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度广的电缆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7642发布日期:2019-01-22 18:2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度广的电缆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度广的电缆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是收卷装置的一种,在电线电缆生产加工时需要用到电线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但是现有的电线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在使用时很容易发生电线卡死的现象,不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电线的收卷效率,降低了电线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度广的电缆收卷装置,包括支架、收卷盘和收卷装置;支架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分别成型有左竖直支撑板和右竖直支撑板;收卷盘中心成型有左右贯穿的中心穿孔;中心穿孔的侧壁上成型有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左右贯穿设置的左右导向槽;收卷装置包括左旋转支撑座、右旋转支撑座、左支撑板、旋转中心柱和右支撑板;左支撑板固定在支撑底板的上端面上并且位于左竖直支撑板和右竖直支撑板之间;左支撑板的下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左穿孔;左旋转支撑座枢接在左竖直支撑板的右端面下部;右旋转支撑座枢接在右竖直支撑板的左端面下部;左旋转支撑座和右旋转支撑座左右相对设置;旋转中心柱的圆柱面中部成型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与左右导向槽配合的左右导向块;右支撑板呈开口朝下的“凵”字形并且左右移动设置;右支撑板的右侧的竖直部位于左支撑板和右竖直支撑板之间、左侧的竖直部位于左支撑板的左侧;左竖直支撑板的上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供右支撑板的左侧的竖直部左右穿行的避让孔;右支撑板的左侧的竖直部的下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右穿孔;左穿孔和右穿孔左右相对设置;收卷盘套设在旋转中心柱上并且左右移动设置;旋转中心柱的左右两端穿过左穿孔和右穿孔并且可拆卸式安装在左旋转支撑座和右旋转支撑座上;左支撑板的右端面上端固定有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导向杆;牵引支撑板左右弹性往复移动设置在一对导向杆上;右支撑板的左侧的竖直部上左右移动设置有用于驱动牵引支撑板的推行板;牵引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电缆牵引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支撑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带刹车的万向轮;右竖直支撑板的右端面上设置有推行扶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旋转支撑座的右端面中心成型有与旋转中心柱配合的左安置槽;右旋转支撑座的中心成型有与旋转中心柱配合的左右贯穿的右安置孔;右竖直支撑板的下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枢接孔;右旋转支撑座枢接在枢接孔内;旋转中心柱自右向左穿过右安置孔、右穿孔、收卷盘的中心穿孔和左安置槽;旋转中心柱的左端和右端成型有径向贯穿的限位穿孔;左旋转支撑座的右端螺接有左限位螺栓;左限位螺栓穿过左侧的限位穿孔;右旋转支撑座的左端螺接有右限位螺栓;右限位螺栓穿过右侧的限位穿孔;左竖直支撑板的左端面上固定有卷收电机;左旋转支撑座与卷收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右竖直支撑板的上部安装有方向向左设置的移动气缸;右支撑板固定在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左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一对导向杆的右端穿过右支撑板的右侧的竖直并且固定在右竖直支撑板上;牵引支撑板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弹簧支撑板;弹簧支撑板的左端面上固定有拉簧;拉簧的左端固定在左竖直支撑板的右端面上;左支撑板位于一对导向杆之间的部分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移动避让孔;右支撑板的左侧的竖直部固定有左移动气缸;推行板固定在左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右端;移动避让孔供左移动气缸和推行板穿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左支撑板的右端面上镶嵌有若干左钢珠;左钢珠以左穿孔的旋转中心轴为轴圆周均匀分布;右支撑板的右侧的竖直部的左端面上镶嵌有若干右钢珠;右钢珠以右穿孔的旋转中心轴为轴圆周均匀分布;左钢珠与右钢珠一一左右相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适应各种规格收卷盘,电缆收卷在收卷盘时有序,避免意外缠绕和卡死,提高了电缆收卷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架;11、支撑底板;12、左竖直支撑板;120、避让孔;13、右竖直支撑板;130、枢接孔;14、万向轮;15、推行扶手;20、收卷盘;200、中心穿孔;201、左右导向槽;30、收卷装置;31、卷收电机;32、左旋转支撑座;320、左安置槽;321、左限位螺栓;33、右旋转支撑座;330、右安置孔;331、右限位螺栓;34、旋转中心柱;341、左右导向块;35、左支撑板;350、左穿孔;351、移动避让孔;352、左钢珠;36、牵引支撑板;361、电缆牵引块;362、弹簧支撑板;363、拉簧;37、移动气缸;38、右支撑板;380、右穿孔;381、右钢珠;39、左移动气缸;391、推行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度广的电缆收卷装置,包括支架10、收卷盘20和收卷装置30;支架10包括支撑底板11;支撑底板11的上端面左右两端分别成型有左竖直支撑板12和右竖直支撑板13;收卷盘20中心成型有左右贯穿的中心穿孔200;中心穿孔200的侧壁上成型有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左右贯穿设置的左右导向槽201;收卷装置30包括左旋转支撑座32、右旋转支撑座33、左支撑板35、旋转中心柱34和右支撑板38;左支撑板35固定在支撑底板11的上端面上并且位于左竖直支撑板12和右竖直支撑板13之间;左支撑板35的下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左穿孔350;左旋转支撑座32枢接在左竖直支撑板12的右端面下部;右旋转支撑座33枢接在右竖直支撑板13的左端面下部;左旋转支撑座32和右旋转支撑座33左右相对设置;旋转中心柱34的圆柱面中部成型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与左右导向槽201配合的左右导向块341;右支撑板38呈开口朝下的“凵”字形并且左右移动设置;右支撑板38的右侧的竖直部位于左支撑板35和右竖直支撑板13之间、左侧的竖直部位于左支撑板35的左侧;左竖直支撑板12的上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供右支撑板38的左侧的竖直部左右穿行的避让孔120;右支撑板38的左侧的竖直部的下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右穿孔380;左穿孔350和右穿孔380左右相对设置;收卷盘20套设在旋转中心柱34上并且左右移动设置;旋转中心柱34的左右两端穿过左穿孔350和右穿孔380并且可拆卸式安装在左旋转支撑座32和右旋转支撑座33上;左支撑板35的右端面上端固定有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导向杆353;牵引支撑板36左右弹性往复移动设置在一对导向杆353上;右支撑板38的左侧的竖直部上左右移动设置有用于驱动牵引支撑板36的推行板391;牵引支撑板36的下端设置有电缆牵引块361。

