖住顶板2的底面,并用力使底板1和顶板2相互分离,直至底板1和顶板2之间的高度满足实际使用高度,实际使用高度指教师的演示高度和学生的观察高度;

步骤二:转动支撑杆5,并分别将两个支撑杆5端部的卡杆501与条形凹槽401上的卡槽402相卡接;

步骤三:控制靠近底板1的两个支撑板3沿着滑道同时向底板1的中部滑动,直至升降机构底部满足讲桌的空间需求,此时可在顶板2的顶面放置教学仪器;

步骤四:使用完毕后,控制靠近底板1的两个支撑板3沿着滑道同时滑动,使升降机构处于竖直状态;

步骤五:向下压顶板2的同时,并将两个支撑杆5分别收在条形凹槽401内;继续向下压顶板2,最后将斜板4收在长方形凹槽301内。

其中,步骤三中的讲桌的空间需求是指讲桌放置教学物品的需求空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