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垃圾的防污染集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8426发布日期:2018-11-07 08:0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固体垃圾的防污染集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箱用于收集垃圾,广泛应用在居民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现有的垃圾箱通常位于地面上方,占用地表空间,为解决该问题,有些垃圾箱埋藏于地底,但不管是地面上方的垃圾箱、还是埋藏于地底的垃圾箱,当箱体内的垃圾桶满载时,若行人继续向垃圾箱内投放垃圾,则会造成垃圾溢出垃圾箱外的现象,不仅不美观,而且严重影响垃圾箱周边的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满载显示的垃圾箱,用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固体垃圾的防污染集中回收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端的筒体结构,并且箱体的开口端与地面平齐,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触发装置、传动装置、复位装置、显示装置,所述的触发装置用于感应箱体内盛放的垃圾的重量,所述的传动装置用于为显示装置提供动力,所述的显示装置用于为行人显示箱体内盛放的垃圾满载/未满载,所述的复位装置用于使传动装置与显示装置恢复原状;

所述的箱体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显示板,所述的显示板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投放口、并且投放口匹配铰接有垃圾盖,显示板还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显示孔,所述的显示装置设置于显示孔下方;

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垃圾桶、框架、安装构件,所述的垃圾桶用于盛放垃圾,所述的框架用于放置垃圾桶,所述的安装构件用于将框架安装于箱体内,所述的安装构件包括导柱、支撑弹簧,所述的导柱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内腔腔底并且导柱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导柱设置有四个并且四个导柱呈四点式布置,所述的框架设置有滑动凸起且框架通过滑动凸起活动套接于导柱外部,并且滑动凸起与导柱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支撑弹簧套接于导柱外部,支撑弹簧对应设置有四个,支撑弹簧的一端与滑动凸起抵触、另一端与箱体的内腔腔底抵触,支撑弹簧的弹力通过滑动凸起使框架沿导柱的引导方向做靠近箱体开口的运动,所述的垃圾桶放置于框架内,垃圾桶的外圆面设置有触发环、且触发环靠近垃圾桶的开口、并且触发环与触发装置接触;

所述的箱体内还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呈水平布置,安装板固定安装于箱体内并且安装板的大面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安装板通过通孔活动套接于垃圾桶外部并且安装板位于框架与垃圾桶开口之间,所述的触发装置、传动装置、复位装置、显示装置均安装于安装板朝向垃圾桶开口的大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触发装置包括第一触发机构、第二触发机构、固定架,所述的第二触发机构用于为复位装置提供复位动力,所述的第一触发机构用于为显示装置提供动力并且该动力通过传动装置传递至显示装置,所述的固定架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并且第一触发机构、第二触发机构均设置于固定架与触发环之间的区域;

所述的第一触发机构包括触发块一、导向柱一,所述的导向柱一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并且导向柱一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导向柱一设置有两个并且两导向柱一呈并排布置,所述的触发块一设置有滑孔并且触发块一通过滑孔活动套接于导向柱一外部,滑孔与导向柱一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触发块一的上端面为引导斜面一、并且引导斜面一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触发块一朝向固定架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凸起;

所述的第二触发机包括触发块二、导向柱二,所述的触发块二设置于触发块一上方、并且触发块二的下底面与触发块一的引导斜面一接触,触发块二的下底面为引导斜面二、并且引导斜面二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所述的触发块二的上端面与触发环接触,触发块二的上端面为触发斜面、并且触发斜面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

所述的导向柱二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触发块二的触发斜面与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方向,所述的固定架设置有导孔,导向柱二的一端与触发块二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套接于导孔内,导孔与导向柱二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导向柱二设置有两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复位装置的运动状态分为复位装置与传动装置断开连动的空转状态、复位装置与传动装置连动的复位状态,并且复位装置的初始状态为空转状态,所述的复位装置包括引导机构、复位机构,所述的引导机构用于为复位机构提供引导力/复位力,所述的复位机构用于将传动装置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引导机构包括引导构件、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并且固定架位于安装架与触发块一之间,所述的引导构件包括引导杆、复位弹簧一,所述的引导杆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导向柱二的引导方向,引导杆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架、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架;

