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托盘的回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3434发布日期:2019-04-09 19:5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运输托盘的回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运输托盘的回转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运输托盘的轨道均为平面式双轨道或非闭环式单轨道。平面式双轨道为平面铺设轨道,可以实现闭环式循环输送托盘。但是,平面式双轨道具有横向占地面积大的缺点。而非闭环式单轨道,只输送不回收,不能实现自动循环输送。若要实现回收托盘,形成循环闭环,则需要再增加其他设备辅助,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运输托盘的回转装置,实现立体式分层输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运输托盘的回转装置,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回转单元,所述回转单元包括转盘,转盘倾斜布设,且转盘从上向下向外倾斜;使用时,回转装置安装在含有上道槽和下道槽的轨道上。

作为优选例,所述回转装置还包括动力源,动力源和转盘连接,带动转盘转动。

作为优选例,所述回转单元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与轨道或回转装置连接,用于对输送带导向。

作为优选例,所述导向件为含有导向槽的导向体;导向槽一端与转盘底部相对,另一端与轨道的下道槽相对。

作为优选例,所述导向槽的侧壁上设有滚动件。

作为优选例,所述导向件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的滚轮。

作为优选例,所述滚轮至少为两个,滚轮之间形成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一端与转盘底部相对,另一端与轨道的下道槽相对。

作为优选例,所述回转单元为两个,两个回转单元位于轨道的同侧两端。

作为优选例,所述回转单元为四个,四个回转单元位于轨道的两侧两端。

作为优选例,所述四个回转单元中,位于轨道两侧相对的两个转盘的转轴连接,实现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例,所述四个回转单元中,位于轨道两侧相对的两个转盘呈八字形布设。

作为优选例,所述动力源和一个转盘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回转装置,可以实现立体式分层输送。本发明实施例的回转装置,包括回转单元。回转单元包括转盘。转盘倾斜布设,且转盘从上向下向外倾斜。使用时,回转装置安装在含有上道槽和下道槽的轨道上。该实施例的回转装置,托盘在上道槽和下道槽中随输送装置移动。设置转盘,可以实现托盘在转向后,依然顺利移动。转盘上端和轨道的间距小于转盘下端和轨道的间距。转盘下端和轨道之间的距离较大,提供了空间,改变托盘和输送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托盘在上道槽和下道槽中都能顺利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与轨道、输送带的装配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与轨道、输送带的装配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结构的导向件与输送带的装配事宜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结构的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结构的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转盘1、轨道2、上道槽201、下道槽202、动力源3、导向件4、导向槽401、导向体402、基体403、滚轮404、输送通道405、滚珠406、输送带5、托盘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运输托盘的回转装置,包括回转单元。回转单元包括转盘1。转盘1倾斜布设,且转盘1从上向下向外倾斜。向外倾斜是指向偏离轨道的方向倾斜。使用时,回转装置安装在含有上道槽201和下道槽202的轨道2上。

上述实施例的回转装置,用于含有上道槽201和下道槽202的轨道2上。托盘6在上道槽201和下道槽202中随输送装置移动。设置转盘1,可以实现托盘6在转向后,依然顺利移动。托盘6包括底座和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支杆。当托盘6在上道槽201中移动时,支杆位于底座上方。当托盘6在下道槽202中移动时,支杆位于底座下方。转盘1倾斜布设,且转盘1从上向下向外倾斜。转盘1上端和轨道的间距小于转盘1下端和轨道的间距。转盘1下端和轨道之间的距离较大,提供了空间,改变托盘6和输送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托盘6在上道槽201和下道槽202中都能顺利移动。

作为优选例,所述回转装置还包括动力源3,动力源3和转盘1连接,带动转盘1转动。动力源3可以为直接的动力装置,也可以为间接的动力装置。直接的动力装置是直接为转盘1提供动力的装置,例如气缸、电缸、电机等。间接的动力装置为借助设备上其他的动力源,通过传送装置与本实施例的转盘1连接,实现转盘1转动。不管是直接的动力装置,还是间接的动力装置,只要能够提供动力供转盘1转动即可。

