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3298发布日期:2018-12-19 05:4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工厂废气排放及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同时对工厂废气净化器用的金属蜂窝载体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以具有耐久性、较好的形成紊流等优点的s型金属蜂窝载体为基本结构。但s型金属蜂窝载体加工也较为复杂、困难。市场上已有的s型金属蜂窝载体缠绕装置不能满足工业大直径(150-800mm)金属载体的缠绕需要。具体地,现有技术中的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抱合块设置在缠绕芯棒的周向外侧,抱合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盘上,另一端为摆动端。进行缠绕工作时,缠绕芯棒转动并带动带料缠绕在缠绕芯棒上,同时抱合块将带料压紧。但上述结构在缠绕直径较大的工业金属载体时,由于缠绕半径逐渐加大,缠绕芯棒的转动驱动力也不断增大,因此会出现许多问题:带料撕裂,芯格大量变形灭失,芯体间隙大,效能低,合格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不能适用于大直径的工业金属蜂窝载体缠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

一种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上设置有缠绕芯棒;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盘的下方;抱合块,沿转盘的径向可移动地设置在转盘上,抱合块为多个,多个抱合块沿缠绕芯棒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且多个抱合块环绕在固定盘的外侧。

进一步地,抱合块包括:抱合段,抱合段的内表面为弧面;捋料齿,抱合段的沿固定盘的周向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捋料齿,捋料齿的朝向缠绕芯棒的表面相对于抱合段的内表面向外弯折设置,其中,相邻的抱合段的相对的表面上的捋料齿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抱合块运动至相邻的抱合块的捋料齿的齿根相接触时,多个抱合段的内表面围成圆形。

进一步地,抱合段的内表面的弧度为45度。

进一步地,捋料齿的朝向缠绕芯棒的表面为弧面。

进一步地,捋料齿的朝向缠绕芯棒的表面的弧度在15至45度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捋料齿的朝向缠绕芯棒的表面与抱合段的内表面的相交处所呈的夹角在15至40度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捋料齿为多个,多个捋料齿间隔地设置在抱合段的沿固定盘的周向方向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抱合块为四个。

进一步地,缠绕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与转盘连接并驱动转盘转动;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与抱合块连接并驱动抱合块移动;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盘转动的同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抱合块移动,并且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多个抱合块以相同的速度朝向固定盘移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进行缠绕工作时,缠绕芯棒设置在固定盘上并且缠绕芯棒并不转动,转盘转动,同时抱合块朝向转盘的圆心方向移动,从而使带料缠绕在缠绕芯棒上。上述结构中,进行缠绕工作时施加在缠绕芯棒上的作用力较小,从而防止出现带料撕裂,芯格大量变形灭失的情况发生,从而更好的适用于大直径工业金属蜂窝载体。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不能适用于大直径的工业金属蜂窝载体缠绕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缠绕设备缠绕结束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固定盘;20、缠绕芯棒;30、转盘;40、抱合块;41、抱合段;42、捋料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包括固定盘10、转盘30和抱合块40。其中,固定盘10上设置有缠绕芯棒20。转盘30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盘10的下方。抱合块40沿转盘30的径向可移动地设置在转盘30上,抱合块40为多个,多个抱合块40沿缠绕芯棒20的周向间隔设置,并且多个抱合块40环绕在固定盘10的外侧。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进行缠绕工作时,缠绕芯棒20设置在固定盘10上并且缠绕芯棒20并不转动,转盘30转动,同时抱合块40朝向转盘30的圆心方向移动,从而使带料缠绕在缠绕芯棒20上。上述结构中,进行缠绕工作时施加在缠绕芯棒20上的作用力较小,从而防止出现带料撕裂,芯格大量变形灭失的情况发生,从而更好的适用于大直径工业金属蜂窝载体。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不能适用于大直径的工业金属蜂窝载体缠绕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抱合块40包括抱合段41和捋料齿42。其中,抱合段41的内表面为弧面。抱合段41的沿固定盘10的周向方向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捋料齿42。捋料齿42的朝向缠绕芯棒20的表面相对于抱合段41的内表面向外弯折设置,其中,相邻的抱合段41的相对的表面上的捋料齿42错位设置。