所述的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构件、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板一、支撑板二,所述的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均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板、并且均位于安装架与固定架之间,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之间呈并排布置,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均设置有转孔并且两转孔同轴布置;

所述的复位构件包括复位齿条,所述的复位齿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引导杆的引导方向,复位齿条设置有套接凸起且复位齿条通过套接凸起活动套接于引导杆外部、并且套接凸起与引导杆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复位齿条与触发块二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触发块二运动并牵引复位齿条同步运动,所述的复位弹簧一套接于引导杆外部,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与安装架抵触、另一端与设置于复位齿条的套接凸起抵触,复位弹簧一的弹力通过套接凸起使复位齿条沿引导杆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固定架的运动;

所述的复位构件还包括中间齿轮、中间转轴,所述的中间转轴的轴向垂直于导向柱二的引导方向并且垂直于导向柱一的引导方向,中间转轴设置于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之间、并且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中间转轴的轴向,中间转轴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支撑板一、另一端活动安装于支撑板二,并且中间转轴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中间齿轮固定套接于中间转轴外部并且中间齿轮与复位齿条啮合;

所述的复位构件还包括复位转轴、复位齿轮,所述的复位转轴的轴向平行于中间转轴的轴向,复位转轴的一端活动套接于设置于支撑板一的转孔内、另一端穿过设置于支撑板二的转孔,并且复位转轴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复位齿轮固定套接于复位转轴外部、且复位齿轮位于支撑板一与支撑板二之间、并且复位齿轮与中间齿轮啮合,所述的复位齿轮朝向支撑板二的端面还设置有复位凸起;

所述的引导机构、复位齿条、中间齿轮、复位齿轮、中间转轴、支撑架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均分别位于复位转轴的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弹簧、第一传动机构、限制机构、拉绳、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的拉绳用于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之间的连接传动,所述的传动弹簧用于第一传动机构与触发块一之间的连接传动、并且传动弹簧与触发块一配合产生动力,该动力通过第一传动机构、拉绳、第二传动机构传递至显示装置,所述的限制机构用于限制/撤销限制传动弹簧与第一传动机构之间的连接传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显示装置包括固定块、第一显示机构、第二显示机构,所述的固定块用于第一显示机构/第二显示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之间的连接,所述的第一显示机构用于显示垃圾桶未满载,所述的第二显示机构用于显示垃圾桶已满载;

所述的第一显示机构位于设置于显示板的显示孔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二显示机构与第一显示机构位于同一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上、并且第二显示机构的初始状态位于第一显示机构下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传动装置与触发装置的配合显示垃圾桶的满载状态/未满载状态,行人可通过显示装置的标识判断垃圾桶是否满载,从而决定是否向垃圾箱内投放垃圾,避免垃圾箱出现由于盛放垃圾过多使得垃圾溢出垃圾箱外的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触发装置、安装板的配合图。

图8为本发明的触发装置、安装板的配合图。

图9为本发明的复位装置、安装板的配合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复位装置、安装板的配合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支撑架、安装架、安装板的配合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引导机构、安装板的配合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复位机构、安装板的配合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复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传动弹簧、第一传动机构、限制机构、安装板的配合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传动弹簧、第一传动机构、限制机构的配合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传动齿条一、支撑板二的配合图。

图18为本发明的限制机构、传动轴一的配合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复位齿轮、传动齿轮一的配合图。

图20为本发明的限制机构、复位齿条、支撑架的配合图。

图21为本发明的限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第二传动机构、显示装置的配合图。

图23为本发明的第二传动机构、拉绳、传动齿条一的配合图。

图24为本发明的第二传动机构、拉绳、传动齿条一的配合图。

图25为本发明的第二传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的传动构件、显示装置的配合图。

图27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的第二显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箱体;

110、显示板;111、投放口;112、显示孔;

120、垃圾盖;

130、垃圾桶;131、触发环;132、对准凸起;

140、框架;150、导柱;160、支撑弹簧;170、安装板;