作为优选例,所述回转单元还包括导向件4,导向件4与轨道2或回转装置连接,用于对输送带5导向。转盘1倾斜布设,且转盘1从上向下向外倾斜。转盘1的下端偏离轨道。位于转盘1下端的输送装置也偏离轨道。因此,设置导向件4,将位于转盘1下端的输送装置回位至下道槽202中,使得位于下道槽202中的输送装置能够实现对托盘6的输送。

导向件4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只要其能够实现对输送带5导向作用即可。本实施例中优选以下几种结构。

第一种优选结构:如图3所示,导向件4为含有导向槽401的导向体402。导向槽401一端与转盘1底部相对,另一端与轨道的下道槽202相对。该结构中,输送带5套装在转盘1上。输送带5从转盘1的下端进入导向槽401中,并在导向槽401中移动,再进入下道槽202中。通过导向件4,实现了输送带5从转盘1下端进入下道槽202中。托盘6位于下道槽202中。这样,输送带5可以实现对托盘6的运输。

第二种优选结构:考虑到第一种优选结构中,输送带5会与导向槽401壁面接触摩擦,损坏输送带5,因此,在第一种优选结构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导向槽401的侧壁上设有滚珠406。这样,输送带5在导向槽401中移动时,与滚珠406接触。两者之间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阻力,更利于运输托盘6。

第三种优选结构:导向件4包括基体403和设置在基体403上的滚轮404。使用时,输送装置从转盘1底部绕过滚轮404,进入下道槽202中。由于输送装置和滚轮404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阻力。更加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滚轮404至少为两个,滚轮404之间形成输送通道405;所述输送通道405一端与转盘1底部相对,另一端与轨道的下道槽202相对。该优选结构中,输送带5从转盘1的下端进入输送通道405中,并在输送通道405中移动,再进入下道槽202中。通过导向件4,实现了输送带5从转盘1下端进入下道槽202中。托盘6位于下道槽202中。这样,输送带5可以实现对托盘6的运输。同时,该优选例中,输送带5在输送通道405中移动时,与滚轮404接触。输送带5与滚轮404滚动摩擦,减少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导向件4实现了输送带5从转盘1下方移动到下道槽202中。导向件4结构多样。上述三个实施例仅仅为优选的示意性结构。当设置4个转盘时,导向件4将转盘下端的输送带5收缩,使得两根输送带5的间距比托盘6底盘的外径略小,以保证托盘6完全依附与输送带5上端,靠摩擦驱动移动。

作为优选例,所述回转单元为两个,两个回转单元位于轨道2的同侧两端。设置两个回转单元,布设在轨道2的同侧两端。将输送带5套装在两个回转单元上。一根输送带5可以实现对托盘6的运送。

作为优选例,所述回转单元为四个,四个回转单元位于轨道2的两侧两端。设置四个回转单元,布设在轨道2的两侧两端。将输送带5套装在位于轨道2同侧的两个回转单元上。两根输送带5实现对托盘6的运送。与利用一根输送带5输送托盘6相比,利用两根输送带5输送托盘6更加稳定和高效。优选的,所述四个回转单元中,位于轨道2两侧相对的两个转盘1呈八字形布设。

当设置四个回转单元时,两个相对的转盘1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转盘1下端之间的距离。这解决了托盘6的入口问题。采用上窄下宽的结构,上窄是指套装在转盘1上的两根输送带5的间距小于托盘6底座的直径,便于上层的托盘6完全落于输送带5上。下宽是指两个输送带5的间距大于托盘6底座的直径,便于下层的托盘6通过两输送带5之间,过渡进入后续的轨道中。

当设置四个回转单元时,优选的,位于轨道2两侧相对的两个转盘1的转轴连接,实现同步转动。两个转盘1的转轴连接,可以依靠联轴器、软轴或者斜锥齿轮连接。这样就不需要设置多个动力源3。当两个转盘1的转轴连接时,只要其中一个转盘1转动时,另一个转盘1也同步转动。该实施例的四个转盘1中,只要一个转盘1和动力源3连接,则其他转盘1通过输送带5或者转轴连接,也随之转动。这简化了设备,提高了同步性。

在立式轨道的两侧设置本实施例的回转机构,驱动输送带5转动,利用回转机构上窄下宽的特性,便于托盘6顺利通过位于下道槽202中输送带5输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