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安全的缓冲限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5995发布日期:2018-09-18 19:2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运输缓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安全的缓冲限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在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料、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目前,高层建筑楼宇的施工建筑垃圾主要是利用塔吊、施工电梯或者依靠人力运输至指定地点,不仅运输效率低,且扬尘较大;或是利用垂直管道直接向下倾倒建筑垃圾,此类垂直运输通道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需克服较高的落差,而在相对高的落差运输过程中,由于建筑垃圾自身存在重力,进而对运输通道的内壁冲击过大,将严重影响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通道,降低高层建筑垃圾垂直运输通道的寿命,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安全的缓冲限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安全的缓冲限尘装置,包括箱体,其中,箱体由角钢骨架、顶板、背板、两块侧板、底板及面板组成,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连接件,箱体内设置有转子,转子包括两组转叶组与一根转轴,两组转叶组设置在转轴上,转轴两端分别安装在侧板上,每组转叶组包括多片转叶;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连接件,当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进入箱体时,下落至转子的转叶,经转叶继续下落至垃圾运输管,有效降低较高落差对运输通道内壁的冲击。

在本发明中,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侧板上,并通过固定插销固定。

在本发明中,每组转叶组包括二~六片转叶。

在本发明中,相邻转叶之间呈30°~120°夹角。

在本发明中,转叶由铁质钢架外套弹性材料制成,有利于减少冲击荷载。

在本实施例中,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进入箱体时,在下落至转子的转叶,经转叶缓冲后继续下落至垃圾运输管,转叶在建筑垃圾下落后迅速回位,以进行下一轮缓冲。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转子中设置有两组转叶组,建筑垃圾经转叶缓冲后继续下落至垃圾运输管,有效降低较高落差对运输通道内壁的冲击,提高垂直运输通道的寿命,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等轴测视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的转叶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5的一种用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垂直运输安全的缓冲限尘装置,包括转子1、转叶2、角钢骨架3、顶板4、背板5、侧板6、底板7、面板8、连接件9、固定插销10、轴承11及转轴12,其中,角钢骨架3、顶板4、背板5、两块侧板6、底板7及面板8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箱体,顶板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连接件9,箱体内设置有转子1,转子1包括两组转叶组与一根转轴12,两组转叶组设置在转轴12上,转轴12的两端通过轴承11安装在侧板6上,并由固定插销10固定,每组转叶组包括三片转叶2,且相邻转叶2之间呈120°夹角;底板7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垃圾运输管的连接件9,当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进入箱体时,下落至转子1的转叶2,经转叶2继续下落至垃圾运输管,有效降低较高落差对运输通道内壁的冲击。

在本实施例中,转叶2由铁质钢架外套弹性材料制成,有利于减少冲击荷载。

在本实施例中,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由垃圾运输管1进入箱体,在下落至转子1的转叶2,经转叶2缓冲后继续下落至垃圾运输管,转叶2在建筑垃圾下落后迅速回位,以进行下一轮缓冲。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