200、触发装置;

210、第一触发机构;211、触发块一;212、固定凸起;213、导向柱一;

220、第二触发机构;221、触发块二;222、导向柱二;

230、固定架;

300、传动装置;

310、传动弹簧;

320、第一传动机构;321、传动轴一;322、限制凸起;323、传动齿轮一;324、传动齿条一;

330、限制机构;331、连动块;332、限制杆;333、连动杆;334、限制块;335、限制弹簧;

340、拉绳;341、固定杆;342、固定环;343、固定柱;344、限位导杆;

350、第二传动机构;

3510、导向构件;3511、支架;3512、导向杆;3513、复位弹簧二;

3520、传动构件;3521、传动齿条二;3522、传动齿轮二;3523、传动轴二;

400、复位装置;

410、引导机构;

4110、引导构件;4111、引导杆;4112、复位弹簧一;

4120、安装架;

420、复位机构;

4210、复位构件;4211、复位齿条;4212、中间齿轮;4213、复位齿轮;4214、复位凸起;4215、中间转轴;4216、复位转轴;

4220、支撑架;4221、支撑板一;4222、支撑板二;

500、显示装置;

510、固定块;

520、第一显示机构;521、显示块;522、滑杆;523、套筒;524、显示弹簧;

530、第二显示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8所示,本发明采用传动装置与触发装置的配合显示垃圾桶的满载状态/未满载状态的优越性在于,行人可通过显示装置的标识判断垃圾桶是否满载,从而决定是否向垃圾箱内投放垃圾,避免垃圾箱出现由于盛放垃圾过多使得垃圾溢出垃圾箱外的情况的发生。

如图1-28所示,固体垃圾的防污染集中回收系统,包括箱体100,所述的箱体100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端的筒体结构,并且箱体100的开口端与地面平齐,所述的箱体100内设置有触发装置200、传动装置300、复位装置400、显示装置500,所述的触发装置200用于感应箱体100内盛放的垃圾的重量,所述的传动装置300用于为显示装置500提供动力,所述的显示装置500用于为行人显示箱体100内盛放的垃圾满载/未满载,所述的复位装置400用于使传动装置与显示装置500恢复原状。

如图1-4所示,上述的箱体100的开口端匹配安装有显示板110,所述的显示板110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投放口111、并且投放口111匹配铰接有垃圾盖120,显示板110还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显示孔112,所述的显示装置500设置于显示孔112下方。

所述的箱体100内设置有垃圾桶130、框架140、安装构件,所述的垃圾桶130用于盛放垃圾,所述的框架140用于放置垃圾桶130,所述的安装构件用于将框架140安装于箱体100内。

所述的安装构件包括导柱150、支撑弹簧160,所述的导柱150固定安装于箱体100的内腔腔底并且导柱150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导柱150设置有四个并且四个导柱150呈四点式布置,所述的框架140设置有滑动凸起且框架140通过滑动凸起活动套接于导柱150外部,并且滑动凸起与导柱150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支撑弹簧160套接于导柱150外部,支撑弹簧160对应设置有四个,支撑弹簧160的一端与滑动凸起抵触、另一端与箱体100的内腔腔底抵触,支撑弹簧160的弹力通过滑动凸起使框架140沿导柱150的引导方向做靠近箱体100开口的运动。

所述的垃圾桶130放置于框架140内,垃圾桶130的外圆面设置有触发环131、且触发环131靠近垃圾桶130的开口、并且触发环131与触发装置200接触。

所述的箱体100内还设置有安装板170,所述的安装板170呈水平布置,安装板170固定安装于箱体100内并且安装板170的大面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安装板170通过通孔活动套接于垃圾桶130外部并且安装板170位于框架140与垃圾桶130开口之间,所述的触发装置200、传动装置300、复位装置400、显示装置500均安装于安装板170朝向垃圾桶130开口的大面。

