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9872发布日期:2018-10-19 21:2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精加工零部件运输保护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精加工后的行星架在运输时,由于行星架的形状不便于固定,在汽车运输过程经常发生精加工面的碰损和摩擦。根据行星架的形状特点,在运输时,只能轴颈向上,运输接触面及其相邻的外圆和内孔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都很高,在运输过程不能有摩擦与碰损。如果精加工表面损伤轻微的要进行返工修补,损伤严重的就造成了报废,这样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及质量信誉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通用的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包括:运输钢板、固定螺纹、定心螺杆、外椎体、涨紧圈、压紧螺母,运输钢板上面中部通过螺纹固定有定心螺杆,压紧螺母套接在定心螺杆上部,定心螺杆外圆与外椎体内孔滑动连接,外椎体可以在定心螺杆外圆上进行上下滑动,外椎体外侧有涨紧圈,外椎体的外椎面紧贴在涨紧圈的内椎面的内侧,在运输钢板上面设有外椎体向下移动的空位。

所述外椎体为锥形体,外椎体外椎面和涨紧圈内椎面与运输钢板倾斜角度均为5—20度。

所述空位的深度为10—20mm。

本发明在行星架专用运输钢板上,按照行星架运输装载的数量钻孔定位,固定一个定心螺杆,涨紧圈的外圆与行星架底部内孔相配合的,涨紧圈的内孔加工成锥度,然后延直径方向破开一方半径装入行星架底部内孔,在定心螺杆上滑动装上一个与涨紧圈内孔锥度相配合的外锥体,通过压紧螺母向下压紧,涨紧圈受力抱紧行星架内孔固定行星架,解决行星架运输过程的摩擦碰闯问题。

本发明针对行星架的运输设计的一种涨紧式内孔固定装置,装在汽车行星架专用运输钢板上,固定运输精加工行星架,解决行星架在运输过程的摩擦碰闯损伤的技术难题,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通用的精加工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包括:运输钢板1、固定螺纹2、定心螺杆3、外椎体4、涨紧圈5、压紧螺母6,运输钢板1上面中部通过螺纹2固定有定心螺杆3,压紧螺母6套接在定心螺杆3上部,定心螺杆3外圆与外椎体4内孔滑动连接,外椎体4可以在定心螺杆3外圆上进行上下滑动,外椎体4外侧有涨紧圈5,外椎体4的外椎面紧贴在涨紧圈5的内椎面的内侧,在运输钢板1上面设有外椎体4向下移动的空位8,所述空位8的深度为15mm。通过压紧螺母6向下移动,外椎体4同时向下移动,外椎体4的外椎面与涨紧圈5的内椎面紧固连接,涨紧圈5内锥面在受力情况下,涨紧圈5的破口面涨开,涨紧圈5的外圆抱紧行星架内孔7,通过涨紧力固定行星架。

所述外椎体4为锥形体,外椎体4外椎面和涨紧圈5内椎面与运输钢板1倾斜角度均为10度。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包括:运输钢板、定心螺杆、外椎体、涨紧圈、压紧螺母,运输钢板上面中部通过螺纹固定有定心螺杆,压紧螺母套接在定心螺杆上部,定心螺杆外圆与外椎体内孔滑动连接,外椎体外侧有涨紧圈,外椎体的外椎面紧贴在涨紧圈的内椎面的内侧,在运输钢板上面设有外椎体向下移动的空位。本发明针对行星架的运输设计一种涨紧式内孔固定装置,装在汽车行星架专用运输钢板上,固定运输精加工行星架,解决行星架在运输过程的摩擦碰闯损伤的技术难题,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通用的精加工零部件运输固定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魏书林;张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奥龙风力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06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