如图1所示,支撑底板11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带刹车的万向轮14;右竖直支撑板13的右端面上设置有推行扶手15。

如图1所示,左旋转支撑座32的右端面中心成型有与旋转中心柱34配合的左安置槽320;右旋转支撑座33的中心成型有与旋转中心柱34配合的左右贯穿的右安置孔330;右竖直支撑板13的下部成型有左右贯穿的枢接孔130;右旋转支撑座33枢接在枢接孔130内;旋转中心柱34自右向左穿过右安置孔330、右穿孔380、收卷盘20的中心穿孔200和左安置槽320;旋转中心柱34的左端和右端成型有径向贯穿的限位穿孔;左旋转支撑座32的右端螺接有左限位螺栓321;左限位螺栓321穿过左侧的限位穿孔;右旋转支撑座33的左端螺接有右限位螺栓331;右限位螺栓331穿过右侧的限位穿孔;左竖直支撑板12的左端面上固定有卷收电机31;左旋转支撑座32与卷收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右竖直支撑板13的上部安装有方向向左设置的移动气缸37;右支撑板38固定在移动气缸37的活塞杆左端。

如图1所示,一对导向杆353的右端穿过右支撑板38的右侧的竖直并且固定在右竖直支撑板13上;牵引支撑板36的前后端面上分别成型有弹簧支撑板362;弹簧支撑板362的左端面上固定有拉簧363;拉簧363的左端固定在左竖直支撑板12的右端面上;左支撑板35位于一对导向杆353之间的部分成型有左右贯穿的移动避让孔351;右支撑板38的左侧的竖直部固定有左移动气缸39;推行板391固定在左移动气缸39的活塞杆右端;移动避让孔351供左移动气缸39和推行板391穿行。

如图1所示,左支撑板35的右端面上镶嵌有若干左钢珠352;左钢珠352以左穿孔350的旋转中心轴为轴圆周均匀分布;右支撑板38的右侧的竖直部的左端面上镶嵌有若干右钢珠381;右钢珠381以右穿孔380的旋转中心轴为轴圆周均匀分布;左钢珠352与右钢珠381一一左右相对。

适用度广的电缆收卷装置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右支撑板38处于最右端,收卷盘20未安装在旋转中心柱34,牵引支撑板36处于最左端;

收卷时,拧开左限位螺栓321和右限位螺栓331,旋转中心柱34向右移动到最右端,脱离左旋转支撑座32并且位于左支撑板35的右侧,然后收卷盘20自左向右套设到旋转中心柱34上,接着旋转中心柱34向左移动复位,然后拧紧左限位螺栓321和右限位螺栓331,接着右支撑板38向左移动,使收卷盘20的两端与左支撑板35和右支撑板38接触,然后电缆一端穿过电缆牵引块361并且固定在收卷盘20上,接着推行板391向右移动推动牵引支撑板36,这样电缆在电缆牵引块361的牵引作用下逐渐有序向右缠绕在收卷盘20上,当电缆缠绕到达收卷盘20的一端时,此时牵引支撑板36处于最右端,接着推行板391向左移动,这样在一对拉簧363的作用下,牵引支撑板36抵靠住推行板391并且同步向左移动,这样电缆再有序的缠绕在收卷盘20上已经缠绕的电缆外侧,这样牵引支撑板36不断往复左右运动,电缆一层一层的有序的缠绕在收卷盘20上,避免意外缠绕和卡死,提高了电缆收卷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适应不同尺寸的收卷盘。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