更为具体的,垃圾桶130满载时,环卫工人需将垃圾桶130取出并清除垃圾,清除后的垃圾桶130重新放入箱体100内时,若垃圾桶130放置的位置与垃圾桶130的初始位置存有偏差,则导致触发装置200不能正常触发,从而使显示装置500无法显示垃圾桶130是否满载,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的垃圾桶130与安装板170之间设置有对准构件,所述的对准构件为设置于垃圾桶130外圆面的对准凸起132、设置于安装板170的通孔孔壁并且与对准凸起132相匹配的对准槽。

如图5-8所示,上述的触发装置200包括第一触发机构210、第二触发机构220、固定架230,所述的第二触发机构220用于为复位装置400提供复位动力,所述的第一触发机构210用于为显示装置500提供动力并且该动力通过传动装置300传递至显示装置500,所述的固定架230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70,并且第一触发机构210、第二触发机构220均设置于固定架230与触发环131之间的区域。

所述的第一触发机构210包括触发块一211、导向柱一213,所述的导向柱一213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70并且导向柱一213的引导方向垂直于地面,导向柱一213设置有两个并且两导向柱一213呈并排布置,所述的触发块一211设置有滑孔并且触发块一211通过滑孔活动套接于导向柱一213外部,滑孔与导向柱一213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触发块一211的上端面为引导斜面一、并且引导斜面一与固定架230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触发块一211朝向固定架230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凸起212。

所述的第二触发机220包括触发块二221、导向柱二222,所述的触发块二221设置于触发块一211上方、并且触发块二221的下底面与触发块一211的引导斜面一接触,触发块二221的下底面为引导斜面二、并且引导斜面二与固定架230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所述的触发块二221的上端面与触发环131接触,触发块二221的上端面为触发斜面、并且触发斜面与固定架230之间的距离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由下至上递减。

所述的导向柱二222的引导方向平行于触发块二221的触发斜面与固定架230之间的距离方向,所述的固定架230设置有导孔,导向柱二222的一端与触发块二221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套接于导孔内,导孔与导向柱二222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触发装置2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垃圾放入垃圾桶130内时,垃圾桶130在垃圾重量作用下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向下运动,垃圾桶130运动并通过触发环131使得触发块二221沿导向柱二222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固定架230的运动,同时由于触发块二221与触发块一211之间通过斜面接触,从而使得触发块一211沿导向柱一213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安装板170的运动。

优选的,为了使触发块二221的运动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的导向柱二222设置有两个。

如图9-14所示,上述的复位装置400的运动状态分为复位装置400与传动装置300断开连动的空转状态、复位装置400与传动装置300连动的复位状态,并且复位装置400的初始状态为空转状态。

所述的复位装置400包括引导机构410、复位机构420,所述的引导机构410用于为复位机构420提供引导力/复位力,所述的复位机构420用于将传动装置300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引导机构410包括引导构件4110、安装架4120,所述的安装架4120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70、并且固定架230位于安装架4120与触发块一211之间,所述的引导构件4110包括引导杆4111、复位弹簧一4112,所述的引导杆4111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导向柱二222的引导方向,引导杆411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安装架4120、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架230。

所述的复位机构420包括复位构件4210、支撑架4220,所述的支撑架4220包括支撑板一4221、支撑板二4222,所述的支撑板一4221与支撑板二4222均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70、并且均位于安装架4120与固定架230之间,支撑板一4221与支撑板二4222之间呈并排布置,支撑板一4221与支撑板二4222均设置有转孔并且两转孔同轴布置。

所述的复位构件4210包括复位齿条4211,所述的复位齿条421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引导杆4111的引导方向,复位齿条4211设置有套接凸起且复位齿条4211通过套接凸起活动套接于引导杆4111外部、并且套接凸起与引导杆4111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复位齿条4211与触发块二221之间设置有紧固件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触发块二221运动并牵引复位齿条4211同步运动,所述的复位弹簧一4112套接于引导杆4111外部,复位弹簧一4112的一端与安装架4120抵触、另一端与设置于复位齿条4211的套接凸起抵触,复位弹簧一4112的弹力通过套接凸起使复位齿条4211沿引导杆4111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固定架230的运动。

