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套装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7682发布日期:2018-11-07 08:0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包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套装包装盒。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单单是在食品的质量上非常挑剔,同时也对食品包装的需求也愈来愈苛刻,消费者希望拥有和使用携带食品比较方便快捷的包装盒的同时,也对包装盒的分类和样式有着极大的需求和欲望,但是,市场上大多为塑料拎袋、敞口纸盒、玻璃容器等包装盒,这些包装盒样式单一,容易破损,容易掉落内容物,一个包装盒只能盛放一种食物,在携带时也不容易放置,大大的浪费了消费者的宝贵时间,给消费者的生活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再者,也存在一些对饮食有特殊要求的人群,如儿童、病人以及需要饮食调养的亚健康人群,这类人群对日常所需食物的摄取时间、摄取顺序,摄取量都有着明确的要求,需要一种分类明确、便于查找的包装盒,同时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包装盒的样式已难以满足现在社会消费者日益增进的需求。

公告号为cn104743271a、名称为《食品盒》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的食品包装盒由内层和外层构成,内层和外层在开口处连接为一体结构,该包装盒敞口、笨重,在携带时,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只能盛放一种食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组合、翻转折叠的便携式套装包装盒。

一种便携式套装包装盒包括盒体、连接罩、捆扎带、外袋;所述盒体可通过一个具有开口的中空连接罩的任意一侧开口移动至罩内,所述连接罩能够组合和围绕各自的翻转轴翻转折叠成长方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是由一张基材构成,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第四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第四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上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第四盖板均能够向内侧折叠形成闭合结构,折叠后形成的盖板结构能够根据需求改变空间位置,将其折叠成与顶面垂直状态,可增加盒体个体摆放时的视觉效果,令其更加美观;将其折叠成与顶面紧贴平行状态,可在盒体与连接罩组合时,增大盒体与连接罩的摩擦力,盒体不易滑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罩包括第一罩板、第二罩板、第三罩板、第四罩板、连接部,连接部可以与另一个连接罩连接形成组合,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可进行多个连接罩的组合,组合时,为了确保各连接罩组合之间可以相互折叠叠放,连接罩之间需通过连接部正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罩通过连接部进行多个组合,可进行多品种的包装,同时也可在盒体上进行内容物信息、食用信息的标注和描述。

进一步的,所述捆扎带包括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一捆扎板、第二捆扎板、第四捆扎板。

进一步的,所述捆扎带可纵向包围连接罩的组合结构,可更有效的将折叠后组合体捆扎束缚,使在携带的过程中包装盒更加牢固,不易散落。

进一步的,所述捆扎带通过第一卡扣、第二卡扣锁紧,可手动自由开合,操作简单,也能重复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外袋包括第一袋面、第二袋面、第一提带、第二提带、第一拉锁、第二拉锁、第一拉链、第二拉链,第一袋面、第二袋面可为一个整体,由中间折叠形成袋体,可携带物品。

进一步的,所述外袋通过第一拉锁、第二拉锁展开,展开后为一个完整的袋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包装盒可用于工作、出行等活动,由于本发明可翻转折叠,折叠后造型规则,便于收纳于外袋中,给使用者在携带食物的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该包装盒可拥有多个盒体,使用时可根据食物种类、数量需要,随意进行组合,便于给携带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分辨查找,给对食用时间、食用顺序、单次摄取量要求较高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该包装盒的具有外袋设计,外袋可以在用餐时展开使用,可用作围裙、桌布等,既卫生又环保,再者,本发明外观设计新颖,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可以更好的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体的便携式套装包装盒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体的便携式套装包装盒连接罩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体的便携式套装包装盒捆扎带平面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体的便携式套装包装盒外袋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5为一种具体的便携式套装包装盒盒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一种具体的便携式套装包装盒连接罩与盒体组合方式示意图;

图7为一种具体的便携式套装包装盒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一种具体的便携式套装包装盒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1-盒体、101-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3-第三盖板、104-第四盖板、105-第一侧板、106-第二侧板、107-第三侧板、108-第四侧板、109-第一底板、110-第二底板、111-第三底板、112-第四底板、113-第一粘贴部、114-第二粘贴部、2-连接罩、201-第一罩板、202-第二罩板、203-第三罩板、204-第四罩板、205-连接部、206-第三粘贴部、3-捆扎带、301-第一卡扣、302-第二卡扣、303-第一捆扎板、304-第二捆扎板、305-第四捆扎板、4-外袋、401-第一袋面、402-第二袋面、403-第一提带、404-第二提带、405-第一拉锁、406-第二拉锁、407第一拉链、408第二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实施例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便携式套装包装盒,包括盒体1、连接罩2、捆扎带3、外袋4;盒体1可通过具有中空结构的连接罩2任意一侧开口移动至罩内,根据具体需要,可将连接罩2多个组合,组合体可翻转折叠成长方体结构,所构成的结构参见图8。