具体地,从图1可以看到,每个抱合块40的沿周向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述的捋料齿42。相邻的抱合段41的相对的表面上的捋料齿42错位设置(图中未示出),也即当相邻的抱合块40向内运动时,相邻抱合块40的捋料齿42可以互相插入。进一步地,当相邻的抱合块40的捋料齿42的齿端部相接触时,多个抱合块40之间即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由于捋料齿42的朝向缠绕芯棒20的表面相对于抱合段41的内表面向外弯折设置,因此此时抱合段41的内表面还未将带料压紧。也即上述结构使得当带料尚未压紧时提前将带料封入至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后续在继续抱合带料时防止夹料,同时减小缠绕时带料之间的摩擦力。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抱合块上的捋料齿,有利于将缠绕的带料提前缠绕进一个闭合的腔体内,从而降低抱合时夹料的可能性和减小缠绕过程中带料间的摩擦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多个抱合块40运动至相邻的抱合块40的捋料齿42的齿根相接触时,多个抱合段41的内表面围成圆形。具体地,当相邻的抱合块40的捋料齿42的齿端接触后,多个抱合块40继续向内运动。直至当相邻的抱合块40的捋料齿42的齿根向接触时,此时多个抱合块40的内表面,也即多个抱合块40的朝向缠绕芯棒20的表面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从而完成带料的抱合。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抱合段41的内表面的弧度为45度。具体地,抱合段41的内表面指的是抱合段41的朝向缠绕芯棒20的表面。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对上述的弧度进行适配性地调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捋料齿42的朝向缠绕芯棒20的表面为弧面。优选地,捋料齿42的朝向缠绕芯棒20的表面的弧度在15至45度的范围内。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对上述的弧度进行适配性地调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捋料齿42的朝向缠绕芯棒20的表面与抱合段41的内表面的相交处所呈的夹角在15至40度的范围内。具体地,捋料齿42的内表面相对于抱合段41的内表面向外倾斜设置,因此上述结构使得当捋料齿42的齿端互相接触时,抱合段41的内表面尚未完全围合,从而在抱合前提前将带料封入至一个封闭的空间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捋料齿42为多个,多个捋料齿42间隔地设置在抱合段41的沿固定盘10的周向方向的端面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抱合段41的每个侧边上均设置有多个捋料齿42,并且多个捋料齿42的设置方式满足以下条件:相邻的两个抱合块40的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多个捋料齿42均错位设置。如图2所示,进而使得当多个抱合块40向内运动时,一个抱合块40上的捋料齿42能够插入至相邻的抱合块40的多个捋料齿42之间的空隙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抱合块40为四个,四个抱合块40沿周向均匀地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抱合块40由四件组成,分别由四个相同动力从四个均等的角度向圆心推进,适应大直径金属蜂窝载体的对抱合动力的需要。克服其由于动力不足,受力不均衡而造成的芯格间隙。

工业载体直径大且高,缠绕抱紧时,芯体内部的张力大,抱合力必须大。四个抱合块分别由四个电机驱动电脑控制同步推进,同步转动,有利于提供足够的动力使其抱合,防止芯体出现间隙。且叠后的带料放入腔体,由于张口相对大,有利于带料不受大的阻力顺畅地进入腔体,从而减小芯棒周边芯格的变形和灭失。采用四个抱合块推进抱合,抱合动力足,作用力分四块均等地指向中心,缠绕的芯体s型流畅,没有间隙,中心孔周边芯格无灭失。

本实施例中,缠绕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结构和控制装置。其中,第一驱动机构与转盘30连接并驱动转盘30转动。第二驱动机构与抱合块40连接并驱动抱合块40移动。控制装置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转盘30转动的同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抱合块40移动,并且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多个抱合块40以相同的速度朝向固定盘10移动,从而完成带料的缠卷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本申请的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一种s型工业金属蜂窝载体缠绕装置,包括抱合块、转盘、固定盘和缠绕芯棒。抱合块通过标准件滑块模组连接在转盘上,缠绕芯棒固定在固定盘上,固定盘与气缸连接,通过花键轴限制转动。抱合块有四件,抱合块由抱合弧形块和捋料弧形齿组成,抱合弧形块的弧度是45度,捋料弧形齿的弧度是15-45度,两种弧形交点上的半径夹角是15-40度。转盘转动,抱合块随之转动,从而带动带料缠绕;同时,抱合块沿直线向固定盘圆心推进。转动与推进协调进行。

抱合块上的捋料齿,有利于将缠绕的带料提前缠绕进一个闭合的腔体内,从而降低抱合时夹料的可能性和减小缠绕过程中带料间的摩擦力。

抱合块由四件组成,分别由四个相同动力从四个均等的角度向圆心推进,适应大直径金属蜂窝载体的对抱合动力的需要。克服其由于动力不足,受力不均衡而造成的芯格间隙。

根据上述结构,本申请的金属蜂窝载体的缠绕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的装置缠绕的工业金属蜂窝载体,s型紊流对称,中心孔小,芯格无灭失无间隙变形数量占比小于0.1%,产品产量高产品质量稳定。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