所述的复位构件4210还包括中间齿轮4212、中间转轴4215,所述的中间转轴4215的轴向垂直于导向柱二222的引导方向并且垂直于导向柱一213的引导方向,中间转轴4215设置于支撑板一4221与支撑板二4222之间、并且支撑板一4221与支撑板二4222之间的距离方向平行于中间转轴4215的轴向,中间转轴4215的一端活动安装于支撑板一4221、另一端活动安装于支撑板二4222,并且中间转轴4215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中间齿轮4212固定套接于中间转轴4215外部并且中间齿轮4212与复位齿条4211啮合;触发块二221运动并牵引复位齿条4211沿引导杆4111的引导方向做远离固定架230的运动,复位齿条4211运动并牵引中间齿轮4212绕中间转轴4215轴向转动。

所述的复位构件4210还包括复位转轴4216、复位齿轮4213,所述的复位转轴4216的轴向平行于中间转轴4215的轴向,复位转轴4216的一端活动套接于设置于支撑板一4221的转孔内、另一端穿过设置于支撑板二4222的转孔,并且复位转轴4216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复位齿轮4213固定套接于复位转轴4216外部、且复位齿轮4213位于支撑板一4221与支撑板二4222之间、并且复位齿轮4213与中间齿轮4212啮合,所述的复位齿轮4213朝向支撑板二4222的端面还设置有复位凸起4214;中间齿轮4212转动并牵引复位齿轮4213绕复位转轴4216轴向转动。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复位装置400的复位效果更佳、工作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的引导机构410、复位齿条4211、中间齿轮4212、复位齿轮4213、中间转轴4215、支撑架4220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均分别位于复位转轴4216的一端。

复位装置4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触发块二221沿导向柱二222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固定架230的运动过程中,触发块二221运动并牵引复位齿条4211沿引导杆4111的引导方向做远离固定架230的运动,复位齿条4211运动并牵引中间齿轮4212绕中间转轴4215轴向转动,中间齿轮4212转动并牵引复位齿轮4213绕复位转轴4216轴向转动,此过程中,复位装置400处于空转状态并且不影响传动装置300;当垃圾桶130满载,环卫工人取出垃圾桶130时,触发环131脱离与触发块二221接触,此时复位弹簧一4112的弹力使得复位齿条4211沿引导杆4111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固定架230的运动,从而使复位齿轮4213绕复位转轴4216轴向反向转动、触发块二221沿导向柱二222的引导方向做远离固定架230的运动,即复位装置400恢复至原状,同时此过程中,复位装置400处于复位状态,即复位装置400使传动装置300、触发装置200恢复原状。

如图15-28所示,上述的传动装置300包括传动弹簧310、第一传动机构320、限制机构330、拉绳340、第二传动机构350,所述的拉绳340用于第一传动机构320、第二传动机构350之间的连接传动,所述的传动弹簧310用于第一传动机构320与触发块一211之间的连接传动、并且传动弹簧310与触发块一211配合产生动力,该动力通过第一传动机构320、拉绳340、第二传动机构350传递至显示装置500,所述的限制机构330用于限制/撤销限制传动弹簧310与第一传动机构320之间的连接传动。

如图15-19所示,上述的第一传动机构320包括传动轴一321、传动齿轮一323、传动齿条一324,所述的传动轴一321为环形结构,传动轴一321同轴活动套接于复位转轴4216外部并且传动轴一321位于两支撑架4220之间,传动轴一321的一端面与一支撑架4220的支撑板二4222抵触、另一端面与另一支撑架4220的支撑板二4222抵触,即传动轴一321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且传动轴一321与复位转轴4216之间互不影响。

所述的传动轴一321外圆面设置有限制凸起322,所述的传动弹簧310的一端与限制凸起322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触发块一211的固定凸起212连接,并且传动弹簧310位于传动轴一321上方,传动弹簧310的弹力使传动轴一321绕自身轴向做与处于空转状态的复位齿轮4213转向一致的转动。