盒体1是由一张基材构成,第一盖板101、第二盖板102、第三盖板103、第四盖板104、第一侧板105、第二侧板106、第三侧板107、第四侧板108、第一底板109、第二底板110、第三底板111、第四底板112,所述盒体1上的第一盖板101、第二盖板102、第三盖板103、第四盖板104均能够向内侧折叠形成闭合结构,该闭合结构具有收缩、展开的功能,同时根据需要,使该结构成竖直状态或者水平状态,可参见图5。

所述连接罩2包括第一罩板201、第二罩板202、第三罩板203、第四罩板204、连接部205;所述连接罩2通过连接部205进行多个组合,可参见图7。

所述捆扎带3包括第一卡扣301、第二卡扣302、第一捆扎板303、第二捆扎板304、第四捆扎板305;所述捆扎带3可纵向包围连接罩2的组合结构;所述捆扎带3通过第一卡扣301、第二卡扣302锁紧,具体可参见图8。

所述外袋4包括第一袋面401、第二袋面402、第一提带403、第二提带404、第一拉锁405、第二拉锁406、第一拉链407、第二拉链408;所述外袋4通过第一拉锁405、第二拉锁406展开、闭合。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盒体1由一张基板构成,第一侧板105、第二侧板106、第三侧板107、第四侧板108顺次连接围成盒体1的侧壁,第一侧板105与第四侧板108通过第二粘贴部114连接,侧板下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底板109、第二底板110、第三底板111、第四底板112,向内折叠互相粘合,构成盒体1底面,侧板上面分别连接有第一盖板101、第二盖板102、第三盖板103、第四盖板104,向内折叠通过第一粘贴部113连接,形成可自由收缩、展开的开口,开口收缩时盒体1为密闭结构,可阻止食物外漏、洒落,开口展开时可取出内置物品,该开口可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随意折叠,如要将盒体1推入连接罩2内时,需先将该开口折叠成与盒体1上表面水平位置,再将盒体1由连接罩2内一侧推入,再如盒体1单独自由摆放时,可将该开口折成竖直方向位置,能够增加一定的视觉效果,可参见图5。

如图2所示,第一罩板201、第二罩板202、第三罩板203、第四罩板204、连接部205顺次连接,第一罩板201与第四罩板204通过第三连接部206连接,构成两边有开口的中空结构,盒体1可由连接罩2任一开口推入罩内,形成一个规则的组合体,同时,也可以通过连接部205进行多个连接罩2的连接组合,组合后可对内容物进行分类,也可进行食用时间、食用顺序,食用量进行分类管理,方便特殊人群更好的控制饮食。

如图3所示,捆扎板3由第一卡扣301、第一捆扎板303、第二捆扎板304、第三捆扎板305、第二卡扣302顺次连接构成,可以通过第一卡扣301、第二卡扣302将连接罩2组合体锁紧,使组合体在携带、使用过程中更牢固,不易出现松散现象。

如图4所示,外袋4由第一袋面401、第二袋面402组成,第一袋面401与第二袋面402底部连接,第一袋面401、第二袋面402边缘分别装有第一拉链407、第二拉链408,同时第一袋面401、第二袋面402外侧分别有第一提带403、第二提带404,可通过第一拉锁405、第二拉锁406将两个袋面闭合,形成一个可以手提的袋子,袋面展开时可以根据需求当做围裙、桌布使用。

实施例3

将食品装入盒体1内,折叠收缩密封上盖板,使上盖板折叠与盒体1上表面水平位置,将盒体1由连接罩2一侧开口推入罩内,可根据需要可由连接部205进行多个组合,组合后可进行分类,也可将重要信息在盒体1外表面进行标注,以便按要求食用。

如图8所示,在出行携带时,可将组合好的包装盒相互之间进行折叠,叠成规则的长方体结构,再用捆扎带3进行捆扎处理,使组合折叠后的包装盒在携带、运输过程中更加稳固,不易松散,待第一卡扣301、第二卡扣相互锁紧后,可将其放于外袋3内,手提携带,快捷方便,造型美观,在食用过程中,可将外袋3展开通过第一提带403或第二提带404套于颈部,可用来当做围裙使用,也可外袋3展开,平铺于地面、桌面使用,既环保又卫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