所述的传动齿轮一323固定套接于传动轴一321外部,传动轴一321转动并牵引传动齿轮一323同步转动,传动齿轮一323的外圆面可分为两部分并且分别为设置有轮齿的啮合区、未设置有轮齿的光滑区,并且光滑区靠近安装板170,所述的光滑区与啮合区的接触点存在有两处,并且分别为靠近固定架230的接触点一、远离固定架230的接触点二,所述的设置于复位齿轮4213的复位凸起4214位于接触点一与接触点二之间并且复位凸起4214与接触点一抵触。

所述的传动齿条一32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复位齿条4211的延伸方向,传动齿条一324与支撑板二4222之间设置有滑动组件并且传动齿条一324通过滑动组件安装于支撑板二4222,具体的,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设置于传动齿条一324并且引导方向平行于传动齿条一324延伸方向的滑轨、设置于支撑板二4222并且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的传动齿条一324与传动齿轮一323的啮合区啮合,传动齿轮一323转动并牵引传动齿条一324沿滑轨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固定架230的运动。

如图12、18、20-21所示,上述的限制机构330的运动状态分为与设置于传动轴一321的限制凸起322接触并限制传动轴一321转动的限制状态、与限制凸起322脱离接触并撤销对传动轴一321限制的撤销状态。

所述的限制机构330包括连动块331、限制构件,所述的连动块331固定安装于复位齿条4211,具体的,连动块331安装于复位齿条4211背向传动齿轮一323的侧面,连动块331背离复位齿条4211的侧面为限制斜面、并且限制斜面与复位齿条4211之间的距离沿复位齿条4211延伸方向并且由安装架4120指向固定架230方向递增。

所述的限制构件包括限制杆332,所述的限制杆33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传动轴一321的轴向,限制杆332的一端为连动端、另一端为限制端,所述的支撑板一4221与支撑板二4222均设置有避让孔并且两避让孔同轴布置,连动端位于支撑板一4221背离支撑板二4222的一侧并且位于连动块331下方,限制端穿过两避让孔并且位于传动轴一321上方,限制杆332与避让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限位构件还包括连动杆333、限制块334、限制弹簧335,所述的连动杆333固定安装于限制杆332的连动端,具体的,连动杆33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地面,连动杆333的一端与连动块331的限制斜面接触、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制杆332的连动端,所述的限制块334固定安装于限制杆332的限制端,具体的,限制块334位于限制凸起322朝向固定架230的一侧并且限制块334与限制凸起322接触,限制块334背离限制凸起322的侧面为引导斜面三,引导斜面三与限制凸起322之间的距离沿限制杆332的延伸方向并且由限制杆332限制端指向连动端的方向递增,所述的限制弹簧335套接于限制杆332外部,限制弹簧335的一端与限制块334抵触、另一端与支撑板二4222抵触,限制弹簧335的弹力使限制块334沿限制杆332的延伸方向做远离支撑板二4222的运动。

优选的,为了使限制机构330工作过程中,限制杆332只能沿其延伸方向运动,即限制限制杆332绕自身延伸方向转动,所述的限制杆332位于支撑板二4222与连动端之间的部分的外圆面开设有凹槽,即使限制杆332的外圆面由弧形面与矩形面构成。

传动弹簧310、第一传动机构320、限制机构33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垃圾桶130未满载时,触发块二221牵引复位齿条4211沿引导杆4111的引导方向做远离固定架230的运动过程中,连动块331通过连动杆333使得限制杆332沿其延伸方向做远离设置于传动轴一321的限制凸起322的运动,限制杆332运动并牵引限制块334同步运动,从而使得限制机构330由限制状态逐渐向撤销状态切换,同时此过程中,触发块一211使得传动弹簧310处于拉伸状态;当垃圾桶130满载时,设置于复位齿轮4213的复位凸起4214由与接触点一抵触切换至与接触点二抵触,同时限制机构330由限制状态切换至撤销状态,传动弹簧310的弹力使得传动轴一321绕自身轴向做与处于空转状态的复位齿轮4213转向一致的转动,传动轴一321转动并牵引传动齿轮一323同步运动,传动齿轮一323转动并使传动齿条一324沿滑轨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固定架230的运动,直至设置于复位齿轮4213的复位凸起4214由与接触点二抵触重新切换至与接触点一抵触,此时传动弹簧310恢复至原状,即传动弹簧310的拉伸量为零,传动弹簧310停止使传动轴一321转动;当环卫工人取出垃圾桶130后,复位齿轮4213绕复位转轴4216轴向反向转动,同时由于此时设置于复位齿轮4213的复位凸起4214与接触点一抵触,复位齿轮4213反向转动并牵引传动齿轮一323同步运动,从而使传动装置300恢复原状。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第一传动机构320的传动效果更佳,工作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的传动齿轮一323、传动齿条一324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均分别位于传动轴一321的一端。

如图22-26所示,上述的第二传动机构350包括导向构件3510、传动构件3520,所述的导向构件3510用于为传动构件3520提供引导方向。

所述的导向构件3510包括支架3511、导向杆3512、复位弹簧二3513,所述的支架3511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70,并且支架3511位于安装架4120背离固定架230的一侧,所述的导向杆3512的引导方向平行于传动齿条一324的延伸方向、并且导向杆3512固定安装于支架3511。

所述的传动构件3520包括传动齿条二3521、传动齿轮二3522、传动轴二3523,所述的传动轴二3523的轴向平行于传动轴一321的轴向,传动轴二3523活动安装于支架3511且可绕自身轴向转动,所述的传动齿轮二3522固定套接于传动轴二3523外部,传动齿轮二3522转动并牵引传动轴二3523同步转动。

所述的传动齿条二35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传动齿条一324的延伸方向,传动齿条二3521设置有连接凸起,传动齿条二3521通过连接凸起活动套接于导向杆3512外部并且连接凸起与导向杆3512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传动齿条二3521与传动齿轮二3522啮合,所述的复位弹簧二3513套接于导向杆3512外部,复位弹簧二3513的一端与支架3511抵触、另一端与设置于传动齿条二3521的连接凸起抵触,复位弹簧二3513的弹力通过连接凸起使传动齿条二3521沿导向杆3512的引导方向做远离传动齿条一324的运动。

优选的,为了使传动齿条二3521的运动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的导向杆3512设置有两个,所述的复位弹簧二3513对应设置有两个。

所述的拉绳340的一端与传动齿条一32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齿条二3521固定连接,传动齿条一324运动并通过拉绳340牵引传动齿条二3521同步运动。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传动齿条一324通过拉绳340牵引传动齿条二3521运动的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的传动齿条一324与传动齿条二352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拉绳340起导向作用的平缓引导构件。

如图24所示,所述的平缓引导构件包括固定杆341、固定环342、固定柱343、限位导杆344,所述的固定杆341竖直固定安装于支撑板二4222,所述的固定环342固定安装于安装架4120,所述的固定柱343竖直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70、并且固定柱343位于安装架4120与支架3511之间,所述的限位导杆344固定安装于支架3511、且限位导杆344设置有限位导孔、并且限位导孔与传动齿条二3521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拉绳340的一端与传动齿条一324固定连接,拉绳340的另一端绕过固定杆341、穿过固定环342、绕过固定柱343、穿过限位导杆344的限位导孔后与传动齿条二3521固定连接;由于拉绳340通过固定杆341、固定环342、固定柱343、限位导杆344限位导向后与传动齿条二3521固定连接,使得拉绳340位于固定杆341、传动齿条一324之间的部分与传动齿条一324的延伸方向平行,位于限位导杆344、传动齿条二3521之间的部分与传动齿条二3521的延伸方向平行,从而使传动齿条一324通过拉绳340牵引传动齿条二3521运动的过程更加平缓。

传动齿条一324通过拉绳340牵引第二传动机构350运动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垃圾桶130未满载时,限制机构330处于限制状态,第一传动机构320、拉绳340、第二传动机构350均未工作;当垃圾桶130满载时,限制机构330处于撤销状态,此时传动齿条一324沿滑轨的引导方向做靠近固定架230的运动,传动齿条一324运动并通过拉绳340牵引传动齿条二3521同步运动,传动齿条二3521运动并通过传动齿轮二3522牵引传动轴二3523绕自身轴向转动,直至设置于复位齿轮4213的复位凸起4214由与接触点二抵触重新切换至与接触点一抵触时,传动轴二3523转动半周期;当环卫工人取出垃圾桶130后,传动齿条一324沿滑轨的引导方向做远离固定架230的运动,即第一传动机构320恢复原状,同时复位弹簧二3513的弹力通过连接凸起使传动齿条二3521沿导向杆3512的引导方向做远离传动齿条一324的运动,传动齿条二3521运动并带动拉绳340同步运动,即第二传动机构320恢复原状,同时此过程中,传动轴二3523反向转动半周期。

更为具体的,为了使第二传动机构350的传动效果更佳、工作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的导向构件3510、传动齿条二3521、传动齿轮二3522均设置有两组并且均分别位于传动轴二3523的一端。

如图26-28所示,上述的显示装置500包括固定块510、第一显示机构520、第二显示机构530,所述的固定块510用于第一显示机构520/第二显示机构530与传动轴二3523之间的连接,所述的第一显示机构520用于显示垃圾桶130未满载,所述的第二显示机构530用于显示垃圾桶130已满载。

所述的固定块51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块510通过固定孔固定套接于传动轴二3523外部、并且固定块510位于两传动齿轮二3522之间。

所述的第一显示机构520位于设置于显示板110的显示孔112的正下方,所述的第二显示机构530与第一显示机构520位于同一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上、并且第二显示机构530的初始状态位于第一显示机构520下方。

所述的第一显示机构520包括显示块521、弹性组件,所述的弹性组件用于显示块521与固定块510之间的连接,所述的显示块521用于标识垃圾桶130未满载、并且显示块521位于设置于显示板110的显示孔112内,显示块521的上端面与四周侧面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弧形过渡面。

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滑杆522、套筒523、显示弹簧524,所述的套筒523为轴向垂直于地面并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筒体结构,套筒523的封闭端固定安装于显示块521的下底面,所述的滑杆522与套筒523同轴布置,滑杆522的一端竖直固定安装于固定块510的上端面、另一端穿过套筒523的开口并位于套筒523内,滑杆522与套筒523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显示弹簧524套接于套筒523外部,显示弹簧524的一端与显示块521的下底面抵触、另一端与固定块510的上端面抵触,显示弹簧524的弹力使显示块521沿套筒523的轴向做远离固定块510的运动。

所述的第二显示机构530的形状结构与第一显示机构520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二显示机构530的显示块用于标识垃圾桶130已满载,所述的第二显示机构530、固定块510的下底面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显示机构520、固定块510的上端面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显示装置500的工作过程,具体表现为:垃圾桶130未满载时,限制机构330处于限制状态,第一传动机构320、拉绳340、第二传动机构350均未工作,显示装置500未工作,即此时第一显示机构520的显示块521位于显示孔112内,行人可向垃圾箱内投放垃圾;垃圾桶130满载时,传动轴二3523转动并牵引第一显示机构520同步转动,具体为:传动轴二3523转动并牵引固定块510同步转动,固定块510运动并牵引第一显示机构520的显示块521同步转动,此过程中,由于显示块521的上端面与四周侧面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弧形过渡面,显示孔112的孔壁对显示块521产生挤压,显示块521在挤压力作用下沿套筒523的轴向做靠近固定块510的运动,直至显示块521脱离显示孔112时,显示弹簧524的弹力使显示块521沿套筒523的轴向做远离固定块510的运动,即显示块521可顺利脱离显示孔112,与此同时,固定块510转动并牵引第二显示机构530的显示块同步转动、直至其位于显示孔112内,即此时行人不可向垃圾箱内投放垃圾;环卫工人取出垃圾桶130后,传动轴二3523反向转动,从而使第二显示机构530的显示块脱离显示孔112、第一显示机构520的显示块521重新位于显示孔112内,即显示装置500恢复原状。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